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感悟四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ouaim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鉴赏诗歌首先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然后进行意境的呈现来实现的。中学课堂教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诗歌意境的感悟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诗境的品味能力。本文主要从境界与意境辨析,诗境教学的重要性,感悟意境四法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诗歌意境的探析,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来初步探索教学诗歌意境的策略。
  【关键词】境界与意境 感悟诗境的重要性 诗境感悟四法
  讲诗境之前,有必要先来辨析一下“境界”与“意境”。境界一词,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①这一“境界”说被众多文艺评论家接受并广泛使用。境界,应该是所有文艺作品的灵魂。意境一词,文学作品中尤其以古代诗词中最为常见。专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组合营造无穷韵味的诗意想象空间。属于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古代文学理论和评论大多习惯把它们混为一谈,认为意境即境界。事实上,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境界所涉及的概念范畴比意境大得多。我们常说的文学境界,艺术境界,思想境界,人生境界,心境等都属于境界。但意境的范畴往往只局限在文学作品或者绘画作品中,必须是情与景交融的结果。比如说:泼墨山水画的神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境。诗词中凝练的诗句所展现的带有情感的画面就是意境。总而言之:意境是具体的画面,属于审美的范畴;境界是抽象的意识,属于思想范畴。
  一、语文教学中感悟诗境的重要性
  《2011年版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的第九条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②古代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版块,是学生吸收古代文化精髓,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古代诗歌,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品味鉴赏诗歌的能力。而品读鉴赏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正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注重对意境的透析,才能领略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把握作者作品的情感,真正意义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近几年来,对诗歌意境的感悟教学开始在语文课程中越来越引起重视。很多教参资料纷纷强调在语文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想象画面。语文作业本或课外练习资料里也开始出现这一类的题目。例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一诗,初一人教版作业本(《浙江教育出版社》)题目是这样考查的:展开想象,描述“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所展现的画面。
  中考试题改革后,也逐渐重视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并且开始以独立的鉴赏题的形式出现在各地考卷中。
  试举一例: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题目: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二、培养学生感悟诗境四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中提到:“诗歌是以最精炼的语言,最高超的技巧,表现最深邃的内容。它的形象就等于小说是把米做成了饭,诗歌则是把米做成了酒。所以鉴赏诗歌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以说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③”那么,对于古文学底蕴尚不深厚的初中学生来说,感悟意境就没那么容易了。不同的诗歌都有不同的特色,表达作者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意境。作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处的环境有异,意境也就不同。因此,教学每一首诗歌时,尽管都是建立在认知意象的基础上,但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意境,所采取的切入方式和角度却是不一样的。本人结合具体教学的实例总结出以下几种感悟诗境的方法:
  1.找一找——抓住诗眼品意象
  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诗眼往往是一首诗中作者情感的凝聚点,也是作者情感的发源处。抓住了诗眼,一般就抓住了诗歌的主旨。有些情景交融的诗歌中,情和景早已浓缩在了这个文眼上。从这个文眼出发,才能找到渗透了情意的景,再由景物的转换把情意弥漫发散开去,意境感怎会不浮出水面。例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片段:
  (朗读,翻译,找出体现作者心情一词“最爱”,思考最爱的具体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圈找字词,并且具体分析每一种最爱事物的特征)
  生1:早来的黄莺争着抢着飞向有阳光的树取暖,站在枝头鸣叫,很开心的样子。
  生2:刚飞回来的燕子赶着去筑新窝,好像是为接下来的新生活做准备,很忙碌勤快的样子。
  师:这两样事物容易让人喜欢,好像给了我们一派生机,从冬日的萧条中恢复了活力。但是乱花呢?
  生3:虽是早春,花已经又杂又多,看得人眼花缭乱,好像很灿烂。
  师:浅草和马蹄又构成了怎么样的特点?(先解决“浅”跟“没”的意思)
  生4:草嫩嫩的,软软的,马蹄一脚踩下去软绵绵的,看过去像陷进去了一样。
  师:为什么会有马蹄呢?
  生5:古人骑马赏春。
  师:可见,喜欢这些景物的不止作者,还有游人,场面就更热闹了。
  ……
  师:那么,我们小时候也春游过,春游的地方往往人多。假设是你处在白居易当时的环境中,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6:激动,兴奋,还边吃边玩。
  师:所以,作者也一样,带着激动和兴奋去赏春,眼中所见的景物都充满了喜庆气息。又把自己的激动兴奋融入了看到的每一种事物当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现在你能不能把刚刚找出来的每种景物,放在一起,想成一幅画。想象一下,然后用几个词形容一下你这幅画。
  生7:很美。
  生8:欢快愉悦,充满生机。   生9:清新亮丽。(意境的感觉学生已经自己品味出来了)
  师总结:一首诗歌能够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把诗中的事物填进去了,就变成了一幅画,而这个画面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意境。
  抓诗眼,再从诗眼出发品析意境的例子是很多的。再比如《春夜喜雨》,就抓住诗眼“喜”字入手,圈出关键动词“知——发生”、“潜 ——润”来解读。又如鉴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只要抓住诗眼“绿”。“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色彩,把无色无形的风色彩化、形象化,让人想到春风这支绿笔染绿大地而带来的蓬勃生机的画面。
  2.论一论——知人论世进背景
  知人论世原作为文艺评论的一种方法,是指了解作者本人的情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帮助读者客观的正确的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内容。现在呢,如果把它拿来应用到解读诗歌意境是不是也可以呢?例如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只要先让学生划出体现沧海之景的相关语句,并圈出其中所涉及的意象“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意象组合后的画面把壮阔的海景如实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让学生结合多媒体画面观赏)那么,诗人曹操登高远眺的心旷神怡之感尝试让学生体会感受。(也可以结合自己登高远眺,放眼千里的生活体验)再把实景跟虚景结合,引发学生思考为何海景会联想到“日月”、“星汉”,并且两种虚幻的意象会从海里出来?当学生陷入沉思的时候,适时插入作者曹操其人其事的介绍和当时南下征讨乌桓的时代背景。那么学生接着解读大海的画面,解读作者的心境,最后体会作者想要征服河山,统一中原的博大胸襟。这样,这首诗的意境就出来了——“雄浑壮阔”。同样的,又如曹操《龟虽寿》的意境,刘邦的《大风歌》之境等,似乎都潜伏着诗人帝王般的霸气与囊括海内的英气。
  3.比一比——触类旁通悟意境
  有些古代诗歌,语言浅白,看似简单,其实它们的意境很丰富。但就因为太浅显易懂,学生可能就体会不到诗歌的美感。比如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的主要特色就是通过名词组合的高超技巧来呈现独特的意境,老师不讲,学生很难体会。但讲得多了,学生又无法完全体会。那么,何不寻找类似的例子来同类比较,在意会中加深感悟,强化画面感呢?所以,另一位元代散曲家白朴创作的《天净沙·秋》,还有其他诗作如《商山早行》的局部应用了名词组合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雷同比较,用诗歌解悟诗歌,从而让学生更全面的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意境。一首解读出来了,再搬运到另一首,或者用另一首再回头强化这一首,意境感,画面感不就更深刻了?以下是我教学《天净沙·秋思》的其中一个片段:
  (第一课时教完七上15课两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启发学生从情景处理的方式比较异同,得出《观沧海》是借景抒情,侧重“借”,即有意而为;《次北固山下》是触景生情,侧重“触”,即无意而发。然后重点引导学生赏析导致作者无意而发的那个时间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中两个词“残夜”和“旧年”,得出“残夜”即“黎明”、“旧年”即“年末”。接着比较两组词的感情色彩,让学生深入体会“残”跟“旧”所掺杂的悲凉之意。因为这样的悲凉和感慨才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学生在分析中加深了对独特字眼的体悟)
  师:也正因此,这里的字其实是用得很妙的。类似的词语在古诗当中还有很多,比如:落日不叫落日,而称之为“残日”,晚霞不叫晚霞,而称之为“残霞”,乌鸦不叫乌鸦,而称之为“寒鸦”。
  生(突然叫起来补充):还有一种叫昏鸦呢。
  师:是啊,黄昏归来的乌鸦,也带有那么一点哀沉昏暗的色彩。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同样有着这种特色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解题,并自读)
  师:这首诗浅显易懂,主要原因在哪里?
  生:读起来顺口,简单,都是秋天的景物。
  师:主要有几种秋天的景物?它们是怎么放在一起的?
  生:九种,并列在一起。
  (齐读感受)师: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名词放在一起又没有什么修饰。这种感觉像什么呢?
  (生沉默)
  师(启发):像不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拼图呢?
  生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既然拼图一块块拼贴在一起,变成了一幅画。那么,这些词语拼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再读谈感受)
  生:感觉很悲凉萧瑟。
  师:假设现在是你,处在这样悲凉萧瑟的画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心情很低落,受不了。
  生:太可怜了,想哭的感觉(其他人笑)。
  师:你尝试着把景跟人跟情结合在一起,能不能用详尽的文字来具体描绘一下这幅画呢?
  (多位学生口述,在他们即兴描述的时候,其他人对画面也就有了更深入的感触)
  (插入另一首诗白朴的《天净沙·秋》,稍作介绍,让学生比较阅读并思考这首诗又有什么画面?)(目的是加深意境的感悟)
  生:好像也是词语堆起来的,结构一样,但《天净沙·秋思》的画面灰暗,这首给人感觉色彩稍明亮一点。
  师:画面感不一样,情感也不一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断肠人指什么人?
  (引入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诗,让学生感读并圈点“肠断”,猜想,肠断往往代表什么。师稍加提点,让学生感悟到深深地思念之意)
  师:所以,课文中的“断肠人”就是……(思念很深的人)
  生:浪迹天涯又思绪缠绵的悲凉。
  师:我们现在明白了,这种诗看似简单,实则高超,它们用最简单的词语组成了最生动的画面,而这种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就是意境。
  师:这样的意境手法不算首创(再插入课外一首《商山早行》(温庭筠))
  (要求阅读找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并赏析画面)   4.想一想——由此及彼再创意
  联想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重要方法,在古诗歌中要有丰富的联想,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诗歌储备。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经过长久的积累有了一定的古代诗歌储备量,那么语文教师何不运用联想来丰富意境教学呢?比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其中有好几句都是意境特美的典型代表。开篇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了边塞冬天的景色,这是一幅什么画面呢?我们可以抓住时间“八月”来联想,杜甫也有一诗提到八月时候的季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可见一般的八月应该是夏末初秋,还不算太冷。继续延伸联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景;“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的秋色;“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的秋兴。再回头看岑参笔下胡地的八月,则多了一层“狂风”、“白草”、“飞雪”,意象组合,描绘画面。第二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更妙了。可以让学生联想“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再回头欣赏梨花绽放满林般的雪景,想象纯白一片的画面,自然雪景的美妙意境就浮现在眼前了。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抓住“明月”意象,联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甚至可以联想自己生活中中秋赏月的那种月色和人情,再回头看李白当时赏月的画面,独自与月饮谈,孤寂中带着洒脱,闲适自慰的意境感不就是本诗的特色了?
  三、结束语
  意境是诗歌美好形象系统的载体,品味诗歌,少不了对意境的赏析,解读诗歌,脱不开对意境的感悟。诗歌教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诗歌意境能力的培养。如此长而久之,学生对古代诗歌才会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感悟诗境的方法或许还有很多。我们要学会多积累,多探索,尝试着在日常的古代诗歌教学中把多种方法混合运用,力求呈现最美的诗意,给我们的诗歌教学注入更灵动的气息。
  【注释】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P10.
  ②《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P8、P10、P13、P16.
  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P107.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3] 蔡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
  [4]《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5] 俞陛云.《诗境浅说》,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1版.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 年6月,10月.
  [8] 陈元龙.《古代诗词赏析》,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8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裘村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学生主体内在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及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创造力 培养  “创造”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教育科研早已证明:学生主体内在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及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普遍。随着社区教育的开展,人们在社区中就能够学到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成人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为社区的成人带去了丰富的知识。本文就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方式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提高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区 成人教
作文历来在语文考试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考试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的优劣。考试作文如何取得高分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五方面下功夫:  首先,应拟就一个能吸引眼球的标题。  要拟出一个好题目,得先在审题上努力,明确应试文章与自由创作的不同。自由创作是按照作者自己的写作意图来写的,应试写作主要是按照考官的命题意图来写,只有充分体现命题者意图的作文才有可能得高分。故要全面透视命题细节、弄清命题结
加强学生语感培养不仅是汉语言特殊性的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自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培养。  一、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指导语感实践  1.指导学生加强诵读策略  诵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语言美感的一项主要语感实践。学生在诵读中必须调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与体验。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必须平时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通过课内外阅读衔接,促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课内知识的内容,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为学生理解语言,
【内容摘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查阅相关资料,从体育课、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与发展的方向和办法。推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体育课 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课程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
【内容摘要】目前数学高考题随着课改而发生变化,更突出以能力立意,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运用,特别注意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运用。很多高考数学题目新颖,这类题目在课本例题、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中比较少见,新颖的题目因为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借鉴,使考生感到难以入手。为此,本人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对新课标高考题的分析研究,分析在新课标下如何备战高考数学。  【关键词】基础知识与方法 数学能力 考试心态  在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真正领悟课标中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忽视了“统一”这一关键词语,过分夸大了“人文性”,而淡化了“工具性”,削弱了“双基”教学应有的地位。  我们常常看到,在各类优质课评比或课堂教学大赛中,多数授课教师都淡化了“双基”教学,对字词处理大多是象征性地一带而过,朗读教学也仅仅是流于形式,课堂上呈现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繁琐的理解、分析、“鉴赏”、拓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学习两级分化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使不同等级的学生在分层次教学和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发挥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本文简要阐述了在学生本身、教学目标、提问问题、操练、作业、课外阅读等教学环节中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 
【内容摘要】新课改理念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为社会输入全面人才。为此,本文从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探究性及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三个方面创新初中美术教学。  【关键词】初中美术 综合探索 创新 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改革对中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