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解放的光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薄伽丘是身处文艺复兴萌芽时期的作家,袁枚则是明清性灵派的代表。两个人虽然处于不同时空下,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在《十日谈》和《子不语》两部作品中无一例外地显示出对人性光辉的赞许和宣扬,在人性尤其是自然情欲方面都有着相似的书写。
  关键词:薄伽丘;袁枚;《子不语》;《十日谈》;人性
  作者简介:刘亮君,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1
  从人性的层面上,《子不语》与《十日谈》主要写及了情爱的三种层次:一是对自然情欲的肯定;二是对自由爱恋的向往;三是对情爱力量的赞颂。袁枚处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性解放的萌芽时期,而薄伽丘则是西方重视人的存在的初期,对于情爱的认识,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一、人性初始——对自然情欲的肯定
  肯定最初始、本真的人性,对自然情欲的认可是袁枚和薄伽丘的共同点。《子不语》与《十日谈》在不少地方写到男女自然情欲,有趣的是,两个作者虽然处于两个时空,从未有过交流和影响,却不约而同地书写了“绿鹅”的故事,它们是普实克所说的“整个未经矫饰的人性”;而在中国文学批评来讲,就是李贽所说的“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和袁枚一样,薄伽丘写出了少年的纯真爱情,是那种“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就是人最初的自然人性。《沙弥思老虎》与“绿鹅”故事,正是通过对这种自然人性的肯定,反映出中西方思想解放时期人性解放思想的光辉。《沙弥思老虎》中五台山某禅师带着弟子下山,从未接触过世俗事物的弟子对一切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当看到女人时,沙弥问师傅此为何物,禅师回答:“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尽管如此,沙弥与禅师回到山上时,当禅师问及沙弥山下所见可有中意之物时,沙弥却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十日谈》中,丧偶的腓力带着幼儿到山中修行,多年之后,腓力帶着长大的儿子来到佛罗伦萨,儿子从未见过女人,因此问父亲是什么,父亲说女人是绿鹅,是祸水,可是儿子竟说想要一只绿鹅,认为他们比天使还可爱。薄迦丘在“绿鹅”故事末开门见山地说:“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出点本领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由此看来,沙弥思老虎与绿鹅竟如此相似。这两个故事其实是用自然情欲此自然人性来抨击中国封建社会儒教与欧洲中世纪宗教对人性的压抑。
  二、人性张扬——对自由爱恋的向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就其本性而言,是自由的存在物。”袁枚与薄迦丘在肯定自然人性情欲同时,还用了极其浓重的文笔,抒写了封建社会时期对人性的极度压抑,肆意书写着对人性稀薄的控诉,这表现在,《子不语》与《十日谈》中许多女性在情爱和男女地位上都有着平等自由意识。虽然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仅仅只是一种期望,但是仍然流露出人们对自然情欲,自由恋爱的向往。《子不语》中许多女子的共同特点就是自由追求爱情,对于情欲毫不掩饰,大有《红楼梦》中所说“女家反赶着男家”的意味,这与袁枚本人的性格不无关系,他认为“人欲当处即是天理”,广收女弟子,这在封建社会是大逆不道的。甚至在《双花庙》、《多官》中,袁枚甚至大胆书写同性之爱,这与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主张也极为类似。
  三、人性升华——对情爱力量的赞颂
  袁枚与薄迦丘赞扬自由人性,向往自由的恋爱,正如袁枚一生高唱“性灵”之说。在《十日谈》中,第四天的故事第一篇和第九篇,绮思梦达爱上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差悬殊的男子,当爱情被封建等级残酷剥夺时,她选择了殉情自杀,罗西雄的妻子因为炙热的爱情,也选择殉情;第五天的故事第九,费代里哥为了自己心上人,不惜杀掉自己最后的生活来源,将驯养的鹰杀掉奉献给自己的爱人,这些无不是超越世俗功利的真正情爱,无疑不与封建社会中扭曲、虚伪人性相对立,是一种人性的升华和重生。《子不语》中《裹足作俑之报》,借地府对李后主的惩罚,犀利痛斥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反对女性裹足,进而又在《淫诌二罪冥责甚轻》中借女鬼之口,言:“女虽已嫁,而未庙见,尚归葬于女氏之党;况未嫁之女,有何守志之说?”,痛斥封建社会对女性忠贞观的扭曲,以及对女性的压迫。
  总之,我们在《十日谈》和《子不语》中不难发现,人性、文化与作家个人风格和思想特点,是影响中西文学创作的深层驱动力。当这些深层驱动有了某种一致性时,中西文学的发展就会出现交叉点和相似性,如在《子不语》与《十日谈》中,绿鹅和沙弥思老虎的故事就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正是上述因子趋于一致的体现。这其实是中西文学发展演变的一种内在逻辑与必然规律。
  参考文献:
  [1]李渔:《贤内吟十首之四》,见《笠翁诗集》卷三,《李渔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2]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北京:中华书局,1998.
  [3]王英志:《袁枚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4]薄伽丘:《十日谈》,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休闲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本文在对休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流觞曲水”休闲文化的起源、历史背景及其休闲文化意蕴,揭示了流觞曲水等休闲文化形式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休闲文化;流觞曲水;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王琛(1993.7-),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
摘 要:《中国佬》中出现大量的中外民间故事为该部作品锦上添花,也暗示了作品中父亲等人在美国淘金的真实遭遇心路历程。本文将该文本与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相结合,分析“淘金热”时期的华人在美国被迫处于相对无助和受剥削的地位,被阉割和去势之后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关键词:《中国佬》;荣格;原型理论;人格面具;阿尼玛  作者简介:胡佳汝(1993-),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英语语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莫言与福克纳‘文学王国’的建立对文学创作的意义”,项目编号:syjs201758。  摘 要:西方哲学的发展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福克纳作品中对时间的探讨即与柏格森的时间理论具有相关性。《喧哗与骚动》的真正主题是时间,作者以昆丁为喉舌逃避时间,以班吉为喉舌打乱线性时间,更以迪尔西为喉舌战胜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一个故事乃是作者哲思的旅程
摘 要:生态批评将“世界”的概念拓展到了“整个生态圈”,将文学研究的触角伸向了自然界。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也用自己的笔触,关注河流健康、生命价值,探索河流叙事的生态文化学价值。  关键词:河流;女性;生态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2  生态批评或称“生态美学”发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科学
摘 要:亨利勋爵是道林格雷美的形象恶化并无下限堕落的“罪魁祸首”。他凭借自己的洗脑式价值观,向道林输入了比18世纪英国社会更为违背伦理的自我认知和人生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亨利勋爵在道林格雷悲剧中的决定性价值,从而得出作为王尔德的本我,亨利勋爵反映出深藏于王尔德心中玩弄人性的欲望。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亨利勋爵;自我;人性;欲望  作者简介:宋雨桐(1997-),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
摘 要:苏轼是一位亘古少有的全才,其不仅精通诗词文,而且还擅书法和作画。苏轼所创作的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峰,其诗词题材广泛,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也有写景抒情的,在诗句当中不乏有很多自身的人生感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本文分析了苏轼诗歌创作当中蕴含人生哲理的方式,并就苏轼诗歌创作当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苏轼;诗歌创作;人生哲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人生》以高加林的归来-离去-归来为线索,以高加林的悲剧命运为角度,在现代化与传统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碰撞中,对变革时代下的乡村、农民及知识分子寄予了忧思。小说中存在多处对立体的矛盾存在,同时对变革时代下的農村场景着以重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下的现代化语境之下,面对高加林矛盾的人生,同时考虑到城乡差距,权力干预等,以小见大,透露出变革时代下的矛盾现状。  关键词:路遥;《人生》;变革时代;矛盾
摘 要:琦君以写回忆散文见长,她以个性化的童年视角灵动抒写了独特的童年情结。她的童年情结深深植根于她的母亲及其他亲友师长的故人往事,又不着痕迹地巧妙运用恰当的叙事描写技巧,因此深受读者喜欢。  关键词:琦君;童年视角;童年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温州永嘉,瓯江江畔,山川灵秀。春草池塘,鸥鸟翩然,诗情画意
摘 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融,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青睐西方文学,本文以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对《无声告白》的汉译英版本进行分析研究,以论证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图书翻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奈达;翻译;无声告白;功能对等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1  一、奈达
摘 要:《二次曝光》、《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这三部悬疑电影整合了科幻、谋杀、惊悚以及心理等类型化元素,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探讨国产悬疑片如何将悬疑玩转得绝妙绝伦,呈现复杂的人性困境,布构悬念起伏的多维度叙事结构,将刺激与心跳融入观众血液,直击心灵。  关键词:悬疑;《二次曝光》;《催眠大师》;《记忆大师》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