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充满艺术魅力的思想品德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tal_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很多老师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了空洞的说教课,使得很多学生都认为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空洞、没有活力,所以一上政治课就昏昏欲睡。其实如果我们老师能善于挖掘思想品德课中的艺术因素,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同样可以充满艺术魅力。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经验:
  一、挖掘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形象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生动鲜活
  万物皆有形,形象性是艺术的外显特征,思想品德课堂同样需要形象性。教师只有善于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生动鲜活。
  1、思想品德语言形象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上可采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形象化,例如讲授“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学生难理解,于是我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水滴和大海的关系”,个人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大海是由水滴组成的,而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涸。于是,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在这里,我利用学生最熟悉的水滴和大海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了“个人与集体”这一抽象关系,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感觉亲切、理解深刻,无形中就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教学方法形象化。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品表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和探索中理解思想品德的概念、原理,化抽象的结论性知识为形象的动态性知识。例如:在教学“如何珍惜名誉”一课时,课前让有关学生准备好,课堂上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正确处理身边类似问题的方法;在组织“树立法制观念”教学时我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深刻理解了概念含义、知识原理的要求,体验到了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
  二、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情感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富有感染力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思想品德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运用理性,以理服人;同时,它作为一门艺术,则应运用情感,以情感人而导之以行。首先,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表现出情感性的教态:用自己饱满的教学热情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用趣味性、激励性、富有悬念、饱含幽默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清晰、和谐、有韵律及节奏感的语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受到鼓舞;将内心对教材的情感融进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发自内心地说:“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日常生活中很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真奇妙。”使输出的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感情色彩,也就增强了学科本身的吸引力。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我在教学“众人划浆开大船”时,从歌声切入课题。如:“一棵小树唉,生长多艰难,百里的森林哟,风沙也能拦”、“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在这些美妙的音律中让学生理解了寓意。顿时,大家争先恐后地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造成一种恬静与活泼统一的课堂气氛。在讲“孝敬父母是美德”时,通过刘和刚的MTV《父亲》切入课题,在这些美妙的音律中让学生获得了心理体验,激发了学生感激父母的感情,理解了学习内容。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启开了学生的心扉,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学习兴趣倍增;这样也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思想品德确实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
  三、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审美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美的气息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之美,教学过程如果融进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那么就能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比如思想品德教材语言的简约美、知识的严谨美、图片的形象美、谚语和名人名言的哲理美等,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体验这些美。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思想品德概念、观点、原理用语言描述起来感到非常吃力、难以理解,这时我会利用一些图片、谚语、名人名言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验形象美、简洁美、哲理美。
  四、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时事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充生活的气息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上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检验,得到了升华,进而增强了课堂的艺术魅力。
  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外在之美,如教师端庄大方的体态、亲切和谐的表情、自然得体的服饰、科学美观的板书以及善良诚实的品格等,都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引导学生欣赏色彩艳丽的课件,要求学生完成规范整洁的作业,让学生在美妙动听的音乐中进行思想品德活动等,都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调,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美的气息,使学生身心受到美的熏陶。
其他文献
一、缘起  知识结构化成认知结构,这是由学习者的自主建构来实现的。数学教学不应由教师将一个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来接受、理解和掌握,而是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过亲身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建构新知识。在学习了《射线和角》之后,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这一内容。仔细研究教材之后,我认为教学目标可以从两方面来确定:(1)知识目标:①认识量角的工具
期刊
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地建立了关系,因此构建初步的数的概念是以幼儿对物体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熟悉为基础的。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   一、创设融洽、愉悦的氛围,诱发幼儿自主学习  创设安全的探究氛围是幼儿主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在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幼儿教育,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往,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等方面阐述了幼儿教育的做法。愿我们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需要,采用幼儿易于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学活动 探索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而学生
期刊
前几天,听了一位教师的苏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授课老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学环节的精心预设,对教学难点、重点的精雕细刻,对教学课件的精致打造令我佩服不已。  当老师讲完例题,进入练习环节时,出现了如下的一幕:  师小结:画图是解决有关计算面积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的策略。你愿意应用这种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吗?  (课件出示“试一试”)  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
期刊
翻阅品德新教材可以发现,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更适合城市的儿童,和农村儿童的生活结合不够紧密。作为课堂活动组织者的教师,如何结合农村实际来进行品德作业的布置?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本土实际,体现作业乡土化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农村学校地处山林田地之间,和大自
期刊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卷32,冯梦龙代表作品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也由来已久。它塑造了一个执着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理想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人们对女主人公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诠释,但也未能得到一个令众人满意的答案。本文试就杜十娘之死谈一点浅见,涉及到杜十娘的理想。  十娘在院中遭遇李甲,又看中了李甲,设计赎身随李
期刊
语文课前有效地组织各种活动,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它既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意拓展,对于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具有课堂教学难以比拟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前多举行一些“短平快”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益。  一、背诵记忆——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1、名句背诵。背诵默写是近几年
期刊
我是一位喜欢音乐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把歌曲带进了思想品德课堂,几年过来,显现出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用歌曲渲染教学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歌曲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巧用歌曲,真正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价值本质——濡化学生情感,内化学生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探究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有效的引导,不能让探究只流于形式,教师如果不做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探究都具有价值,那些不切实际、过于繁难或过于简单的探究,只会逐渐抑制学生的激情,埋没学生的灵性,挫钝学生的个性。唯有“高
期刊
2010年秋季学期,是我教学生涯中的又一次挑战:教了十几年高年级的我一下子站在一年级小朋友面前与他们共同学习、生活。孩子的率真让我也回到了童年,享受着童言、童事、童趣……  一天中午,组织孩子们整队放学时,我突然发现整齐的队伍中出现了极不和谐的一幕:小鹏走路时两脚外摆像在滑旱冰。走近一看,令我忍俊不禁:小鹏的鞋带全散了,像四条可爱的黄蛇在舞动。“小鹏,鞋带散了我们暂时可以离开队伍到旁边系鞋带,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