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本细读与多元解读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要牢牢把握“多元有界”的原则。
[关键词] 文本细读 多元解读 多元有界
产生于当代西方的“教育学范式”转换深刻地影响了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转换是从寻求普遍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从以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泰勒原理”及其所代表的“课程开发范式” (the paradigm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走向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和“课程理解范式”(the paradigm of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把课程看作可以进行多元解读的“文本”(context)。当前,我国语文界掀起的重读教材中传统篇目的热潮,《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纷纷开辟“作品重读”“多元解读”栏目,刊载了大量观点新颖大胆的文章,这是社会日趋多元化、新课程理念推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教师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的表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梳理探究”单元专门安排了“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专题(包括“名作重读”“名文共赏”和“续写改编”)。本专题的落脚点是文本细读,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文本细读与多元解读。而“名作重读”和“名文共赏” 需要细读和多元解读,“续写改编(名篇名作)”则应该放开,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放手大胆地进行再创作。
一、什么是“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20世纪30—50年代盛行于英美两国的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他们主张以作品为文学研究的中心,重视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反对脱离文学本体的研究,而文学的本体只能是作品本身。他们首先提出了文本的“细读原则”(close reading),即抓住作品做详细的、不惜篇幅的结构和语义分析,反对那种模糊的印象式的批评。“文本”(text,或译为‘本文’)的本义是一种编织体,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则指具有语言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具有多种可能性。“文本”与课文不同:文本更强调“原生价值”,而“课文”是因为入选教材、适应教学,被改编了甚至是被删减了的“文本”——强调其教学价值。
所谓“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就是要慢读、细读,这是无数先贤的共同经验。细读就像煲骨头汤一样,慢慢煨,细细炖,煲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来。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在细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细读”的根本是立足于文本,也就是朱自清和叶圣陶当年提出的“精读”,充分地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文本细读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阅读,精读,反复阅读,熟读。
二、什么是“多元解读” 与“个性化解读”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要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当代文艺学理论也认为,“文学是一个意义生成结构,文学创造一个虚构的、可能的世界,是人类想象与理想的产物……而‘先于逻辑’正是人文科学的核心。文学意义世界展示的是人类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对此过程的把握只能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性甚至意味着我们要回到文学意义生成的起点上,重建一个与既存文学世界同构对应的世界”③,因此可以说人“对文学意义世界的理解只能是一个非逻辑的过程”。既然文学文本的意义世界是非逻辑的、隐喻性的,文学语言、审美对象是隐喻性的,文学文本通过由词语、句法等构成的隐喻网络引导人们进入虚构的世界,最终达到理解自我的目的,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就不可能是唯一的、非此即彼的,而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这些都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多元解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就不同。阅读文学作品与阅读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是不同的。“课标”要求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同时,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注重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有价值的理解,提高阅读效果。
但是,在“作者—文本—读者”三者构成的阅读交流链中,读者的阅读理解虽是多元的,却也是有界的,并非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但哈姆莱特仍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哈里波特。读者的文本理解无论多么个性化的、多元的,却也总是由文本激发引导出来的,是在特定文本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就是“多元有界”。
三、怎样对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多元解读
赖瑞云先生主张“诗文元读”,就是“面对作品本身”,老老实实读好诗文本身,读出诗文的好处来,就是“真实阅读”“原汁原味的阅读”,“自失于对象之中”,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浸沉于直观,并使全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是纯粹的观审,是在直观中浸沉,是在客体中自失,是一切个体性的忘怀”,用钱梦龙的话说就是“最根本的,永远是本文(文本)的阅读”。
在小说教学中,要精心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题、人物性格、情感等做多样性解读。这是因为小说的主题、情感、作家的倾向与意图不是显在的、单一的,人物形象不是扁平的。恩格斯在《致玛
[关键词] 文本细读 多元解读 多元有界
产生于当代西方的“教育学范式”转换深刻地影响了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转换是从寻求普遍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从以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泰勒原理”及其所代表的“课程开发范式” (the paradigm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走向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和“课程理解范式”(the paradigm of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把课程看作可以进行多元解读的“文本”(context)。当前,我国语文界掀起的重读教材中传统篇目的热潮,《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纷纷开辟“作品重读”“多元解读”栏目,刊载了大量观点新颖大胆的文章,这是社会日趋多元化、新课程理念推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教师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的表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梳理探究”单元专门安排了“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专题(包括“名作重读”“名文共赏”和“续写改编”)。本专题的落脚点是文本细读,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文本细读与多元解读。而“名作重读”和“名文共赏” 需要细读和多元解读,“续写改编(名篇名作)”则应该放开,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放手大胆地进行再创作。
一、什么是“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20世纪30—50年代盛行于英美两国的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他们主张以作品为文学研究的中心,重视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反对脱离文学本体的研究,而文学的本体只能是作品本身。他们首先提出了文本的“细读原则”(close reading),即抓住作品做详细的、不惜篇幅的结构和语义分析,反对那种模糊的印象式的批评。“文本”(text,或译为‘本文’)的本义是一种编织体,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则指具有语言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具有多种可能性。“文本”与课文不同:文本更强调“原生价值”,而“课文”是因为入选教材、适应教学,被改编了甚至是被删减了的“文本”——强调其教学价值。
所谓“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就是要慢读、细读,这是无数先贤的共同经验。细读就像煲骨头汤一样,慢慢煨,细细炖,煲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来。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在细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细读”的根本是立足于文本,也就是朱自清和叶圣陶当年提出的“精读”,充分地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文本细读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阅读,精读,反复阅读,熟读。
二、什么是“多元解读” 与“个性化解读”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要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当代文艺学理论也认为,“文学是一个意义生成结构,文学创造一个虚构的、可能的世界,是人类想象与理想的产物……而‘先于逻辑’正是人文科学的核心。文学意义世界展示的是人类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对此过程的把握只能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性甚至意味着我们要回到文学意义生成的起点上,重建一个与既存文学世界同构对应的世界”③,因此可以说人“对文学意义世界的理解只能是一个非逻辑的过程”。既然文学文本的意义世界是非逻辑的、隐喻性的,文学语言、审美对象是隐喻性的,文学文本通过由词语、句法等构成的隐喻网络引导人们进入虚构的世界,最终达到理解自我的目的,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就不可能是唯一的、非此即彼的,而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这些都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多元解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就不同。阅读文学作品与阅读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是不同的。“课标”要求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同时,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注重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有价值的理解,提高阅读效果。
但是,在“作者—文本—读者”三者构成的阅读交流链中,读者的阅读理解虽是多元的,却也是有界的,并非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但哈姆莱特仍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哈里波特。读者的文本理解无论多么个性化的、多元的,却也总是由文本激发引导出来的,是在特定文本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就是“多元有界”。
三、怎样对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多元解读
赖瑞云先生主张“诗文元读”,就是“面对作品本身”,老老实实读好诗文本身,读出诗文的好处来,就是“真实阅读”“原汁原味的阅读”,“自失于对象之中”,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浸沉于直观,并使全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是纯粹的观审,是在直观中浸沉,是在客体中自失,是一切个体性的忘怀”,用钱梦龙的话说就是“最根本的,永远是本文(文本)的阅读”。
在小说教学中,要精心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题、人物性格、情感等做多样性解读。这是因为小说的主题、情感、作家的倾向与意图不是显在的、单一的,人物形象不是扁平的。恩格斯在《致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