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经典作品《菊花》自发表以来以其凝练的语言艺术、精妙的叙事技巧和对女性自我价值耐人寻味的思索获得学术界的不断好评。本文以空间的建构为视角,以情节的发展为依托,分析《菊花》中空间的奠定、对峙与突围。通过对三种不同空间的分析来说明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所遭遇的无形束缚,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艰难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空间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斯坦贝克一生共创作了14部小说、多篇短篇故事、电影剧本、戏剧和纪实性作品,并在1939年和1962年分别荣获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是多色调的,杂糅了地方色彩、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 (王守仁2012:226),深受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欢迎。其中,经典短篇小说《菊花》包含了作家凝练的语言艺术、精妙的叙事技巧和对女性自我价值耐人寻味的思索。(徐小琴 2011:146)《菊花》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里那斯山谷为背景,讲述了农场主亨利与妻子伊莉莎一天的生活以及伊莉莎与一位补锅匠相遇的故事。女主人公伊莉莎·艾伦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妇女,她向往自由的生活,渴望被人欣赏并希望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当时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这样的想法与传统女性应该扮演的角色是相悖的,她从未得到过丈夫亨利的欣赏和赞美,夫妻之间缺乏激情和交流。因此,伊莉莎只能将这种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被欣赏的愿望寄托在种植菊花上。直到一天,她碰到一个四处流浪并且过着自由生活的补锅匠,她以为自己被欣赏并且开始慢慢找回作为女性的价值所在。但是最后,当伊莉莎发现送给补锅匠的菊花被弃之路旁时,她对于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寻找彻底破灭。
小说自发表后就一直受到批评家的好评, 被誉为“斯坦贝克在艺术上最成功的小说”(Parini1995:146)、“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 (Mordecai Marcus1965:54)。評论家们纷纷从多个视角解读了这本小说的文学内涵。早在1958年国外就有一些批评家对《菊花》进行过探究。有学者认为女主人公的原型是斯坦贝克的第一任妻子,她既能干又有智慧却为了丈夫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而男主人公亨利则映射了斯坦贝克自己本身,他专注于写作因此忽略了对妻子的关怀,导致两人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隔阂(Les Stanwood2008:87-88)。也有学者认为作品中存在着结构和性别两种形式的象征,一方面结构象征使得作品的情节和结构更加精美,另一方面性别象征则更形象地揭示了女主人公在渴望被认可中的挣扎(John H. Timmerman:2012:29-30)。还有学者认为缺乏沟通和交流使两人之间产生矛盾和隔阂,但是越来越多的矛盾却没有引发他们之间的争执才是导致故事悲剧的原因(Gregory J. Palmerino)。因为争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沟通的手段。放弃争执意味着无力于解释与交流。国内对《菊花》的研究起步较晚,据笔者查询中国知网,十几年来众多学者对这部短篇小说的关注度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女性主义、象征主义、文体学等方面,而对作品中空间艺术的探究少之又少。自2003年以来,国内从不同视角对《菊花》的研究共有65篇左右。其中以女性主义为视角的研究约有25篇,以象征主义作为切入点的研究约有10篇,还有部分学者从心理学、文体学以及叙事学等众多视角探究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学者从生态女性的视角出发,认为男性不仅渴望征服自然还想要控制女性,以此来揭发男权社会中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困境。通过这一点来唤醒和呼吁人们去关爱女性,珍惜自然。(张丽2013:110) 也有学者通过分析菊花、山谷、灰雾、花盆,补锅匠等意象,阐述女主人公在菊花中寄托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如何在实用主义的社会面前幻灭。”(韩荣2015:46)另外,有学者从A .J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菊花》的叙述结构, 阐释故事中主要语义素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姜淑芹2005:123)以上各评论角度虽新颖但却很少涉及空间构建的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空间构建来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所遭遇的无形束缚,以及她们展示自我的空间的狭隘与机会的渺茫,并以此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艰难的生存困境。
一、空间的背景之序幕
在《菊花》中,故事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里那斯山谷为背景展开的。小说的开头通过描绘冬雾笼罩的萨里那斯山谷,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作为背景的奠定,作者首次建构的空间平静而压抑为全文的基调奠定了基础。
“灰色法兰绒毯一般的冬雾高高地笼罩着萨里那斯山谷,把山谷与天空以及外部世界截然隔断开来。”(王成武1982:2)小说的第一句话就通过动词性隐喻和名词性隐喻的结合运用把山谷被冬雾笼罩的隔绝感描述出来,让读者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产生一种沉重的感觉,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作者用“灰色”和“法兰绒般的”形容冬雾的颜色和质感也是为了突显环境带来的压抑之感。 “隔绝”一词更是有一语双关的意思,预示着下文中女主人公的生活也像这被冬雾笼罩的山谷一样让人感觉压抑乏味。在第二句话中,“雾障犹如一只锅盖严严实实扣在山峦之上,使得峡谷看上去成了一口密封的大锅。”(王成武1982:2)作者更是直接把山谷形容成“一口密封的大锅”,把冬雾描绘成一个锅盖“严严实实地扣在山峦之上”, 一种密闭的容器感跃然纸上。作者用开头短短的两句话,就营造出了一种让人窒息的密闭空间感。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不禁让读者思考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住在这里的人们会觉得生活压抑烦闷吗?这样的空间建构是否与主人公的命运相连?
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会发现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将在作者建构另外两个空间的时候一一解开。作者建构的第一个空间作为背景环境为全文的感情基调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第二个空间,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它照应了第一个空间营造的沉闷气氛,是一种建立在男人与女人基础上的对峙空间。 二、空間的对峙之发展
第一个空间的奠定为故事的发展拉开了序幕,作者在描绘伊莉莎与亨利一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建构起第二种空间。这是一种有界限的,建立在男人与女人基础上的对峙空间。这样的空间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一个是代表着男性、工业化,充满权利的空间;另一个则代表着女性、落后以及弱势的空间。
“在花园里干活的伊丽莎·爱伦正抬起眼睛朝自家院子后头望去。他看见丈夫亨利正在和两个穿制服的男人说着什么。他们站在拖拉机棚旁边,一只脚蹬着那台小小的福德森牌拖拉机,一边抽着烟,一边议论着那台机器。”(3)这样简短的一段话明显地把一个整体空间一分为二。伊莉莎在花园里向远处望去,“望”一词暗示了空间的分隔以及两个空间的距离之远。伊莉莎所在的是一个小花园,这是一个有限的空间。空间的范围限定了在这里面能够完成的事情,伊莉莎只能在里面摆弄着不被人欣赏菊花。这也表明了在当时崇尚工业发展的社会中女性空间的狭隘以及发展的受限制。他的丈夫和两个穿制服的男人同在一个代表着男性的空间里。相比女性空间的狭隘,男性的空间不仅更宽阔还有代表着工业文明的福德森牌拖拉机。男人们抽着烟谈论着机器,和女人种植的菊花相比,男人们更崇尚实用主义。男人们在充足的空间里做着在当时社会看来更有价值的事情,这对渴望被欣赏的伊莉莎来说是充满诱惑的。伊莉莎用她的三次眺望证明了她对自由以及被赏识的渴望。
第一次,伊莉莎带着好奇朝那边望去,看了一会之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菊花。这一次的眺望表明她对于另外一个空间的好奇,表明她对于自己所在空间的不满足。在第二次眺望中,“她那成熟而俊俏的脸蛋儿上带着一副殷切的神情”。 “殷切的神情”也表达了伊莉莎内心的急切。她好奇那个空间里的人和物并渴望能够在那个代表权利的空间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希望被人欣赏。第三次“伊丽莎又朝拖拉机栅瞥了一眼。”(3)不同于之前的两次眺望,这里作者强调了“瞥”这个动作。“瞥”表示快速的朝一个特定的方向看去。这一次的动作不仅强调了伊莉莎强烈的渴望,更是通过“瞥”一词暗示了她的小心翼翼。她在渴望的同时又害怕被人发现,她想要突围这个空间却缺乏勇气。这三次的动作充分展示了伊莉莎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改变的渴望,也突显了男性与女性空间的对峙与矛盾。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空间隔阂始终没有被突围。作者通过对男性与女性对峙空间的构建,介绍了故事的发展部分,并与下文伊莉莎与补锅匠的相遇做铺垫,将故事引入高潮。
三、空间的突围之高潮
在建构好作为背景的空间以及象征着矛盾的对峙的空间之后,作者通过伊莉莎与补锅匠的相遇建构了一个被突围的空间将故事引至高潮。“铁丝网”作为这一个空间建构中被突围的标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补锅匠通过两个阶段成功突围了伊莉莎封闭自我的空间,最后的结果让她深受打击并使她置于绝望的境地。
首先,补锅匠把他的马车停在铁丝网前吸引伊莉莎的注意。在这之后补锅匠开始把手放在铁丝网上,打算进一步靠近伊莉莎所在的空间。他故意找话题与伊莉莎交流,当伊莉莎有些反感的时候,他伸出一只粗大的手指在铁丝网上剁着,使之象唱歌一样发出嗡嗡的响声。在这突围的准备阶段,补锅匠不断尝试与伊莉莎交流且试图吸引她的兴趣,这将为第二阶段的正式突围做准备。
然后,“那个大汉象个老相识似地趴在铁丝网上。”(4)补锅匠从手放在铁丝网上到整个身体趴在上面,这一潜移默化的动作改变表示他想要更进一步地靠近伊莉莎以达到他的目的。当他说出自己的目的时遭到伊莉莎冷漠的回应。即使在补锅匠打出感情牌且述说自己可悲的的遭遇之后,她也没有心软。但是当补锅匠提及她种的菊花时,伊丽莎脸上的怒气和敌意顿时消失了。情绪的急转直下足以说明伊莉莎渴望被欣赏的心情之急切。“那汉子趴在铁丝网上,把身子朝前凑了凑。”(5)一个“凑”字明显地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表明了伊莉莎对补锅匠的逐渐接纳。当伊莉莎感觉自己终于被人赏识时,她的眼神变得明亮,说话的声音变大,情绪也激动了起来。补锅匠也就通过这样诱骗的方式成功突围了伊莉莎所处的地理空间,进入了她的院子。在这之后,伊莉莎兴奋地向他介绍种植据菊花的技巧,渴望得到补锅匠的赏识,“她蜷缩着身子,活象一条摇尾乞怜的狗”(6)。她的心理空间正一点点被打开,她不断地像补锅匠袒露心声,大胆地述说自己渴望自由的生活并且慢慢自信起来。“总有一天你会大吃一惊,碰上个竞争对手的。我也会磨剪刀,小盆子上的坑坑洼洼我也能敲平。我会让你瞧瞧女人的能耐。”(6)之前怯懦的伊莉莎慢慢地找回自己,勇敢地阐释自己的渴望与憧憬,空间的突围已经从地理上慢慢转变为心理上。最后送别补锅匠时,“她翕动着嘴唇,仿佛是在无声地道白:‘再见—再见。’接着她又低声说道:‘那是一条光明的路,那儿有一道火红的闪光。’”(7)再见既是道别语,也是她内心渴望和期盼的真实写照。她希望自己也能像花盆里的菊花,摆脱孤寂、抑郁和令人窒息的沉闷环境,去享受外面那充满阳光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朱青菊2015:158)但是最后,她发现菊花被丢弃在路边,曾以为被欣赏的她再一次希望破灭,这样的结局使她置于绝望的境地。
结语
综上所述,斯坦贝克在构思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分别构建了随着其发展的三个空间。在小说的开头,背景空间的建构就起到了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为下文的发展及高潮做铺垫。对峙空间的产生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显现。它是由当时男权至上的社会和男女地位之间的不平等而产生的两种对立空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矛盾,才会引发故事的高潮,引发对空间的突围。只有通过给予希望到希望幻灭的突围过程,才能真正说明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所遭遇的无形束缚,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艰难的生存困境。
参考文献:
Palmerino Gregory J. Steinbeck's the Chrysanthemums. Washington: Heldref Publications, 2004. Jar Parini. John Steinbeck: A Biography. Markham: Fitzhenry & Whiteside Ltd, 1995.
John H. Timmerman. Organizational and Gendered Imagery in John Steinbeck’s The Chrysanthemums. Pennsylvani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2.
Les Stanwood. Flowers for Carol: John Steinbeck, Joseph Campbell and The Chrysanthemums. Pennsylvani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8.
Mordecai Marcus. The Lost Dream of Sex and Childbirth in the ‘The Chrysanthemums. West Lafayet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5.
Sweet, Charles A. Jr. Ms. Elisa Allen and Steinbeck’s ‘The Chrysanthemums. West Lafayet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韩荣. 《約翰·斯坦贝克<菊花>中的象征主义解析》,《语文建设》,2015年, 第29期,第46-47页。
姜淑琴、严启刚,《简析<菊花>的叙事结构》,《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3-127页。
王守仁、 刘玉红、 赵宇,《英美短篇小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徐小琴,《<菊花>中隐含作者的深层反讽》,《名作欣赏》,2011年,第32期,第146-147页。
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王成武译,《外国文学》,1982年,第9期,第2-8页。
张丽. 淡雅的芬芳,《别样的情怀--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菊花”的象征意义解读》,《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 第5期,第108-110页。
朱青菊,《空间的构建及其突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2卷,第2期,第156-158页。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空间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斯坦贝克一生共创作了14部小说、多篇短篇故事、电影剧本、戏剧和纪实性作品,并在1939年和1962年分别荣获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是多色调的,杂糅了地方色彩、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 (王守仁2012:226),深受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欢迎。其中,经典短篇小说《菊花》包含了作家凝练的语言艺术、精妙的叙事技巧和对女性自我价值耐人寻味的思索。(徐小琴 2011:146)《菊花》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里那斯山谷为背景,讲述了农场主亨利与妻子伊莉莎一天的生活以及伊莉莎与一位补锅匠相遇的故事。女主人公伊莉莎·艾伦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妇女,她向往自由的生活,渴望被人欣赏并希望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当时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这样的想法与传统女性应该扮演的角色是相悖的,她从未得到过丈夫亨利的欣赏和赞美,夫妻之间缺乏激情和交流。因此,伊莉莎只能将这种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被欣赏的愿望寄托在种植菊花上。直到一天,她碰到一个四处流浪并且过着自由生活的补锅匠,她以为自己被欣赏并且开始慢慢找回作为女性的价值所在。但是最后,当伊莉莎发现送给补锅匠的菊花被弃之路旁时,她对于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寻找彻底破灭。
小说自发表后就一直受到批评家的好评, 被誉为“斯坦贝克在艺术上最成功的小说”(Parini1995:146)、“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 (Mordecai Marcus1965:54)。評论家们纷纷从多个视角解读了这本小说的文学内涵。早在1958年国外就有一些批评家对《菊花》进行过探究。有学者认为女主人公的原型是斯坦贝克的第一任妻子,她既能干又有智慧却为了丈夫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而男主人公亨利则映射了斯坦贝克自己本身,他专注于写作因此忽略了对妻子的关怀,导致两人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隔阂(Les Stanwood2008:87-88)。也有学者认为作品中存在着结构和性别两种形式的象征,一方面结构象征使得作品的情节和结构更加精美,另一方面性别象征则更形象地揭示了女主人公在渴望被认可中的挣扎(John H. Timmerman:2012:29-30)。还有学者认为缺乏沟通和交流使两人之间产生矛盾和隔阂,但是越来越多的矛盾却没有引发他们之间的争执才是导致故事悲剧的原因(Gregory J. Palmerino)。因为争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沟通的手段。放弃争执意味着无力于解释与交流。国内对《菊花》的研究起步较晚,据笔者查询中国知网,十几年来众多学者对这部短篇小说的关注度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女性主义、象征主义、文体学等方面,而对作品中空间艺术的探究少之又少。自2003年以来,国内从不同视角对《菊花》的研究共有65篇左右。其中以女性主义为视角的研究约有25篇,以象征主义作为切入点的研究约有10篇,还有部分学者从心理学、文体学以及叙事学等众多视角探究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学者从生态女性的视角出发,认为男性不仅渴望征服自然还想要控制女性,以此来揭发男权社会中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困境。通过这一点来唤醒和呼吁人们去关爱女性,珍惜自然。(张丽2013:110) 也有学者通过分析菊花、山谷、灰雾、花盆,补锅匠等意象,阐述女主人公在菊花中寄托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如何在实用主义的社会面前幻灭。”(韩荣2015:46)另外,有学者从A .J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菊花》的叙述结构, 阐释故事中主要语义素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姜淑芹2005:123)以上各评论角度虽新颖但却很少涉及空间构建的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空间构建来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所遭遇的无形束缚,以及她们展示自我的空间的狭隘与机会的渺茫,并以此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艰难的生存困境。
一、空间的背景之序幕
在《菊花》中,故事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里那斯山谷为背景展开的。小说的开头通过描绘冬雾笼罩的萨里那斯山谷,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作为背景的奠定,作者首次建构的空间平静而压抑为全文的基调奠定了基础。
“灰色法兰绒毯一般的冬雾高高地笼罩着萨里那斯山谷,把山谷与天空以及外部世界截然隔断开来。”(王成武1982:2)小说的第一句话就通过动词性隐喻和名词性隐喻的结合运用把山谷被冬雾笼罩的隔绝感描述出来,让读者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产生一种沉重的感觉,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作者用“灰色”和“法兰绒般的”形容冬雾的颜色和质感也是为了突显环境带来的压抑之感。 “隔绝”一词更是有一语双关的意思,预示着下文中女主人公的生活也像这被冬雾笼罩的山谷一样让人感觉压抑乏味。在第二句话中,“雾障犹如一只锅盖严严实实扣在山峦之上,使得峡谷看上去成了一口密封的大锅。”(王成武1982:2)作者更是直接把山谷形容成“一口密封的大锅”,把冬雾描绘成一个锅盖“严严实实地扣在山峦之上”, 一种密闭的容器感跃然纸上。作者用开头短短的两句话,就营造出了一种让人窒息的密闭空间感。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不禁让读者思考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住在这里的人们会觉得生活压抑烦闷吗?这样的空间建构是否与主人公的命运相连?
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会发现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将在作者建构另外两个空间的时候一一解开。作者建构的第一个空间作为背景环境为全文的感情基调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第二个空间,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它照应了第一个空间营造的沉闷气氛,是一种建立在男人与女人基础上的对峙空间。 二、空間的对峙之发展
第一个空间的奠定为故事的发展拉开了序幕,作者在描绘伊莉莎与亨利一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建构起第二种空间。这是一种有界限的,建立在男人与女人基础上的对峙空间。这样的空间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一个是代表着男性、工业化,充满权利的空间;另一个则代表着女性、落后以及弱势的空间。
“在花园里干活的伊丽莎·爱伦正抬起眼睛朝自家院子后头望去。他看见丈夫亨利正在和两个穿制服的男人说着什么。他们站在拖拉机棚旁边,一只脚蹬着那台小小的福德森牌拖拉机,一边抽着烟,一边议论着那台机器。”(3)这样简短的一段话明显地把一个整体空间一分为二。伊莉莎在花园里向远处望去,“望”一词暗示了空间的分隔以及两个空间的距离之远。伊莉莎所在的是一个小花园,这是一个有限的空间。空间的范围限定了在这里面能够完成的事情,伊莉莎只能在里面摆弄着不被人欣赏菊花。这也表明了在当时崇尚工业发展的社会中女性空间的狭隘以及发展的受限制。他的丈夫和两个穿制服的男人同在一个代表着男性的空间里。相比女性空间的狭隘,男性的空间不仅更宽阔还有代表着工业文明的福德森牌拖拉机。男人们抽着烟谈论着机器,和女人种植的菊花相比,男人们更崇尚实用主义。男人们在充足的空间里做着在当时社会看来更有价值的事情,这对渴望被欣赏的伊莉莎来说是充满诱惑的。伊莉莎用她的三次眺望证明了她对自由以及被赏识的渴望。
第一次,伊莉莎带着好奇朝那边望去,看了一会之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菊花。这一次的眺望表明她对于另外一个空间的好奇,表明她对于自己所在空间的不满足。在第二次眺望中,“她那成熟而俊俏的脸蛋儿上带着一副殷切的神情”。 “殷切的神情”也表达了伊莉莎内心的急切。她好奇那个空间里的人和物并渴望能够在那个代表权利的空间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希望被人欣赏。第三次“伊丽莎又朝拖拉机栅瞥了一眼。”(3)不同于之前的两次眺望,这里作者强调了“瞥”这个动作。“瞥”表示快速的朝一个特定的方向看去。这一次的动作不仅强调了伊莉莎强烈的渴望,更是通过“瞥”一词暗示了她的小心翼翼。她在渴望的同时又害怕被人发现,她想要突围这个空间却缺乏勇气。这三次的动作充分展示了伊莉莎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改变的渴望,也突显了男性与女性空间的对峙与矛盾。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空间隔阂始终没有被突围。作者通过对男性与女性对峙空间的构建,介绍了故事的发展部分,并与下文伊莉莎与补锅匠的相遇做铺垫,将故事引入高潮。
三、空间的突围之高潮
在建构好作为背景的空间以及象征着矛盾的对峙的空间之后,作者通过伊莉莎与补锅匠的相遇建构了一个被突围的空间将故事引至高潮。“铁丝网”作为这一个空间建构中被突围的标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补锅匠通过两个阶段成功突围了伊莉莎封闭自我的空间,最后的结果让她深受打击并使她置于绝望的境地。
首先,补锅匠把他的马车停在铁丝网前吸引伊莉莎的注意。在这之后补锅匠开始把手放在铁丝网上,打算进一步靠近伊莉莎所在的空间。他故意找话题与伊莉莎交流,当伊莉莎有些反感的时候,他伸出一只粗大的手指在铁丝网上剁着,使之象唱歌一样发出嗡嗡的响声。在这突围的准备阶段,补锅匠不断尝试与伊莉莎交流且试图吸引她的兴趣,这将为第二阶段的正式突围做准备。
然后,“那个大汉象个老相识似地趴在铁丝网上。”(4)补锅匠从手放在铁丝网上到整个身体趴在上面,这一潜移默化的动作改变表示他想要更进一步地靠近伊莉莎以达到他的目的。当他说出自己的目的时遭到伊莉莎冷漠的回应。即使在补锅匠打出感情牌且述说自己可悲的的遭遇之后,她也没有心软。但是当补锅匠提及她种的菊花时,伊丽莎脸上的怒气和敌意顿时消失了。情绪的急转直下足以说明伊莉莎渴望被欣赏的心情之急切。“那汉子趴在铁丝网上,把身子朝前凑了凑。”(5)一个“凑”字明显地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表明了伊莉莎对补锅匠的逐渐接纳。当伊莉莎感觉自己终于被人赏识时,她的眼神变得明亮,说话的声音变大,情绪也激动了起来。补锅匠也就通过这样诱骗的方式成功突围了伊莉莎所处的地理空间,进入了她的院子。在这之后,伊莉莎兴奋地向他介绍种植据菊花的技巧,渴望得到补锅匠的赏识,“她蜷缩着身子,活象一条摇尾乞怜的狗”(6)。她的心理空间正一点点被打开,她不断地像补锅匠袒露心声,大胆地述说自己渴望自由的生活并且慢慢自信起来。“总有一天你会大吃一惊,碰上个竞争对手的。我也会磨剪刀,小盆子上的坑坑洼洼我也能敲平。我会让你瞧瞧女人的能耐。”(6)之前怯懦的伊莉莎慢慢地找回自己,勇敢地阐释自己的渴望与憧憬,空间的突围已经从地理上慢慢转变为心理上。最后送别补锅匠时,“她翕动着嘴唇,仿佛是在无声地道白:‘再见—再见。’接着她又低声说道:‘那是一条光明的路,那儿有一道火红的闪光。’”(7)再见既是道别语,也是她内心渴望和期盼的真实写照。她希望自己也能像花盆里的菊花,摆脱孤寂、抑郁和令人窒息的沉闷环境,去享受外面那充满阳光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朱青菊2015:158)但是最后,她发现菊花被丢弃在路边,曾以为被欣赏的她再一次希望破灭,这样的结局使她置于绝望的境地。
结语
综上所述,斯坦贝克在构思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分别构建了随着其发展的三个空间。在小说的开头,背景空间的建构就起到了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为下文的发展及高潮做铺垫。对峙空间的产生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显现。它是由当时男权至上的社会和男女地位之间的不平等而产生的两种对立空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矛盾,才会引发故事的高潮,引发对空间的突围。只有通过给予希望到希望幻灭的突围过程,才能真正说明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所遭遇的无形束缚,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艰难的生存困境。
参考文献:
Palmerino Gregory J. Steinbeck's the Chrysanthemums. Washington: Heldref Publications, 2004. Jar Parini. John Steinbeck: A Biography. Markham: Fitzhenry & Whiteside Ltd, 1995.
John H. Timmerman. Organizational and Gendered Imagery in John Steinbeck’s The Chrysanthemums. Pennsylvani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2.
Les Stanwood. Flowers for Carol: John Steinbeck, Joseph Campbell and The Chrysanthemums. Pennsylvani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8.
Mordecai Marcus. The Lost Dream of Sex and Childbirth in the ‘The Chrysanthemums. West Lafayet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5.
Sweet, Charles A. Jr. Ms. Elisa Allen and Steinbeck’s ‘The Chrysanthemums. West Lafayet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韩荣. 《約翰·斯坦贝克<菊花>中的象征主义解析》,《语文建设》,2015年, 第29期,第46-47页。
姜淑琴、严启刚,《简析<菊花>的叙事结构》,《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3-127页。
王守仁、 刘玉红、 赵宇,《英美短篇小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徐小琴,《<菊花>中隐含作者的深层反讽》,《名作欣赏》,2011年,第32期,第146-147页。
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王成武译,《外国文学》,1982年,第9期,第2-8页。
张丽. 淡雅的芬芳,《别样的情怀--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菊花”的象征意义解读》,《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 第5期,第108-110页。
朱青菊,《空间的构建及其突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2卷,第2期,第156-1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