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勤工助学是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为全面了解他们在从事勤工助学过程中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及其受到侵害的原因,本文在对学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供更好的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基本状况
我们在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勤工助学活动的同学比例高达70%,可见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普遍性。
1.1 勤工助学的类型和比例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种类繁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教所占比例最大,这是因为家教耗费的时间较少,赚钱相对容易,学生大多以此来锻炼自己,同时家长的信赖程度也比较高。发传单和促销也占一定的比例,因为二者多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搞活动,对勤工助学学生的雇佣量也比较大。
1.2 寻找勤工助学的途径
广大同学寻找勤工助学的途径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学校的勤工助学网站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不过因岗位数量有限,学生多通过别的方式来寻找其他岗位。同学介绍大多有一定保证,但难免有和同学一起上当的可能。比例最大的则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寻找,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中介费,在此环节就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招聘广告在学校的海报墙或寝室楼下的通知张贴处经常见到,但打过咨询电话后会发现其中一部分实质还是中介机构在操作。
2 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维权意识
2.1 对相关法律的了解
《劳动法》和新的《劳动合同法》的施行使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有了法律依据,但63%的同学对其中的相关条款一点也不了解,36%的同学仅仅知道其中有相关内容,最多也只是偶尔翻看过。维权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很多同学在勤工助学之前没有做好预防发生侵权事件的相关准备。
2.2 对雇主情况的了解
勤工助学前对雇主的了解也是同学保护自己权益的一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同学对雇主的情况了解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如家教只能是在几次接触后才能详细了解,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同学过于相信对方,在不了解雇主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就贸然前去工作,在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学生就处于被动的地位。
2.3 签订书面合同的状况
在勤工助学的学生中,工作前与雇主签订书面的仅占16%,其他则多是达成口头协议。在签订书面合同的同学中,仅有3%是自己主动提出;在没有签订的同学中,68%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31%是双方协商不签,一方面是因为家教等工作一般都不签订合同,另一方面则说明大学生维权意识不够,一旦发生纠纷,便不能拿出直接有力的证据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从上述三方面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勤工助学前,维权意识比较淡薄,这也是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之一。
3 勤工助学过程中的维权状况
3.1 勤工助学过程的侵权状况
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和雇主的社会阅历、资源、信息的不对等,学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时常遇到侵权行为,在调查中发现,以下几种情况最为常见:一是薪酬过低,多反映在发传单和餐饮服务等工作中,比如发一天的传单才赚三四十元,在学校周边的餐馆勤工助学每小时则只有四五块钱。因为武汉的大学生较多,雇主自然就有了降低工资的优势,同时学生一般做短期工作,雇主愿意使用这种“廉价劳动力”。二是被黑中介欺骗,在学生交纳50~100元的中介费后,中介机构所提供的工作多不适合大学生,或者工资过低,学生不愿意接受,要求退款时则推卸责任,以各种不合理的理由拒绝等。三是故意延长工作时间,雇主抓住了学生不愿意丢掉这份工作,暂时会容忍的心理,来变相地降低工资。四是克扣或拖欠工资,一般是雇主有意刁难,在结算的时候以各种理由,克扣部分工资,如暑期辅导班代课结束时没有按照约定报销生活费和车费,在校对工作结算时夸大工作中的失误。五是无故辞退,有时是因为雇主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义正词严地拒绝,为此就可能丢掉工作。
同时调查显示,在勤工助学学生中66%的没有劳动安全保障,如果一旦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后果将会异常严重。
3.2 权益遭受侵犯后的处理方式
当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遭到侵犯后,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60%的同学选择自己或协同亲友主动与雇主交涉,多少有点“私力救济”的意味,但结果往往并不如人意。24%的同学自认倒霉,就此算了。自我安慰就当交学费了,在以后的勤工助学工作提高警惕就行了。但这也打击了一部分同学的自信心,他们表示以后不会再做勤工助学了。20%的同学选择向学校寻求帮助,比例偏小,因为他们不知道学校在其勤工助学权益遭到侵犯后能做些什么。18%的同学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付诸实施的人少之又少。14%的同学选择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但根据现行的相关法律,在校大学生还不具备劳动主体资格,也难以直接解决。由此可见,虽然存在多(下转第23页)(上接第6页)种维权方式途径,但真正能快速有效地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帮助其挽回损失的却特别少。
4 维护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的对策
在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维权意识、遭受侵权的情况和维权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
4.1 营造良好的勤工助学环境
当前维护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的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希望《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能够进一步细化,对勤工助学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合理的保障。同时劳动局和工商局等相关部门也能够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一些黑中介,对侵害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的雇主进行惩戒,为大学生勤工助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增强自我维权意识
在短时期内外部环境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广大学生还是要增强自我维权意识。一是平时要注重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与大学生勤工助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了解。二是为了避免被黑中介欺骗,在勤工助学前多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寻求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通过学校的助学网或者同学的勤工助学转让来获得工作岗位。三是在勤工助学前对雇主的情况要详细了解,雇主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经营地点、经营状况、信用程度等。四是争取签订书面合同,取得有利的书面证明。合同上写清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和支付日期以及意外事件的处理办法等事项。五是在勤工助学过程中注意收集证据,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寻求司法救济。
4.3 學校采取多种措施
除了外部环境的改变和学生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外,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服务机构,理应为勤工助学学生权益的维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成立专门的工作部门,负责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工作。该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同时可邀请法律专业的老师作为顾问,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或帮助。二是举办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的讲座或培训,讲授《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勤工助学维权的意识,指导维权的方法和途径。三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岗位。一方面可增加校内勤工助学的机会,另一方面可对外联系有保障的勤工助学工作提供给广大同学。四是在侵权事件发生后,学校出面对学生的维权行为加以支持。因为学生即使诉诸法律途径,但毕竟精力有限、财力不足,学校作为其后盾,可安排辅导老师或相关工作部门协助其维护合法权益。
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但伴随着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将会为大学生勤工助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高校也定会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合法权益,同时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侵权事件一定会越来越少,大学生的勤工助学维权的方法和途径也会更加便捷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琼.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发展路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
[2]张磊.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9).
[3]刘惠芹,王晓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维权困境与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基本状况
我们在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勤工助学活动的同学比例高达70%,可见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普遍性。
1.1 勤工助学的类型和比例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种类繁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教所占比例最大,这是因为家教耗费的时间较少,赚钱相对容易,学生大多以此来锻炼自己,同时家长的信赖程度也比较高。发传单和促销也占一定的比例,因为二者多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搞活动,对勤工助学学生的雇佣量也比较大。
1.2 寻找勤工助学的途径
广大同学寻找勤工助学的途径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学校的勤工助学网站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不过因岗位数量有限,学生多通过别的方式来寻找其他岗位。同学介绍大多有一定保证,但难免有和同学一起上当的可能。比例最大的则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寻找,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中介费,在此环节就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招聘广告在学校的海报墙或寝室楼下的通知张贴处经常见到,但打过咨询电话后会发现其中一部分实质还是中介机构在操作。
2 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维权意识
2.1 对相关法律的了解
《劳动法》和新的《劳动合同法》的施行使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有了法律依据,但63%的同学对其中的相关条款一点也不了解,36%的同学仅仅知道其中有相关内容,最多也只是偶尔翻看过。维权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很多同学在勤工助学之前没有做好预防发生侵权事件的相关准备。
2.2 对雇主情况的了解
勤工助学前对雇主的了解也是同学保护自己权益的一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同学对雇主的情况了解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如家教只能是在几次接触后才能详细了解,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同学过于相信对方,在不了解雇主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就贸然前去工作,在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学生就处于被动的地位。
2.3 签订书面合同的状况
在勤工助学的学生中,工作前与雇主签订书面的仅占16%,其他则多是达成口头协议。在签订书面合同的同学中,仅有3%是自己主动提出;在没有签订的同学中,68%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31%是双方协商不签,一方面是因为家教等工作一般都不签订合同,另一方面则说明大学生维权意识不够,一旦发生纠纷,便不能拿出直接有力的证据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从上述三方面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勤工助学前,维权意识比较淡薄,这也是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之一。
3 勤工助学过程中的维权状况
3.1 勤工助学过程的侵权状况
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和雇主的社会阅历、资源、信息的不对等,学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时常遇到侵权行为,在调查中发现,以下几种情况最为常见:一是薪酬过低,多反映在发传单和餐饮服务等工作中,比如发一天的传单才赚三四十元,在学校周边的餐馆勤工助学每小时则只有四五块钱。因为武汉的大学生较多,雇主自然就有了降低工资的优势,同时学生一般做短期工作,雇主愿意使用这种“廉价劳动力”。二是被黑中介欺骗,在学生交纳50~100元的中介费后,中介机构所提供的工作多不适合大学生,或者工资过低,学生不愿意接受,要求退款时则推卸责任,以各种不合理的理由拒绝等。三是故意延长工作时间,雇主抓住了学生不愿意丢掉这份工作,暂时会容忍的心理,来变相地降低工资。四是克扣或拖欠工资,一般是雇主有意刁难,在结算的时候以各种理由,克扣部分工资,如暑期辅导班代课结束时没有按照约定报销生活费和车费,在校对工作结算时夸大工作中的失误。五是无故辞退,有时是因为雇主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义正词严地拒绝,为此就可能丢掉工作。
同时调查显示,在勤工助学学生中66%的没有劳动安全保障,如果一旦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后果将会异常严重。
3.2 权益遭受侵犯后的处理方式
当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遭到侵犯后,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60%的同学选择自己或协同亲友主动与雇主交涉,多少有点“私力救济”的意味,但结果往往并不如人意。24%的同学自认倒霉,就此算了。自我安慰就当交学费了,在以后的勤工助学工作提高警惕就行了。但这也打击了一部分同学的自信心,他们表示以后不会再做勤工助学了。20%的同学选择向学校寻求帮助,比例偏小,因为他们不知道学校在其勤工助学权益遭到侵犯后能做些什么。18%的同学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付诸实施的人少之又少。14%的同学选择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但根据现行的相关法律,在校大学生还不具备劳动主体资格,也难以直接解决。由此可见,虽然存在多(下转第23页)(上接第6页)种维权方式途径,但真正能快速有效地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帮助其挽回损失的却特别少。
4 维护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的对策
在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维权意识、遭受侵权的情况和维权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
4.1 营造良好的勤工助学环境
当前维护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的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希望《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能够进一步细化,对勤工助学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合理的保障。同时劳动局和工商局等相关部门也能够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一些黑中介,对侵害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的雇主进行惩戒,为大学生勤工助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增强自我维权意识
在短时期内外部环境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广大学生还是要增强自我维权意识。一是平时要注重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与大学生勤工助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了解。二是为了避免被黑中介欺骗,在勤工助学前多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寻求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通过学校的助学网或者同学的勤工助学转让来获得工作岗位。三是在勤工助学前对雇主的情况要详细了解,雇主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经营地点、经营状况、信用程度等。四是争取签订书面合同,取得有利的书面证明。合同上写清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和支付日期以及意外事件的处理办法等事项。五是在勤工助学过程中注意收集证据,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寻求司法救济。
4.3 學校采取多种措施
除了外部环境的改变和学生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外,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服务机构,理应为勤工助学学生权益的维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成立专门的工作部门,负责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工作。该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同时可邀请法律专业的老师作为顾问,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或帮助。二是举办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的讲座或培训,讲授《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勤工助学维权的意识,指导维权的方法和途径。三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岗位。一方面可增加校内勤工助学的机会,另一方面可对外联系有保障的勤工助学工作提供给广大同学。四是在侵权事件发生后,学校出面对学生的维权行为加以支持。因为学生即使诉诸法律途径,但毕竟精力有限、财力不足,学校作为其后盾,可安排辅导老师或相关工作部门协助其维护合法权益。
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但伴随着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将会为大学生勤工助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高校也定会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合法权益,同时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侵权事件一定会越来越少,大学生的勤工助学维权的方法和途径也会更加便捷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琼.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发展路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
[2]张磊.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9).
[3]刘惠芹,王晓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维权困境与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