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提高提问的效果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精当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顺畅、和谐地发展,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要达到有效、高效,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求。
  1、提问要科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维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所以作为一种语言的数学课堂提问,首先必须符合科学性。当然,教师设计的提问应该符合科学性。数学教师一定要严格使用通用的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不能随意曲解这些语言,更不能生造符号,乱编新名称,干扰教学。对于世界性数学机构统一的数学符号、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等,数学教师必须首先正确使用,并引导学生用规范、科学的数学语言进行谈话。例如:“倒数是什么数?举例说说那些是倒数?”这样的提问是不科学的,因为数学中的某些概念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一旦强行分开,就会犯科学性的错误。倒数不是一个数的概念,所以“倒数是什么数”或“什么数是倒数”这样的提问都是不允许的。只有教师“善问”,才能使学生“善学”。“问”之以理,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
  2、提问要规范。数学提问的规范性,一是指符合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一致的标准,一般情况下不说方言;二是符合数学科学本身规范的标准,因为数学具有国际通用性,它的表达形式(特别是符号语言)是世界上所有学数学的人都能理解、都能表达的特有语言,所以应严格区分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异。如一年级“人民币”一课,有些教师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出现1块、1毛等不规范的说法。因此,教师首先要规范使用法定的货币单位,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不规范说法。
  3、提问要明确。
  (1)、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讲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就是提问要做到有的放矢,不可信口开河,或形式主义地为提问而提问。
  (2)、所提问题本身要明确,要求用语规范妥帖,答域清晰确定;问题不明确,学生便无法准确地回答,提问就失去了意义。
  造成提问不明确的原因多种多样,问题中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答域不明,教师不注意语言的动态变化(指语言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语链的停连、语调的升降与语气的强弱等变化)等,都是造成问题不明的主要原因。如有教师问:2千米等于多少米?学生往往会莫名其妙,2000米当然还是2000米啊?若老师的提问读作“两千 —— 米 —— 等于多少 —— 千米”,学生就比较容易听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4、提问要通俗易懂。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还不丰富,难以接受深奥、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名词、术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儿童能够理解的问题去提供给学生。
  (1)、不用文言文,改说白话文。例如少用“若”、“则”,改用“如果”、“就”,“两数之和”改称为“两个数的和”,等等。
  (2)、区分“课堂教学用语”与“备课用语”。教师备课中常用的“示范”、“板书”、“演示”等,都是教师的备课用语,学生比较难理解,尽量少说。
  (3)、尽量少用深奥的近代词语,改用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近来常听到教师提问低年级学生“你能从这幅图上提取什么信息”,或“你如何处理这些信息”。什么叫“信息”和“处理信息”,儿童能听懂吗?
  因此,凡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专门数学术语,教师就要慎重对待,有的还必须要像语文教师一样,先标音,再读准字音,讲清词义。凡是能用白话文、儿童化词语代替的话语,决不用教材外使用的深奥的词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和严密,学生理解有困难,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描述性的语句来解释比较妥当。如一年级的“统计”,教师是否可以这样来帮学生理解:我们刚才的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就是统计要做的事情。什么是“可能性”?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解释:有些事情肯定会发生,我们就说“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肯定不会发生,我们就说“不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能肯定,我们就说“可能是……也可能是……”。这些“一定、不可能、可能”就是表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并通过学生自己边操作边学说话,巩固所学的数学术语。
  教学中又要注意体现“通俗性”和“规范性”要求的统一,正确灵活运用。一年级教数学术语“正方形”,不能让学生说成“方块”,“三角形”不能说成“角角”,“圆”不能说成“圆圈”,“星期六”不能说成“礼拜六”,都要体现数学用语的规范性。
  5、提问要符合逻辑。教师的提问必须合乎客观事理,遵循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必须根据思维的规律,准确地运用数学概念,恰当地做出判断,严密地进行论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前后一贯。应逐步引导学生能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话,尽量从低年级起让学生学会用“因为……所以……”说算理。任何违反事理、概念含糊、思维混乱、前后矛盾的提问,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6、提问要适时适量适度。“适时适量适度”六个字是广泛适用于整个数学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练习设计,特别是提问。
  (1)、适时。提问要与学生的认知进程相吻合,要在学生有疑、有思、欲问、欲解而又苦于不知如何表达的时候提问。如教学“圆的认识”,刚上课教师让学生观察硬币、手表的面、车轮等圆后,马上就问:“想一想车轮为什么都要做成圆的?”有人认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圆知识的求知欲,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在听课时发现,教师接下去的教学活动,学生窃窃私语。课后了解,原来学生被教师的提问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小学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特别是好学生。至于后来教师讲什么,他们什么也没有听进去。车轮等实物做成圆形是运用了圆的特性,没学圆的特征,学生当然无法回答,就算能回答也不一定能说到点子上,只能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是情理中的事。所以教师提问要适时,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分心。
  (2)、适量。提问要讲究一定的数量,力求做到“精、趣、活”。一些教师只图个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可以一问的,却分成几个问题,无须要问的也提出来问。这些过于琐碎的提问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适度。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能够积极回答,所谓“跳一跳,够得着”,取得理想的提问效果。
  7、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首先表现在提问语言上,能够启发思维是高质量提问的标志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这巧和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启发思维,提问得巧。提问的启发性主要通过形式与角度的创新来体现。例如选择背面切入的角度,巧妙地利用矛盾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纷纷思考,顺理成章地想与同伴讨论解决。
  8、提问要形象化。数学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提问来创造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种抽象的数学知识。好老师非常注意选用那些表现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语言,运用比喻、摹状、转换、形示等现象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强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来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确保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表象。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有几个名称是学生刚接触、难理解、抽象的数学术语,笔者概括为“三同三相”:同时出发、同时到达、同向而行;相向而行、相距、相遇。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我就利用形象化的拍手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教师先问学生:“我们该用什么动作来欢迎听课的客人老师呢?”然后讲拍手,通过不同情况的拍手让学生领悟这几个术语的意思。
  课堂提问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让我们注重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效果,让有效提问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明从没间断过,而有些国家的文明却中断过。西方国家在发展的历程中,宗教影响极大,以致在很多时候超越了世俗政权,可以说和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宗教成为他们国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历代却没有受到宗教的支配,究其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不论是外来的宗教还是本土的宗教,都没能从总体上影响人们的一切。  相信大家都还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记忆犹新,这
常有教师感叹:学生学习了那么多优美词汇,写作时依旧是干巴巴的几句话;积累了那么多的写作方法,到头来依然是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什么原因呢?固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教师缺乏有效的训练与指导,也是课堂效率低的原因之一。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训练中积累,在积累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优美词语的积累  词语积累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老师经常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如:本节课,你积累的优美词语有
[引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强化社会基层治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当前,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要求社区党组织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养成的常规环节和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评价习惯于诸如“优”、“良”、“及格”、“不及格”之类的老面孔,学生司空见惯,无动于衷,评价缺乏激励的光彩和助推的动力。如何在语文作业批改、评价中体现人文性、激励性,体现新课程评价的要求?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  一、丰富的等级评价,让语文作业成为一种成长记
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在苏宁给老家的父母买了一台格兰仕微波炉,在去年6月初和6月底出现故障,王先生当时在购买微波炉的时候也买了"阳光包"的服务,
香港股市再一次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0857.HK)强力震撼.
现在,一提到教育行业的过分行政化,常听到的便是大学过分行政化。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基础教育又何尝不是呢?  如,现在各校流行的检查教师的教案——其实,对于新教师,第一次接触课文,备课、写教案有作用,单如两、三个循环之后,课本教材有没有变化,写教案就没有必要,很多时候纯粹是没事干找事干——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三天两头的检查——还有检查学生的作业,并规定、通报各科任教师精批细改的次数,用以评比教师“敬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是数学教学的生命与源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课堂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有关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增强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
指导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复杂的、重要的过程。我认为,学生作文指导贵在创新,贵在激趣。作文指导课上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双翅;才会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兴趣乃写作之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设计导入力求新,激趣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