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少工委国民阅读报告《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阅读是孩子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
一、单元主题式教学,让相关阅读走入课堂。
苏教版的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一单元一主题,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按主题进行单元重组,适当地加入一些向横向或纵向拓展的文章,就能开展单元主题式教学,一般单元重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按照内容进行重组。第七册教材第三单元由《珍珠泉》、《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文章组成,从内容上进行分析,均属于描写景色风光类的文章,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张家界》、《周庄水韵》、《走进纽约》等描写本国或异国风光的阅读文章,在内容的相似性上进一步充盈教材,达到课内课外相融合的境界。
2、按照题材进行重组。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由《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一路花香》三篇文章组成,《开天辟地》讲述了中国神话中盘古开天的故事,《普罗米修斯》告诉了我们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故事,教学中扣住神话题材精读《开天辟地》、《后羿射日》等中外神话故事。
3、按照主题思想进行重组。第七册教材第六单元包括三篇课文:《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这三篇课文和处处留心中的两项练习看起来功能各异、相对独立。但统观教材,你就会发现:三篇课文与“处处留心”实际上是一个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各司其职,存在着紧密内在联系的综合性学习模块。
《诚实和信任》中“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的行为是诚实的表现。话语间传达出的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珍贵的诚实与信任。作者叙述的对话看似简单,也没有任何提示语的运用,可它为学生的阅读留有了想像的空间,人物之间细微的情感变化尽在简单的文字表述中。诚实与信任是人起码的品质,这本身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人的细微行为中。这个故事开宗明义,提出了本模块的主题;
《珍珠鸟》描绘的是人与鸟儿之间的信赖所创造出来的美好境界,从而更进一步阐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思想。冯骥才先生用富有诗性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人与鸟逐渐信任、逐渐亲近的美好画面。在人与鸟的和谐相处中,最后冯骥才先生由衷地发出“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大多传达出的是人们的美好理想与愿望。故事通过调达被救后地郑重起誓、千恩万谢到在金钱的面前背信弃义,告诫人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妄不可见利忘义,失信与人。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与处处留心,形成以《诚实守信篇》为主题的单元,莫过于如此。
教者可以将教材重组精读《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重点抓住词句理解诚实守信,阅读五篇关于诚实守信的文章,进行《再读“诚实守信”》的拓展阅读,开展《说写“诚实守信”》的综合活动,并将练习整合进行。
4、按照写法进行重组。第七册教材第三单元由《珍珠泉》、《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文章组成,四篇文章都采用了一些总分、分总、总分总之类的写法,教学时侧重写法的领悟,以此为整合点,选择类似结构的文章进一步拓展对写法的感悟,并采用这种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景、人。
二、引进课外书籍,让大量阅读走入课堂
走进阅读,大量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所有语文教师达成的共识。但长期以来,我们极力提倡课外阅读,但因课外阅读的难操作性,阅读方法的缺失,常常收效甚微。
1、让出书面作业时间,让阅读成为每天的家庭作业。删减每天的家庭作业量,让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专门进行阅读,并当作作业进行检查。同学们阅读《新课标美文100篇》时以朗读的方式进行检查,阅读《草房子》时以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查阅……不同的书籍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查阅读,为阅读走入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2、让阅读指导课从作秀的位置上走下来,真正成为语文课的一部分。把课外书当作教材走进课堂,把阅读课当作语文课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这是思想上的一种重要认识,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3、让课堂成为学生阅读展示的场所。一学期读好一本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泛读是增加阅读量的一种好方法,大量的阅读必须靠泛读实现,为了鼓励学生们进行大量的阅读。我们班中成立了图书角,陈列了300多本图书,供学生借阅,并鼓励学生多读各种各样的书。开展了读后感升级活动。每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完成五篇为一个等级。第一等为铜钥匙,第二等为银钥匙,第三等为金钥匙,让学生在争夺的活动中不断读书、感悟、积累,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课堂就是他们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的一个场所,设立专门的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豪地宣布自己读了哪些书,自己的读书感受,自己获得的阅读等级。
在这样活动中,许多学生一学期读完了十几本书,完成了多篇读后感,拿到了金钥匙。全班因此形成了阅读的氛围,有的同学甚至在做完作业后欢呼:我又可以读书了。学生因读书而精彩,教师也因读书而精彩,班级也因读书而精彩。
三、增设每周一文,让经典阅读走入课堂
每一篇作品都是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积淀了众多优秀作品,诞生了许多文学大师。学习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中的精华,让文化积淀成财富。我从众多的作品中精挑细选组成了每周一文,从灿烂文化的源头——《诗经》,到尊为诗仙的李白、诗圣的杜甫的代表作,再到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绿》,巴金的《鸟的天堂》、《海上日出》……我将一个个著名的诗人、作家引入学生的世界,一篇篇经典的作品流淌至他们心中,沉浸在这些文学中的学生多了一分灵气,少了一丝浮躁。
同学们在积累本中读、写、悟,在诵读、背诵的过程中,走近了一个个大文豪,记住了他们的作品、记住了他们的风采、敬佩他们的人格、同情他们的遭遇,让每周一文不仅成为一种经典的积累,更成为和一个个精彩人生的对话。
作者单位:让阅读从课外的随意,走入课堂的精心;让“大”阅读在课堂扎根,在课外茂盛;让课堂在学生和阅读之间架起一座七彩的桥梁。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建昌小学
一、单元主题式教学,让相关阅读走入课堂。
苏教版的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一单元一主题,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按主题进行单元重组,适当地加入一些向横向或纵向拓展的文章,就能开展单元主题式教学,一般单元重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按照内容进行重组。第七册教材第三单元由《珍珠泉》、《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文章组成,从内容上进行分析,均属于描写景色风光类的文章,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张家界》、《周庄水韵》、《走进纽约》等描写本国或异国风光的阅读文章,在内容的相似性上进一步充盈教材,达到课内课外相融合的境界。
2、按照题材进行重组。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由《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一路花香》三篇文章组成,《开天辟地》讲述了中国神话中盘古开天的故事,《普罗米修斯》告诉了我们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故事,教学中扣住神话题材精读《开天辟地》、《后羿射日》等中外神话故事。
3、按照主题思想进行重组。第七册教材第六单元包括三篇课文:《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这三篇课文和处处留心中的两项练习看起来功能各异、相对独立。但统观教材,你就会发现:三篇课文与“处处留心”实际上是一个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各司其职,存在着紧密内在联系的综合性学习模块。
《诚实和信任》中“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的行为是诚实的表现。话语间传达出的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珍贵的诚实与信任。作者叙述的对话看似简单,也没有任何提示语的运用,可它为学生的阅读留有了想像的空间,人物之间细微的情感变化尽在简单的文字表述中。诚实与信任是人起码的品质,这本身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人的细微行为中。这个故事开宗明义,提出了本模块的主题;
《珍珠鸟》描绘的是人与鸟儿之间的信赖所创造出来的美好境界,从而更进一步阐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思想。冯骥才先生用富有诗性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人与鸟逐渐信任、逐渐亲近的美好画面。在人与鸟的和谐相处中,最后冯骥才先生由衷地发出“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大多传达出的是人们的美好理想与愿望。故事通过调达被救后地郑重起誓、千恩万谢到在金钱的面前背信弃义,告诫人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妄不可见利忘义,失信与人。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与处处留心,形成以《诚实守信篇》为主题的单元,莫过于如此。
教者可以将教材重组精读《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重点抓住词句理解诚实守信,阅读五篇关于诚实守信的文章,进行《再读“诚实守信”》的拓展阅读,开展《说写“诚实守信”》的综合活动,并将练习整合进行。
4、按照写法进行重组。第七册教材第三单元由《珍珠泉》、《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文章组成,四篇文章都采用了一些总分、分总、总分总之类的写法,教学时侧重写法的领悟,以此为整合点,选择类似结构的文章进一步拓展对写法的感悟,并采用这种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景、人。
二、引进课外书籍,让大量阅读走入课堂
走进阅读,大量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所有语文教师达成的共识。但长期以来,我们极力提倡课外阅读,但因课外阅读的难操作性,阅读方法的缺失,常常收效甚微。
1、让出书面作业时间,让阅读成为每天的家庭作业。删减每天的家庭作业量,让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专门进行阅读,并当作作业进行检查。同学们阅读《新课标美文100篇》时以朗读的方式进行检查,阅读《草房子》时以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查阅……不同的书籍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查阅读,为阅读走入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2、让阅读指导课从作秀的位置上走下来,真正成为语文课的一部分。把课外书当作教材走进课堂,把阅读课当作语文课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这是思想上的一种重要认识,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3、让课堂成为学生阅读展示的场所。一学期读好一本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泛读是增加阅读量的一种好方法,大量的阅读必须靠泛读实现,为了鼓励学生们进行大量的阅读。我们班中成立了图书角,陈列了300多本图书,供学生借阅,并鼓励学生多读各种各样的书。开展了读后感升级活动。每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完成五篇为一个等级。第一等为铜钥匙,第二等为银钥匙,第三等为金钥匙,让学生在争夺的活动中不断读书、感悟、积累,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课堂就是他们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的一个场所,设立专门的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豪地宣布自己读了哪些书,自己的读书感受,自己获得的阅读等级。
在这样活动中,许多学生一学期读完了十几本书,完成了多篇读后感,拿到了金钥匙。全班因此形成了阅读的氛围,有的同学甚至在做完作业后欢呼:我又可以读书了。学生因读书而精彩,教师也因读书而精彩,班级也因读书而精彩。
三、增设每周一文,让经典阅读走入课堂
每一篇作品都是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积淀了众多优秀作品,诞生了许多文学大师。学习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中的精华,让文化积淀成财富。我从众多的作品中精挑细选组成了每周一文,从灿烂文化的源头——《诗经》,到尊为诗仙的李白、诗圣的杜甫的代表作,再到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绿》,巴金的《鸟的天堂》、《海上日出》……我将一个个著名的诗人、作家引入学生的世界,一篇篇经典的作品流淌至他们心中,沉浸在这些文学中的学生多了一分灵气,少了一丝浮躁。
同学们在积累本中读、写、悟,在诵读、背诵的过程中,走近了一个个大文豪,记住了他们的作品、记住了他们的风采、敬佩他们的人格、同情他们的遭遇,让每周一文不仅成为一种经典的积累,更成为和一个个精彩人生的对话。
作者单位:让阅读从课外的随意,走入课堂的精心;让“大”阅读在课堂扎根,在课外茂盛;让课堂在学生和阅读之间架起一座七彩的桥梁。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建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