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地方、很多学校,没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其原因都归结于条件的制约,我称之为“条件制约论”。难道素质教育只有等条件成熟了才能实施吗?看到这则新闻,我忽然回忆起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回忆起我所接受的“素质教育”。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乡下度过的,我也是在乡下学校读的小学和初中。那时的乡下学校,大家都不知道还有什么素质教育,不仅音体美没有专业教师,连部分主课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我的音体美课都是由主课教师兼职,他们几乎谈不上专业素养:体育老师连基本体育常识都不知道,美术老师就是让我们自己信笔涂鸦;音乐老师稍好点,音色不错,我觉得他教我们唱歌比教我们数学教得好,我现在还记得他教我们唱的儿歌和给我们排演的参加六一儿童节的节目。虽然我的音体美老师不是专业的,但是幼小的我们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同时,我们觉得那昂贵的钢琴也不是我需要的,那精致的画板也不是我需要的,那塑胶的跑道也不是我需要的,因为我们从没有见过。
我小学和初中时的学校操场都是土铺的,不是很平整,一个由木板钉制的篮球架,球砸上去就摇摇晃晃;操场边上的一棵大树的树枝上绑着两根竹竿,就是简易的滑竿,另一边的树枝上吊着一副秋千。尽管如此,上体育课仍然是我们最开心的事。那时我们的体育活动也不限于体育课。在课间,男生会抢着滚铁环,或打陀螺,或在水泥球台上用自制的球拍打兵乓球,女生则在一起跳毽子或跳绳。到了初中,我们又增加了晨跑,即使是冬天,同学们也会按时起床或到校参加晨跑。几百人在公路上浩浩荡荡,喊着口号,颇为壮观。每年清明,我们还借祭扫烈士墓进行一次踏青,我们的歌声和笑声催开了漫山遍野的花儿。
每节课前是要唱歌的,我们总想盖掉别班的歌声,因此总是扯着喉咙唱,也不管是不是跑调。在儿童节或青年节开会前,我们各班还要拉歌,歌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同学中有很多音乐爱好者,不过乐器都相当简单,笛子是比较普遍的,如果有一把口琴,那就非常令人羡慕了。下自习后熄灯了,如果有人吹一曲,那悠扬的乐声会在黑暗中传得很远很远……
后来到了高中,我们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高一的时候学校还组织我们徒步游离学校十几公里远的天柱山,大概是凌晨两三点出发,到天柱山时,天还没有亮,直奔天蛙峰看日出,可惜天阴阴的,太阳一闪即过,不过由于风大,山口的云汹涌翻腾,非常震撼。上午游山,云在身边缠绕,颇有飘飘如仙之感,犹如仙境的天柱山从此定格在我的脑海。下午回来时,天下大雨,我们被浇得落汤鸡似的,但没有人叫苦,一路笑笑唱唱、打打闹闹。夏天的周末,我们会到学校门前的潜河里洗澡、游泳,人多的时候就打水仗,大家在水里奔跑,溅起一片片水花,一串串笑声随水飘荡。可惜这条河现在被抽沙机弄得不成样子,再也无法游泳了。不过,即使这条河还可以游泳,学校和老师敢让学生去吗?高三时,学业压力大了,但在我的印象中,体育课从没有停过,高三时的体育老师对我们还是挺严格的。
每个周六的晚上,留在学校的学生就挤在实验楼前看电视,当时的彩色电视是很稀罕的,但是学校还是为学生专门配置了一台。《上海滩》《血疑》就是那时看的,当时觉得许文强真酷,有时偷偷摸摸学学许文强,但总觉得学不到他的气质;也觉得幸子真漂亮,可惜她得了严重的病,庆幸的是三浦友和很爱她。许文强和幸子的形象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的审美观。星期中间,如果停电,我们便自发地在班上点起蜡烛开晚会,大家随便唱,或讲笑话;当年那个唱黄梅戏老是跑调的女同学,现在已经是安师大的一个系主任、全国知名的法学家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县城电影院放《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这是当时的两部大片,我和几个同学便向班主任请假去看电影,班主任不准许,我们同学几个于是不假而别,扒拖拉机到了县城。晚上看完电影都12点了,我们又沿着大路乘着月光嘻嘻哈哈走回了学校,天气是寒冷的,但我们感觉月光是那么的柔和。第二天,班主任见到我们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我至今仍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如果放在今天,也许班主任会让我们写检讨,甚至会请家长到校。
这一切似乎昨天刚刚发生,又似乎离我很遥远。
我现在教书的学校中,气派的塑胶操场上,天天打球的就是那么几个人。高三体育课由两节变成了一节,即使是一节也变成了自习。学校体育器材齐全,但高一、高二的体育课,老师只在上课时整一下队,然后便不见了踪影,学生信马由缰,有人懒洋洋地躺在操场上晒太阳,有人则坐在操场边的石凳上悠闲地吃着瓜子,少数勤奋的学生又回教室看书去了。我们学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学生学美术的也不少,可是是为了报考大学美术系,他们有娴熟的绘画技巧,但缺乏美的欣赏力、鉴赏力和发现美的眼睛。城里学生中也有不少在家长的安排下或被迫或自愿地去学各种乐器:电子琴、古筝、钢琴、小提琴……都是很高级的乐器;笛子和口琴我没有见过有人学,也没有见过有学生在吹,可能是感觉它们上不了档次。不过这些高级的乐器我只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的晚会上见少数学生表演过,这些乐器是否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还只是一种生命的装饰抑或生活的装饰?我不得而知。
(安徽省潜山中学)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乡下度过的,我也是在乡下学校读的小学和初中。那时的乡下学校,大家都不知道还有什么素质教育,不仅音体美没有专业教师,连部分主课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我的音体美课都是由主课教师兼职,他们几乎谈不上专业素养:体育老师连基本体育常识都不知道,美术老师就是让我们自己信笔涂鸦;音乐老师稍好点,音色不错,我觉得他教我们唱歌比教我们数学教得好,我现在还记得他教我们唱的儿歌和给我们排演的参加六一儿童节的节目。虽然我的音体美老师不是专业的,但是幼小的我们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同时,我们觉得那昂贵的钢琴也不是我需要的,那精致的画板也不是我需要的,那塑胶的跑道也不是我需要的,因为我们从没有见过。
我小学和初中时的学校操场都是土铺的,不是很平整,一个由木板钉制的篮球架,球砸上去就摇摇晃晃;操场边上的一棵大树的树枝上绑着两根竹竿,就是简易的滑竿,另一边的树枝上吊着一副秋千。尽管如此,上体育课仍然是我们最开心的事。那时我们的体育活动也不限于体育课。在课间,男生会抢着滚铁环,或打陀螺,或在水泥球台上用自制的球拍打兵乓球,女生则在一起跳毽子或跳绳。到了初中,我们又增加了晨跑,即使是冬天,同学们也会按时起床或到校参加晨跑。几百人在公路上浩浩荡荡,喊着口号,颇为壮观。每年清明,我们还借祭扫烈士墓进行一次踏青,我们的歌声和笑声催开了漫山遍野的花儿。
每节课前是要唱歌的,我们总想盖掉别班的歌声,因此总是扯着喉咙唱,也不管是不是跑调。在儿童节或青年节开会前,我们各班还要拉歌,歌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同学中有很多音乐爱好者,不过乐器都相当简单,笛子是比较普遍的,如果有一把口琴,那就非常令人羡慕了。下自习后熄灯了,如果有人吹一曲,那悠扬的乐声会在黑暗中传得很远很远……
后来到了高中,我们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高一的时候学校还组织我们徒步游离学校十几公里远的天柱山,大概是凌晨两三点出发,到天柱山时,天还没有亮,直奔天蛙峰看日出,可惜天阴阴的,太阳一闪即过,不过由于风大,山口的云汹涌翻腾,非常震撼。上午游山,云在身边缠绕,颇有飘飘如仙之感,犹如仙境的天柱山从此定格在我的脑海。下午回来时,天下大雨,我们被浇得落汤鸡似的,但没有人叫苦,一路笑笑唱唱、打打闹闹。夏天的周末,我们会到学校门前的潜河里洗澡、游泳,人多的时候就打水仗,大家在水里奔跑,溅起一片片水花,一串串笑声随水飘荡。可惜这条河现在被抽沙机弄得不成样子,再也无法游泳了。不过,即使这条河还可以游泳,学校和老师敢让学生去吗?高三时,学业压力大了,但在我的印象中,体育课从没有停过,高三时的体育老师对我们还是挺严格的。
每个周六的晚上,留在学校的学生就挤在实验楼前看电视,当时的彩色电视是很稀罕的,但是学校还是为学生专门配置了一台。《上海滩》《血疑》就是那时看的,当时觉得许文强真酷,有时偷偷摸摸学学许文强,但总觉得学不到他的气质;也觉得幸子真漂亮,可惜她得了严重的病,庆幸的是三浦友和很爱她。许文强和幸子的形象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的审美观。星期中间,如果停电,我们便自发地在班上点起蜡烛开晚会,大家随便唱,或讲笑话;当年那个唱黄梅戏老是跑调的女同学,现在已经是安师大的一个系主任、全国知名的法学家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县城电影院放《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这是当时的两部大片,我和几个同学便向班主任请假去看电影,班主任不准许,我们同学几个于是不假而别,扒拖拉机到了县城。晚上看完电影都12点了,我们又沿着大路乘着月光嘻嘻哈哈走回了学校,天气是寒冷的,但我们感觉月光是那么的柔和。第二天,班主任见到我们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我至今仍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如果放在今天,也许班主任会让我们写检讨,甚至会请家长到校。
这一切似乎昨天刚刚发生,又似乎离我很遥远。
我现在教书的学校中,气派的塑胶操场上,天天打球的就是那么几个人。高三体育课由两节变成了一节,即使是一节也变成了自习。学校体育器材齐全,但高一、高二的体育课,老师只在上课时整一下队,然后便不见了踪影,学生信马由缰,有人懒洋洋地躺在操场上晒太阳,有人则坐在操场边的石凳上悠闲地吃着瓜子,少数勤奋的学生又回教室看书去了。我们学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学生学美术的也不少,可是是为了报考大学美术系,他们有娴熟的绘画技巧,但缺乏美的欣赏力、鉴赏力和发现美的眼睛。城里学生中也有不少在家长的安排下或被迫或自愿地去学各种乐器:电子琴、古筝、钢琴、小提琴……都是很高级的乐器;笛子和口琴我没有见过有人学,也没有见过有学生在吹,可能是感觉它们上不了档次。不过这些高级的乐器我只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的晚会上见少数学生表演过,这些乐器是否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还只是一种生命的装饰抑或生活的装饰?我不得而知。
(安徽省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