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回顾曹县种植业发展历程,种植技术的进步和运用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并为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力后劲。
一、主要技术成效和存在问题
1、优良品种技术。目前曹县农作物良种运用率达到95%,玉米实现了“双低”优质化。优良品种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单产水平提高、产品品质提升、种植效益增长,每一次转变都是一次进步,甚至是一种突破。
2、轻简化栽培技术。2008年曹县棉花直播面积达到80%左右,秋播直播油菜达到40%。生产实践证明,轻简化栽培技术具有作业工序简单,劳资投入较少,省时、省力、省畜、降耗、节本、增效等明显优势,成为种植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点。
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8年曹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据初步统计,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平均亩产增8.7%,玉米增13.8%,棉花增12.4%,肥料利用率提高5-8%,亩平节本增收50元以上。
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加强监测调查,组织专家会商,发布预警预报,目前曹县准确率达到95%。曹县利用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在棉田和蔬菜上基本覆盖,玉米应用面积在30%以上。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曹县近10%的农户拥有机动喷雾器,40%的农户采用机械防治病虫,70%的小麦面积采取机械防治病虫。曹县机动喷雾器社会拥有量1.2万台,机防队300个,机防总面积120万亩,其中专业机防面积98万亩。
5、科技防灾、避灾、减灾技术。近几年来曹县分作物、分阶段、分灾害类型和发生程度研究制定了科技防灾、避灾、减灾预案,精心组织抗灾生产,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2008年1月至2月,曹县遭遇了50年来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实行分类指导,科学抗灾,取得了较好成效。
6、高产高效优化模式技术。目前曹县常年粮棉高产高效优化模式面积48万亩左右,模式种类近40个,种养结合模式主要有林下养殖等,作面积达到15万亩。优化种养模式一般每亩增收300—500元,最高的在2000元以上。
曹县在种植业技术研究应用上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品种研发不能有效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小麦国标二级以上特别是国标一级优质品种缺乏,影响了优级提升。二是优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如轻简化栽培技术、优化模式技术等推广难度大,发展速度不够快。三是常规技术落实不够好。棉花越种越稀,栽插基本苗不够,后期普遍断水过早,常规技术出现滑坡现象。
二、技术进步要求和技术创新对策
随着种植业发展不断步入新时期、新阶段,对种植技术的依存越来越紧密,同时对技术进步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是高产。高产、超高产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将成为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焦点和重点。二是优质。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程保优技术的研究应用是优质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三是轻简。轻型手工操作、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等轻简化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四是精准。农作物播种育苗、田间肥水管理、化学调控、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操作力求精细准确,实现程序化、标准化。五是集成。学科之间、项目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交互运用,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集成技术体系。六是立体。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条件,实行间作套种,特别是种养结合型立体优化模式研究应用,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七是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三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加快,要求无害化、绿色、环保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
1、加快建立种植技术科研体系。这是推进种植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曹县农业大、中专院校较多,科研机构比较健全,部分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较强,今后要用改革的办法,搞活科研体制,培育创新主体。要抓住新时期种植技术进步的趋势和要求,选准技术攻关项目,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取得一批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生产迫切需要、成效显著的种植技术新成果。
2、认真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创新。一是实施原始创新。在传统技术的推广应用上,要突出重点、难点和薄弱点,着重在完善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技术到田入户率上下功夫;同时要根据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进改良,实现变旧为新、旧为新用。二是实施集成创新。将单个的技术项目和技术环节合并组装起来,实行技术集成,实现技术项目的效能最大化;通过举办技术集成示范样板,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技术集成创新和运用。三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拓展与国内外各有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坚持适宜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兼顾的原则,引进一批种植新技术,经试验、示范成功后,逐步推广应用;同时结合本地应用实际,对引进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3、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种植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技术创新的农业专家、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强、精干高效的技术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种植业技术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技术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技术创新人才高地。
4、大幅度增加种植技术创新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种植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种植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5、建立健全种植技术推广体系。突出市、县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作用和地位,整合种子、植保、土肥、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切实承担种植技术推广任务,同时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种植技术示范圆区,发展科技示范户,逐步形成健全发达的技术推广网络。
三、种植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继续实施优质良种产业提升工程;二是大力推广作物轻简化栽培技术;三是大力推广高产高效种养模式,棉田菜棉、瓜棉、薯棉、豆棉等高效间套面积达60%以上;四是认真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五是认真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六是认真抓好农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七是认真抓好科技抗灾。制定和完善农作物科技防灾、避灾、减灾应急予案,抓好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避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抓好常规病虫、流行病害、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加强情报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85%、90%、95%,确保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八是高标准办好科技示范样板。围绕优质良种产业提升工程办好轻简化栽培、植保机防、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桔杆综合利用等技术集成综合样板,同时在蔬菜和马铃薯高效种植、优质棉高产高效模式种植、食用菌生产、西甜瓜一种多收和优质葡萄高产高效种植等方面办好示范样板。
一、主要技术成效和存在问题
1、优良品种技术。目前曹县农作物良种运用率达到95%,玉米实现了“双低”优质化。优良品种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单产水平提高、产品品质提升、种植效益增长,每一次转变都是一次进步,甚至是一种突破。
2、轻简化栽培技术。2008年曹县棉花直播面积达到80%左右,秋播直播油菜达到40%。生产实践证明,轻简化栽培技术具有作业工序简单,劳资投入较少,省时、省力、省畜、降耗、节本、增效等明显优势,成为种植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点。
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8年曹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据初步统计,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平均亩产增8.7%,玉米增13.8%,棉花增12.4%,肥料利用率提高5-8%,亩平节本增收50元以上。
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加强监测调查,组织专家会商,发布预警预报,目前曹县准确率达到95%。曹县利用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在棉田和蔬菜上基本覆盖,玉米应用面积在30%以上。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曹县近10%的农户拥有机动喷雾器,40%的农户采用机械防治病虫,70%的小麦面积采取机械防治病虫。曹县机动喷雾器社会拥有量1.2万台,机防队300个,机防总面积120万亩,其中专业机防面积98万亩。
5、科技防灾、避灾、减灾技术。近几年来曹县分作物、分阶段、分灾害类型和发生程度研究制定了科技防灾、避灾、减灾预案,精心组织抗灾生产,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2008年1月至2月,曹县遭遇了50年来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实行分类指导,科学抗灾,取得了较好成效。
6、高产高效优化模式技术。目前曹县常年粮棉高产高效优化模式面积48万亩左右,模式种类近40个,种养结合模式主要有林下养殖等,作面积达到15万亩。优化种养模式一般每亩增收300—500元,最高的在2000元以上。
曹县在种植业技术研究应用上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品种研发不能有效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小麦国标二级以上特别是国标一级优质品种缺乏,影响了优级提升。二是优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如轻简化栽培技术、优化模式技术等推广难度大,发展速度不够快。三是常规技术落实不够好。棉花越种越稀,栽插基本苗不够,后期普遍断水过早,常规技术出现滑坡现象。
二、技术进步要求和技术创新对策
随着种植业发展不断步入新时期、新阶段,对种植技术的依存越来越紧密,同时对技术进步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是高产。高产、超高产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将成为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焦点和重点。二是优质。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程保优技术的研究应用是优质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三是轻简。轻型手工操作、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等轻简化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四是精准。农作物播种育苗、田间肥水管理、化学调控、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操作力求精细准确,实现程序化、标准化。五是集成。学科之间、项目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交互运用,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集成技术体系。六是立体。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条件,实行间作套种,特别是种养结合型立体优化模式研究应用,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七是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三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加快,要求无害化、绿色、环保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
1、加快建立种植技术科研体系。这是推进种植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曹县农业大、中专院校较多,科研机构比较健全,部分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较强,今后要用改革的办法,搞活科研体制,培育创新主体。要抓住新时期种植技术进步的趋势和要求,选准技术攻关项目,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取得一批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生产迫切需要、成效显著的种植技术新成果。
2、认真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创新。一是实施原始创新。在传统技术的推广应用上,要突出重点、难点和薄弱点,着重在完善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技术到田入户率上下功夫;同时要根据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进改良,实现变旧为新、旧为新用。二是实施集成创新。将单个的技术项目和技术环节合并组装起来,实行技术集成,实现技术项目的效能最大化;通过举办技术集成示范样板,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技术集成创新和运用。三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拓展与国内外各有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坚持适宜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兼顾的原则,引进一批种植新技术,经试验、示范成功后,逐步推广应用;同时结合本地应用实际,对引进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3、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种植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技术创新的农业专家、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强、精干高效的技术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种植业技术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技术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技术创新人才高地。
4、大幅度增加种植技术创新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种植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种植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5、建立健全种植技术推广体系。突出市、县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作用和地位,整合种子、植保、土肥、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切实承担种植技术推广任务,同时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种植技术示范圆区,发展科技示范户,逐步形成健全发达的技术推广网络。
三、种植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继续实施优质良种产业提升工程;二是大力推广作物轻简化栽培技术;三是大力推广高产高效种养模式,棉田菜棉、瓜棉、薯棉、豆棉等高效间套面积达60%以上;四是认真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五是认真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六是认真抓好农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七是认真抓好科技抗灾。制定和完善农作物科技防灾、避灾、减灾应急予案,抓好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避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抓好常规病虫、流行病害、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加强情报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85%、90%、95%,确保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八是高标准办好科技示范样板。围绕优质良种产业提升工程办好轻简化栽培、植保机防、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桔杆综合利用等技术集成综合样板,同时在蔬菜和马铃薯高效种植、优质棉高产高效模式种植、食用菌生产、西甜瓜一种多收和优质葡萄高产高效种植等方面办好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