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改革的形势,如何充分认识自己在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次数学改革切实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在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就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境界,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考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如在教学华师大七年级上册“线段的长短比较”时,通过课件让学生比较姚明和潘长江的身高得出,当两条线段差别比较大时可以通过目测的办法比较长短,从而引入课堂。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很容易的展开思维。利用姚明、潘长江的明星效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娱乐问题转化为数学活动的几何图形,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数学”。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也注意精心创设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的第一节课,我不是急着上新课,而是对数学这门学科做了介绍,介绍学习方法,列举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题,如:“一人拿一张百元钞票到商店买了25元的东西,店主由于手头没有零钱,便拿这张百元钞票到隔壁的小摊贩那里换了100元零钱,并找给了那人75元钱。那人拿着25元的东西和75元零钱走了。过了一会儿,隔壁小摊贩找到店主,说刚才店主拿来换零的百元钞票为假币。店主仔细一看,果然是假钞。店主只好又找了一张真的百元钞票给小摊贩。问在整个过程中,店主一共亏了多少钱财?这道看起来简单的小学算术题,却总是得不到正确答案。不信,你试试看!”同学兴趣马上来了,有的说还不简单,200元呗!有的说不,是125元,还有的说175元等等。那到底是多少呢,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去讨论思考或也可请家长或朋友帮忙,看看谁的对。第二天还是有很多同学得到不同的答案,我就趁势说:怎么样啊,这是小学算术题,怎么还会难倒这么多的人呢?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好数学至关重要啊!
三、采用积分制度激励学生
受商场的积分以及网络游戏的启发,采用积分晋级。由学生讨论制定了一些规则,如考试进步、上课积极主动回答、课后对不理解的题目问老师或同学、为后进生讲解、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都可加分,对没完成作业、上课讲话的进行扣分或降级等。当学生积分达到某一等级时,有相应的奖品奖励。每天数学课后同学们不是忙着玩,而是忙着计算自己的积分,忙着到课代表处登记自己的积分。看到自己的积分越来越多,是同学们最兴奋的事情。有些同学还向老师建议:“最好积分活动门槛再低些,比如设个进步最快奖之类的奖项,让大家都能尝尝奖励的滋味。”商场的积分活动能让消费者乐于消费,对学生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喜欢学习、快乐学习。
四、自编考题,做学习主人
学生遇到考试是最怕的,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很不自信。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增强自信心,每上完一单元进行数学检测,我们一般不用现成的单元检测题。我们班成立了八大命题小组,在规定了题的分量与难度等要求后,课后让他们自己出题。每次评出优秀试卷实行加分鼓励,最优秀的一份打印出来考试。人人都参与出题,对题目也比较了解,而为了获得好成绩,他们会自觉地去弄懂一些问题,包括较难的题目。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为学生提供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要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同一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点用武之地。在教学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时,授课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各人观察自己带来的手表,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交流,大家发现时针走一小时30度,分针一小时走360度。在此基础上我出了一个题目:8:20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同样由学生自己找规律,促使学生去思考、再分析。学生经过再次的思考和探索,有一部分同学得到是120度。我就打趣说有没有同学家的时钟时针直接从8:00跳到9:00的啊?这时同学恍然大悟,接下来继续探讨时针在20分种走了多少度。我把探究的过程展开了,引导学生突破了一个个难点,学生不仅自己愉快地发现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走进了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竞争的情景,一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沟墩中学)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境界,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考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如在教学华师大七年级上册“线段的长短比较”时,通过课件让学生比较姚明和潘长江的身高得出,当两条线段差别比较大时可以通过目测的办法比较长短,从而引入课堂。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很容易的展开思维。利用姚明、潘长江的明星效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娱乐问题转化为数学活动的几何图形,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数学”。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也注意精心创设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的第一节课,我不是急着上新课,而是对数学这门学科做了介绍,介绍学习方法,列举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题,如:“一人拿一张百元钞票到商店买了25元的东西,店主由于手头没有零钱,便拿这张百元钞票到隔壁的小摊贩那里换了100元零钱,并找给了那人75元钱。那人拿着25元的东西和75元零钱走了。过了一会儿,隔壁小摊贩找到店主,说刚才店主拿来换零的百元钞票为假币。店主仔细一看,果然是假钞。店主只好又找了一张真的百元钞票给小摊贩。问在整个过程中,店主一共亏了多少钱财?这道看起来简单的小学算术题,却总是得不到正确答案。不信,你试试看!”同学兴趣马上来了,有的说还不简单,200元呗!有的说不,是125元,还有的说175元等等。那到底是多少呢,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去讨论思考或也可请家长或朋友帮忙,看看谁的对。第二天还是有很多同学得到不同的答案,我就趁势说:怎么样啊,这是小学算术题,怎么还会难倒这么多的人呢?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好数学至关重要啊!
三、采用积分制度激励学生
受商场的积分以及网络游戏的启发,采用积分晋级。由学生讨论制定了一些规则,如考试进步、上课积极主动回答、课后对不理解的题目问老师或同学、为后进生讲解、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都可加分,对没完成作业、上课讲话的进行扣分或降级等。当学生积分达到某一等级时,有相应的奖品奖励。每天数学课后同学们不是忙着玩,而是忙着计算自己的积分,忙着到课代表处登记自己的积分。看到自己的积分越来越多,是同学们最兴奋的事情。有些同学还向老师建议:“最好积分活动门槛再低些,比如设个进步最快奖之类的奖项,让大家都能尝尝奖励的滋味。”商场的积分活动能让消费者乐于消费,对学生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喜欢学习、快乐学习。
四、自编考题,做学习主人
学生遇到考试是最怕的,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很不自信。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增强自信心,每上完一单元进行数学检测,我们一般不用现成的单元检测题。我们班成立了八大命题小组,在规定了题的分量与难度等要求后,课后让他们自己出题。每次评出优秀试卷实行加分鼓励,最优秀的一份打印出来考试。人人都参与出题,对题目也比较了解,而为了获得好成绩,他们会自觉地去弄懂一些问题,包括较难的题目。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为学生提供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要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同一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点用武之地。在教学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时,授课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各人观察自己带来的手表,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交流,大家发现时针走一小时30度,分针一小时走360度。在此基础上我出了一个题目:8:20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同样由学生自己找规律,促使学生去思考、再分析。学生经过再次的思考和探索,有一部分同学得到是120度。我就打趣说有没有同学家的时钟时针直接从8:00跳到9:00的啊?这时同学恍然大悟,接下来继续探讨时针在20分种走了多少度。我把探究的过程展开了,引导学生突破了一个个难点,学生不仅自己愉快地发现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走进了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竞争的情景,一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沟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