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记》作为中国传统史学公认的经典之作,与其他传统文学一样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司马迁是《史记》的编纂者,出生在一个世代史官的家庭,其父司马从小受到文化熏陶,接触了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思想比较庞杂。然而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家思想。文章主要分析司马迁对儒道思想的批判性接受与原因。
关键词:司马迁;儒道思想;批判性接受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看,历史上关于司马迁的思想,在历史学界引起较大的分歧。有的人说是主张道家的观念,也有的人认为是主张儒家学说。但是,笔者认为,司马迁一方面极大地吸收了儒道两家的精髓之处,充分利用儒家为主,灵活地结合两者的长处。为此本文就从司马迁对儒道两者之间的接受和批判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阐述了司马迁如何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道家的思想原因。
总体上看《史记》作为司马迁人生的一大成就,鲁迅先生对其评价非常高,这也为后世学者所普遍接受。但是,历史学家对司马迁的思想众说不一。在本文眼中看来,司马迁的思想主要是融合儒道两者之间的优点。
一、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和批判的研究
(一)时代变化看儒家思想的转变。从表层上看,西汉在武帝之前,一直是采用的道家的无为思想,而儒学一家独大是从设立“五经博士”之后的事,但是,从实际上看,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尊儒学,已经将近有百年的历史,儒家学说在这一期间并不是没有变化,而是经过前期朝代的发展而来的,从而可以董仲舒的新儒学创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从儒学的发展道路上看,从建汉初期到汉武帝期间,这对于儒学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调整时期。在对于儒学改造过程中,陆贾和贾谊为代表的儒家学士,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战国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对各个学说排斥的观点,而是非常注重对各个学说进行吸收,并逐渐转化为自身的学说体系。例如,对道家的吸收过程中,儒家学者便非常注重道德含义,在对于法学思想的吸收基础上,儒家逐渐抛弃了狭隘的思想。同时,儒家还对道家和法家之外的学说进行充分吸收,尤其是非常注重对阴阳五行的思想吸收,从某种程度上看,阴阳五行当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所以儒家对此也进行充分借鉴和吸收。从这以上分析中,儒家对各个学说思想的借鉴和吸收,极大地拓展了儒家学说思想的基础,并有效地适应了当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实际需求。
(二)司马迁对儒家思想的接受性分析。众所周知,孔子作为儒家的创作者,他的思想都是代表着儒家思想的精华,为此,司马迁对于儒家思想的转变过程中,可以说他是从领悟到孔子思想作为出发点的。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孔子的思想非常注重,并对孔子所传达出来的思想非常赞成。例如,在《史记》中便充分体现出司马迁对孔子思想的认同。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还为孔子的弟子立传,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孔子的学说是非常尊重的。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他也非常注重孔子对人物的看法,这就集中体现在七十列传中,孔子一方面高度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关于尊王攘夷的历史建树,同时也批判了管仲在对封建礼制的跨越。所以,司马迁注意到孔子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并有效地结合孔子对管仲人物的赞扬和批判。
(三)司马迁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分析。司马迁对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赞成,例如,司马迁多次表露出对先秦儒家的怀疑,同时对一些不合儒家理想规范的事实进行极力地抗争和质疑。对于当政的汉朝儒家学者,司马迁也对其进行否定和嘲讽态度。例如,运用愚儒、小人之儒等称谓来表达出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二、对道家学说的接受和批判
(一)对道家思想的接受性研究分析。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对于道家学说的接受,主要是来源于司马谈的道家思想,可以说,司马谈非常推崇道家思想,他认为,儒家学者不能很好地促进时代的发展,只有道家能够使得人精神上更加专一,并且能够与时代进步,有效地应对世间变化发展的趋势。所以司马迁受到父亲对于赞扬道家的思想,例如,在《史记》中司马迁便非常反对汉武帝的“多欲”。主张使用道家的“无为”思想。
同时,司马迁对于汉文帝和汉景帝之后所采用的道家“无为而治”做法非常欣赏,虽然说吕后对于一些功臣采用非常残忍的手段,但是在治国各方面,吕后采用的黄老思想,司马迁也是对这种做法非常欣赏。在汉文帝提倡节俭和放松赋税方面,从而促使经济逐渐繁荣,司马迁也是非常赞成对道家思想的采纳。与此同时,司马迁也非常注重因为“因时而变”中各个人物进行打架赞扬。道家通过没有人为干扰手段去改变事物原有的状况,使得事情进展非常顺利,对经济的效果非常明显。总的来说,司马迁对于道家学说的思想在一定程度接受了。
(二)对道家思想的批判研究分析。《史记》中,司马迁对待道家的思想并不是和司马谈一样,他没有对道家思想进行全部的肯定,而是针对道家部分思想进行批判,所以说,笔者认为,司马迁对于道家思想上认识是非常清楚的。
例如,老子非常推崇小国寡民的王国,甚至认为一些具有“五色、五音”的人物都应该去掉,但是司马迁却表达出自身不同的观点,司马迁人物若是采用这种理想王国,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断经济的发展和正常的流通,所以说司马迁对于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同时司马迁非常清晰地指出,对于物质追求是人的本性,而小国寡民则是要求民众不用拥有物质上的追求,显然,这是非常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司马迁对道家思想是持有批判的意味。
三、结语
总的来说,司马迁对于儒道两者的思想都是持有接受和批判性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于儒道两者的融合是非常正确的,有效地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初红,欧阳江琳.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优人取舍之探因[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02).
作者简介:陈英豪,长沙市实验中学。
关键词:司马迁;儒道思想;批判性接受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看,历史上关于司马迁的思想,在历史学界引起较大的分歧。有的人说是主张道家的观念,也有的人认为是主张儒家学说。但是,笔者认为,司马迁一方面极大地吸收了儒道两家的精髓之处,充分利用儒家为主,灵活地结合两者的长处。为此本文就从司马迁对儒道两者之间的接受和批判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阐述了司马迁如何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道家的思想原因。
总体上看《史记》作为司马迁人生的一大成就,鲁迅先生对其评价非常高,这也为后世学者所普遍接受。但是,历史学家对司马迁的思想众说不一。在本文眼中看来,司马迁的思想主要是融合儒道两者之间的优点。
一、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和批判的研究
(一)时代变化看儒家思想的转变。从表层上看,西汉在武帝之前,一直是采用的道家的无为思想,而儒学一家独大是从设立“五经博士”之后的事,但是,从实际上看,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尊儒学,已经将近有百年的历史,儒家学说在这一期间并不是没有变化,而是经过前期朝代的发展而来的,从而可以董仲舒的新儒学创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从儒学的发展道路上看,从建汉初期到汉武帝期间,这对于儒学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调整时期。在对于儒学改造过程中,陆贾和贾谊为代表的儒家学士,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战国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对各个学说排斥的观点,而是非常注重对各个学说进行吸收,并逐渐转化为自身的学说体系。例如,对道家的吸收过程中,儒家学者便非常注重道德含义,在对于法学思想的吸收基础上,儒家逐渐抛弃了狭隘的思想。同时,儒家还对道家和法家之外的学说进行充分吸收,尤其是非常注重对阴阳五行的思想吸收,从某种程度上看,阴阳五行当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所以儒家对此也进行充分借鉴和吸收。从这以上分析中,儒家对各个学说思想的借鉴和吸收,极大地拓展了儒家学说思想的基础,并有效地适应了当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实际需求。
(二)司马迁对儒家思想的接受性分析。众所周知,孔子作为儒家的创作者,他的思想都是代表着儒家思想的精华,为此,司马迁对于儒家思想的转变过程中,可以说他是从领悟到孔子思想作为出发点的。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孔子的思想非常注重,并对孔子所传达出来的思想非常赞成。例如,在《史记》中便充分体现出司马迁对孔子思想的认同。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还为孔子的弟子立传,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孔子的学说是非常尊重的。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他也非常注重孔子对人物的看法,这就集中体现在七十列传中,孔子一方面高度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关于尊王攘夷的历史建树,同时也批判了管仲在对封建礼制的跨越。所以,司马迁注意到孔子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并有效地结合孔子对管仲人物的赞扬和批判。
(三)司马迁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分析。司马迁对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赞成,例如,司马迁多次表露出对先秦儒家的怀疑,同时对一些不合儒家理想规范的事实进行极力地抗争和质疑。对于当政的汉朝儒家学者,司马迁也对其进行否定和嘲讽态度。例如,运用愚儒、小人之儒等称谓来表达出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二、对道家学说的接受和批判
(一)对道家思想的接受性研究分析。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对于道家学说的接受,主要是来源于司马谈的道家思想,可以说,司马谈非常推崇道家思想,他认为,儒家学者不能很好地促进时代的发展,只有道家能够使得人精神上更加专一,并且能够与时代进步,有效地应对世间变化发展的趋势。所以司马迁受到父亲对于赞扬道家的思想,例如,在《史记》中司马迁便非常反对汉武帝的“多欲”。主张使用道家的“无为”思想。
同时,司马迁对于汉文帝和汉景帝之后所采用的道家“无为而治”做法非常欣赏,虽然说吕后对于一些功臣采用非常残忍的手段,但是在治国各方面,吕后采用的黄老思想,司马迁也是对这种做法非常欣赏。在汉文帝提倡节俭和放松赋税方面,从而促使经济逐渐繁荣,司马迁也是非常赞成对道家思想的采纳。与此同时,司马迁也非常注重因为“因时而变”中各个人物进行打架赞扬。道家通过没有人为干扰手段去改变事物原有的状况,使得事情进展非常顺利,对经济的效果非常明显。总的来说,司马迁对于道家学说的思想在一定程度接受了。
(二)对道家思想的批判研究分析。《史记》中,司马迁对待道家的思想并不是和司马谈一样,他没有对道家思想进行全部的肯定,而是针对道家部分思想进行批判,所以说,笔者认为,司马迁对于道家思想上认识是非常清楚的。
例如,老子非常推崇小国寡民的王国,甚至认为一些具有“五色、五音”的人物都应该去掉,但是司马迁却表达出自身不同的观点,司马迁人物若是采用这种理想王国,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断经济的发展和正常的流通,所以说司马迁对于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同时司马迁非常清晰地指出,对于物质追求是人的本性,而小国寡民则是要求民众不用拥有物质上的追求,显然,这是非常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司马迁对道家思想是持有批判的意味。
三、结语
总的来说,司马迁对于儒道两者的思想都是持有接受和批判性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于儒道两者的融合是非常正确的,有效地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初红,欧阳江琳.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优人取舍之探因[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02).
作者简介:陈英豪,长沙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