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份辛苦劳累而又充满快乐的工作,要做一名让学生满意的教师,就要做到:以爱己之心爱学生,真心的宽容、理解、关爱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现民主、不独断专行,不搞一言堂,把学生当作主体对象而不是管制对象,以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宽严结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为人师表,彰显人格。
【关键词】爱心 民主 适度 人格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197-02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角色的双重性,即要善于解惑,又要善于解心。所谓解心有多方面的含义:用一颗爱学生的心,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开学生的心理疑惑,解析学生的疑难杂症,然后对症下药。教师与学生要交流,要互相理解、支持,用行之有效的、恰当的管理方式,且具备责任心,再付出爱心,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自然就形成了。想当初,年轻气盛,认为只要学生怕教师,尽管发号施令班级管理就会到位。表面上的风平浪静掩盖了许多一触即发的问题,辛苦忙碌却成效甚微。我认为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要有以下的实践。
一、将心比心付爱心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作为一名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妹、朋友来看待,以兄长、姐姐和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善意的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做个有心人,揣摩、体察学生在获得知识时是兴趣满满还是无动于衷,甚至是冷漠呆滞;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未来是信心十足还是绝望无助?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教育的功能本来就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使教育成为所有学生道德生活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充满爱心、同情心、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所有的学生充满关爱之情,这是一个优秀教学成功的前提。付出爱心的具体做法包括:
1.真心关爱。真心的爱学生,学生会感受到、领会到,这样,学生才会把爱反馈给教师。关爱应该面对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通常是引发其它不良心理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学只有用关爱尊重的态度去教育引导他们,并在心中树立“后进生不差”、“后进生可转化”的坚定教育观,帮助他们克服各种不良心理。教师应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及时鼓励、表扬并扶持,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绝对不要嫌弃、打压。同时,也要做好班委和其他学生的工作,让他们积极配合,给后进生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关心能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关爱能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比如,班里有一王姓男孩,父母离异,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也许是缺少母爱的缘故,学习自然谈不上优秀,但脑子好使,反应很快。让人头疼的是他迟到、早退。尤其是吃早餐时,常常蹭其他學生的,甚至在同学不知道的情况下顺手牵羊,今天不是这一个告状,明天就是另一个告状。批评一次吧,没持续几天,故伎重演。后来,静下心来,凝神细想:恨,铁就能成钢吗?应该用爱心去感化他、接受他。于是上早自习了就到教室转转,如他不在我则到马路上看看或骑车去接接。这样几次迟到的毛病在逐步改正,我很高兴,抓住机会,利用班会表扬鼓励,同学们则用掌声肯定他的进步,我又利用课余时间帮他洗洗衣服且教会他。有时看到他衣服裂口子或开线我会拿到办公室一针一线细心的缝好。慢慢地,这个学生变了,变干净了变勤快了,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学生是如此的单纯可爱。作为一名教师,付出爱心是多么的重要啊!
2.真心宽容。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要有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在成长的阶段出点小事、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成形,说话做事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给予犯错误的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帮助。处理犯错误的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采取单一粗暴的批评责骂再辅之以讽刺挖苦,或者告之家长,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恐惧心理和负担,甚至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有些学生认为做错事是很丢人的,一旦做了错事就会隐瞒起来,或者死不认账有些学生则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有意识的跟教师作对,使得教师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疲于应付。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正确的方式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与犯错的学生交流,以宽容的心先接纳他的错误再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尤其分析错误可能会导致对自己、他人、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要冷静、制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的对待、帮助他,学生就会发自内心的反省自己的错误,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教师还应该保护学生的名誉权、隐私权,不要公开处理犯错的学生,动不动让写检查,大会小会的当作口头禅,算新账、翻旧账,对学生的错误耿耿于怀,这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胸怀。要容许学生犯错误,但不容许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决不是对学生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姑息迁就和放任不管。
3.真心交流。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学生心声。现在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变化与以前的学生有很大差异,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且独立思考又具有批判精神,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休闲,兴趣广泛。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搭建一座学生与教师了解的平台呢?最好是在地位平等、气氛缓和的环境下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交流感情,对老师的、对家长的、对同学的、对班级管理的敞开心扉,教师必须是真诚的。
二、班级管理要体现民主
教师工作细小繁多,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它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小花园。教师要与学生交流合作,班级管理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教师要冲破“唯我独尊”的观念,避免封闭式的强制手段,在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要由领导者变成指导者,由管卡转而让学生自立、自主、自理,学生由被支配者变成了合作者,由被动受困走向了主动参与,教育者充满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教师要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成长。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宽容、公正、学生之间的友爱、团结。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也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如果管理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推行的班级管理才能取得成功。“人治”的管理思想必将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三、班级管理要有度
现代汉语字典对“度”的解释义项有几种,其中一种解释是:能容受的量,这说明度是一个临界点。人说话要讲究度,做事时要讲究度,说话、做事度掌握的好对处理问题大有好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如独断专行,说一不二,让学生成为听话的机器,驯服的羔羊,言听计从,这种管理则过度;教师对管理不闻不问,对学生放任自流,班中的大事不管,小事不抓,则是欠度。这样说来,适度则是黄金分割:掌握分寸、宽严结合。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过高,会打击学生要求进步的积极性,曲高和寡,学生会望而却步,甚至放弃;要求过低或达不到要求,学生看不到进步的曙光,会丧失信心,放任自流。管理要掌握好度,则遵循: 1.要严之有理。就是具有科学性。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必须符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切合实际,这样易于学生接受,自觉遵守,例如:一学生爱说脏话,借“创建文明校园”这个东风,发动全班学生帮助他,并指定出行之有效的较科学的办法,像每天上语文课时说一句文明用语,同学如听到他说脏话可随时随地罚他说一句礼貌用语等。习惯成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这个学生有了可喜的进步,不但自己不说,听到脏话还主动的制止,学生的进步让我这个教师喜上眉梢。
2.要严之有情。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严中要体现出管理者的温情,即人性化。俗话说:打一打,揉三揉。管理时,不要任意体罚学生,批评时,不要随便使用暴力语言,这样会使敏感的学生身心俱受伤害,甚至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语言的伤害有时比肉体的伤害更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老师是培养学生而不是摧残学生的,要让“瓦特”、“牛顿”从我们的教育中走出来。
3.要严之有方。即根据具体的人和事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严慈相济、循循善诱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方法严格管理学生。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处事为人是不同的,因此,在管理過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不能一头治,一头伤。一些学生性格倔强,个性鲜明,管理这样的学生,一定要有理有据,事实摆在桌面上,让他们心服口服。对于一些不善言辞而又爱耍小聪明的学生,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让他切身感受到“事”带给自己的伤害,才能真切体会他的“事”给别人带来多少伤害。
四、为人师表 彰显人格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全国政协委员徐德骁说:“高尚的师德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具有标示作用。”高尚而富有感召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学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学生。学生只有从内心真正感受到教师以身作则的人格形象时,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言行一致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召学生。在管理中,一碗水端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欠佳,不能拣贫爱富,偏信偏爱。潜移默化,学生心中自然也有了一杆秤。
作者简介:
王青(2000年-),女,青海共和人,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爱心 民主 适度 人格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197-02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角色的双重性,即要善于解惑,又要善于解心。所谓解心有多方面的含义:用一颗爱学生的心,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开学生的心理疑惑,解析学生的疑难杂症,然后对症下药。教师与学生要交流,要互相理解、支持,用行之有效的、恰当的管理方式,且具备责任心,再付出爱心,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自然就形成了。想当初,年轻气盛,认为只要学生怕教师,尽管发号施令班级管理就会到位。表面上的风平浪静掩盖了许多一触即发的问题,辛苦忙碌却成效甚微。我认为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要有以下的实践。
一、将心比心付爱心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作为一名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妹、朋友来看待,以兄长、姐姐和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善意的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做个有心人,揣摩、体察学生在获得知识时是兴趣满满还是无动于衷,甚至是冷漠呆滞;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未来是信心十足还是绝望无助?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教育的功能本来就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使教育成为所有学生道德生活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充满爱心、同情心、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所有的学生充满关爱之情,这是一个优秀教学成功的前提。付出爱心的具体做法包括:
1.真心关爱。真心的爱学生,学生会感受到、领会到,这样,学生才会把爱反馈给教师。关爱应该面对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通常是引发其它不良心理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学只有用关爱尊重的态度去教育引导他们,并在心中树立“后进生不差”、“后进生可转化”的坚定教育观,帮助他们克服各种不良心理。教师应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及时鼓励、表扬并扶持,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绝对不要嫌弃、打压。同时,也要做好班委和其他学生的工作,让他们积极配合,给后进生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关心能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关爱能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比如,班里有一王姓男孩,父母离异,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也许是缺少母爱的缘故,学习自然谈不上优秀,但脑子好使,反应很快。让人头疼的是他迟到、早退。尤其是吃早餐时,常常蹭其他學生的,甚至在同学不知道的情况下顺手牵羊,今天不是这一个告状,明天就是另一个告状。批评一次吧,没持续几天,故伎重演。后来,静下心来,凝神细想:恨,铁就能成钢吗?应该用爱心去感化他、接受他。于是上早自习了就到教室转转,如他不在我则到马路上看看或骑车去接接。这样几次迟到的毛病在逐步改正,我很高兴,抓住机会,利用班会表扬鼓励,同学们则用掌声肯定他的进步,我又利用课余时间帮他洗洗衣服且教会他。有时看到他衣服裂口子或开线我会拿到办公室一针一线细心的缝好。慢慢地,这个学生变了,变干净了变勤快了,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学生是如此的单纯可爱。作为一名教师,付出爱心是多么的重要啊!
2.真心宽容。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要有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在成长的阶段出点小事、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成形,说话做事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给予犯错误的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帮助。处理犯错误的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采取单一粗暴的批评责骂再辅之以讽刺挖苦,或者告之家长,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恐惧心理和负担,甚至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有些学生认为做错事是很丢人的,一旦做了错事就会隐瞒起来,或者死不认账有些学生则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有意识的跟教师作对,使得教师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疲于应付。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正确的方式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与犯错的学生交流,以宽容的心先接纳他的错误再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尤其分析错误可能会导致对自己、他人、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要冷静、制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的对待、帮助他,学生就会发自内心的反省自己的错误,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教师还应该保护学生的名誉权、隐私权,不要公开处理犯错的学生,动不动让写检查,大会小会的当作口头禅,算新账、翻旧账,对学生的错误耿耿于怀,这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胸怀。要容许学生犯错误,但不容许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决不是对学生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姑息迁就和放任不管。
3.真心交流。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学生心声。现在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变化与以前的学生有很大差异,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且独立思考又具有批判精神,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休闲,兴趣广泛。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搭建一座学生与教师了解的平台呢?最好是在地位平等、气氛缓和的环境下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交流感情,对老师的、对家长的、对同学的、对班级管理的敞开心扉,教师必须是真诚的。
二、班级管理要体现民主
教师工作细小繁多,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它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小花园。教师要与学生交流合作,班级管理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教师要冲破“唯我独尊”的观念,避免封闭式的强制手段,在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要由领导者变成指导者,由管卡转而让学生自立、自主、自理,学生由被支配者变成了合作者,由被动受困走向了主动参与,教育者充满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教师要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成长。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宽容、公正、学生之间的友爱、团结。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也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如果管理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推行的班级管理才能取得成功。“人治”的管理思想必将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三、班级管理要有度
现代汉语字典对“度”的解释义项有几种,其中一种解释是:能容受的量,这说明度是一个临界点。人说话要讲究度,做事时要讲究度,说话、做事度掌握的好对处理问题大有好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如独断专行,说一不二,让学生成为听话的机器,驯服的羔羊,言听计从,这种管理则过度;教师对管理不闻不问,对学生放任自流,班中的大事不管,小事不抓,则是欠度。这样说来,适度则是黄金分割:掌握分寸、宽严结合。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过高,会打击学生要求进步的积极性,曲高和寡,学生会望而却步,甚至放弃;要求过低或达不到要求,学生看不到进步的曙光,会丧失信心,放任自流。管理要掌握好度,则遵循: 1.要严之有理。就是具有科学性。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必须符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切合实际,这样易于学生接受,自觉遵守,例如:一学生爱说脏话,借“创建文明校园”这个东风,发动全班学生帮助他,并指定出行之有效的较科学的办法,像每天上语文课时说一句文明用语,同学如听到他说脏话可随时随地罚他说一句礼貌用语等。习惯成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这个学生有了可喜的进步,不但自己不说,听到脏话还主动的制止,学生的进步让我这个教师喜上眉梢。
2.要严之有情。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严中要体现出管理者的温情,即人性化。俗话说:打一打,揉三揉。管理时,不要任意体罚学生,批评时,不要随便使用暴力语言,这样会使敏感的学生身心俱受伤害,甚至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语言的伤害有时比肉体的伤害更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老师是培养学生而不是摧残学生的,要让“瓦特”、“牛顿”从我们的教育中走出来。
3.要严之有方。即根据具体的人和事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严慈相济、循循善诱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方法严格管理学生。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处事为人是不同的,因此,在管理過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不能一头治,一头伤。一些学生性格倔强,个性鲜明,管理这样的学生,一定要有理有据,事实摆在桌面上,让他们心服口服。对于一些不善言辞而又爱耍小聪明的学生,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让他切身感受到“事”带给自己的伤害,才能真切体会他的“事”给别人带来多少伤害。
四、为人师表 彰显人格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全国政协委员徐德骁说:“高尚的师德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具有标示作用。”高尚而富有感召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学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学生。学生只有从内心真正感受到教师以身作则的人格形象时,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言行一致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召学生。在管理中,一碗水端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欠佳,不能拣贫爱富,偏信偏爱。潜移默化,学生心中自然也有了一杆秤。
作者简介:
王青(2000年-),女,青海共和人,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