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在一次座谈会上,我遇见了梁思礼院士。梁院士毕业于天津市南开中学。他对我说,当年在南开上学时,同学们都特别崇拜南开的老师,特别崇拜校长张伯苓先生。听了梁院士的话,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才是一个成功的教师,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教师成功的标志就是赢得学生的崇拜。所以在那一年的教师节大会上,我讲话的标题就是:做一名让学生崇拜的教师。
南开中学是我心中的殿堂。2014年10月,天津南开中学举行建校110周年庆典,我荣幸地被邀在仪式上讲话。庆典结束后,我走出会场,在门口遇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交谈中,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人们在印制名片时,习惯上会将自己最引以为豪的身份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这位老先生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三个身份:张伯苓的学生、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南开中学校友会名誉理事长,名片背面印满了各种教授的头衔。拿着这张名片,我立刻想起当年梁院士说的话。这张名片至今是我的一件珍藏。
赢得学生的尊敬乃至崇拜,是教师非常重要的专业成就,但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崇拜并非易事。学生认识和了解教师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片面至全人、由外在形象到内心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相识、相知、相信、相依。
相识。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教师的外表、气质、谈吐和习惯性的表情与表达——是严肃“正经”型的教师,还是幽默风趣型的教师?这是师生相互认识和相互适应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也会了解教师业务的娴熟程度以及对教学的把握能力。
相知。随着师生相处时间的加长,学生会越来越多地了解教师对待生活、职业、社会、人生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的体现,会润物无声地深刻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相知的阶段,是师友关系形成的开始。在一个崇尚师道尊严的民族中,建立这样的关系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学校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信。高效的教育来自于学生对教师的相信或信赖。相信或信赖不仅来自于教师的授课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学生内心感受到的教师对自己真诚而全面的关怀,而不仅是对学业课程和考试成绩的关心。有了这样的相信或信赖,学生才不会把教师的话当作耳旁风,教师的言行才会深刻影响学生内心,教育才能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相依。教师赢得学生的崇拜,就意味着教师将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教师不仅是一个授课者和教导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的榜样和做人的楷模。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教师不仅学问精深,而且平易近人,与学生情感相依。这样的教师是幸福的。
2008年,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北京四中校友李赛立即从美国飞抵灾区,先后从废墟中救出七名幸存者。后来他对记者讲,“是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教会我如何做人”。他说的先生是他的语文老师李家声先生,学生习惯性地称他为“李先生”。2004年,在高中毕业班的最后一课上,李家声老师赋诗一首送给学生作为临别赠言:
匠石运斤,伯牙鼓琴。谁为郢人?钟期知音。
千日千里,感念深深。如何临歧,心之殷殷。
有思钟情,为己美身。守白持坚,不缁不磷。
濯足万里,振衣千仞。日升月恒,唯在诸君!
在李家声先生看来,师生关系应当是伯牙与钟子期的关系,是心心相印、情感相依的成长伙伴。在那节课的黑板上,他用篆书大字书写了“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我们在多年的学生评教工作中,始終坚持做一项关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问卷调查,问题是:“你认为好老师应当是……”,学生的选择结果始终高度一致且长期稳定。他们除了认同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外,还高度认同的一个选项就是“具有人格魅力”,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认同度越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个高度综合和复杂的评价指标,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产生的难以描述更无法量化的感觉。也许我们今天很难给出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评价标准,但是,无数的经验让我们知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产生最佳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像李家声这样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把教育变成师生相处的一段幸福生活,让教育真正影响学生的一生。
(编辑 孙金鑫)
南开中学是我心中的殿堂。2014年10月,天津南开中学举行建校110周年庆典,我荣幸地被邀在仪式上讲话。庆典结束后,我走出会场,在门口遇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交谈中,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人们在印制名片时,习惯上会将自己最引以为豪的身份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这位老先生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三个身份:张伯苓的学生、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南开中学校友会名誉理事长,名片背面印满了各种教授的头衔。拿着这张名片,我立刻想起当年梁院士说的话。这张名片至今是我的一件珍藏。
赢得学生的尊敬乃至崇拜,是教师非常重要的专业成就,但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崇拜并非易事。学生认识和了解教师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片面至全人、由外在形象到内心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相识、相知、相信、相依。
相识。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教师的外表、气质、谈吐和习惯性的表情与表达——是严肃“正经”型的教师,还是幽默风趣型的教师?这是师生相互认识和相互适应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也会了解教师业务的娴熟程度以及对教学的把握能力。
相知。随着师生相处时间的加长,学生会越来越多地了解教师对待生活、职业、社会、人生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的体现,会润物无声地深刻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相知的阶段,是师友关系形成的开始。在一个崇尚师道尊严的民族中,建立这样的关系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学校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信。高效的教育来自于学生对教师的相信或信赖。相信或信赖不仅来自于教师的授课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学生内心感受到的教师对自己真诚而全面的关怀,而不仅是对学业课程和考试成绩的关心。有了这样的相信或信赖,学生才不会把教师的话当作耳旁风,教师的言行才会深刻影响学生内心,教育才能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相依。教师赢得学生的崇拜,就意味着教师将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教师不仅是一个授课者和教导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的榜样和做人的楷模。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教师不仅学问精深,而且平易近人,与学生情感相依。这样的教师是幸福的。
2008年,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北京四中校友李赛立即从美国飞抵灾区,先后从废墟中救出七名幸存者。后来他对记者讲,“是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教会我如何做人”。他说的先生是他的语文老师李家声先生,学生习惯性地称他为“李先生”。2004年,在高中毕业班的最后一课上,李家声老师赋诗一首送给学生作为临别赠言:
匠石运斤,伯牙鼓琴。谁为郢人?钟期知音。
千日千里,感念深深。如何临歧,心之殷殷。
有思钟情,为己美身。守白持坚,不缁不磷。
濯足万里,振衣千仞。日升月恒,唯在诸君!
在李家声先生看来,师生关系应当是伯牙与钟子期的关系,是心心相印、情感相依的成长伙伴。在那节课的黑板上,他用篆书大字书写了“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我们在多年的学生评教工作中,始終坚持做一项关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问卷调查,问题是:“你认为好老师应当是……”,学生的选择结果始终高度一致且长期稳定。他们除了认同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外,还高度认同的一个选项就是“具有人格魅力”,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认同度越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个高度综合和复杂的评价指标,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产生的难以描述更无法量化的感觉。也许我们今天很难给出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评价标准,但是,无数的经验让我们知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产生最佳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像李家声这样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把教育变成师生相处的一段幸福生活,让教育真正影响学生的一生。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