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给每一位语文教师启发:学习词语不仅需要字典、词典这类专业化的解释,更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勾连。
所谓“勾连”,《汉语大词典》给出解释:勾结、连接、牵涉。运用到教学上,即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运用联想的规律进行接近、相似、对比、因果等多种勾连,从而学习新知识或相关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将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寓言两则》为例,阐述勾连在词语教学中的妙处。
一、勾连语言环境,读出文字的余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基础,但理解词语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托,词语才有肥沃的土壤,理解词义才会水到渠成。”《课标》所指的“上下文”就是“书面语言环境”。把握语境,做到上下文的融会贯通,才能剥丝抽茧,明白文本、作者、编者的意图;才能大胆揣测,从而面对陌生词汇豁然开朗。不仅字斟句酌,更是纵观全文,读出文字的余味袅袅。
1.勾连上文,了解始末,喟叹精彩。《鹬蚌相争》的结尾这样写道:“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学生第一次读到“相持”可能会不太理解。当读到后面的“谁也不让谁”,应该能大致明白“相持”的含义。但这样就够了吗?如果能勾连语言环境,找到上文鹬的“啄”与蚌的“夹”,鹬的“用尽力气”“威胁”与蚌的“毫不示弱”“得意洋洋”,那么他们才能读到这“相持”的余味: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准备一决高下,拼个你死我活……相信这才学生津津乐道的字词,是课堂不经意的精彩。
2.勾连下文,发现矛盾,恍然大悟。《揠苗助长》中的农夫因禾苗不长而内心十分焦急。“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学生能根据阅读经验,从“终于”读出心急的农夫肯定想了很多方法,好不容易才有此妙计。可哪知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他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回到家还假想着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在前后的种种矛盾中,他的可笑被描摹得淋漓尽致。“拔”其实期待着“长”,却意味着“死”。乍看的一致,思忖后的截然相反,矛盾冲突合二为一,直指文末的“枯死”一词。在这词语的鲜明冲击下,在前后的强烈对比中,寓言的道理便不言而喻,学生的领悟水到渠成。
言语离不开环境,上下文是词语表情达意的温床,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所说:“言之用,在一定程度上要从上下文里才能得到解释。”的确,是这样的环境给了文字生命,让它耐人寻味。
二、勾连生活实际,读出文字的真味
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即教育”。在理念的共识下,新课程改革更是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实施的舞台。语文教师需要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引生活的“活水”,让贴近学生的素材走进课堂,从字词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咫尺天涯的微妙意境,真正融学习于生活,融生活于学习,读出文字最本真的味道。
1.联系自己,深有感触。《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中都出现了“筋疲力尽”一词。关注这种巧合与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谈经验感受:你在什么情况下精疲力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四肢无力、全身软趴趴,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累得腰酸背疼……给学生一个支点,相信他们可以“撬起地球”。
2.叙述他人,滔滔不绝。“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说:……”字典告诉我们“威胁”指用武力、权势胁迫。读着这似懂非懂的专业化解释,不妨追问:生活中你听到过威胁的话语吗?古灵精怪的学生保准能给出你预料之外却又意料之中的回答。那么,对于文中鹬的语气、想法便能比较透彻地领悟。
3.事物联想,有所启发。对于《鹬蚌相争》中的二类字“啄”一开始我并没有留意,也没有进行更多的预设。但在课堂上,学生不小心将它换成了“吃”,便引起了一番争论。学生很自然地联系自己知道的“小鸡啄米”来告诉大家:“啄”告诉我们鹬是很珍惜这蚌肉的,所以准备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当学生慢慢有个性地解读时,我们不妨助齐一臂之力:做做动作,再说说你还从“啄”能读出些什么!好动的学生借助肢体活动,一下子就能体会“啄”的心里之急、速度之快。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给学生一个解读的机会,让他们用生活中五花八门的故事、耳濡目染的话语和天马行空的思维来富有个性地解读词语,尽量缩短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也许,这样的还原才是文本的本色,这样的表达才是孩童最真的声音。
三、勾连图画,读出文字的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鉴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特点,将文字与图画巧妙勾连,带领学生启动多项感官功能,不仅看画,更是读词,在多元的相互刺激下,读出文字的趣味。
1.勾连汉字的演变,闻闻汉字的味道。《揠苗助长》中的生字“焦”亦是理解文章少不了的一个亮点。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该字上部分为“隹”,意思为短尾鸟,下部分是四点底,表火,也可以教会学生这个字的笔顺或偏旁。但如果出示一张“焦”字的甲骨文: ,学生的眼球会立刻聚焦。认真看图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会便在你争我抢中琢磨出该字的妙处:把鸟放在火上烤,真是火烧屁股的急呀!
2.勾连文字与插图,收获另一番景色。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插图作为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延伸了文字的内容,是我们应该挖掘的课程资源。本次两则寓言分别都有一幅插图。第一幅描摹了农夫弯着腰一棵一棵地拔禾苗,露出欣喜的笑容;第二幅描摹了渔夫喜笑颜开,手中提着鹬和蚌。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勾连文本和插图,读出农夫“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几乎九十度弯腰拔苗的累,“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的耐心;读出渔夫的喜笑颜开,读出鹬蚌被抓的根源,读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
“凡有书,必有图。”中国汉字,无论是象形还是会意;书中插图,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能通过简单的图像来显而易见地传递信息,使学生能更好地解读文字传达的意义,在图像中找到文字内容的情感依托和心理映照,对文字产生的内在深意产生共鸣,阅读便趣味四溢。
四、勾连已知,读出文字的韵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让学生走在教师的“教”之前,让学生在探寻打开已知世界,开拓崭新空间,将自己知道的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融入当下学习,在文字中穿梭,品出韵味。
1.勾连已有閱读,星星点点却至关重要。二年级时学过寓言《狐假虎威》,三年级上学期读过必读书目《克雷洛夫寓言》,想必平时的动画或课外阅读中也不乏寓言故事。那么,课前的聊聊寓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分享读过的寓言故事,可以交流寓言的特点,可以说说某则寓言的道理。看似不起眼的零碎交流,却直指本课《寓言两则》中的故事、寓意、智慧以及寓言的种种特点,这恰是寓言体裁的独特意味。
2.勾连近义词,更精确地读懂词语。学生有学习的潜能,原以为一个陌生的词语,在学生那儿完全可以“自来熟”。《揠苗助长》中的农夫“巴望”这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这“巴望”是什么意思?学生基本不用“翻箱倒柜”就会迅速回答:就是希望、期望、盼望……一堆的近义词迎面扑来,只是问题随之而来:文中的“巴望”能不能换成希望/期望/盼望呢?学生在这种新旧、异同词汇的比较与推敲中,更透彻、准确地明白“巴望”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把握这种规律,将这种思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架起上下文、课内外、新与旧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余味、真味、趣味、韵味,真正习得方法,学以致用,从学会走向会学,从好学走向学好。
所谓“勾连”,《汉语大词典》给出解释:勾结、连接、牵涉。运用到教学上,即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运用联想的规律进行接近、相似、对比、因果等多种勾连,从而学习新知识或相关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将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寓言两则》为例,阐述勾连在词语教学中的妙处。
一、勾连语言环境,读出文字的余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基础,但理解词语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托,词语才有肥沃的土壤,理解词义才会水到渠成。”《课标》所指的“上下文”就是“书面语言环境”。把握语境,做到上下文的融会贯通,才能剥丝抽茧,明白文本、作者、编者的意图;才能大胆揣测,从而面对陌生词汇豁然开朗。不仅字斟句酌,更是纵观全文,读出文字的余味袅袅。
1.勾连上文,了解始末,喟叹精彩。《鹬蚌相争》的结尾这样写道:“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学生第一次读到“相持”可能会不太理解。当读到后面的“谁也不让谁”,应该能大致明白“相持”的含义。但这样就够了吗?如果能勾连语言环境,找到上文鹬的“啄”与蚌的“夹”,鹬的“用尽力气”“威胁”与蚌的“毫不示弱”“得意洋洋”,那么他们才能读到这“相持”的余味: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准备一决高下,拼个你死我活……相信这才学生津津乐道的字词,是课堂不经意的精彩。
2.勾连下文,发现矛盾,恍然大悟。《揠苗助长》中的农夫因禾苗不长而内心十分焦急。“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学生能根据阅读经验,从“终于”读出心急的农夫肯定想了很多方法,好不容易才有此妙计。可哪知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他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回到家还假想着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在前后的种种矛盾中,他的可笑被描摹得淋漓尽致。“拔”其实期待着“长”,却意味着“死”。乍看的一致,思忖后的截然相反,矛盾冲突合二为一,直指文末的“枯死”一词。在这词语的鲜明冲击下,在前后的强烈对比中,寓言的道理便不言而喻,学生的领悟水到渠成。
言语离不开环境,上下文是词语表情达意的温床,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所说:“言之用,在一定程度上要从上下文里才能得到解释。”的确,是这样的环境给了文字生命,让它耐人寻味。
二、勾连生活实际,读出文字的真味
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即教育”。在理念的共识下,新课程改革更是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实施的舞台。语文教师需要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引生活的“活水”,让贴近学生的素材走进课堂,从字词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咫尺天涯的微妙意境,真正融学习于生活,融生活于学习,读出文字最本真的味道。
1.联系自己,深有感触。《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中都出现了“筋疲力尽”一词。关注这种巧合与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谈经验感受:你在什么情况下精疲力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四肢无力、全身软趴趴,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累得腰酸背疼……给学生一个支点,相信他们可以“撬起地球”。
2.叙述他人,滔滔不绝。“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说:……”字典告诉我们“威胁”指用武力、权势胁迫。读着这似懂非懂的专业化解释,不妨追问:生活中你听到过威胁的话语吗?古灵精怪的学生保准能给出你预料之外却又意料之中的回答。那么,对于文中鹬的语气、想法便能比较透彻地领悟。
3.事物联想,有所启发。对于《鹬蚌相争》中的二类字“啄”一开始我并没有留意,也没有进行更多的预设。但在课堂上,学生不小心将它换成了“吃”,便引起了一番争论。学生很自然地联系自己知道的“小鸡啄米”来告诉大家:“啄”告诉我们鹬是很珍惜这蚌肉的,所以准备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当学生慢慢有个性地解读时,我们不妨助齐一臂之力:做做动作,再说说你还从“啄”能读出些什么!好动的学生借助肢体活动,一下子就能体会“啄”的心里之急、速度之快。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给学生一个解读的机会,让他们用生活中五花八门的故事、耳濡目染的话语和天马行空的思维来富有个性地解读词语,尽量缩短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也许,这样的还原才是文本的本色,这样的表达才是孩童最真的声音。
三、勾连图画,读出文字的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鉴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特点,将文字与图画巧妙勾连,带领学生启动多项感官功能,不仅看画,更是读词,在多元的相互刺激下,读出文字的趣味。
1.勾连汉字的演变,闻闻汉字的味道。《揠苗助长》中的生字“焦”亦是理解文章少不了的一个亮点。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该字上部分为“隹”,意思为短尾鸟,下部分是四点底,表火,也可以教会学生这个字的笔顺或偏旁。但如果出示一张“焦”字的甲骨文: ,学生的眼球会立刻聚焦。认真看图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会便在你争我抢中琢磨出该字的妙处:把鸟放在火上烤,真是火烧屁股的急呀!
2.勾连文字与插图,收获另一番景色。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插图作为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延伸了文字的内容,是我们应该挖掘的课程资源。本次两则寓言分别都有一幅插图。第一幅描摹了农夫弯着腰一棵一棵地拔禾苗,露出欣喜的笑容;第二幅描摹了渔夫喜笑颜开,手中提着鹬和蚌。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勾连文本和插图,读出农夫“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几乎九十度弯腰拔苗的累,“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的耐心;读出渔夫的喜笑颜开,读出鹬蚌被抓的根源,读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
“凡有书,必有图。”中国汉字,无论是象形还是会意;书中插图,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能通过简单的图像来显而易见地传递信息,使学生能更好地解读文字传达的意义,在图像中找到文字内容的情感依托和心理映照,对文字产生的内在深意产生共鸣,阅读便趣味四溢。
四、勾连已知,读出文字的韵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让学生走在教师的“教”之前,让学生在探寻打开已知世界,开拓崭新空间,将自己知道的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融入当下学习,在文字中穿梭,品出韵味。
1.勾连已有閱读,星星点点却至关重要。二年级时学过寓言《狐假虎威》,三年级上学期读过必读书目《克雷洛夫寓言》,想必平时的动画或课外阅读中也不乏寓言故事。那么,课前的聊聊寓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分享读过的寓言故事,可以交流寓言的特点,可以说说某则寓言的道理。看似不起眼的零碎交流,却直指本课《寓言两则》中的故事、寓意、智慧以及寓言的种种特点,这恰是寓言体裁的独特意味。
2.勾连近义词,更精确地读懂词语。学生有学习的潜能,原以为一个陌生的词语,在学生那儿完全可以“自来熟”。《揠苗助长》中的农夫“巴望”这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这“巴望”是什么意思?学生基本不用“翻箱倒柜”就会迅速回答:就是希望、期望、盼望……一堆的近义词迎面扑来,只是问题随之而来:文中的“巴望”能不能换成希望/期望/盼望呢?学生在这种新旧、异同词汇的比较与推敲中,更透彻、准确地明白“巴望”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把握这种规律,将这种思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架起上下文、课内外、新与旧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余味、真味、趣味、韵味,真正习得方法,学以致用,从学会走向会学,从好学走向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