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9年,9个少年目睹日兵屠杀,发誓抗日,约定“伤了相互照顾,死了替对方收尸”。他们见过国人遇害后被砍头无法辨识,就用针和墨在胳膊上刺下自己的名字以便相认。战争中,7人牺牲。年纪最小的男孩儿,眼睁睁看着战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却无法收捡遗体。
30年前,他决定践行誓言,寻找近半个世纪前的遗骨,找了一片荒地,开始建造一座陵园。从此再也没有离开。86岁的他,胳膊上刺青犹在:“欧兴田”。
“孟庆平,爱唱歌,皮肤黑,讨姑娘喜欢,被日本人打死时24岁,少了一只胳膊。”“李文宗,清末最后一科秀才,晚年参军抗日,为掩护战友撤退时身亡。”“欧明海,外号欧老虎,老百姓有民谣:非虎似虎欧老虎,无形踪,鬼子见了都心凉。”……在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里,一头银发的欧兴田指着23座坟头上的墓碑,滔滔不绝,一 一道来。
这些墓碑上的名字,是欧兴田刻上去的,甚至于这整个烈士陵园,都是老人自费花了100多万元修建的,不仅如此,他还在这儿守候了近30年。
陵园位于安徽省固镇县任桥镇清凉村,地处偏远。这个没花财政一分钱的20多亩的烈士陵园,不在民政部的“正册”里。114查号台查不到它,邮局的邮差没来过这里。老人与外界唯一的沟通,是一部要么信号不好、要么常欠费停机的手机。
可在老人眼里,这个僻壤之地,却是“最纯净的圣地”。在抗战时期,这里是重要的交通要道,14岁参加革命,当过张爱萍将军的文书,历任参谋、少校参谋长、中央军委第一炮校行政科长等职的欧兴田,曾目睹了2400多名新四军为保护这条要道而流血牺牲。最壮烈的一次,60名战士抗击数百名日军,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最后弹尽粮绝,全部阵亡,战士的鲜血将旁边的沱河都染成了红色。
抗战胜利后,欧兴田所在部队曾在清凉村修建了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后在淮海战役期间毁于战火。到20世纪80年代,离休了的老人开始重建陵园。每次把战友“请回来”,对他都是件隆重的事儿,他会雇用4个人抬棺,一路放着鞭炮,热热闹闹地让战友“搬到新家”。
没人解释得清,这个享受师级离休干部待遇的老人,一个月工资有六七千,为什么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来这里当“守墓人”。“我活着,快快乐乐一大家子,可想到死去的战友,自己活得有什么意思。”他挽起右手袖子,露出自己名字的刺青。“当年大家在一间学校的破教室里发誓,谁活着,谁就要为牺牲的战友守墓。既然我答应了,就得做到。”老人淡淡地说。
当年的一句承诺,老人几乎用了整个后半生来践行。
让这些英魂“回家”,是他心里一直都有的想法。重建陵园前,很多人哭哭啼啼来找他,“我的父亲、叔叔怎样死的?人落哪儿了?有遗骨吗?为什么政府没给烈士证?你们是一起参加革命的,只能来问你。”多年来不断有人找他写证明信、介绍信,证明自己的先人是为国捐躯的烈士。有的后人,知道自己的父辈战死在沱河边,死不见尸,就在河边挖泥巴捏个小人儿,装在棺材里入土。
这些事都促使欧兴田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建好陵园,纪念这2400多个英魂。
建陵园初,他和老伴在荒地上搭窝棚住了两年,不通水电,就点煤油灯、打井,每天挑60担水浇灌2000多棵松柏。
为了能把烈士遗骨找到找齐,他花了两年多时间,每天骑自行车五六十公里,走遍了3个县的所有乡镇,有的烈士家庭没有后代,有的政府没有登记入档,消失了。他历经重重困难,反反复复地去落实。
有时候为了找一个坟,他要去好多趟,天黑路滑,多次摔到沟里。为了让那些没入册的烈士恢复身份,他到相关部门开介绍信,受尽了白眼:“这是政府该管的事儿,咋你一个老头儿,没个电话就来了。”
为了给修建陵园筹资,老人四上北京、去了6个省“化缘”,他先后找到了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等36位老领导。欧兴田对这些昔日在此战斗过的战友开门见山:你看谁谁都给了500,你看着给吧!老领导们每个人都拿出了一笔不小的数目。张爱萍将军交给欧兴田一块抗战时期使用过的粗布被面,还专门为陵园陈列馆题了词。张震将军赠送了一根50多年前使用过的马鞭。化缘化来了13万元,欧兴田还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积蓄和每月6000多元的工资全搭进去。可很多困难依然接踵而至。
村民们也不理解老人,老人搭建的围墙,到处是窟窿,村民三天两头来这里偷“国家的”钢筋、水泥。有的村民家办红白喜事,大摇大摆地从老人眼皮底下拉走两车砖。欧兴田四处追着“要人家还”。村民说:“死人的砖还用还?反正你的砖又不要钱。”
老人认为村里人干工程效率不高,就从外面雇人,这也得罪了村里人。最难的时候,老人走在路上,没一个人理他。老伴也嚷嚷:在这儿实在过不下去了。孙子也抱怨:爷爷平白受这些委屈侮辱,实在“不值当”。
“8年抗战,也没这么难过啊!”走在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墓地里,阳光下的老人叹气道。
城里的儿女们也不理解他,说他“太不讲人情”。多年来,他没有留给后辈任何财产,几乎把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到烈士陵园的修建和维持上。在儿女的就业、参军问题上,他也不肯动用自己的关系进行“打点”。下岗的儿子恼他,很多年不跟老人说一句话。
老伴死后,儿女们把他在陵园住处的锁撬开,把他的被子衣服都搬回城里,希望他回城里享几年福,可倔犟的老人当天就回到陵园。他说:死也不会再走了。
老人生活极其简朴,屋里的家电只有一台冰箱和一台收不到信号的电视机,他常年吃馒头蘸辣椒酱。他身上掉着线头的毛背心是20多年前买的,裤子也有10多个年头了,唯一看起来像华侨的时髦礼帽,是2011年过年时“花十多块钱买的”。
在这个固执的老人眼里,只有石头才是永恒的。多年来,他不停地刻碑。23座坟,每个坟都有几百字的碑文,每个字都是他一笔一画刻出来的。
他计划着做40米长的碑廊,其中12米,刻着2400多个烈士的名字,“这一回,一个也不能少!”太阳下,他杵着拐杖,敲敲这块石头,敲敲那块。空闲时,他练书法,他希望留在石头上的字“越来越好”。
直到2010年,老人的守墓故事,被人放上了互联网,感动了无数网民,被投票选为“中国好人”。但欧兴田说,自己没想过感动别人,也不指望得到一张奖状,他只是想“到那边后,遇到战友,有个交代”。
如今,老人走在村里,有村民叫他“欧大爷”,还有人会隔着围墙扔给老人几把菜。2011年清明来的人很多,纪念馆收到了90多个花圈、花篮,这是老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这个战争年代把脑袋别在裤带上不怕死的老人,现在却有些怕死了,他只喝不加糖的牛奶,不吃肉,不吃水果,时刻担心血糖血脂升高。他怕自己走了,这个纪念馆就没人管了。
当然,他也想好了自己的归宿。在23个坟里,安息在最南边的,是他的前妻。前妻参加抗日战争受过重伤,后来又在抗美援朝中负伤,回到家乡没多久就死了。建陵园后,老人把前妻的坟迁过来。他给前妻刻的长长的碑文,最后一句话是:你生为人杰死为人民,实乃令人心怀。
如今,前妻坟前的松树已经从原本不足坟头高的小苗,长到了10多米高。老人用粗糙的手抚摸着墓碑说,他死后要和前妻合葬,自己不会有碑,这个陵园也不会留下他的名字。“我只是个普通人,不是烈士,最后安息在这里,是占便宜了。”老人笑着说。(摘自《中国青年报》)
30年前,他决定践行誓言,寻找近半个世纪前的遗骨,找了一片荒地,开始建造一座陵园。从此再也没有离开。86岁的他,胳膊上刺青犹在:“欧兴田”。
“孟庆平,爱唱歌,皮肤黑,讨姑娘喜欢,被日本人打死时24岁,少了一只胳膊。”“李文宗,清末最后一科秀才,晚年参军抗日,为掩护战友撤退时身亡。”“欧明海,外号欧老虎,老百姓有民谣:非虎似虎欧老虎,无形踪,鬼子见了都心凉。”……在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里,一头银发的欧兴田指着23座坟头上的墓碑,滔滔不绝,一 一道来。
这些墓碑上的名字,是欧兴田刻上去的,甚至于这整个烈士陵园,都是老人自费花了100多万元修建的,不仅如此,他还在这儿守候了近30年。
陵园位于安徽省固镇县任桥镇清凉村,地处偏远。这个没花财政一分钱的20多亩的烈士陵园,不在民政部的“正册”里。114查号台查不到它,邮局的邮差没来过这里。老人与外界唯一的沟通,是一部要么信号不好、要么常欠费停机的手机。
可在老人眼里,这个僻壤之地,却是“最纯净的圣地”。在抗战时期,这里是重要的交通要道,14岁参加革命,当过张爱萍将军的文书,历任参谋、少校参谋长、中央军委第一炮校行政科长等职的欧兴田,曾目睹了2400多名新四军为保护这条要道而流血牺牲。最壮烈的一次,60名战士抗击数百名日军,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最后弹尽粮绝,全部阵亡,战士的鲜血将旁边的沱河都染成了红色。
抗战胜利后,欧兴田所在部队曾在清凉村修建了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后在淮海战役期间毁于战火。到20世纪80年代,离休了的老人开始重建陵园。每次把战友“请回来”,对他都是件隆重的事儿,他会雇用4个人抬棺,一路放着鞭炮,热热闹闹地让战友“搬到新家”。
没人解释得清,这个享受师级离休干部待遇的老人,一个月工资有六七千,为什么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来这里当“守墓人”。“我活着,快快乐乐一大家子,可想到死去的战友,自己活得有什么意思。”他挽起右手袖子,露出自己名字的刺青。“当年大家在一间学校的破教室里发誓,谁活着,谁就要为牺牲的战友守墓。既然我答应了,就得做到。”老人淡淡地说。
当年的一句承诺,老人几乎用了整个后半生来践行。
让这些英魂“回家”,是他心里一直都有的想法。重建陵园前,很多人哭哭啼啼来找他,“我的父亲、叔叔怎样死的?人落哪儿了?有遗骨吗?为什么政府没给烈士证?你们是一起参加革命的,只能来问你。”多年来不断有人找他写证明信、介绍信,证明自己的先人是为国捐躯的烈士。有的后人,知道自己的父辈战死在沱河边,死不见尸,就在河边挖泥巴捏个小人儿,装在棺材里入土。
这些事都促使欧兴田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建好陵园,纪念这2400多个英魂。
建陵园初,他和老伴在荒地上搭窝棚住了两年,不通水电,就点煤油灯、打井,每天挑60担水浇灌2000多棵松柏。
为了能把烈士遗骨找到找齐,他花了两年多时间,每天骑自行车五六十公里,走遍了3个县的所有乡镇,有的烈士家庭没有后代,有的政府没有登记入档,消失了。他历经重重困难,反反复复地去落实。
有时候为了找一个坟,他要去好多趟,天黑路滑,多次摔到沟里。为了让那些没入册的烈士恢复身份,他到相关部门开介绍信,受尽了白眼:“这是政府该管的事儿,咋你一个老头儿,没个电话就来了。”
为了给修建陵园筹资,老人四上北京、去了6个省“化缘”,他先后找到了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等36位老领导。欧兴田对这些昔日在此战斗过的战友开门见山:你看谁谁都给了500,你看着给吧!老领导们每个人都拿出了一笔不小的数目。张爱萍将军交给欧兴田一块抗战时期使用过的粗布被面,还专门为陵园陈列馆题了词。张震将军赠送了一根50多年前使用过的马鞭。化缘化来了13万元,欧兴田还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积蓄和每月6000多元的工资全搭进去。可很多困难依然接踵而至。
村民们也不理解老人,老人搭建的围墙,到处是窟窿,村民三天两头来这里偷“国家的”钢筋、水泥。有的村民家办红白喜事,大摇大摆地从老人眼皮底下拉走两车砖。欧兴田四处追着“要人家还”。村民说:“死人的砖还用还?反正你的砖又不要钱。”
老人认为村里人干工程效率不高,就从外面雇人,这也得罪了村里人。最难的时候,老人走在路上,没一个人理他。老伴也嚷嚷:在这儿实在过不下去了。孙子也抱怨:爷爷平白受这些委屈侮辱,实在“不值当”。
“8年抗战,也没这么难过啊!”走在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墓地里,阳光下的老人叹气道。
城里的儿女们也不理解他,说他“太不讲人情”。多年来,他没有留给后辈任何财产,几乎把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到烈士陵园的修建和维持上。在儿女的就业、参军问题上,他也不肯动用自己的关系进行“打点”。下岗的儿子恼他,很多年不跟老人说一句话。
老伴死后,儿女们把他在陵园住处的锁撬开,把他的被子衣服都搬回城里,希望他回城里享几年福,可倔犟的老人当天就回到陵园。他说:死也不会再走了。
老人生活极其简朴,屋里的家电只有一台冰箱和一台收不到信号的电视机,他常年吃馒头蘸辣椒酱。他身上掉着线头的毛背心是20多年前买的,裤子也有10多个年头了,唯一看起来像华侨的时髦礼帽,是2011年过年时“花十多块钱买的”。
在这个固执的老人眼里,只有石头才是永恒的。多年来,他不停地刻碑。23座坟,每个坟都有几百字的碑文,每个字都是他一笔一画刻出来的。
他计划着做40米长的碑廊,其中12米,刻着2400多个烈士的名字,“这一回,一个也不能少!”太阳下,他杵着拐杖,敲敲这块石头,敲敲那块。空闲时,他练书法,他希望留在石头上的字“越来越好”。
直到2010年,老人的守墓故事,被人放上了互联网,感动了无数网民,被投票选为“中国好人”。但欧兴田说,自己没想过感动别人,也不指望得到一张奖状,他只是想“到那边后,遇到战友,有个交代”。
如今,老人走在村里,有村民叫他“欧大爷”,还有人会隔着围墙扔给老人几把菜。2011年清明来的人很多,纪念馆收到了90多个花圈、花篮,这是老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这个战争年代把脑袋别在裤带上不怕死的老人,现在却有些怕死了,他只喝不加糖的牛奶,不吃肉,不吃水果,时刻担心血糖血脂升高。他怕自己走了,这个纪念馆就没人管了。
当然,他也想好了自己的归宿。在23个坟里,安息在最南边的,是他的前妻。前妻参加抗日战争受过重伤,后来又在抗美援朝中负伤,回到家乡没多久就死了。建陵园后,老人把前妻的坟迁过来。他给前妻刻的长长的碑文,最后一句话是:你生为人杰死为人民,实乃令人心怀。
如今,前妻坟前的松树已经从原本不足坟头高的小苗,长到了10多米高。老人用粗糙的手抚摸着墓碑说,他死后要和前妻合葬,自己不会有碑,这个陵园也不会留下他的名字。“我只是个普通人,不是烈士,最后安息在这里,是占便宜了。”老人笑着说。(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