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对萧红小说从文体结构到艺术风格再到语言风格进行研究,探析萧红小说散文化、抒情诗化和语言风格的超常规化等特点,从而发掘出萧红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萧红 小说 风格 探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女作家中,不是最出色的,但却是最独特的。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童年失去母爱的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成年后颠沛流离,在三次不幸的婚姻中苦苦挣扎。在她短短的生命中,用不到九年的时间创作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萧红没有像冰心那样去写“问题小说”,也没有像冯沅君那样来描写缠绵悱恻的爱情,更没有像丁玲那样去写“五四”时期的“新女性”,这位具有超凡天赋的女作家,把她的人生遭遇与她的文学创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思想内涵更为丰富和深邃,艺术风格也更为纯美和独到。在小说创作中从文体结构到抒写方法再到语言的运用,都有她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 以“情绪流”构建文体结构——小说散文化
每一位作家都是一个创作个体,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作家在创作中就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萧红小说在艺术上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她那别具匠心的文体结构。别林斯基曾说:“有文体,这本身就说明了有才华,并且是不平凡的才华”。萧红在小说创作上并没有循规蹈矩,她大胆地进行创新,勇敢地向传统挑战,从传统小说创作的框架中,另辟蹊径,脱颖而出。她用散文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小说,描绘出故乡那块黑土地上远离现代文明的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和他们的苦难、愚昧、挣扎与憧憬。对于小说文体结构的构建,她是别具匠心的。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使她对世界的感悟、对生活的观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敏锐和独到的视角,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使她在创作时得心应手,用独有的不同寻常的手法如行云流水般地创作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这种文体突破了传统小说叙述故事的单一性和模式化,散中求变,变中求真,又有核心精神贯穿其中,并以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进行自传式的抒写,在新鲜活泼中又充满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的小说叙述方式,一般是以时空为轴,进行纵式的结构搭建,或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来构建安排故事情节,而萧红的小说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有意打破这些传统的构建方式,用创作主体的情绪流动串联起诸多逻辑的和非逻辑的创作客体,使它们合理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她的小说呈现出故事情节逻辑性不强、完整性不够、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甚至模糊的散文特征。萧红对小说叙事情节的有意忽略和散文化结构的自觉运用,并非由于她对生活现象的因果关系不善于把握和推导,而是由于她认识和感受生活的方式与众不同所致。萧红几乎承受了她那个时代所有民族的和个人的磨难,苦难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一个全凭感性去生活、去思考、去判断的女人,而生活本来就不一定是按照某种规律、某种逻辑或某种因果关系来进行的,它可能是无章可循的,但却是直观、赤裸和本真的。因此,萧红凭借她独特的感觉和一颗赤子之心,来重现生活最自然、最原始的态势,描绘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而这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杂乱无序的,正因如此,萧红的小说呈现出开放性的散文化结构形态。而这种散文化的结构,并不意味着她的小说只是一些生活片断的随意拼接,它就像一张撒出去的网,能铺得开也能收得拢,故而在开放中仍然具有结构的紧凑性和内在的统一感。这种紧凑性和统一感并不是来源于事件本身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来源于作者的心理情感逻辑,作者以创作主体情绪的流动来搭建作品内在的结构,擢取生活中作者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来构建作品合理的内核。如《在牛车上》,作者好像站在远远的山头,不经意地俯瞰着远处山下发生的一切,似断非断,亦真亦幻,型在其外而意在其中,作者的内在情感逻辑代替了任何有形的控制,形成了作品的内在秩序和结构。又如《呼兰河传》,全书没有清晰完整的脉络,也没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随着情绪的流动,信手拈取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断,用作者的心理情感逻辑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艺术境界。
二 以“诗心”感悟生活——小说、散文抒情诗化
萧红小说在艺术上的又一特征是浓郁的抒情诗味和明朗的画面感。萧红不是一个诗人却有诗人的心灵,她善于在枯燥的生活中捕捉诗的味道,然后又用画家独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百态,因此,她的小说不仅具有散文化特征而且还具有抒情诗化和绘画化的特征。如她的《呼兰河传》,既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谣,又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在这部小说中,萧红使用了“回环复沓”这种古老的诗歌表现形式来表达她的内心世界:第四章从第二节开始直到第五节,每一节的开头都是类似的叙述语言,如:“我的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作者借助“回环复沓”这种形式来强调自我的心理感觉,然后进一步将这种感觉外化,营造出强烈的诗的氛围,读来感人肺腑,像身临其境一般。作者是用诗人的感情画家的笔法在创作。小说中对七月十五放河灯的描绘,就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萧红用画家的笔,勾勒出小城人们夜观河灯的情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写出了人们窘迫的生活中一点可怜的快乐。“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的。”萧红用素描的手法,诗化的语言,把传统的风俗与凄凉的夜景融汇在一起,营造出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像诗歌一样,萧红小说中也存在着一个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如《牛车上》《桥》《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中,都闪动着一个美丽的身影。她天真烂漫、纯洁善良,在苦难的生活中勇敢地挣扎着、奋斗着、呼唤着、憧憬着自由和美好,读者似乎可以感受到她的呼吸和脉动,但又有点儿飘忽和朦胧。因而可以说萧红的小说既是小说又是真正的诗。
萧红不是画家,而在她的许多小说中却体现出了她天生的绘画才能,她用画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来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描绘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风俗画。如《小城三月》中漫天杨花漫舞,绿意初上枝头的早春景象,浪漫而又生机盎然。《生死场》中关于“十二月严寒的夜”的描写:寒风、飞雪、枯树、冷月,每一种景物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雄浑中透出凄美;特别是《呼兰河传》中一串串的风土画如“跳大神”“唱秧歌”等,粗线条地勾勒出北大荒带有大红大绿的原生态的生活色彩,而这种色彩又是被覆盖上了一层暗灰色的基调。萧红在描写人物心理状态时,也用绘画的手法进行描绘,随着人物心理的变化,人物的内心竟然也常常呈现出色彩绚丽的画面。《看风筝》中,萧红就是将人物心理的变化用画面的方式描绘出来的:刘成的父亲听说儿子回来了,欣喜若狂地奔去。“他心里生了无数的蝴蝶……沿着旁边的大树,他在梦中走着。”这里,将人物内心的欣喜之情外化成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真是独具匠心。 萧红是一个极“自我”的女人,这一特点又使她的小说在诗情画意之中涂抹着一层浓郁的“自我”感觉色调,如《呼兰河传》中写七月十五放河灯的一段:“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读者从字里行间里都能体会到作者的悲凉心绪:人生就如这河灯,繁华过后是悲凉。犹如《商市街·借》中描写:“圆月从东北一小片林梢透过来,暗红色的圆月,很大很混浊的样子,好像老人昏花的眼睛垂到天边去。”作者把万般无奈的心绪托付在具体景物之中,当时的“我”就是萧红本人的真实写照,当时的她饥寒交迫贫病交加,也可以说是萧红人生最为黑暗的时候,年轻的她已经有了韶光易逝、人生几何的沧桑感慨。悲苦不幸的人生经历,使萧红既有超乎寻常的忧郁型的敏感,又有极强的反叛一切的叛逆性。这种双重性格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便形成了她独有的味道:柔美中带着粗犷。既有写北大荒的罡风暴雪,又有写呼兰河的柔波细柳;既有写北大荒人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强悍不屈,又有写《后花园》里姹紫嫣红的浪漫与温婉,让人暂时忘却一切痛苦与磨难,忘我地陶醉在诗情画意里。刚柔并济的审美视点使萧红的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诗化、绘画化等特点的同时,又带有北大荒独有的情味,使其更易打动人心,感染力极强。
三 以新鲜陌生的语言抒写人生——语言组合非正常化
在现代文学史上众多的作家中,萧红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也与众不同,初读她的作品,让人感觉极不习惯她的语言表达方式,她几乎不按照常人的思维方式来叙述,极其生疏别扭,但读得多了,又觉极其自然新鲜、朴拙俏皮,似乎她不用这种方式说话就不是她的风格了。
“清晨,城市中的叫卖声凉水似地浸透着睡在街上的人间。”(《清晨的马路上》)
“花儿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月夸奖得和水滚着那么热。”(《后花园》)
“芹的尖叫声从窗口射下来,经过成排的雨线,压倒雨的叫声。”(《弃儿》)
这些描述不同于常规的语言方式,读起来艰涩、拗口,在逻辑思维方面存在着悖谬或断裂性,在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把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放到整个作品中去感觉、去揣摩,就会感到它们才是最适合表达萧红作品内在情调的语言组合,如果换上另外一种正常的语言组合,可能还不能表达出萧红作品的这种“内在情调”,反而还会破坏这种“内在情调”。
《呼兰河传》中关于冯歪嘴子有一段像孩子唱歌谣一样的的描述: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
在后花园里,作者这样描述道: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蝴蝶随意的飞……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句式简单、重复,但却充满童趣,富有节奏感,像一首古老的民谣,蕴藏一份耐人寻味的美丽。这便是萧红式的语言,无可替代也无法复制。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称它是“一串凄婉的歌谣”,不仅道出了小说叙事经验的零碎化,更道出了萧红语言的特点:民间化、儿童化和音乐化,新鲜、生疏、直率、自然。
萧红这种新鲜、生疏的非正常的语言组合不仅直率、自然,而且还蕴含着一种朴拙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如《呼兰河传》“尾声”里的几段话: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读者从单调而重复的句型和回环往复的叙述方式中,总能体味出不同寻常的滋味,这种单调重复正折射出人世间生生死死的单调循环,以及难以言状的人生悲凉。总之,清纯质朴、多韵隽逸、内蕴醇厚,又新鲜独特,是萧红语言风格的重要特征。
丹纳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的天才‘就在于突破惯例与传统的窠臼,另辟蹊径’。”萧红在小说创作上独具匠心,结构挥洒自如,以作家主观的情绪流动来构建文体,小说呈现出非情节化、非戏剧化的散文化和绘画化倾向,并以诗人独有的敏感来感悟世界,诗化人生,这对以后的作家如何从传统、规范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因此,萧红,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虽没有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作品,但她所独有的“萧红式”的创作风格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不灭的印象,给后来作家突破陈规、创作风格多样化开了先河。她的作品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红蔷薇,虽不娇艳华丽,但却永驻心中。
参考文献:
[1] 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2] [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 铁峰:《萧红文学之路》,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张正华,女,1964—,河南固始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基础学科部。
关键词:萧红 小说 风格 探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女作家中,不是最出色的,但却是最独特的。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童年失去母爱的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成年后颠沛流离,在三次不幸的婚姻中苦苦挣扎。在她短短的生命中,用不到九年的时间创作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萧红没有像冰心那样去写“问题小说”,也没有像冯沅君那样来描写缠绵悱恻的爱情,更没有像丁玲那样去写“五四”时期的“新女性”,这位具有超凡天赋的女作家,把她的人生遭遇与她的文学创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思想内涵更为丰富和深邃,艺术风格也更为纯美和独到。在小说创作中从文体结构到抒写方法再到语言的运用,都有她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 以“情绪流”构建文体结构——小说散文化
每一位作家都是一个创作个体,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作家在创作中就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萧红小说在艺术上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她那别具匠心的文体结构。别林斯基曾说:“有文体,这本身就说明了有才华,并且是不平凡的才华”。萧红在小说创作上并没有循规蹈矩,她大胆地进行创新,勇敢地向传统挑战,从传统小说创作的框架中,另辟蹊径,脱颖而出。她用散文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小说,描绘出故乡那块黑土地上远离现代文明的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和他们的苦难、愚昧、挣扎与憧憬。对于小说文体结构的构建,她是别具匠心的。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使她对世界的感悟、对生活的观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敏锐和独到的视角,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使她在创作时得心应手,用独有的不同寻常的手法如行云流水般地创作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这种文体突破了传统小说叙述故事的单一性和模式化,散中求变,变中求真,又有核心精神贯穿其中,并以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进行自传式的抒写,在新鲜活泼中又充满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的小说叙述方式,一般是以时空为轴,进行纵式的结构搭建,或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来构建安排故事情节,而萧红的小说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有意打破这些传统的构建方式,用创作主体的情绪流动串联起诸多逻辑的和非逻辑的创作客体,使它们合理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她的小说呈现出故事情节逻辑性不强、完整性不够、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甚至模糊的散文特征。萧红对小说叙事情节的有意忽略和散文化结构的自觉运用,并非由于她对生活现象的因果关系不善于把握和推导,而是由于她认识和感受生活的方式与众不同所致。萧红几乎承受了她那个时代所有民族的和个人的磨难,苦难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一个全凭感性去生活、去思考、去判断的女人,而生活本来就不一定是按照某种规律、某种逻辑或某种因果关系来进行的,它可能是无章可循的,但却是直观、赤裸和本真的。因此,萧红凭借她独特的感觉和一颗赤子之心,来重现生活最自然、最原始的态势,描绘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而这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杂乱无序的,正因如此,萧红的小说呈现出开放性的散文化结构形态。而这种散文化的结构,并不意味着她的小说只是一些生活片断的随意拼接,它就像一张撒出去的网,能铺得开也能收得拢,故而在开放中仍然具有结构的紧凑性和内在的统一感。这种紧凑性和统一感并不是来源于事件本身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来源于作者的心理情感逻辑,作者以创作主体情绪的流动来搭建作品内在的结构,擢取生活中作者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来构建作品合理的内核。如《在牛车上》,作者好像站在远远的山头,不经意地俯瞰着远处山下发生的一切,似断非断,亦真亦幻,型在其外而意在其中,作者的内在情感逻辑代替了任何有形的控制,形成了作品的内在秩序和结构。又如《呼兰河传》,全书没有清晰完整的脉络,也没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随着情绪的流动,信手拈取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断,用作者的心理情感逻辑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艺术境界。
二 以“诗心”感悟生活——小说、散文抒情诗化
萧红小说在艺术上的又一特征是浓郁的抒情诗味和明朗的画面感。萧红不是一个诗人却有诗人的心灵,她善于在枯燥的生活中捕捉诗的味道,然后又用画家独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百态,因此,她的小说不仅具有散文化特征而且还具有抒情诗化和绘画化的特征。如她的《呼兰河传》,既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谣,又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在这部小说中,萧红使用了“回环复沓”这种古老的诗歌表现形式来表达她的内心世界:第四章从第二节开始直到第五节,每一节的开头都是类似的叙述语言,如:“我的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作者借助“回环复沓”这种形式来强调自我的心理感觉,然后进一步将这种感觉外化,营造出强烈的诗的氛围,读来感人肺腑,像身临其境一般。作者是用诗人的感情画家的笔法在创作。小说中对七月十五放河灯的描绘,就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萧红用画家的笔,勾勒出小城人们夜观河灯的情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写出了人们窘迫的生活中一点可怜的快乐。“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的。”萧红用素描的手法,诗化的语言,把传统的风俗与凄凉的夜景融汇在一起,营造出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像诗歌一样,萧红小说中也存在着一个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如《牛车上》《桥》《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中,都闪动着一个美丽的身影。她天真烂漫、纯洁善良,在苦难的生活中勇敢地挣扎着、奋斗着、呼唤着、憧憬着自由和美好,读者似乎可以感受到她的呼吸和脉动,但又有点儿飘忽和朦胧。因而可以说萧红的小说既是小说又是真正的诗。
萧红不是画家,而在她的许多小说中却体现出了她天生的绘画才能,她用画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来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描绘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风俗画。如《小城三月》中漫天杨花漫舞,绿意初上枝头的早春景象,浪漫而又生机盎然。《生死场》中关于“十二月严寒的夜”的描写:寒风、飞雪、枯树、冷月,每一种景物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雄浑中透出凄美;特别是《呼兰河传》中一串串的风土画如“跳大神”“唱秧歌”等,粗线条地勾勒出北大荒带有大红大绿的原生态的生活色彩,而这种色彩又是被覆盖上了一层暗灰色的基调。萧红在描写人物心理状态时,也用绘画的手法进行描绘,随着人物心理的变化,人物的内心竟然也常常呈现出色彩绚丽的画面。《看风筝》中,萧红就是将人物心理的变化用画面的方式描绘出来的:刘成的父亲听说儿子回来了,欣喜若狂地奔去。“他心里生了无数的蝴蝶……沿着旁边的大树,他在梦中走着。”这里,将人物内心的欣喜之情外化成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真是独具匠心。 萧红是一个极“自我”的女人,这一特点又使她的小说在诗情画意之中涂抹着一层浓郁的“自我”感觉色调,如《呼兰河传》中写七月十五放河灯的一段:“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读者从字里行间里都能体会到作者的悲凉心绪:人生就如这河灯,繁华过后是悲凉。犹如《商市街·借》中描写:“圆月从东北一小片林梢透过来,暗红色的圆月,很大很混浊的样子,好像老人昏花的眼睛垂到天边去。”作者把万般无奈的心绪托付在具体景物之中,当时的“我”就是萧红本人的真实写照,当时的她饥寒交迫贫病交加,也可以说是萧红人生最为黑暗的时候,年轻的她已经有了韶光易逝、人生几何的沧桑感慨。悲苦不幸的人生经历,使萧红既有超乎寻常的忧郁型的敏感,又有极强的反叛一切的叛逆性。这种双重性格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便形成了她独有的味道:柔美中带着粗犷。既有写北大荒的罡风暴雪,又有写呼兰河的柔波细柳;既有写北大荒人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强悍不屈,又有写《后花园》里姹紫嫣红的浪漫与温婉,让人暂时忘却一切痛苦与磨难,忘我地陶醉在诗情画意里。刚柔并济的审美视点使萧红的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诗化、绘画化等特点的同时,又带有北大荒独有的情味,使其更易打动人心,感染力极强。
三 以新鲜陌生的语言抒写人生——语言组合非正常化
在现代文学史上众多的作家中,萧红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也与众不同,初读她的作品,让人感觉极不习惯她的语言表达方式,她几乎不按照常人的思维方式来叙述,极其生疏别扭,但读得多了,又觉极其自然新鲜、朴拙俏皮,似乎她不用这种方式说话就不是她的风格了。
“清晨,城市中的叫卖声凉水似地浸透着睡在街上的人间。”(《清晨的马路上》)
“花儿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月夸奖得和水滚着那么热。”(《后花园》)
“芹的尖叫声从窗口射下来,经过成排的雨线,压倒雨的叫声。”(《弃儿》)
这些描述不同于常规的语言方式,读起来艰涩、拗口,在逻辑思维方面存在着悖谬或断裂性,在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把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放到整个作品中去感觉、去揣摩,就会感到它们才是最适合表达萧红作品内在情调的语言组合,如果换上另外一种正常的语言组合,可能还不能表达出萧红作品的这种“内在情调”,反而还会破坏这种“内在情调”。
《呼兰河传》中关于冯歪嘴子有一段像孩子唱歌谣一样的的描述: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
在后花园里,作者这样描述道: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蝴蝶随意的飞……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句式简单、重复,但却充满童趣,富有节奏感,像一首古老的民谣,蕴藏一份耐人寻味的美丽。这便是萧红式的语言,无可替代也无法复制。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称它是“一串凄婉的歌谣”,不仅道出了小说叙事经验的零碎化,更道出了萧红语言的特点:民间化、儿童化和音乐化,新鲜、生疏、直率、自然。
萧红这种新鲜、生疏的非正常的语言组合不仅直率、自然,而且还蕴含着一种朴拙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如《呼兰河传》“尾声”里的几段话: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读者从单调而重复的句型和回环往复的叙述方式中,总能体味出不同寻常的滋味,这种单调重复正折射出人世间生生死死的单调循环,以及难以言状的人生悲凉。总之,清纯质朴、多韵隽逸、内蕴醇厚,又新鲜独特,是萧红语言风格的重要特征。
丹纳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的天才‘就在于突破惯例与传统的窠臼,另辟蹊径’。”萧红在小说创作上独具匠心,结构挥洒自如,以作家主观的情绪流动来构建文体,小说呈现出非情节化、非戏剧化的散文化和绘画化倾向,并以诗人独有的敏感来感悟世界,诗化人生,这对以后的作家如何从传统、规范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因此,萧红,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虽没有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作品,但她所独有的“萧红式”的创作风格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不灭的印象,给后来作家突破陈规、创作风格多样化开了先河。她的作品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红蔷薇,虽不娇艳华丽,但却永驻心中。
参考文献:
[1] 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2] [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 铁峰:《萧红文学之路》,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张正华,女,1964—,河南固始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基础学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