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由于教学内容设定和教学方法等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解决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剖析了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形式单一等教学现状出发,多角度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通过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堂这一思政教育主渠道教学的实效性,将使新一代的高职学生理解和明确肩负在自己身上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有效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不足分析
1. 教学模式枯燥无味
对于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来说,喜欢的人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认为其枯燥无味。这与教师的教学模式等有密切的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兴趣低下,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形势与政策》课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够重视,导致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
2. 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组织开展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但是在教学效果方面往往难以令人满意,表现在学生只是知道了相关的政策或者新闻信息,但是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往往不得而知。或者为了应付考核的需要,突击进行复习,不能有效地了解相关政策的意义和时代价值,也就难以了解社会中的最新变化和形势等。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工作,不重视学生的参与,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不足,最终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有部分学校只重视理论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实践,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兴趣缺乏。还有部分高职院校不够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常常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学校不够重视最终导致学生也不重视,难以了解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3.教学目标窄化,教师认知不足
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常常将教学目标锁定在较小范围内,这样一方面使教学目标更为具象,但是另一方面则难免将形式与政策课程与其他外延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割裂。而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更注重“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将大学生自身情况与世情、国情、党情、区情和校情紧密结合起来,是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形式与政策课程由于其本身理论引领的特性,势必与其它课程产生必然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这门课程的辐射引领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是动态的,蕴含事物的发展规律,指示事物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形势,必须学会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科学判断形势,历来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推动决策实施的基础”。教师对本课本质的认知,教师对本课与其他课程联系性的认知,教师对《本课前瞻性的认知都将或多或少影響这门课程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构建一支政治理论强、教学水平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实效性和特殊性,要求各高职院校领导能总体布局规划,鼓励各二级学院书记、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等积极自愿地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将择优选取教师上讲台。授课教师一定要学懂、学透马列主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用自身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影响着身边的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渊博的理论知识体系,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深入浅出地讲真、讲活,满足他们对社会全面了解的需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发挥团队合力
《形势与政策》课和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涉及的知识领域较为广泛。光靠个人的知识储备很难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教学实践相结合,而集体备课则可以引发授课教师们知识的互补,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唯一可走的捷径。在集体备课的研讨活动中,主备人必须做到精心准备,并提前将准备的讲稿分发到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手中,尤其是兼职教师更应花精力去补充学习,促进教师主动去学习相关的形势政策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3.创新教学模式
形势与政策课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须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在教学的安排上,教务处应充分考虑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客观条件等因素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科学地编排课表,确保每一个班级都能有最优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授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采用新闻播报、主题演讲、班级辩论等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度。在刺激与反应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思考,主动找到正确的答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师的单向讲授向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进行转变。
三、结束语
《形势与政策》课加强了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熟悉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校园以外的生活,从而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的习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关键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大学生的生活,通过针对性分析,最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服务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康强,阎昭武.形势与政策新论[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杰康.论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性 [J].新西部,2014,12
[3]张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低效原因初探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通过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堂这一思政教育主渠道教学的实效性,将使新一代的高职学生理解和明确肩负在自己身上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有效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不足分析
1. 教学模式枯燥无味
对于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来说,喜欢的人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认为其枯燥无味。这与教师的教学模式等有密切的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兴趣低下,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形势与政策》课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够重视,导致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
2. 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组织开展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但是在教学效果方面往往难以令人满意,表现在学生只是知道了相关的政策或者新闻信息,但是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往往不得而知。或者为了应付考核的需要,突击进行复习,不能有效地了解相关政策的意义和时代价值,也就难以了解社会中的最新变化和形势等。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工作,不重视学生的参与,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不足,最终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有部分学校只重视理论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实践,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兴趣缺乏。还有部分高职院校不够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常常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学校不够重视最终导致学生也不重视,难以了解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3.教学目标窄化,教师认知不足
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常常将教学目标锁定在较小范围内,这样一方面使教学目标更为具象,但是另一方面则难免将形式与政策课程与其他外延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割裂。而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更注重“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将大学生自身情况与世情、国情、党情、区情和校情紧密结合起来,是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形式与政策课程由于其本身理论引领的特性,势必与其它课程产生必然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这门课程的辐射引领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是动态的,蕴含事物的发展规律,指示事物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形势,必须学会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科学判断形势,历来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推动决策实施的基础”。教师对本课本质的认知,教师对本课与其他课程联系性的认知,教师对《本课前瞻性的认知都将或多或少影響这门课程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构建一支政治理论强、教学水平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实效性和特殊性,要求各高职院校领导能总体布局规划,鼓励各二级学院书记、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等积极自愿地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将择优选取教师上讲台。授课教师一定要学懂、学透马列主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用自身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影响着身边的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渊博的理论知识体系,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深入浅出地讲真、讲活,满足他们对社会全面了解的需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发挥团队合力
《形势与政策》课和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涉及的知识领域较为广泛。光靠个人的知识储备很难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教学实践相结合,而集体备课则可以引发授课教师们知识的互补,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唯一可走的捷径。在集体备课的研讨活动中,主备人必须做到精心准备,并提前将准备的讲稿分发到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手中,尤其是兼职教师更应花精力去补充学习,促进教师主动去学习相关的形势政策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3.创新教学模式
形势与政策课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须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在教学的安排上,教务处应充分考虑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客观条件等因素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科学地编排课表,确保每一个班级都能有最优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授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采用新闻播报、主题演讲、班级辩论等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度。在刺激与反应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思考,主动找到正确的答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师的单向讲授向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进行转变。
三、结束语
《形势与政策》课加强了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熟悉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校园以外的生活,从而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的习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关键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大学生的生活,通过针对性分析,最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服务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康强,阎昭武.形势与政策新论[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杰康.论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性 [J].新西部,2014,12
[3]张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低效原因初探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