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学科在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里,位置比较特殊,它同其他学科一样,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可是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相对于身体素质与健康个性的培养,在四十五分钟之内教给学生某项运动的方法、技巧、作用实在有限。我们要考虑的是,根据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体育学科的课程特点,怎样增强教学效果,即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变有限为无限。
一、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内容固定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可供支配时间减少,个性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对于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国家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体育学科也是如此。为了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我认为体育学科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独特的现实条件进行创新,力争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对于职业教育来讲,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把精力用于就业,对于课程学习不甚重视,更别谈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学要完成的目标,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是一点也不能减轻的。
二、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
(一)创新教学思想。树立起健康至上、求知为主的教学思想。健康至上的思想重点强调的是要把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让健康维护与健康改善工作延伸到体育教学空间之内,让体育服务与健康的理念得到落实,这就使体育教材与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而求知为主的思想重点强调的则是对体育的功能、目标、内容、方法等的重新认知,使学生与教师相互配合,构建起更为完善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二)创新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并不完全是锻炼身体,单纯的健身是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全部内涵的,而单独靠体育课堂教学也无法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我们要注重技能的传授,以及习惯、意识、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所收获,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把体育教学的体统目标从增强体质变为健康至上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在这里我们提出三个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到体育的意义,使其有一个积极明确的学习态度,并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
2.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技能,用多种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健身锻炼。
3.要求学生具有独自健身与合作健身的双重能力,使其在学习或者是日后的工作中树立不间断的健身意识,并抓住各种途径健身。
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创新的一些实践性建议
(一)要使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起健康至上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卫生工作在职业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显现出来,注意心理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三者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身体同心理素质是所有素质的硬件和基础。要把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拼搏精神与公平竞争意识,对学生开展宽容、理解、责任、合作、尊重等情感教育。
(二)针对职业学院的学生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要增加培养体育能力的内容,除了教给学生理论、技能、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获得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体育教学的创新,具体是教学方法的创新。现代教育同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是主体的转换,我们已经意识到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而从课程编排的角度则要注意到以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改变为以动机、方法、经验、活动为主体的教学。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与创造空间,要以启发式教学模式代替注入式教学模式,强化多样性、实效性、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在组织教学上,要做到自由、活泼、愉快,在教学手段上,要做到趣味性与严肃性相结合,以及信息的多向流动,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尽可能多地采取示范法、作业法、实习法、讨论法、对话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的体育能力。
(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评价体系的改变在于从原来的最终评价到现在的全过程评价。以往的体育评价以达标为主,考验的是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学生的体育能力,但并不十分科学。而目前创新后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单纯重视学生的达标成绩,还要把评价贯穿到全部教学活动当中,展开日常的师评、生自评、生互评等。而在评价内容方面,则包含生理测试、身体测试、技能目标、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内容。总之,不能把评分看得过重,而是要把评价重点移至调节教学过程的目标上来,转到健康至上、求知为主的终身体育学习上来。
四、结语
近些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类院校的各门学科当中,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总体上是成功与失败并存的局面。体育课程的创新可以以其他学科为借鉴,但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独特的一面,把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争取尽快完成新型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一娇.浅谈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创新[J].金山,2010,(04).
[2]谢菁.基于教学创新: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简析[J].职业,2011,(24).
[3]史新宇.对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创新的探讨[J].成才之路,2009,(34).
[4]朱志明.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5]孙君毕,陈统裕.中职体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06).
一、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内容固定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可供支配时间减少,个性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对于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国家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体育学科也是如此。为了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我认为体育学科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独特的现实条件进行创新,力争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对于职业教育来讲,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把精力用于就业,对于课程学习不甚重视,更别谈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学要完成的目标,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是一点也不能减轻的。
二、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
(一)创新教学思想。树立起健康至上、求知为主的教学思想。健康至上的思想重点强调的是要把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让健康维护与健康改善工作延伸到体育教学空间之内,让体育服务与健康的理念得到落实,这就使体育教材与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而求知为主的思想重点强调的则是对体育的功能、目标、内容、方法等的重新认知,使学生与教师相互配合,构建起更为完善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二)创新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并不完全是锻炼身体,单纯的健身是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全部内涵的,而单独靠体育课堂教学也无法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我们要注重技能的传授,以及习惯、意识、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所收获,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把体育教学的体统目标从增强体质变为健康至上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在这里我们提出三个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到体育的意义,使其有一个积极明确的学习态度,并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
2.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技能,用多种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健身锻炼。
3.要求学生具有独自健身与合作健身的双重能力,使其在学习或者是日后的工作中树立不间断的健身意识,并抓住各种途径健身。
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创新的一些实践性建议
(一)要使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起健康至上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卫生工作在职业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显现出来,注意心理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三者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身体同心理素质是所有素质的硬件和基础。要把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拼搏精神与公平竞争意识,对学生开展宽容、理解、责任、合作、尊重等情感教育。
(二)针对职业学院的学生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要增加培养体育能力的内容,除了教给学生理论、技能、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获得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体育教学的创新,具体是教学方法的创新。现代教育同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是主体的转换,我们已经意识到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而从课程编排的角度则要注意到以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改变为以动机、方法、经验、活动为主体的教学。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与创造空间,要以启发式教学模式代替注入式教学模式,强化多样性、实效性、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在组织教学上,要做到自由、活泼、愉快,在教学手段上,要做到趣味性与严肃性相结合,以及信息的多向流动,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尽可能多地采取示范法、作业法、实习法、讨论法、对话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的体育能力。
(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评价体系的改变在于从原来的最终评价到现在的全过程评价。以往的体育评价以达标为主,考验的是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学生的体育能力,但并不十分科学。而目前创新后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单纯重视学生的达标成绩,还要把评价贯穿到全部教学活动当中,展开日常的师评、生自评、生互评等。而在评价内容方面,则包含生理测试、身体测试、技能目标、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内容。总之,不能把评分看得过重,而是要把评价重点移至调节教学过程的目标上来,转到健康至上、求知为主的终身体育学习上来。
四、结语
近些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类院校的各门学科当中,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总体上是成功与失败并存的局面。体育课程的创新可以以其他学科为借鉴,但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独特的一面,把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争取尽快完成新型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一娇.浅谈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创新[J].金山,2010,(04).
[2]谢菁.基于教学创新: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简析[J].职业,2011,(24).
[3]史新宇.对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创新的探讨[J].成才之路,2009,(34).
[4]朱志明.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5]孙君毕,陈统裕.中职体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