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原因与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存在家庭教育薄弱、失学严重、学校师资及硬件水平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得不到公平对待等问题,我们要通过政府、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来到了城市。他们的孩子也随之进入了城市,成为流动儿童。农民工虽然进了城,但其身份没有改变,受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其子女不能享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和焦点。
  1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家庭教育的薄弱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父母由于其打工者的身份,几乎天天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来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儿童的学习放任自流,很少过问,这就造成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和交流的不足。据调查只有29.4%的学生“在作业不会的时候才去问父母”。①
  除学习方面外,流动儿童在个性培养和习惯养成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较低和受到的巨大经济、精神压力,使得其在与孩子发生分歧和矛盾时往往较为粗暴的进行压制,而不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这就导致孩子亲情感和家庭温暖感的减少。
  1.2 失学、辍学现象严重
  根据中国儿童中心2003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跟随父母打工外出的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失学率高达9.3%。一直未上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从8岁到14岁,流动儿童未上学比例由0.8%增长到15.4%,中途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②据一项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九个大城市12000多名流动儿童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的调查显示:3~4周岁的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远远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及时接受小学教育。③另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在北京的暂住流动儿童少年达22万,上海有24万,深圳竟高达35万。而在这流动儿童中小学入学率为85%,初中入学率仅有20%,这就是说约有100万流动儿童在失学,而且在逐年增加。④
  1.3 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及硬件水平落后
  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后需要在城市里接受教育,但由于在当地没有户口,再加上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家庭条件较差,因此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作为子女就学的首选。但大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都由私人投資,这些办学者大多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最大目标。因此,一些办学者受利益驱使,学校的办学经费大大减少,一些应有的学校基础设施得不到维护,使一些正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得不到正常的进行,使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师资水平也参差不齐,许多教师都没有国家的正规师范学校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书,大大降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1.4 教育经费不足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水平,1965年为2.8%,1970年为3.3%,1975年为3.9%,1980年、1985年为4.0%。⑤而长期以来,中国公共教育经费约占GDP比例为2.0%,虽然2003年达到了3.28%,但距离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该达到4%还有一段距离。⑥所以说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相对较低的。
  1.5 流动儿童在课堂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由于从一开始受到的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相对较差,因此到义务教育阶段时,农民工子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这就使得不论是在公办学校还是在民办学校教师对农民工子弟的关注程度和期望值普遍较低。这种低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表现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这些农民工子弟的提问、关心较少,只要他们上课时不扰乱课堂纪律,妨碍正常教学就基本不闻不问。教师的这种低期望值使得农民工子弟在心理上受到严重的挫折,有一种被歧视感,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本来就差的学习成绩雪上加霜。
  2 造成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大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低,无法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大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较为淡薄,无法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的重担。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66.3%,高中文化程度占10.8%,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3%。在所有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⑦这就使农民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监督管理缺乏科学性,代之以传统的体罚、责骂等,教育问题随之出现。
  2.2 学校教育经费不足
  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当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赶不上一些发展中国家。距离1993年发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这就导致大多数的学校无力再接纳大量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去接受义务教育。因为流动儿童数量较大,用在他们身上的教育经费无疑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这些学校只能通过向农民工子弟收取借读费等一些办法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2.3 社会层面的原因
  (1)二元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不能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原因。由于户口不在城市,他们无法按规定进入学校报名上学,只能向有关学校缴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进行借读。(2)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缺失。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下大力气才能去解决,但相关部门在这一问题上往往相互推诿,谁也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地山芋。这导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成为社会一大热点和难点。(3)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地位。社会分层通常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的过程”,具体地说“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这种社会层次结构是社会分工出现以来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农民工基本上处在当今社会的最底层,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得到的报酬却仅仅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这就导致他们没有太多的余力去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农民工子弟自身的原因。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这些儿童的年龄普遍较小,对“是”与“非”,“好”与“坏”的判断能力较差,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诱惑,从而使他们在道德层面容易产生弱化,沾染上偷窃、上网等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加剧了城市儿童对这些农民工子弟的排斥程度。而这种排斥使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3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3.1 政府应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能,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环境
  政府要积极维护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使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少侵犯。具体来说政府要执行好有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法规,加对城市各级中小学教育的财政支出。同时各级财政要合理配置资金,对于城市流动儿童密集地区的城市中小学教育,要筹措和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支持。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加大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关爱,关注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真实状况,唤起大家对于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之心。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周边游戏厅、网吧、卡拉OK等娱乐场所的监督和整治,切实保证城市流动儿童能在一个好的社会风气下成长。要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共同营造城市流动儿童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
  3.2 对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农民工子女入学渠道
  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理论告诉我们:当现有制度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要,妨碍人们获利时,必须创造出一些新的制度规则来取代旧制度;而制度创新能否发生,能否带来制度变迁,又取决于制度创新能否使制度的主体获益。⑧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已经大大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出台新的教育管理制,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能够享受到同等待遇,就显得尤为紧迫。
  具体来说,应取消现存的各种身份限制,使农民工子弟能够与城市的学生升入同样的学校。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农民工子女底子薄、基础差的现实,为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他们能够顺利的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农民工子女进行特殊的关照,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并给予有效的指导,以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使义务教育的质量更进一步。针对农民工流动大的特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协调,及时了解这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3 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和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
  政府要把承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民办学校,纳入到当地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之中,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指导和监督。要在办学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提高办学质量,帮助其逐步达到公办学校的标准。以确保这些求学的外来人口子女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组织机关干部、社会热心人士与这些农民工子女结对子,让富有爱心、责任心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让这些农民工子女在生活中能多有些情感慰藉、心理支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4 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
  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协调,单凭政府力量则无法彻底解决,只有充分利用政府外的力量和资源,才能更有效的解决这一复杂问题。要充分利用社会上闲置的教育资源,将其充分利用。同时调动社会人士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其中。
  3.5 改变对农民工子女不公正的评价制度
  由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农民工子女在学业成绩方面往往要比成里的学生差一点,这就导致教师往往给农民工子弟学生贴上“差生”标签,使这些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关心和关爱,导致信心受挫,学习成绩下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具有许多城市学生所不具备的良好品质,比如善良、朴实、节约、生活自理能力强等,而这些方面往往都被教师所忽视了。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到相对性、辨证性、全面性,多肯定他们好的方面,给他们信心。
  
  注释
  ①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育年研究,2001(9).
  ②江汛清.新农村就业服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04.
  ③武晓伟,刘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再审视[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9.
  ④杨文鹃.让每个孩于都接受良好的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3(7):8.
  ⑤第39届国际教育大会材料及联台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Z].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393.
  ⑥欧阳国庆,黄玉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J].上海农村经济,2006(4):27-29.
  ⑦吴霓,丁杰,邓友超,张晓红.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 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http://www.cnier.ac.cn/kyc/-20040905153019.html.
  ⑧王跃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M].北京:三聯书店,2000:80.
其他文献
摘要库茵芝是艺术上的大胆创新者。其作品的出色不仅表现在写生画法的独特上,更表现在世界观上。他喜欢找寻大自然中浪漫和象征的形象。通过大胆的构图和用色,以他那独特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获得了罕见的艺术效果。本文通过对一小部分库茵芝风景画作品的介绍,浅显的分析了库茵芝风景画题材的广泛性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  关键词库茵芝 风景画 光线 色彩  中图分类号:J23文献标识码:A    Poetic Bri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选曲《世上没有尤丽狄茜我怎能活》的分析,简述格鲁克对歌剧改革做出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格鲁克 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选曲《世上没有尤丽狄茜我怎能活》改革 贡献  中图分类号:J617文献标识码:A    Gluck 's Contributions to the Opera Reform  ——Music From an Opera "How Can I
期刊
摘要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大学生退学率日益升高,这不仅是对学生及其家庭的伤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从长远来看,更是对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学业预警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生学习管理方法,在我国多所高校得以推广实施,这一机制不仅有效的改善了学生的学风,增强了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同时大大降低了学校的退学率。因此,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业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好这一工作方法,同时在
期刊
摘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景区标示语翻译的特点,试图建构一种专门针对旅游景区标识语的语用翻译模式,此模式认为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标识的语境功能及其对原语读者的语境效果,并通过语境效果的预设、推理等过程找到译文对外国游客的语境关联,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境等效。  关键词语境效果 旅游景区标识语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An Exploration of the Pragma
期刊
摘要大学生勤工助学是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为全面了解他们在从事勤工助学过程中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及其受到侵害的原因,本文在对学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供更好的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基本状况  我们在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勤工助学活动的同学比例高达70%,可见大学
期刊
摘要新生代小说从日常生活和日常感受出发,以更接近现实的策略行文叙事。在叙事形式上不像新写实那样朴实自然和圆融完整,普遍呈现情节淡化和结构松散的形态,这样的艺术形式显然更有利于文本对纷乱芜杂的日常生活内容的呈现和琐碎无序的日常情感的表达。情节结构的淡化和对细节的重视表现了新生代对小说艺术的重新定位,也显示出小说美学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新生代小说 情节 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
期刊
摘要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描写了生活于霸权环境中的非裔美国女性的困境,她们遭受着来自白人霸权社会和黑人群体内部父权制环境的双重压迫。在霸权环境中进行身份确认时,除了需要一个和谐团结的黑人内部群体外,她们首先应该抛弃白人的审美标准,确立自身的美,同时要努力颠覆白人文化霸权,确认自身文化身份。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霸权环境 身份确认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The Aff
期刊
摘要笔者试图从个人身份认同这一角度,分析泰戈尔短篇小说《活着还是死了》中女主人公迦冬比妮在内心机制和外在环境交融下产生的身份认同的异化,以及在这场身份认同中“他者”始终占据上风,排挤“自我”。进而进一步揭示异己身份的深刻社会内涵。  关键词异己身份 他者 社会内涵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Talk About Tagore 's Short Stories Identity P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细读《聊斋志异·细柳》,针对当下家庭教育问题提出了要充分了解孩子、正确估价孩子。在重视孩子文化课成绩的同时,要将孩子引向正道,培养健康人格等进行全面教育。教子成龙最重要的意义是根除孩子的缺点,但要注意方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长 《细柳》 问题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Train Children to be Talents  ——Thoughts about
期刊
摘要文中所涉及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并部不是简单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指要把英语作为我们日常要用来表达意思的一种手段来运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实现熟练使用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英语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但是这种能力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发展的过程,而且要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那么其中最基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