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刊如何借优势寻发展
作为中国重要的主流媒体,党刊在适应当前文化体制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前提下,保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就是充分发挥其先天优势。
强化权威性。党刊的权威源自办刊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各种报道都有严格的审稿程序,一旦有质疑,宁愿放弃关注度,不能失信于读者,这是党刊必须坚守的。
突出工作指导性。作为党的机关刊物,党刊是各级党组织连接基层党和政府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纽带和桥梁,是中央安排部署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因此,突出工作指导性才能体现党刊的办刊宗旨及其职能定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工作指导性开展的工作报道必须摒弃呆板说教的文风、千文一面的程式化套路。
整合作者资源。党刊的政治地位及其社会公信力对优秀作者颇具吸引力。党刊背后的作者队伍强大,无论身份还是知名度,都是其他刊物所不能相比的。党刊应对既往作者和目标作者定期进行分类、梳理,在部门、栏目、编辑之间搭建起作者交换与共享的资源平台。
整合信息资源。党刊抢占言论制高点,要利用自己在重大、全局性新闻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发布上的有利条件,努力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新闻、解读政策,并做好独家的拳头产品。
(滕抒/《中国新闻出版报》)
如何做好对外文化报道
文化类题材是一个重要的对外报道领域,哪些活动值得我们介绍给外国读者,从什么角度写,怎么写才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呢?对外文化报道记者应注意以下六类题材:
1、善用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艺术家的形象。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并且得到来自全球艺术权威的尊重,而他们的这些成就既是对世界文化所作的贡献,也是意见领袖们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的衡量标准。中国的艺术家们是从中国到世界各地最成功的大使,是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者,也是中国软实力的最佳代表。
2、报道能够反映中国政府、文化机构以及艺术家开放心态的项目。
3、反映中国文化领域的国际化和时代性及融入世界主流文化的动态。
4、利用外国读者感兴趣的敏感话题,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
5、从多元文化和流行文化折射时尚的、现代的中国,以及人民对艺术宽容开放的心态。
6、配合政府的文化外交项目,把握我们把演出送到外国人家门口的机会,集中介绍中国的多元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陈婕/《对外传播》)
专业学术期刊的市场拓展
文质兼美:专业学术期刊的品牌化拓展。作为期刊品质以及形象的集中体现,品牌的创立与接受代表期刊自我定位的成功,也意味着期刊对市场资源的占有。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张伯海指出品牌期刊即“期刊媒体里面那些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可见品牌即是文质兼美的代名词。
他山之石:专业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拓展。国际上期刊网络化的途径有两种:由非营利性质的主办方(包括各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网站等)开发的有自主版权的网络化期刊;由营利性质的权威数字文献服务机构(如国外的EBSCO、国内的CNKI等)代理的网络化期刊。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第二种方式实现学术期刊的网络化。
奇文共欣赏:专业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拓展。学术需要争鸣、思想需要争锋,我们一方面必须及时了解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另一方面也需要准确、充分、全面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与同行进行交流。因此,推动学术知识生产和传播必然要求刊物走出国门。
(龚璇/《中国出版》)
西方报业应对新媒体竞争的方式
现在的报业竞争,不仅是同类媒体之间的竞争,更主要的是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新媒体的冲击,首先在西方的报业中呈现出来了。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媒体已经在与网络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为走出困境,西方报业开始创新求生。其方式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推动报纸在线付费阅读。
二是网络版和印刷版采用不同的办报风格。如英国纸质的《每日邮报》比较保守,但其网络版却轻松活泼。
三是免费派送报纸以抢占市场。报纸的发行量是维持印刷纸媒广告营收的前提,因此一些媒体人士将眼光放在免费派送报纸上。
四是大报小型化。如《泰晤士报》、近年《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和欧洲版,来纷纷采用小版面的形式。小报的尝试除了迎合读者因电脑屏幕而改变的阅读习惯外,更被视作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五是吸引年轻读者。六是改进报纸内容生产。除了渠道和传播方式的改革之外,新闻内容本身的改进是重中之重。传统报业除了利用新媒体来收集新闻线索、建立互动渠道外,更重要的是提供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吴飞/《新闻记者》)
作为中国重要的主流媒体,党刊在适应当前文化体制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前提下,保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就是充分发挥其先天优势。
强化权威性。党刊的权威源自办刊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各种报道都有严格的审稿程序,一旦有质疑,宁愿放弃关注度,不能失信于读者,这是党刊必须坚守的。
突出工作指导性。作为党的机关刊物,党刊是各级党组织连接基层党和政府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纽带和桥梁,是中央安排部署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因此,突出工作指导性才能体现党刊的办刊宗旨及其职能定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工作指导性开展的工作报道必须摒弃呆板说教的文风、千文一面的程式化套路。
整合作者资源。党刊的政治地位及其社会公信力对优秀作者颇具吸引力。党刊背后的作者队伍强大,无论身份还是知名度,都是其他刊物所不能相比的。党刊应对既往作者和目标作者定期进行分类、梳理,在部门、栏目、编辑之间搭建起作者交换与共享的资源平台。
整合信息资源。党刊抢占言论制高点,要利用自己在重大、全局性新闻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发布上的有利条件,努力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新闻、解读政策,并做好独家的拳头产品。
(滕抒/《中国新闻出版报》)
如何做好对外文化报道
文化类题材是一个重要的对外报道领域,哪些活动值得我们介绍给外国读者,从什么角度写,怎么写才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呢?对外文化报道记者应注意以下六类题材:
1、善用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艺术家的形象。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并且得到来自全球艺术权威的尊重,而他们的这些成就既是对世界文化所作的贡献,也是意见领袖们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的衡量标准。中国的艺术家们是从中国到世界各地最成功的大使,是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者,也是中国软实力的最佳代表。
2、报道能够反映中国政府、文化机构以及艺术家开放心态的项目。
3、反映中国文化领域的国际化和时代性及融入世界主流文化的动态。
4、利用外国读者感兴趣的敏感话题,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
5、从多元文化和流行文化折射时尚的、现代的中国,以及人民对艺术宽容开放的心态。
6、配合政府的文化外交项目,把握我们把演出送到外国人家门口的机会,集中介绍中国的多元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陈婕/《对外传播》)
专业学术期刊的市场拓展
文质兼美:专业学术期刊的品牌化拓展。作为期刊品质以及形象的集中体现,品牌的创立与接受代表期刊自我定位的成功,也意味着期刊对市场资源的占有。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张伯海指出品牌期刊即“期刊媒体里面那些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可见品牌即是文质兼美的代名词。
他山之石:专业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拓展。国际上期刊网络化的途径有两种:由非营利性质的主办方(包括各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网站等)开发的有自主版权的网络化期刊;由营利性质的权威数字文献服务机构(如国外的EBSCO、国内的CNKI等)代理的网络化期刊。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第二种方式实现学术期刊的网络化。
奇文共欣赏:专业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拓展。学术需要争鸣、思想需要争锋,我们一方面必须及时了解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另一方面也需要准确、充分、全面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与同行进行交流。因此,推动学术知识生产和传播必然要求刊物走出国门。
(龚璇/《中国出版》)
西方报业应对新媒体竞争的方式
现在的报业竞争,不仅是同类媒体之间的竞争,更主要的是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新媒体的冲击,首先在西方的报业中呈现出来了。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媒体已经在与网络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为走出困境,西方报业开始创新求生。其方式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推动报纸在线付费阅读。
二是网络版和印刷版采用不同的办报风格。如英国纸质的《每日邮报》比较保守,但其网络版却轻松活泼。
三是免费派送报纸以抢占市场。报纸的发行量是维持印刷纸媒广告营收的前提,因此一些媒体人士将眼光放在免费派送报纸上。
四是大报小型化。如《泰晤士报》、近年《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和欧洲版,来纷纷采用小版面的形式。小报的尝试除了迎合读者因电脑屏幕而改变的阅读习惯外,更被视作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五是吸引年轻读者。六是改进报纸内容生产。除了渠道和传播方式的改革之外,新闻内容本身的改进是重中之重。传统报业除了利用新媒体来收集新闻线索、建立互动渠道外,更重要的是提供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吴飞/《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