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幻灭与重生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故乡》一文中人物描写细致传神,人物的形神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活灵活现,特别是本文的对话描写暗藏玄机值得推敲。本文尝试从文中“我”的“无话可说”和“欲言又止”现象中梳理人物的内心变化。试图在层层推进中将“我”的矛盾、彷徨与希望清晰展现。
  关键词:无话可说;欲言又止;希望
  《故乡》是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依据“我”的见闻感受,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農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同时指出封建思想遗毒害人,劳苦大众精神被束缚,人性被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语言描写是《故乡》一文中大量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文中有“我”的内心独白(与自己的对话),“我”与母亲的对话,“我”与宏儿的对话,“我”与闰土的对话,“我”与杨二嫂的对话,母亲与闰土的对话,水生与宏儿的对话,水生与闰土的对话……这些对话为我们展现了“故乡”这个特定情境中人物随时间变幻而“退化”的个性特征和精神世界。这些对话看似浅白如常,细细推敲却又处处暗藏玄机。文章对话中我的“无话可说”和“欲言又止”的现象颇值得推敲。按照行文的顺序,笔者将文中部分对话做了摘录并加以分析。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这两段内容属于“我”的内心独白,是“我”与自己的对话。在异地谋生的“我”此次回乡距离上相隔二千余里,时间上相隔二十余年。这二十余年来“我”并未回乡。“我”对故乡的记忆应该还是二十年前的印象。这个景象应该说在辗转两千余里的路途中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我”脑海中。可是当现实的故乡景物出现在眼前时,“我”却惊讶得难以置信,以至于发出“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样的感慨。那么,假如我的故乡曾经美好。“他的佳处”“我”应该能够脱口而出。可是此时,“我”却既“没有影像”也“没有言辞”。这个“无话可说”是为什么呢?从“我”的自我解释中我们稍作推敲便不难发现端倪。“故乡本也如此……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故乡真的本就如此吗?如果本就如此又何来惊讶呢?真实的情况是故乡变化了,而且是变差了!其实,“虽然”、“未必”这两个词语已经说尽了故乡的萧条,经济情况已经大不如前。“我”不愿承认现实,只不过是对故乡的人还有美好的希望罢了。
  那么就说说“人”吧。当“我”和母亲聊起闰土时,对话如下: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这好极!他,——怎样?……”
  在说这句话之前,“我”沉浸在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中。那神异的图画,那绚丽的色彩,那头戴毡帽的“小英雄”,那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那“我”素不知道的新鲜事……都忽然闪现。以至于我脱口而出“这好极!”然而,回忆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他,——怎样?……”一把将“我”从虚幻的回忆中唤醒。此处的“欲言又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失望。“我”希望在萧条衰败的故乡能保留一点美好的东西,特别是精神层面的。然而,“我”已经从“萧索的荒村”“瓦楞上抖着的枯草的断茎”和母亲的“藏着的许多凄凉的神情里”预感到了希望的破灭,只是不敢去证实罢了。所以,此处的欲言又止已经暗示了后文希望的幻灭。
  行文至此,作者似乎正一步步将希望掐灭,好像还嫌失望不够彻底。接着就设置了杨二嫂的登场,她的出现进一步浇灭了“我”残存的希望。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这一处的对话中,“我”先是因为自己忘却了杨二嫂而惶恐,以为自己的“忘却”伤害了杨二嫂的自尊。面对她咄咄逼人的架势和尖酸刻薄的话语,“我”毫无招架之功。开始时,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我”还试图解释自己的谋生的不易,努力地希望和“杨二嫂们”站在一个阵营里。希望自己与她之间能有交流和理解。但杨二嫂的"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这段话将“杨二嫂们”和“我”划清了界限。农村经济破产,小手工业者的道德底线破裂,封建尊卑思想和等级观念的枷锁将精神束缚……这残酷的现实进一步将“我”的希望打破,但希望还没有彻底破灭,因为闰土还没有登场!
  “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我”把对故乡的仅存的美好也寄托在了闰土身上。终于等到闰土登场了,可是这早已不是那个充满活力的小英雄了。“灰黄的脸,破毡帽,薄棉衣,长烟管,松树皮一般的手”先在视觉上给了“我”狠狠的一击,我脑海中的关于故乡的美好的记忆愈加破碎。
  这是一出悲剧!鲁迅先生曾经这样给悲剧定义: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富足、平等、安宁、温暖……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通通毁灭了。在故乡,杨二嫂是个悲剧,闰土是个悲剧,就连“故乡”本身也是个悲剧……
  “我”在精神上陷入孤独,和杨二嫂和闰土都无法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我”寻求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这种关系被狭隘、愚昧、自私、势利……粉碎了。故乡不仅在经济上衰败在精神上也已经颓废。现实的“故乡”成了精神离散,活力丧失,没有温暖、没有憧憬的地方了。我要离开!
  所以当我离开故乡时,我已经“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了。然而,这种离开不是逃离而是诀别重生。是告别旧生活寻求新的“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生活。
  其实这种诀别在前文中早有暗示:“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永别”和“远离”说明态度决绝,义无反顾。杨二嫂和闰土的悲剧在让“我”失望悲哀的同时也击碎了“我”当初的彷徨和幻想,促使“我”生出了新的希望。文中最后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正是这种心境的反应: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对故乡是失望的,因为故乡带给“我”的是痛苦和悲哀。然而,失望是相对希望而言的,没有希望哪来失望?该破灭的就让它破灭吧。新的希望一定会有的,哪怕它还有些茫远!
  作者简介:
  刘河,男,汉族,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学科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背越式跳高就教学中的恐惧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克服跳高恐惧心理的建议。恐惧心理因素包括:背越式跳高项目本身的特点、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原因、等因素,旨在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教学;恐惧心理  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中,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较难掌握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背越式跳高不仅对学生速度、力量、弹跳能力等身体素质要求较
期刊
摘 要:万变不离其宗,自然灾难纪录片的制作模式也有其共通之处。对比、讲述、权威的解惑……这些手法不一定出现在同一部纪录片中,但在看一些自然灾害纪录片时总是会发现它们的影子。它们架构起自然灾难纪录片的普通制作模式,等待不同内容的填充,用刻骨铭心的画面让我们对人类星球的自然灾难一次又一次震撼,一次又一次深思。  关键词:纪录片对比;亲历者;权威解惑;模拟再现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大抵事
期刊
摘 要:“歌唱状态”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理或心理问题,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问题。科学地认知“歌唱状态”中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能对歌唱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歌唱状态;生理状态;精神状态  在声乐教学与演唱过程中,常会碰到演唱者以“状态”不好作为托辞去解释演唱效果不佳的原因。我时常会思考:为何“状态”会成为演唱效果不好的“充分”借口?究竟何为“歌唱状态”?“歌唱状态”的好坏能否掌控?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要想学好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解题技巧显得十分必要。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我认为应针对特定的物理题型,有针对性的采用解题技巧,才能够攻克一个个物理难关。本文将对高中物理解题方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几种常用的解题技巧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学生  在以往传统的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在教师的带领下,采用题海战术进行物理知识的学
期刊
摘 要:国医大师吕景山著《糖尿病中西医诊治与调理》一书,从中医用药的角度诠释糖尿病,用中医的视角解释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用药规律,着重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理解尤其详尽,临床上应用中药对药、对穴治疗糖尿病等特点、特色做出详尽的解释,吕老治疗糖尿病的思路在书中得以充分体现,紧守病机,针对糖尿病辨证施治,临床思维巧妙,治疗方法得当,值得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学生、患者认真阅读。  关键词:吕景山;糖尿病
期刊
2016年2月,中央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部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突出日常教育,把“四个合格”党员标尺立起来,发挥好领导干部骨干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
期刊
摘 要:当前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如火如荼,物流教学也会抓住这次机遇。本文以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托,结合物流专业自身特色,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时间分配四个角度来探索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下的物流教学变革,以期实现整个课堂流程、课程体系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所突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物流教学;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时间分配  学院所在泛美教育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网络平台内容制作崛起,无论是IP改编还是原创内容制作,网剧越来越受到欢迎。再加上限广令在各电视台的实施,使得广告商们越来越关注网剧的营销。随着网剧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广告也呈现出新形式。本文将根据近年来的网络情景剧,尝试对广告的新形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情景剧;植入广告;定制广告  我们所熟知的广告形式,有插播广告,有以道具或背景形式出现在剧情中的植入广告。以往观众对广告的认知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青海长期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人民在这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留存下了许多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青海土族於菟舞。青海土族於菟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后继乏人,在保护方面上却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本文就浅谈如何传承和保护青海土族於菟舞,对于青海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於菟  青海土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期刊
摘 要:《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出版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亲睐,作者浅析了书中的巫术文化能让读者找到共鸣的缘由。  关键词:巫术文化;想象力  巫术是一种企图以超自然、神秘方式影响世界的特异功能,也曾被称之为魔术或者魔法。它是一种超自然神秘的力量,带有难以捉摸的神秘性,可以操纵和改造大自然。  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中是一部轰动世界的文学作品,其中虚构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懂巫术的世界,一个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