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下)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代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作出了各种理论界说。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结构变迁理论由于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别,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但是,与70年代以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强调工人阶级异化论不同,后马克思主义诸流派强调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新中间阶级的崛起和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并以权力抗争取代阶级斗争,形成了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的、反阶级政治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 Post-Marxist thoughts emerged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since the 1980s made various theoretical definitions on the change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classes and social structures. Post-Marxist class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ory of change due to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howing a rich diversity. However, unlike the various genres of Western Neo-Marxism who emphasized the aliena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before the 1970s, the post-Marxist schools emphasized the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working class under the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rise of the new middle class, and the inter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bourgeoisie. The struggle for power replaced the class struggle and formed a pluralistic social structure theory that is heterogeneous to Marxism and anti-class politics.
其他文献
SSL协议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基于PKI的安全通信协议,DNSSEC是DNS的安全扩展,是即将广泛应用的下一代域名系统.本文首先介绍SSL和DNSSEC的相关加密、认证技术,结合两者的特
马克思建构了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始终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并蕴涵着深刻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
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面对新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并提出解决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
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的知识原料、知识加工、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知识自主、知识自我建构为我们认识、理解、学习、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和契机.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显性的板块结构,即分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板块,而且具有隐性的层次结构,即分为根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具体论断三个层次.第一
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早在中国春秋和古希腊时期,已由孔子、孟子、毕达哥拉斯等人提出。以后发展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以及西方的社会均衡论、协和社会论、社会系统论。中国
“毛主义”的基本内涵是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中,按照列宁主义组织原则,建立一个由于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若干基本准则而充满活力的政党。因而,这一思想体系就有异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中,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无论 是企业数量还是从业人员数量,下降幅度都是最大的。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很不相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三农'问题上的思想差异表现在:毛泽东主张农业合作化、农民集体化、农村公社化;邓小平主张农业责任制,农民自主化、农村工业化--城
毛泽东是新中国道德典范建设的发起者、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他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从现实中提炼出富于时代特色的道德典范,将道德典范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