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关于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不再是单一的专业性人才,而是综合型人才,在此期间,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素质教育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素质教育的展开,除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外,也要保证身心健康。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教学期间,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同时培养其积极心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中学体育教育学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心理素质;初中生;中学体育
初中是每位学生发展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一个特殊阶段,其处于高中与小学之间,是学生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重要过程,该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特别重要。而且无论是品质方面,还是性格方面,中学生都有着明显的变化,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变化不同,不同年龄的心理也存在差异。
一、初中体育教学期间,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教学期间,主要从意志力、智力及情绪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是智力方面。通过对中学生智力的培养及开发,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自主性和热情,自主参与学习,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其次是情绪。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情绪对于日常学习非常有利,其可以让学生保持积极心态参与学习。最后,意志力的培养。其有助于中学生抗打击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提升,对于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而且可以更好的克服困难,以便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1]。
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增强中学生心理素质对其未来的成长十分有利,其能够协助及早适应周围环境,并根据周围变化对自身状态进行调整,从而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初中体育教学期间,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通过组织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提升
初中体育教学的展开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改造自身行动,并树立全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宜的体育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比赛取得胜利的喜悦、失败带来的沮丧、胜利带来的荣誉等各种各样的心理情感,使其更愿意参与其中。换言之,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比如等级赛、时间赛等,竞赛前,教师需要将思想动员工作做好,增强其自信心,竞赛结束后,详细评估比赛结果,针对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在奖励的同时进行劝诫,使其同样可以意识到自己问题,针对未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多鼓励,并引导其参与下一次的比赛。总之,利用多姿多彩的竞赛活动,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2]。
(二)教学期间,加强对学生承受能力培养的重视
学生成长期间难免迎来一定阻碍,其心理承受程度与其综合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想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则需要关注其承受能力。整体分析,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每位学生,根据每位学生的差异实施与之对应的培养,同时设置阻碍训练,在达到目标后,设置一个全新的目标。利用递进方式,对学生意志进行磨炼,以便其在遇到困难时,依旧可以保持积极斗志。比如,初中体育教学期间,短跑训练时,一名男性学生跑完全程仅用了8秒,但是训练期间,其用了超过8秒的时间,这时,教师便可以进行相应的批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项严肃的运动,并要求学生重新跑。通过目标设置方法,使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正确认识体育课堂活動,该方法对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同样有利[3]。
(三)体育教学期间,加强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关注
初中阶段,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同,而且体育爱好和性格也不同,但是,对于体质较差的初中生而言,其并不喜欢体育活动,主要是因为初中生自尊心较强,不愿意将自身的不足展现在其他学生面前。除此之蛙,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拒绝参与大型活动或者体育活动。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定位自身,自信心欠缺。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针对自信心较差的学生,可通过胜利法展开教学,使其在感兴趣的领域取得胜利,从而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具体如下:首先,教学活动展开前,教师需要对每位学生的体育状况进行了解,包括优势、劣势,同时并组织其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经过自身努力后,取得成功,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自信心十分有利。其次,体育教学期间,教师应通过交朋友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尽可能的协助其消除心理压力,并引导、带领其参与到机体活动中。利用该方法,不仅能够改善学生交往障碍,而且有助于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信心和积极性。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参与的活动应给予肯定态度,在其取得进步后,多鼓励学生,针对表现较差的同学,更需要多关心和肌力,以便其在下一次取得更高的成绩。
(四)因材施教
针对体育教师而言,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体育教学期间,要想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通过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协助学生更好的展开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兴趣爱好对体育活动方式进行选择,其对于健全人格的建立十分有利。因此,教师需要考虑每位学生的状况,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4]。
三、结束语
学生心理素质在个性培养、生理健康及整体学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甚至对其未来有着一定影响。针对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应加强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视,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推动中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子鹏.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 体育风尚, 2020(1):156-156.
[2]张馨艺.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16(35):226-226.
[3]朱大军.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J]. 新智慧, 2019, (29):136-136.
[4]李想军.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 名师在线, 2020(9):68-69.
关键词:心理素质;初中生;中学体育
初中是每位学生发展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一个特殊阶段,其处于高中与小学之间,是学生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重要过程,该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特别重要。而且无论是品质方面,还是性格方面,中学生都有着明显的变化,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变化不同,不同年龄的心理也存在差异。
一、初中体育教学期间,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教学期间,主要从意志力、智力及情绪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是智力方面。通过对中学生智力的培养及开发,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自主性和热情,自主参与学习,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其次是情绪。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情绪对于日常学习非常有利,其可以让学生保持积极心态参与学习。最后,意志力的培养。其有助于中学生抗打击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提升,对于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而且可以更好的克服困难,以便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1]。
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增强中学生心理素质对其未来的成长十分有利,其能够协助及早适应周围环境,并根据周围变化对自身状态进行调整,从而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初中体育教学期间,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通过组织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提升
初中体育教学的展开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改造自身行动,并树立全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宜的体育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比赛取得胜利的喜悦、失败带来的沮丧、胜利带来的荣誉等各种各样的心理情感,使其更愿意参与其中。换言之,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比如等级赛、时间赛等,竞赛前,教师需要将思想动员工作做好,增强其自信心,竞赛结束后,详细评估比赛结果,针对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在奖励的同时进行劝诫,使其同样可以意识到自己问题,针对未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多鼓励,并引导其参与下一次的比赛。总之,利用多姿多彩的竞赛活动,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2]。
(二)教学期间,加强对学生承受能力培养的重视
学生成长期间难免迎来一定阻碍,其心理承受程度与其综合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想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则需要关注其承受能力。整体分析,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每位学生,根据每位学生的差异实施与之对应的培养,同时设置阻碍训练,在达到目标后,设置一个全新的目标。利用递进方式,对学生意志进行磨炼,以便其在遇到困难时,依旧可以保持积极斗志。比如,初中体育教学期间,短跑训练时,一名男性学生跑完全程仅用了8秒,但是训练期间,其用了超过8秒的时间,这时,教师便可以进行相应的批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项严肃的运动,并要求学生重新跑。通过目标设置方法,使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正确认识体育课堂活動,该方法对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同样有利[3]。
(三)体育教学期间,加强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关注
初中阶段,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同,而且体育爱好和性格也不同,但是,对于体质较差的初中生而言,其并不喜欢体育活动,主要是因为初中生自尊心较强,不愿意将自身的不足展现在其他学生面前。除此之蛙,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拒绝参与大型活动或者体育活动。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定位自身,自信心欠缺。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针对自信心较差的学生,可通过胜利法展开教学,使其在感兴趣的领域取得胜利,从而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具体如下:首先,教学活动展开前,教师需要对每位学生的体育状况进行了解,包括优势、劣势,同时并组织其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经过自身努力后,取得成功,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自信心十分有利。其次,体育教学期间,教师应通过交朋友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尽可能的协助其消除心理压力,并引导、带领其参与到机体活动中。利用该方法,不仅能够改善学生交往障碍,而且有助于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信心和积极性。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参与的活动应给予肯定态度,在其取得进步后,多鼓励学生,针对表现较差的同学,更需要多关心和肌力,以便其在下一次取得更高的成绩。
(四)因材施教
针对体育教师而言,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体育教学期间,要想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通过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协助学生更好的展开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兴趣爱好对体育活动方式进行选择,其对于健全人格的建立十分有利。因此,教师需要考虑每位学生的状况,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4]。
三、结束语
学生心理素质在个性培养、生理健康及整体学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甚至对其未来有着一定影响。针对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应加强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视,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推动中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子鹏.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 体育风尚, 2020(1):156-156.
[2]张馨艺.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16(35):226-226.
[3]朱大军.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J]. 新智慧, 2019, (29):136-136.
[4]李想军.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 名师在线, 2020(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