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中飞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飞股份”)是以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机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近期该公司披露了新版招股说明书,计划发行不超过 1135万股,募集资金41496.00万元,用于核燃料加工专用设备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对于该公司,笔者在查看其招股说明书时发现,该公司经营上严重依赖大客户,且有虚增固定资产的嫌疑,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或会成为其冲刺IPO的重大隐忧。
经营上过度依赖大客户
从招股书相关信息来看,中飞股份近年来的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业绩增长乏力。其中2012年至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25.79万元、15681.26万元和15725.40万元,2013年和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5%和0.28%。数据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呈现出明显不足的态势,究其原因,或与公司经营上严重依赖大客户、缺乏新业绩增长点的现状不无关系。
报告期内,中飞股份对前十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83%、92.46%和93.86%,而在这十大客户中,中核集团下属成员单位却始终居于中飞股份第一大销售客户之位,报告期内对中飞股份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181.14万元、9386.74万元和10587.07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高达63.53%、59.86%和67.32%,很明显中飞股份对中核集团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情况,且这种依赖性仍在加强中。而这种对大客户的严重依赖性,一旦企业在未来经营中因某种原因失去中核集团这棵“大树”,则将会给中飞股份带来致命打击。
与此同时,中飞股份还显然缺乏开发新客户的能力,报告期内其新开发客户非常少,而对现有其他老客户,其销售额也在不断减少中。同时,贸易类收入是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另外一块“蛋糕”,近年来收入也出现了萎缩。因此从经营角度看,目前中飞股份最需要的并不是募资扩产,而是应当扩大新市场和开发新客户,摆脱过度依赖中核集团的现状。
固定资产增长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撑
据招股书介绍的情况,中飞股份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的增加无非是通过公司直接出资购买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方式,或者通过公司新建项目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为固定资产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实现的固定资产原值增加,都需要企业投入“真金白银”,这些资金的投入都应该反映在现金流量表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中。
据招股书介绍,中飞股份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从2012年的2064.18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8541.73万元,共增长了6477.55万元;在建工程金额由2012年的11768.66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23819.97万元,增长了12051.31万元;工程物资则相应减少了166.35万元;无形资产的减少量比较少,可视作正常减值。这样看来,固定资产原值、在建工程、工程物资从2012年末到2014年总共增加了约1.84亿元,该金额应该与2013年和2014年该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之和相差不大才对,然而实际上这两年间中飞股份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还不到1.30亿元,差值约5400万的资产是从何而来?那么这会不会是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呢?从招股书中提供的数据看,其2014年的应付账款总额仅仅2000多万,即使应付账款全部为工程材料方面的欠款也依然有2000多万的差额无法解释。更何况依据其应付账款前五名客户名单来看,主要应付账款公司还是其生产用原材料采购公司。而在2014年,中飞股份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总额也仅仅略高于其固定资产的增值部分,在建工程新增金额却将近7800万元,那么该部分新增金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中飞股份存在虚增资产的可能。
同时,记者注意到,中飞股份从2012年就有近1.18亿元的在建工程,经过了2013年和2014年两年时间,在建工程增加到了2.38亿元,然而其固定资产原值却只增加了6000多万元,这工程施工进度是不是太慢了点?有分析人士指出:“在A股市场上,故意延缓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时间,借以虚增利润、粉饰业绩的案例并不鲜见。一些企业通过延迟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一方面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另一方面可以利息继续资本化,从而减少财务费用,起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就中飞股份的工程建设速度来看,也不排除存在此种情况的可能。
多处数据不合逻辑
据招股书介绍,公司制造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铝管材和铝棒材,其中铝棒材是锻件的主要原材料,铝管材是机加工件的主要原材料,消耗的主要能源为电力。而除了制造类产品外,贸易类产品和外协类产品都是不需要消耗电力资源的,因此按照正常逻辑,电力的消耗情况应该和公司制造类产品产量的增长情况相适应才对。
记者对比中飞股份报告期内制造类产品的产量和电量的消耗情况,发现该公司产量增长情况与电量消耗情况并不相适应。其中2013年该公司两大类产品锻件和机加工件的产量相比2012年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合计下降幅度达7.31%,然而电力的消耗却奇怪地出现了增加,虽然电力消耗增加幅度不大,只有2.36%,但是这与其产品产量下降的情况明显不相符;而2014年锻件产量虽然增加了一些,机加工件产量却依然在减少,两种产品合计产量增加幅度仅为3.30%,然而电力资源消耗的增加幅度却高达27.36%,明显与其生产不相符,对于其中原因,中飞股份在招股书中并没有加以说明,究竟是该公司编制招股说明书时很不用心呢,还是其生产数据存在造假呢?
同样让人不理解的还有该公司的产能增长情况。据招股书显示,中飞股份两大产品锻件和机加工件的产能在报告期内略有增长,但增长并不明显,而2014年相比2013年,其产能竟然没有丝毫变化,但奇怪的是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却在不断增长,虽然2013年相较2012年只增长了1.28%,产能没有变化尚可理解,然而2014年的固定资产价值却相当于2013年的4倍多,增长幅度高达366.60%。如此大规模的固定资产增长,竟然没有带动其产能的变化,实在是奇怪之极。既然如此,该公司花费巨资投入固定资产的意义又何在呢?抑或是企业为了能成功上市,在故意创造产能饱和的假象呢?而这些疑问也只有企业才能回答。
经营上过度依赖大客户
从招股书相关信息来看,中飞股份近年来的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业绩增长乏力。其中2012年至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25.79万元、15681.26万元和15725.40万元,2013年和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5%和0.28%。数据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呈现出明显不足的态势,究其原因,或与公司经营上严重依赖大客户、缺乏新业绩增长点的现状不无关系。
报告期内,中飞股份对前十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83%、92.46%和93.86%,而在这十大客户中,中核集团下属成员单位却始终居于中飞股份第一大销售客户之位,报告期内对中飞股份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181.14万元、9386.74万元和10587.07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高达63.53%、59.86%和67.32%,很明显中飞股份对中核集团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情况,且这种依赖性仍在加强中。而这种对大客户的严重依赖性,一旦企业在未来经营中因某种原因失去中核集团这棵“大树”,则将会给中飞股份带来致命打击。
与此同时,中飞股份还显然缺乏开发新客户的能力,报告期内其新开发客户非常少,而对现有其他老客户,其销售额也在不断减少中。同时,贸易类收入是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另外一块“蛋糕”,近年来收入也出现了萎缩。因此从经营角度看,目前中飞股份最需要的并不是募资扩产,而是应当扩大新市场和开发新客户,摆脱过度依赖中核集团的现状。
固定资产增长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撑
据招股书介绍的情况,中飞股份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的增加无非是通过公司直接出资购买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方式,或者通过公司新建项目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为固定资产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实现的固定资产原值增加,都需要企业投入“真金白银”,这些资金的投入都应该反映在现金流量表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中。
据招股书介绍,中飞股份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从2012年的2064.18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8541.73万元,共增长了6477.55万元;在建工程金额由2012年的11768.66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23819.97万元,增长了12051.31万元;工程物资则相应减少了166.35万元;无形资产的减少量比较少,可视作正常减值。这样看来,固定资产原值、在建工程、工程物资从2012年末到2014年总共增加了约1.84亿元,该金额应该与2013年和2014年该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之和相差不大才对,然而实际上这两年间中飞股份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还不到1.30亿元,差值约5400万的资产是从何而来?那么这会不会是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呢?从招股书中提供的数据看,其2014年的应付账款总额仅仅2000多万,即使应付账款全部为工程材料方面的欠款也依然有2000多万的差额无法解释。更何况依据其应付账款前五名客户名单来看,主要应付账款公司还是其生产用原材料采购公司。而在2014年,中飞股份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总额也仅仅略高于其固定资产的增值部分,在建工程新增金额却将近7800万元,那么该部分新增金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中飞股份存在虚增资产的可能。
同时,记者注意到,中飞股份从2012年就有近1.18亿元的在建工程,经过了2013年和2014年两年时间,在建工程增加到了2.38亿元,然而其固定资产原值却只增加了6000多万元,这工程施工进度是不是太慢了点?有分析人士指出:“在A股市场上,故意延缓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时间,借以虚增利润、粉饰业绩的案例并不鲜见。一些企业通过延迟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一方面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另一方面可以利息继续资本化,从而减少财务费用,起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就中飞股份的工程建设速度来看,也不排除存在此种情况的可能。
多处数据不合逻辑
据招股书介绍,公司制造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铝管材和铝棒材,其中铝棒材是锻件的主要原材料,铝管材是机加工件的主要原材料,消耗的主要能源为电力。而除了制造类产品外,贸易类产品和外协类产品都是不需要消耗电力资源的,因此按照正常逻辑,电力的消耗情况应该和公司制造类产品产量的增长情况相适应才对。
记者对比中飞股份报告期内制造类产品的产量和电量的消耗情况,发现该公司产量增长情况与电量消耗情况并不相适应。其中2013年该公司两大类产品锻件和机加工件的产量相比2012年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合计下降幅度达7.31%,然而电力的消耗却奇怪地出现了增加,虽然电力消耗增加幅度不大,只有2.36%,但是这与其产品产量下降的情况明显不相符;而2014年锻件产量虽然增加了一些,机加工件产量却依然在减少,两种产品合计产量增加幅度仅为3.30%,然而电力资源消耗的增加幅度却高达27.36%,明显与其生产不相符,对于其中原因,中飞股份在招股书中并没有加以说明,究竟是该公司编制招股说明书时很不用心呢,还是其生产数据存在造假呢?
同样让人不理解的还有该公司的产能增长情况。据招股书显示,中飞股份两大产品锻件和机加工件的产能在报告期内略有增长,但增长并不明显,而2014年相比2013年,其产能竟然没有丝毫变化,但奇怪的是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却在不断增长,虽然2013年相较2012年只增长了1.28%,产能没有变化尚可理解,然而2014年的固定资产价值却相当于2013年的4倍多,增长幅度高达366.60%。如此大规模的固定资产增长,竟然没有带动其产能的变化,实在是奇怪之极。既然如此,该公司花费巨资投入固定资产的意义又何在呢?抑或是企业为了能成功上市,在故意创造产能饱和的假象呢?而这些疑问也只有企业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