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份英雄”:一生只为一条渠
点点春雨,鸟鸣山涧。春天的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生机勃发,绿野田畴,忙碌自在。
一大清早,两辆大巴车载着遵义市近百名党员干部,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这里。在灵宝山上,在擦耳岩旁,在修渠勇士们当年凿石引水的绝壁下,他们在寻找、在沉思……
半个世纪前,关于团结村草王坝修渠引水的蓝图被铺开,老支书黄大发把实现梦想的手,指向了壁立千仞的擦耳岩——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1995年前的草王坝因为缺水,全村种的是苞谷洋芋,吃不上白米饭,只能吃苞谷沙,无水、无电、无路,男人娶不上媳妇,光棍村的名声不胫而走。
水,是草王坝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哟!
1936年,出生在草王坝的黄大发,从小是孤儿,靠着给邻村的亲戚卖力气干粗活长大。1959年,23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
黄大发立誓: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山崖,开始了这段艰苦卓绝的修渠历程。
草王坝缺水,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只要劈开阻隔两村的灵宝山,螺蛳河的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没有任何修渠技术,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没有起重设备,就在腰间拴根草绳下到擦耳岩用锤子凿。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沟渠和草王坝人的心被冲得七零八落。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1989年,53岁的黄大发被抽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协助工作,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不识字,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三年时间,他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
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从当时并不宽裕的财政里划拨6万元资金和38万斤玉米。
被贫穷和干渴冲散的人心还能聚齐吗?为了检验群众修渠的决心,水利站出了一道考题:草王坝如果能在第二天早上凑齐1万元现金,水利站技术人员马上就位!
黄大发连夜跑回村里召集村干部开会,决定按每亩土地39元逐户收取集资款。动员会上,有人抵制。黄大发的舅公杨春发指着他说:“大发,你要把水引过来,我手掌心里煮饭给你吃。”散会后,杨春发还是悄悄将39元钱塞进黄大发的手里。
几斤黄豆,几只鸡,几斤蜂糖,陆陆续续凑到村干部手中,第二天拿到乡场上卖了换钱,总算凑足了一大摞皱皱巴巴的集资款。
1992年春天,水渠动工。每天,两百多人的队伍跟着黄大发扎进深山修渠,施工队负责在前面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着挑土方砌堡坎。
修渠难,物资运输难,聚拢人心更难。每月初,黄大发都要在晚上召集村里20个党员开会,号召党员冲锋在前。
过年了,大家都想过个闲年,却看到黄大发带着一家老小又上了山。鞋磨破了没钱买,黄大发赤脚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管仓库的工作人员想要资助他买双鞋穿上,他却婉拒了。
冬去春来,风餐露宿,三年时间,草王坝人勒紧裤腰带,用双手硬生生凿出了绝壁引水的奇迹:一条跨3个村,十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大渠终于竣工。
1995年端午节,当汩汩清流从沟渠一泻而下时,草王坝全村老少扛着锄头一路呼啸奔向自家的旱地引渠蓄水,把祖祖辈辈刨食的旱地变为稻田。
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如今的草王坝,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在黄大发和村两委的努力下,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全村现有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海椒2000亩,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去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变幻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宗旨。大发渠像一座历史碑刻,铭记着那一段峥嵘岁月;更像一堂永远的党课,启迪我们,只要真心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
“铁汉柔情”:一心为乡亲吃上白米饭
擦耳岩,垂直高三百多米,岩下丛林茂密,深不见底,岩壁风化光秃,飞鸟不立。
这是修渠的必经之路,只要劈开这阻隔两村的灵宝山擦耳岩,野彪村的螺蛳河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1959年,黃大发带领的修渠队伍在这里遇到了难关。没有起重设备,没有风钻打眼,没有……什么都没有!
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带着几名党员来到山顶,把绳子一头系在大树上,一头拴在腰间,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探,心提到了嗓子眼,冷汗一颗颗往下滴。
凭着经验和仔细观察,黄大发终于在悬崖峭壁找到放炸药的合适位置,攀着绳子爬上山顶后,一炮打开了施工的缺口。
去城里拉水泥的汽车到离草王坝30公里的地方,突然下大雨涨水,车陷入泥潭过不了。黄大发在车里守一夜,因为怕水泥被偷,他只有睡水泥上,被蚊虫咬了一整夜。
平正乡原党委书记雍思玉曾在全乡干部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全乡干部都发扬黄大发这样的铁汉精神,我们乡一定会大变样!”
谁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绕是铮铮铁骨,也有心中柔软。每次谈及家人,黄大发眼里流露出的,是愧疚、是感慨。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大儿子在家里没人管照,一跤跌在火塘里,双手严重烫伤,落下了残疾。二十出头的二女儿患了肾炎,躺了几个月就走了。13岁的大孙子突发脑膜炎又走了。埋葬完亲人,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抹掉悲痛的泪水,又带着工具上了山。
“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我们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把儿子培养成村官,我说你没有为大家做什么贡献,就不配做村官。别人就会说闲话,一辈官二辈还是官。”“我对儿女没有要求,只要他们走的是正道。” 简单的言语,朴素的道理。在二儿子黄彬权的记忆中,父亲很严厉,也很慈爱。修渠期间,黄彬权的工段由村民组长安排,他身体不大好,又嫌分到的工段离家最远,就想到父亲是指挥长,可以打个招呼,把工段调近点儿。没想到,话刚出口,就被父亲痛骂一通,再不敢言。
一生倔强的黄大发,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心中对家人的爱。
外孙女陈燕读一年级时躲在家里不想去上学,黄大发知道后什么也没说,第二天一早就背起书包,拉住陈燕的小手进了教室,坐在教室后面陪着她一起上课,竟也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老师讲。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直到在他的陪伴和影响下,陈燕慢慢有了学习的兴趣,后来考上了上海的大学。
儿媳妇插秧时不慎摔断了腿,黄大发叫妻子拿出家里仅有的三千元积蓄送到医院就医。家里的收支全由妻子掌握,每次到乡场赶集,黄大发都要与妻子结伴而行。他说,要给儿女们做一个夫妻和睦的榜样。
“上善若水”:一生不变是初心
2015年春,贵州省委大楼迎来了一位访客。寒风中,80岁高龄的老支书黄大发一步步迈上石阶,在“为人民服务”的碑刻前久久伫立凝望。
“有生之年,我想去省城看看。”
这是黄大发老人80岁的生日愿望。为了这愿望,县、乡党委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带着老支书来到贵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老支书到了省城,既没有提出到风景名胜古迹参观,也没有说去热闹的商场逛逛,而是想去省委机关看看。
十多分钟后,他微笑着对大家说:“心愿了了,我们回家。”返程路上,随行的同志问他为什么不去甲秀楼、花溪到处走走看看?他说:“党组织信任我,把村子交给了我,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可以给组织交一份答卷了,这就是我的心愿。”
回望大发渠,水至善至柔,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在流动。
1996年秋,草王坝新的村小落成,孩子们上学不用再翻山越岭走5公里多的山路。新学校修房子占用了1亩多承包地,主人家提出了3000元现金和300斤谷子的补偿要求。黄大发卖掉了新打的一千多斤谷子,卖掉了才养到半大的年猪,东拆西借,凑齐了钱粮。
1997年的除夕,全村199户只有黄大发一家吃的还是苞谷沙,他却说:“只要孩子们能上好学,我再吃几年苞谷沙有啥打紧?”
1994年初,水渠眼看还剩600米就要贯通,修渠工程却因工程款用完而停了下来。黄大发与群众商议后达成一致,决定贷款修渠,按照土地受益亩数分摊在群众户头上。黄大发咬着牙,顶着妻子、儿子的埋怨,用仅有的三间老房作抵押从信用社贷了一万元,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
“他一辈子腰杆都硬邦邦的,说话做事得罪了不少人。”村主任沈仕章回忆说,干工作几十年,从村民到乡领导,黄大发得罪的人不少。有人暗地使坏,悄悄把他家的杜仲刮了皮,把地里的菜籽砍倒一大片,堆放的苞谷秆也被一把火烧了,老伴坐在地里欲哭无泪,黄大发简单安慰几句又上山修渠去了。
全村黄姓人家只有三十多户,一百多户是徐姓人家,是什么让黄大发能赢得群众真心擁护?
“是公心!”70岁老党员徐开伦竖起了大拇指。每次拉水泥的车厢里撒落的水泥,黄大发总要仔细清扫入库。妻子说家里灶台需要一碗水泥来补一补,他坚决拒绝!“修渠那几年,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就是二十来万,硬是没出一分差错。”71岁的老会计杨春有记忆犹新。老人种下的一百多棵李树结了果,有人劝他把果子拿去卖,他拒绝说:“栽下李子树就是拿给大家吃的,觉得好吃了,才会想去种。”
“我们共产党员要清白,不要乱吃乱喝乱来。我住了几十年的破烂房子,只要不漏水就行。既然是共产党员,就要先为群众打算,不要想把自己搞得堂堂皇皇的。”
律己以严,黄大发待人却宽。保卫组的徐贤寿绰号“猴子”,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不参加劳动,水渠修好后偷偷去挖个口子来灌自家的地。村民恼了,五花大绑送到派出所。黄大发跑去把人领回来,说服众人把开的口子留了下来。如今徐贤寿已是保卫组的组长,带头搞起了海椒种植,日子殷实不少。
点点春雨,鸟鸣山涧。春天的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生机勃发,绿野田畴,忙碌自在。
一大清早,两辆大巴车载着遵义市近百名党员干部,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这里。在灵宝山上,在擦耳岩旁,在修渠勇士们当年凿石引水的绝壁下,他们在寻找、在沉思……
半个世纪前,关于团结村草王坝修渠引水的蓝图被铺开,老支书黄大发把实现梦想的手,指向了壁立千仞的擦耳岩——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1995年前的草王坝因为缺水,全村种的是苞谷洋芋,吃不上白米饭,只能吃苞谷沙,无水、无电、无路,男人娶不上媳妇,光棍村的名声不胫而走。
水,是草王坝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哟!
1936年,出生在草王坝的黄大发,从小是孤儿,靠着给邻村的亲戚卖力气干粗活长大。1959年,23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
黄大发立誓: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山崖,开始了这段艰苦卓绝的修渠历程。
草王坝缺水,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只要劈开阻隔两村的灵宝山,螺蛳河的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没有任何修渠技术,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没有起重设备,就在腰间拴根草绳下到擦耳岩用锤子凿。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沟渠和草王坝人的心被冲得七零八落。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1989年,53岁的黄大发被抽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协助工作,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不识字,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三年时间,他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
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从当时并不宽裕的财政里划拨6万元资金和38万斤玉米。
被贫穷和干渴冲散的人心还能聚齐吗?为了检验群众修渠的决心,水利站出了一道考题:草王坝如果能在第二天早上凑齐1万元现金,水利站技术人员马上就位!
黄大发连夜跑回村里召集村干部开会,决定按每亩土地39元逐户收取集资款。动员会上,有人抵制。黄大发的舅公杨春发指着他说:“大发,你要把水引过来,我手掌心里煮饭给你吃。”散会后,杨春发还是悄悄将39元钱塞进黄大发的手里。
几斤黄豆,几只鸡,几斤蜂糖,陆陆续续凑到村干部手中,第二天拿到乡场上卖了换钱,总算凑足了一大摞皱皱巴巴的集资款。
1992年春天,水渠动工。每天,两百多人的队伍跟着黄大发扎进深山修渠,施工队负责在前面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着挑土方砌堡坎。
修渠难,物资运输难,聚拢人心更难。每月初,黄大发都要在晚上召集村里20个党员开会,号召党员冲锋在前。
过年了,大家都想过个闲年,却看到黄大发带着一家老小又上了山。鞋磨破了没钱买,黄大发赤脚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管仓库的工作人员想要资助他买双鞋穿上,他却婉拒了。
冬去春来,风餐露宿,三年时间,草王坝人勒紧裤腰带,用双手硬生生凿出了绝壁引水的奇迹:一条跨3个村,十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大渠终于竣工。
1995年端午节,当汩汩清流从沟渠一泻而下时,草王坝全村老少扛着锄头一路呼啸奔向自家的旱地引渠蓄水,把祖祖辈辈刨食的旱地变为稻田。
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如今的草王坝,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在黄大发和村两委的努力下,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全村现有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海椒2000亩,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去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变幻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宗旨。大发渠像一座历史碑刻,铭记着那一段峥嵘岁月;更像一堂永远的党课,启迪我们,只要真心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
“铁汉柔情”:一心为乡亲吃上白米饭
擦耳岩,垂直高三百多米,岩下丛林茂密,深不见底,岩壁风化光秃,飞鸟不立。
这是修渠的必经之路,只要劈开这阻隔两村的灵宝山擦耳岩,野彪村的螺蛳河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1959年,黃大发带领的修渠队伍在这里遇到了难关。没有起重设备,没有风钻打眼,没有……什么都没有!
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带着几名党员来到山顶,把绳子一头系在大树上,一头拴在腰间,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探,心提到了嗓子眼,冷汗一颗颗往下滴。
凭着经验和仔细观察,黄大发终于在悬崖峭壁找到放炸药的合适位置,攀着绳子爬上山顶后,一炮打开了施工的缺口。
去城里拉水泥的汽车到离草王坝30公里的地方,突然下大雨涨水,车陷入泥潭过不了。黄大发在车里守一夜,因为怕水泥被偷,他只有睡水泥上,被蚊虫咬了一整夜。
平正乡原党委书记雍思玉曾在全乡干部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全乡干部都发扬黄大发这样的铁汉精神,我们乡一定会大变样!”
谁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绕是铮铮铁骨,也有心中柔软。每次谈及家人,黄大发眼里流露出的,是愧疚、是感慨。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大儿子在家里没人管照,一跤跌在火塘里,双手严重烫伤,落下了残疾。二十出头的二女儿患了肾炎,躺了几个月就走了。13岁的大孙子突发脑膜炎又走了。埋葬完亲人,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抹掉悲痛的泪水,又带着工具上了山。
“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我们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把儿子培养成村官,我说你没有为大家做什么贡献,就不配做村官。别人就会说闲话,一辈官二辈还是官。”“我对儿女没有要求,只要他们走的是正道。” 简单的言语,朴素的道理。在二儿子黄彬权的记忆中,父亲很严厉,也很慈爱。修渠期间,黄彬权的工段由村民组长安排,他身体不大好,又嫌分到的工段离家最远,就想到父亲是指挥长,可以打个招呼,把工段调近点儿。没想到,话刚出口,就被父亲痛骂一通,再不敢言。
一生倔强的黄大发,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心中对家人的爱。
外孙女陈燕读一年级时躲在家里不想去上学,黄大发知道后什么也没说,第二天一早就背起书包,拉住陈燕的小手进了教室,坐在教室后面陪着她一起上课,竟也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老师讲。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直到在他的陪伴和影响下,陈燕慢慢有了学习的兴趣,后来考上了上海的大学。
儿媳妇插秧时不慎摔断了腿,黄大发叫妻子拿出家里仅有的三千元积蓄送到医院就医。家里的收支全由妻子掌握,每次到乡场赶集,黄大发都要与妻子结伴而行。他说,要给儿女们做一个夫妻和睦的榜样。
“上善若水”:一生不变是初心
2015年春,贵州省委大楼迎来了一位访客。寒风中,80岁高龄的老支书黄大发一步步迈上石阶,在“为人民服务”的碑刻前久久伫立凝望。
“有生之年,我想去省城看看。”
这是黄大发老人80岁的生日愿望。为了这愿望,县、乡党委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带着老支书来到贵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老支书到了省城,既没有提出到风景名胜古迹参观,也没有说去热闹的商场逛逛,而是想去省委机关看看。
十多分钟后,他微笑着对大家说:“心愿了了,我们回家。”返程路上,随行的同志问他为什么不去甲秀楼、花溪到处走走看看?他说:“党组织信任我,把村子交给了我,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可以给组织交一份答卷了,这就是我的心愿。”
回望大发渠,水至善至柔,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在流动。
1996年秋,草王坝新的村小落成,孩子们上学不用再翻山越岭走5公里多的山路。新学校修房子占用了1亩多承包地,主人家提出了3000元现金和300斤谷子的补偿要求。黄大发卖掉了新打的一千多斤谷子,卖掉了才养到半大的年猪,东拆西借,凑齐了钱粮。
1997年的除夕,全村199户只有黄大发一家吃的还是苞谷沙,他却说:“只要孩子们能上好学,我再吃几年苞谷沙有啥打紧?”
1994年初,水渠眼看还剩600米就要贯通,修渠工程却因工程款用完而停了下来。黄大发与群众商议后达成一致,决定贷款修渠,按照土地受益亩数分摊在群众户头上。黄大发咬着牙,顶着妻子、儿子的埋怨,用仅有的三间老房作抵押从信用社贷了一万元,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
“他一辈子腰杆都硬邦邦的,说话做事得罪了不少人。”村主任沈仕章回忆说,干工作几十年,从村民到乡领导,黄大发得罪的人不少。有人暗地使坏,悄悄把他家的杜仲刮了皮,把地里的菜籽砍倒一大片,堆放的苞谷秆也被一把火烧了,老伴坐在地里欲哭无泪,黄大发简单安慰几句又上山修渠去了。
全村黄姓人家只有三十多户,一百多户是徐姓人家,是什么让黄大发能赢得群众真心擁护?
“是公心!”70岁老党员徐开伦竖起了大拇指。每次拉水泥的车厢里撒落的水泥,黄大发总要仔细清扫入库。妻子说家里灶台需要一碗水泥来补一补,他坚决拒绝!“修渠那几年,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就是二十来万,硬是没出一分差错。”71岁的老会计杨春有记忆犹新。老人种下的一百多棵李树结了果,有人劝他把果子拿去卖,他拒绝说:“栽下李子树就是拿给大家吃的,觉得好吃了,才会想去种。”
“我们共产党员要清白,不要乱吃乱喝乱来。我住了几十年的破烂房子,只要不漏水就行。既然是共产党员,就要先为群众打算,不要想把自己搞得堂堂皇皇的。”
律己以严,黄大发待人却宽。保卫组的徐贤寿绰号“猴子”,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不参加劳动,水渠修好后偷偷去挖个口子来灌自家的地。村民恼了,五花大绑送到派出所。黄大发跑去把人领回来,说服众人把开的口子留了下来。如今徐贤寿已是保卫组的组长,带头搞起了海椒种植,日子殷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