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智慧化解幼儿“入园焦虑”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xx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网上疯传一段孩子去上幼儿园时爸爸痛哭的视频,大家看完后纷纷留言。其中一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开学时”看似调侃,却“一语道破天机”。每当9月开学季,“年度哭戏”都会在幼儿园上演。“入园”和“送孩子入园”原本是幼儿及其父母必须要经历的事情,然而面对孩子的哭闹和抗拒,父母往往束手无策并且深陷焦虑,类似视频中的情景。其实,父母的这些反应会严重影响幼儿的情绪,“入园焦虑”的问题似乎被放大化了。“入园”真有这么可怕吗?
  一、破解“入园焦虑”的问题根源
  3岁的幼儿从家来到幼儿园,首次从自己熟悉、有安全感的环境进入另一个陌生环境。入园后,孩子发现要和父母分离,而身边又出现众多陌生人,所以会情绪不安,有的孩子甚至会夜醒,白天哭闹着不肯去幼儿园。这种焦虑来自孩子离开熟悉的家人而产生的危机感,以及接触到新环境、新教师和新伙伴时的紧张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兒来说是很正常的。这就像我们成人换新工作一样,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与不熟悉的同事在一起,刚开始的磨合期肯定有各种不适应。更何况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在陌生环境中被激发出危机意识和焦虑情绪都是正常的。所以,家长和教师应正确认识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共同做好心理建设,别让“入园焦虑”成为洪水猛兽。
  二、解析“入园焦虑”的教育价值
  幼儿入园,与新环境磨合、与同伴交往的适应过程对其成长有着重大意义:既锻炼了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又提升了其社会性交往能力。幼儿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习遵守规则,和不同的伙伴交往,不断模仿,主动调节言行,尝试以各种方法应对变化的一切,这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是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次适应新环境,将为其将来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入园对他们而言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抓住这一契机,锻炼幼儿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三、化解“入园焦虑”的有效策略
  3岁幼儿由于受到年龄、心理发展水平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会面临初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和入园后同伴关系适应困难等情况。这时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关注、陪伴和支持,为他们创设心理上的“安全港湾”,让其慢慢喜欢幼儿园。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安全舒适、自由宽松和温馨的生活环境
  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教师的陪伴,教师的状态应该是宽松、愉悦、容易亲近的。教师要接受幼儿的负面情绪,允许他们把情绪表达出来,让他们觉得“可以自由地做自己”,产生强烈的安全感。也只有在“情绪安全”的状态下,幼儿才愿意顺从要求,逐步建立常规意识。活动室的环境布局宜“散居”,不宜集中,动静分明,合理分隔游戏区域。例如,利用墙面、玩具柜、纸砖和屏风等构建成半围合空间,自然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游戏活动区域,使得每个小空间里只有几名幼儿。这样,幼儿接触的人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就减少了,使得哭闹情绪不易“传染”。幼儿也可以慢慢学会与同伴分享玩具,循序渐进地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2.提前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人和物
  开学前一个星期,教师与往常一样布置好班级环境,准备好自选游戏道具和图书等物品,分批邀请幼儿和家长来园。教师要先与幼儿和家长零距离接触,让幼儿知道教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需要帮忙时,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可以找教师帮忙。同时,家长加以辅助性地介绍,让幼儿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教师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信任关系。教师还可以让家长把幼儿的基本情况写在便条上留存,方便其之后翻阅。然后,教师请家长带幼儿到班级各处参观游玩,并交给幼儿一个任务:将属于自己的图案或名字标签贴在储物柜、茶杯架和床铺上,让幼儿知道贴上标签就表明这些物品是属于他个人的。通常,幼儿会很认真地对待这个任务,他们会边思考边选择,甚至还会去看看其他“邻居”,决定选哪一个,在这个陌生环境中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最后,教师陪幼儿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并邀请其父母一起活动,同时用手机拍下照片,以后幼儿想家难过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看看合照,回忆起教师与自己及爸爸妈妈都是好朋友,将依恋情绪慢慢转移到教师身上……有了以上这些经历,当幼儿正式入园的时候,置身于熟悉的环境,见到熟悉的人,再和父母告别就相对容易得多了。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有事可做
  玩玩具、听故事、跟着欢快的律动起舞,或者是在户外玩吹泡泡、沙水和大型玩具,都能很好地转移幼儿的焦虑情绪。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教师投放的玩具品种要少,但相同品种的玩具数量要多。例如,娃娃家的碗、勺可以多放一些,降低幼儿争抢玩具的概率,避免争抢冲突的不良记忆加深幼儿对幼儿园和伙伴交往的恐惧。又如,刚开学时,在娃娃家多准备几个玩具电话,当幼儿哭闹的时候允许其“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很多幼儿会自言自语地“打电话”,结束之后会说:“妈妈说放学就会来接我,我不哭!”可见,此方法在缓解幼儿焦虑情绪方面十分奏效。
  4.让活动室里留有更多幼儿的痕迹
  开学初,教师可以允许幼儿带毛绒玩具、毛毯等依恋物来幼儿园,减少其焦虑,增加其安全感,等孩子逐步适应后再淡化他们对物品的依恋。教师可以在活动室开辟一面墙,将收集来的幼儿全家福悬挂起来,当幼儿想父母时,可以对照片墙进行指认,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教师也可以用幼儿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来装饰班级环境。随着幼儿在活动室里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他们对这个地方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
  5.借家长之力量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家长关于幼儿在入园初期可能会有的焦虑表现,建议他们在家调整幼儿的作息,尽量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同时,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减少入园后幼儿因自理能力弱而产生挫败感。教师要引导家长以平静的心态参与到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工作中去,学会淡定对待。例如,开学的第一天和第二天,让幼儿只入园半天,并允许家长陪伴。幼儿在家长的陪伴和引导下,能更好地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的各个环节,不会对教师发出的指令感到陌生和恐慌。例如:铺地垫时,幼儿知道要玩游戏了;音乐响起时,幼儿知道要收玩具了,也知道玩具要放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幼儿秩序感和班级秩序的建立。同时,家长在陪伴中也了解到幼儿在园生活是什么样的、教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从而更加信任幼儿园及老师。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写”这一环节的有效训练。现行教材越來越重视“听、”“说”的训练,对“写”的内容安排相对较少,且缺乏相应的指导。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疲于赶进度,无暇顾及写作这一费时又费力的教学活动,或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方面,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工夫,对学生进行孤立、繁琐和机械的字、词、句的讲解与训练。因此,学生普遍缺乏英文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不高。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
文章以比喻手法的输入与输出为例讨论高级阶段汉语修辞教学问题。在介绍《多文体精泛结合高级汉语教程》修辞方面的编写理念与实践以及比喻的教学输入的基础上,分析外国留学
摘要:历年高考,师生日夜拼搏努力,书面表达得分率总是偏低,学生也普遍反映英文书面表达难,到底难在哪里?为此笔者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存在困难和错误。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错误和困难,提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途径和方向。  关键词:高中英语 循序 渐进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都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提示条件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语法或结构错误。这看
摘要: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社会化程度的一代新人,班主任肩负着非常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工作经验 职业道德  面对信息时代,现在的学生既聪明又成熟。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上网聊天、交友、出走、短信、早恋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可能发生,与以前相比,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识都增强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如果我们还像以
肠球菌(Enterococcus)能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临床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粪肠球菌拥有众多的毒力因子,目前已确定的有十余种。近年来,新疆北疆部分地区发生以神经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提高英语水平,锻炼自己英语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英语学习中的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在阅读外国故事时,尽管知道句子中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却不知该句子如何翻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汉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重视让学生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  关键词: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 外国文化  (一)文化
摘要:“作业”的布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几乎天天都要面对“作业”布置,他们对于“作业”布置态度和做法不同,当然效果也不同。本文通过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提出在教师“作业”布置中应重视的问题和一点想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数学教学 提高效率 作业技巧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主要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所学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