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审智教育概述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fo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审智教育”
  “审”者,全面而详尽的了解之意也。所谓“审智教育”,就是通过对语文文本恰当而精细的解读,让学生获得其中蕴含的有关生活或生存实践的智慧。2010年,南开大学的徐江老师发表《语文课要加强审智教育——以议论文解读为例》一文,提出了“审智教育”这一概念,由此,“审智教育”逐渐走入中学教师的视野。
  二、为什么要进行“审智教育”
  我们认为,语文既然是一门学科,理应具有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特质,能给学生带来实际的好处。换句话说,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要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一些人文的熏陶和审美的体验,而且能得到一些人生的切实的指导和帮助,获得一些实际的生活本领。
  2016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核心素养”。而我们一向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具备做应做之事的能力”!什么是“应做之事”?怎样做“应做之事”?这都需要我们去分析、辨别、选择,而分析、辨别和选择能力,就是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教材中的文本,通过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这种智慧。
  三、怎样进行“审智教育”
  语文学科的“审智教育”,其立足点是文本解读。换言之,我们要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着眼点,以生活、学习和实践为目标,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和生存的经验,增长人生的智慧,增强实践的智慧。
  其主要内容包括:
  1.解构性教育(或曰“解构性解读”)
  所谓“解构性教育”,简单地说,“解”,分析也;“构”,构造也。“解构性教育”,就是在文本解读教学中,不但要“述”文本,而且要“解”其之所“构”,这个过程,就是由“知”而达到“智”的过程。
  譬如,教学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我们就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了解本文主旨。
  关于本文主旨,通常有三种说法:一是文章开头提出的“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说的是一个朝代的兴盛或衰败,虽然与“天命”有关,但与“人事”也有很大关系。
  二是文中提到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说的是“忧劳”(忧心劳作)可以让国家兴盛,而“逸豫”(贪图安乐)可以让自身灭亡。
  三是文末提到的“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它讲的是,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陷入自己所溺爱的事物。
  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究竟是哪一句话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文本出发,从作者写作《伶官传序》的意图出发,分析这三句话与文中所叙之事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伶官传序》的主旨,应该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而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就是我们对文本思想进行解构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解构文本,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有利于学习的东西,这不仅是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也是在提升他们运用科学方法的素养。
  2.思辨性教育(或曰“思辨性解读”)
  说到思辨性教育,我们需要提到“正题”“反题”与“合题”这几个概念。黑格尔认为,事物往往是经过“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运动而发展的,即先有的某种观念或理论或活动,人们称之为“正题”;这些“正题”往往要生出对立面来,因为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些不足,与这些不足相对立的观念或活动,人们称之为“反题”;“正题”与“反题”相辩相斗而产生更新的认识活动或观念,这就是“合题”。“合题”一旦形成,它将成为新阶段的“正题”,又将继续产生“反题”。这样,当第二个“合题”产生时,事物就发展到第三台阶。
  语文教学,要善于将文本作为“正题”,引导学生提出“反题”进行质疑,由此产生“合题”。这种教育文化的形成,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不可估量的。
  譬如,教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对孟子提出的“生”与“义”的取舍问题,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假如我们把文中孟子的观点“舍生而取义者也”当作正题,那么,反题就是“舍义而取生者也”;当这个正题与反题相辩相斗难分胜负时,“合题”便由此产生:“‘义’与‘生’如何取舍,当相时而动”。对孟子的“生”与“义”的取舍观,我们必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概而论之。因此,思辨性教育可以让学生抛弃盲从。
  有一定的思辨意识,具备必需的思辨能力,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
  3.衍生性教育(或曰“衍生性解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对文本进行陈述式性或说明性解读,而要从文本的整体乃至细节进行阐发,从事中教出理来,从理中教出理来。特别是要教学生把握“产生思想的思维”,使他们“学”而能“生”,生出新思想和新思维。
  譬如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我们从王安石对景点位置、环境与游人多寡的描述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衍生出其他的一些思想。
  文中说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的所见所感。作者说的是游山,我们结合世事人情,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譬如,“(事情)夫易且利,则为者众;难且害,则趋者寡。”由此再进一步联想:见利而趋者,多矣;知难而上者,少矣。
  能够知“一”生“二”乃至生“三”,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学习和实践的创新能力,更是一个人的创新素养。
  4.实用性教育(或曰“实用性解读”)
  譬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习烛之武“取义不舍生,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智慧,学习他“欲利于己,先利于人”的做事方法,学习他“人可有率性,但不可無理性”的处世观。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最精彩也最令人大受教益的部分就是烛之武“说秦伯”这一段。这一段,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分析好这一段,不仅能够看出烛之武作为说客高超的游说技巧——能够抓住对方(秦伯)的心理晓以利害,而且能够让读者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譬如论辩的知识和技巧等,获得交往的智慧、趋利避害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等。
  烛之武“说秦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概括起来,就是讲了四个“无”:灭郑于秦“无益”;舍郑于秦“无害”;晋人素行“无信”,扩张之欲“无厌”。分开说是这样四层“无”,但细究围郑这四层“无”的意思又实为两层——于目前“无益”,于将来“有损”。区区百余字,却将秦国当下与未来的利害关系说得一清二楚。虽为郑谋,却处处显得是为秦着想,为秦打算。这种“欲利于己,先利于人”的做事方法,这种为图己存而替他人谋利的生存智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双赢的智慧!
  这就告诉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可率性而为,而要理性分析,这也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一种拨云见日、举重若轻的办事能力和素养。
  作者通联:胡双全,安徽桐城中学;陶淑文,安徽桐城中学。
其他文献
金华老师是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的骨干教师,是当地语文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金老师的语文课,除开必要的读写、语法等技术性训练,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何为审美情趣?何为人文关怀?审美意识如何形成?人文精神从哪儿来?金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具体阐释。  一、审美教育进课堂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能够感知美、欣赏美、鉴别美,做到正确区分美与丑、真与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5年版)》要求中学生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可见要实现终极教学目标,诵读是基础,是前提。笔者以《过零丁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思考。  一、教学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学必须以语言为基础,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散文言外之意的解读即是此原则的具体实践。  一、言外之意的内涵:言近旨远,余味曲包  《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学习要求”中提出了
从2018年高考作文题来看,现在的题目都切合考纲中“一点四面”的要求,大多都体现国家意志,展现宏大的主题,乍一看这一类题目并不难动笔,因为都是学生的自身与生活;但是想写好就不容易,因为题目太大了、内涵太丰富了,所以泛泛而谈,只谈个人感受、只是触及皮毛的肯定无法得高分。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说理浅显的症状呢?关键是掌握议论分析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  一、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
宋朝著名词人、被奉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李清照在《词论》中这样评价柳永:“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樂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李清照肯定了柳永创作慢词革新词体形式的功绩,记述了柳永名动京城、名满天下的史实,褒扬柳永词音律协和的优点,同时又指出柳永词“词语尘下”也就是造语较俗的缺点。那么,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李清照指陈柳永词落入俗
贾岛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诗,历来注重练字,所以有“一字千里”的美谈。而在众多诗词中“空”字最为诗人所青睐,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落寞,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空旷,“空”字何以能传达出如此深厚的情感?  道家讲无中生有,佛家讲空中有相,艺术讲虚与实,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意在突出一个空字。宋朝黄公度《暮春山间》说“
在高中所學科目中,语文是发挥着独特作用的一门课程。掌握好语文这一课程,不单单是语文成绩有所提升,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能力、对文章内容的阅读及理解能力,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离不开语文知识。尤其是在高中这一学习阶段,语文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阶段,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能够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主要依靠的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着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红楼梦》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也是一个不得忽视的人物,她就是“名不见经传”而又必须是“赫赫有名”的刘姥姥!和“金陵十二钗”的贵体娇娃乃至府上的焦大比也是天壤之别!然而正是这个来自于贫苦家庭、饱经风霜的老婆婆见证了贾府的兴衰存亡,刘姥姥的小心谨慎、智慧幽默、本色本真,世态炎凉时候的挺身而出、侠肝义胆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影响。然而笔者在此要说的是与作文有关的话题,作文和刘姥姥能有所关联么?  俗话说
按照“文言文序列化教学”课题的指导安排,文言文教学在高二年级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继续深化“文言文知识序列”的教学,注意词法句法的学习积累;二是展开“文言文阅读序列”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古代散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获得文学审美体验。  李慧娟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践行“文言文序列化教学”为目标,从文本解读入手到鉴赏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思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定教学任务。“
语文教学,尤其是到了高中階段,似乎步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因为他们认为课本上学的内容与考试题目并无多大的联系;甚至有些老师也有这样的认识,觉得课本内容除了文言文、诗歌外,其他现代文并不重要。于是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做习题、讲解习题上。这种做法诚然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题能力,但离开了课本内容的学习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教材,注重发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