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道德内需”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基于此背景,本文对挖掘绘本资源,激发道德意识;借助有效情境,引发道德对话;丰富学习体验,强化道德感知;借助实践活动,形成道德行为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德内需
“道德内需”是法治素养的重要构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道德内需”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他们法治素养的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仅仅采取“说教”的形式,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以此有效激发他们的“道德内需”。
一、挖掘绘本资源,激发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是道德内需的起点,如果小学生没有道德意识,那么,他们的道德内需将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在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者选用了与生活相关的绘本故事,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时有更好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绘本故事为基础,引导学生将绘本故事情节放大到生活里,寻找自己生活环境里发生的类似现象,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对所学内容也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将遵纪守法、道德法治贯彻到生活细节中。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我们不乱扔》一课进行教学时,基于教材中的绘本《不只是为了干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主人公王勇随身携带垃圾袋,主动拾起地上的瓜果皮屑,还提醒同伴不要乱丢垃圾;相反,其他个别同学则是玩得纸飞机到处都是、乱扔垃圾等。这些生活里常见的行为在绘本故事里被放大对比,学生们通过阅读就能感受到哪些行为正确、哪些需要改正,再联系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思自己及身边人的表现。随手乱扔小垃圾可能在生活里会被人忽略,一些不好的卫生习惯可能没有带来大的坏影响,但它们不对且容易被忽视,对公共环境有害,人们没有做到从生活细节里保护环境。当学生有了这些感悟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记录那些不讲卫生、不维护公共环境的现象,反思自己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并在遇到不正确的行为时多思考:如果换作自己会怎么做,以此提醒自己,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破坏环境。
以上案例中,教师针对绘本内容确定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想法,邀请学生模拟情节,设计一些小游戏等,让书中的故事通过多种方法变得更加鲜活灵动,引发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审视自己的表现,反思不足之处,分享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的策略。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调控节奏,不打断、不过分引导学生思维、不喧宾夺主,给他们独立思考发言的空间,不硬灌输道理,让他们自己感悟体会,从而真正体现在生活细节里,这才是有效的教育。
二、借助有效情境,引发道德对话
小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注意力却未必常常在线,如何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如何保证课堂的效率和质量,这都是教师需要想办法解决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绘本故事、微视频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或者邀请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自己做主人公,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体验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的《小水滴的诉说》进行教学时,利用大屏幕播放《爷爷家的洗脸水》让学生观看,然后让他们思考自己家的洗脸水是如何处理的,与绘本故事中爷爷的做法进行对比,自己有没有做到节约用水。这个问题并不难,结合生活实际稍加思考即可。然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家的洗脸水是直接倒掉,因为用水并不多,不需要在乎。”也有的学生意识到自己家里平时并没有节约用水,日常浪费了很多珍贵的水资源。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改进做法才能节约用水。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表现积极,效果十分显著。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图片故事到生活体验,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现象,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相同生活情境之下会有什么做法,有什么改进,如此一来,面对熟悉的话题,学生容易理解和表达,从而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丰富学习体验,强化道德感知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光有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显然不够,只有在生活中亲身实践了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这一过程,教学时应不被传统形式禁锢,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和感知。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班级生活有规则》时,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班级生活的放大镜”“大家一起约定”与“将‘约定’变为文明棋”三项,设计了不同的情境,放大平时班内大家遵守班级规则的情况,结合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中的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我们小点声》时,采用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角色扮演,以更好地体验故事。四个人一组,一人在位置上认真读书,另外三个人在过道大声说话。组内再交换角色,每个人都从两个角度体验一次,结束后邀请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声喧哗打扰读书的同学,这种行为必然令人反感,自己扮演过这个角色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被打扰后的情绪,从而对大声喧哗的行为感到羞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正确看待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行为,也明确了以后自己要注意的事。情景模拟使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体验行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公共場合保持轻声慢步的重要性。再如,一位教师在讲解《祖国妈妈在我心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所受的国家的爱护,可以利用播放阅兵仪式视频、播放人民团结度过天灾地震的视等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人民现在安居富足的生活都是因为强大的祖国母亲的庇护。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无需多教,学生方可发自内心地对祖国母亲产生热爱和敬意,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师再轻轻点拨,希望学生们将爱国、勤奋、勇敢的品质根植心中,成长为能建设国家的人。
四、借助实践活动,形成道德行为
教师要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的形式,带领学生从社会中体验,发现问题、审视和思考问题,结合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践行理论知识。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发展。实践出真知,法治教育亦是如此,脱离生活体验的课堂理论站不住脚,难以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唯有去社会环境里体验后才知道该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例如,在《班级生活有规则》中设计了两个版块:“班级生活放大镜”与“大家共同守约”,教师可以就这两点组织实践活动:对于第一个模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注意和搜集平时班级同学的不守规则的表现;对于第二个模块,学生可以集思广益,根据前面的表现更改或增添班级规则。再如,在学习《这些是大家的》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针对学校学生对校园公物的使用和保护情况,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法。这种类似的活动都可以让学生跳出教材回到生活,在实践中更好地感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都参与调查、共同交流、共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让学生感受到:法治在身边。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道德内需”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他们参与自主化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法治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新颜,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性”的思考与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8(04)
[2]朱开群.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地生根——从2017年长三角地区法治教育优秀课展评活动说开去[J].中小学德育,2017(09)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德内需
“道德内需”是法治素养的重要构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道德内需”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他们法治素养的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仅仅采取“说教”的形式,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以此有效激发他们的“道德内需”。
一、挖掘绘本资源,激发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是道德内需的起点,如果小学生没有道德意识,那么,他们的道德内需将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在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者选用了与生活相关的绘本故事,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时有更好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绘本故事为基础,引导学生将绘本故事情节放大到生活里,寻找自己生活环境里发生的类似现象,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对所学内容也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将遵纪守法、道德法治贯彻到生活细节中。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我们不乱扔》一课进行教学时,基于教材中的绘本《不只是为了干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主人公王勇随身携带垃圾袋,主动拾起地上的瓜果皮屑,还提醒同伴不要乱丢垃圾;相反,其他个别同学则是玩得纸飞机到处都是、乱扔垃圾等。这些生活里常见的行为在绘本故事里被放大对比,学生们通过阅读就能感受到哪些行为正确、哪些需要改正,再联系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思自己及身边人的表现。随手乱扔小垃圾可能在生活里会被人忽略,一些不好的卫生习惯可能没有带来大的坏影响,但它们不对且容易被忽视,对公共环境有害,人们没有做到从生活细节里保护环境。当学生有了这些感悟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记录那些不讲卫生、不维护公共环境的现象,反思自己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并在遇到不正确的行为时多思考:如果换作自己会怎么做,以此提醒自己,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破坏环境。
以上案例中,教师针对绘本内容确定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想法,邀请学生模拟情节,设计一些小游戏等,让书中的故事通过多种方法变得更加鲜活灵动,引发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审视自己的表现,反思不足之处,分享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的策略。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调控节奏,不打断、不过分引导学生思维、不喧宾夺主,给他们独立思考发言的空间,不硬灌输道理,让他们自己感悟体会,从而真正体现在生活细节里,这才是有效的教育。
二、借助有效情境,引发道德对话
小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注意力却未必常常在线,如何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如何保证课堂的效率和质量,这都是教师需要想办法解决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绘本故事、微视频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或者邀请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自己做主人公,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体验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的《小水滴的诉说》进行教学时,利用大屏幕播放《爷爷家的洗脸水》让学生观看,然后让他们思考自己家的洗脸水是如何处理的,与绘本故事中爷爷的做法进行对比,自己有没有做到节约用水。这个问题并不难,结合生活实际稍加思考即可。然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家的洗脸水是直接倒掉,因为用水并不多,不需要在乎。”也有的学生意识到自己家里平时并没有节约用水,日常浪费了很多珍贵的水资源。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改进做法才能节约用水。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表现积极,效果十分显著。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图片故事到生活体验,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现象,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相同生活情境之下会有什么做法,有什么改进,如此一来,面对熟悉的话题,学生容易理解和表达,从而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丰富学习体验,强化道德感知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光有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显然不够,只有在生活中亲身实践了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这一过程,教学时应不被传统形式禁锢,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和感知。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班级生活有规则》时,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班级生活的放大镜”“大家一起约定”与“将‘约定’变为文明棋”三项,设计了不同的情境,放大平时班内大家遵守班级规则的情况,结合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中的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我们小点声》时,采用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角色扮演,以更好地体验故事。四个人一组,一人在位置上认真读书,另外三个人在过道大声说话。组内再交换角色,每个人都从两个角度体验一次,结束后邀请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声喧哗打扰读书的同学,这种行为必然令人反感,自己扮演过这个角色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被打扰后的情绪,从而对大声喧哗的行为感到羞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正确看待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行为,也明确了以后自己要注意的事。情景模拟使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体验行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公共場合保持轻声慢步的重要性。再如,一位教师在讲解《祖国妈妈在我心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所受的国家的爱护,可以利用播放阅兵仪式视频、播放人民团结度过天灾地震的视等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人民现在安居富足的生活都是因为强大的祖国母亲的庇护。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无需多教,学生方可发自内心地对祖国母亲产生热爱和敬意,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师再轻轻点拨,希望学生们将爱国、勤奋、勇敢的品质根植心中,成长为能建设国家的人。
四、借助实践活动,形成道德行为
教师要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的形式,带领学生从社会中体验,发现问题、审视和思考问题,结合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践行理论知识。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发展。实践出真知,法治教育亦是如此,脱离生活体验的课堂理论站不住脚,难以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唯有去社会环境里体验后才知道该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例如,在《班级生活有规则》中设计了两个版块:“班级生活放大镜”与“大家共同守约”,教师可以就这两点组织实践活动:对于第一个模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注意和搜集平时班级同学的不守规则的表现;对于第二个模块,学生可以集思广益,根据前面的表现更改或增添班级规则。再如,在学习《这些是大家的》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针对学校学生对校园公物的使用和保护情况,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法。这种类似的活动都可以让学生跳出教材回到生活,在实践中更好地感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都参与调查、共同交流、共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让学生感受到:法治在身边。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道德内需”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他们参与自主化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法治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新颜,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性”的思考与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8(04)
[2]朱开群.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地生根——从2017年长三角地区法治教育优秀课展评活动说开去[J].中小学德育,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