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对我国民族特色文化的延续。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學校音乐教育应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传承,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民族特色,在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教育,从而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基于此,本文简要探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前言:
  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历经多年,传播至今,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新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使其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得以传承,让民族音乐得到创新发展,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动力,赋予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新的活力。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融入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民族音乐当中包含了民俗文化、音乐美学、语言韵律等诸多文化元素,涉及到文明的多个层面。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更是我国社会劳动人民心声的真实反映,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价值。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也受到了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竞争成为一种新常态[1]。现阶段,国家文化软实力越看越重要,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也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措施
  深化音乐教育改革
  我国音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业文明观念的影响,导致音乐教育体制当中西方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增强民族音乐的主导地位,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首先要建立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理论体系。我国民族音乐在形态特征、音乐观念、及表现形式上都有自己的传统,并形成了固有的体系。要充分吸收传统音乐当中的美学、社会学、语言和哲学等,继而形成中国音乐理论体系[2]。其次,要重视音乐教材。通常在民族音乐教育中使用的是教师自编的教材,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因此,应尽快建设统一规范的民族音乐教材,选取经典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充分吸收其中的精华,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积极的引导作用。
  优化教学课程
  我国很多学校都设置了民族音乐课程,但分析发现,一些民族音乐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不利于学生民族音乐学习质量的提升。要达到良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效果,就需要优化设计民族音乐的教学课程,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促进民族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可以整体协调优化对民族乐器的教学和传统民族声乐的教学等,以整体流畅的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在某些地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融入当地特色,如在内蒙古地区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以融入当地特色的马头琴音乐,这样能够进一步传播内蒙古的民族音乐。在河南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以融入当地的豫剧元素,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加强中西对比
  中西方音乐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各自封闭发展是不利于音乐进步的,交流融合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21世纪以来,音乐传播的形式都是双向或者多向的,中西方音乐不断深入交流,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加强对中西方音乐的比较,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两种不同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我国民族音乐为主,西方音乐为辅,达到相互借鉴融合的目的,例如在教授“歌曲作法”的内容时,要将中西方的音乐结构结合使用,在西方定量记谱法的授课内容中融入民族音乐的活性记谱等[3]。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眼观看待中西方音乐,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丰富教学手段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民族音乐教学的趣味,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学校可增加民族音乐鉴赏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的为学生呈现音乐作品。如《牧歌》这首音乐作品,由于这是蒙古族音乐,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对这一民族的音乐进行了解,再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蒙古的风俗民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蒙古特色的曲调和乐器。另外,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比赛,丰富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之间联系密切,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的融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有效提升其民族认同感,让其成为发展我国音乐事业的未来栋梁,更好的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润.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艺术大观,2021(06):114-116.
  [2]郎阔赢.中小学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2):166-167.
  [3]胡淑娟.学校音乐教育应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黄河之声,2020(17):62-63.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能够使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但当前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科学存在各种教学难点,教学模式单一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伴随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科学教师不但要将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提升思考、分析、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探究精神;初中科学教学;渗透;培养  引
期刊
【摘要】在农村小学阶段,为学生增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运动系统的发展,因此农村小学体育课堂作为指导学生科学锻炼的课程,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学生先天性身体素质的差异,在运动天赋和体育学习能力上也会存在显著的不同,传统的农村小学体育课堂往往采取统一的教学目标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使农村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达不到素质教育全面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端正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技能,把握好数学应用价值导向,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背景,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变,努力实现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引言  数学新课
期刊
【摘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他们百般溺爱,过度迁就。长期如此,他们就养成了唯吾独尊的性格,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教育,一意孤行,一切以我为中心。其结果,就是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精神立即崩溃。甚至采取一些极端行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影响。这样的案例,在全国各地频频出现。因而,切实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
期刊
【摘要】地方民歌都是依据地域划分,跟地域、方言、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等息息相关,北方民歌豪爽大气、高亢悠扬;江南民歌优雅婉转、旋律轻柔。  【关键字】江南民歌;线装女儿心;陈明华  江南新民歌  江南民歌又称“吴歌”,是江南一带的地方民歌,在江南戏曲和江南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吴 就是现在的江南一代,吴歌 就是用吴地语言演唱的歌曲。吴地的传统民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他几乎和江
期刊
【摘要】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时代的变化产生的一种教学形式,充分的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帮助学生锻炼和巩固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在尝试最适合当今课堂的教学形式,将课堂上有限的時间充分的发挥作用。在初中英语阅读的课堂当中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通过更加有趣的方式学习知识,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石。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引言:  利用智慧
期刊
【摘要】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 ,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为了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等越来越多的教学设备运用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近几年来,在许多中小学,电子白板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电子白板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我校去年也添置了鸿合交互式电子白板,近一年以来老师们利用电子白板在各学科中开展应用,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下经验,本文将从电子白板的几个常用功能,如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教育、文化水平的爆发式增长,不少先进的教学模式被引入了英语阅读的教学课程当中,进而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对此,先进化英语教学标准开始变得多变且难以抉择,如何使用最为适当的教学方式成为了多所高校普遍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作为时代发展的特色,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引入成为了必然。本研究将会以此为中心,探究融合与构建大数据视角下英语阅读智能学习模式的策略。  【关
期刊
【摘要】情景式教学方法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它主要是以情景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引导每位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地进行学习。如今各个数学阶段的老师都在积极地应用情景教学方法,利用情景式教学方法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情景课堂,有助于引导学生融入数学知识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涵。本文通过探索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式教学,借助于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目和有效性,帮助广大学生奠定了良好的数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特殊孩子不健全的心理影响着班级的稳定发展,所以,班主任老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是班级管理最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关注 特殊学生 心理问题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最应该重视的就是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