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祖辈的文化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尤其是学生的数学复习难以巩固,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上,教师应该科学梳理知识要点,重点进行难点讲解,以全面发挥出复习的作用和实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复习指导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339
引言:复习课是数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对知识的回顾、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人所处的学校是学校,任教的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隔代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复习指导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重视课前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复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精心设计复习提纲,对复习内容和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复习,温习已学知识,尝试整理和归纳新知识。将复习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例如,在复习《小数乘法》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完成练习:32×15=?学生运用了整数乘法计算法则进行运算,不一会儿给出了结果480。随后教师又给出了32×1.5=?这时学生按照第一个算式计算得出480。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学生温习知识:“这道题是1.5不是15,小数点该怎么移动呢?”学生答:“1.5 比 15 缩小了 10 倍,得数也得缩小 10倍。”教师接着给出:“3.2×1.5=?”这次学生主动提出将480缩小100倍得出4.8。这时教师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规律:先看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后有几位,再看第二个因数的小数点后有几位,然后将两个位数相加,得几就从乘积末尾往前数几位,得出最后结果。根据学生的总结,教师给学生变换了题型,如果3.2×1.5中3.2扩大 10 倍,积扩大几倍?当 3.2 和 1.5 分别扩大 100倍,积怎么变化?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想要积不变,另一个因数怎么变化?通过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更快地掌
握了新知识。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复习旧知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积极思考,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出复习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是“被动接受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一般来说,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对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学生复习的过程就是将新旧知识互相联系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通过提问、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已学”到“未学”,由“旧知”到“新知”,让学生体验到“温故而知新”的乐趣。
例如,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中创设这样的情境: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学校将布置文艺汇演舞台的工作交给了咱们班,请你帮老师设计不同的舞台风格。这个问题引出了不同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有的学生说:“将舞台设计成长方形,中间放入圆形,方便唱歌和演讲的学生找准位置。”还有的学生说“:将舞台设计成正方形,中间布置成梯形,方便合唱团队。”学生纷纷给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有的是两种图形合在一起设计,有的是三种甚至四种。这时教师提出:设计的这些图形它们的面积和周长都怎么计算?我们需要购买多少材料?哪种设计方法简单大方且经济实用?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归纳后发现,一共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六种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将这六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复习、归纳,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旧知识以活动的形式重现课堂,引导学生将多种图形综合在一起进行复习,将学生零散的知识汇总到一起,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多样化,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教师评价
基本做法是:用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评价;另外对学生创新资源或者独特思考,给予肯定和激励,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对整理作业的修改和完善,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对待自己的学习,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学生互评
自评一般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本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或者产生了哪些新的想法、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如何……小组成员互评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交流自己整理的作业或想法、观点等,然后小组其他成员根据一定标准进行评价,发现独特之处或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做出相应的修改。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出现的典型性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和体会,从而方便学生对作业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结论:复习课是巩固知识、内化知识的平台,充分利用复习课的时间,可以快速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成绩。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复习课教学时,应该结合科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知识点的树立,通过构建知识点的联系,强化学生脑海中的学习构架,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能的生成,使其可以积极、自主的进行知识探究与学习。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相关教学内容進行了研究,旨在助力于小学数学教师复习课落实与开展。
参考文献
[1]孙万金.成就最后的精彩——谈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前的有效复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241.
[2]张永连.走出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误区——“百分数单元复习课”引起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02):131-132+135.
[3]戴美玉.建构·多样·过程——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谈[J].教育科研论坛,2010(02):37-38.
[4]尹书青.既要高屋建瓴 又要精心安排——新课程理念如何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中体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6):141-142.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339
引言:复习课是数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对知识的回顾、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人所处的学校是学校,任教的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隔代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复习指导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重视课前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复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精心设计复习提纲,对复习内容和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复习,温习已学知识,尝试整理和归纳新知识。将复习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例如,在复习《小数乘法》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完成练习:32×15=?学生运用了整数乘法计算法则进行运算,不一会儿给出了结果480。随后教师又给出了32×1.5=?这时学生按照第一个算式计算得出480。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学生温习知识:“这道题是1.5不是15,小数点该怎么移动呢?”学生答:“1.5 比 15 缩小了 10 倍,得数也得缩小 10倍。”教师接着给出:“3.2×1.5=?”这次学生主动提出将480缩小100倍得出4.8。这时教师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规律:先看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后有几位,再看第二个因数的小数点后有几位,然后将两个位数相加,得几就从乘积末尾往前数几位,得出最后结果。根据学生的总结,教师给学生变换了题型,如果3.2×1.5中3.2扩大 10 倍,积扩大几倍?当 3.2 和 1.5 分别扩大 100倍,积怎么变化?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想要积不变,另一个因数怎么变化?通过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更快地掌
握了新知识。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复习旧知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积极思考,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出复习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是“被动接受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一般来说,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对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学生复习的过程就是将新旧知识互相联系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通过提问、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已学”到“未学”,由“旧知”到“新知”,让学生体验到“温故而知新”的乐趣。
例如,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中创设这样的情境: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学校将布置文艺汇演舞台的工作交给了咱们班,请你帮老师设计不同的舞台风格。这个问题引出了不同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有的学生说:“将舞台设计成长方形,中间放入圆形,方便唱歌和演讲的学生找准位置。”还有的学生说“:将舞台设计成正方形,中间布置成梯形,方便合唱团队。”学生纷纷给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有的是两种图形合在一起设计,有的是三种甚至四种。这时教师提出:设计的这些图形它们的面积和周长都怎么计算?我们需要购买多少材料?哪种设计方法简单大方且经济实用?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归纳后发现,一共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六种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将这六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复习、归纳,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旧知识以活动的形式重现课堂,引导学生将多种图形综合在一起进行复习,将学生零散的知识汇总到一起,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多样化,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教师评价
基本做法是:用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评价;另外对学生创新资源或者独特思考,给予肯定和激励,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对整理作业的修改和完善,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对待自己的学习,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学生互评
自评一般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本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或者产生了哪些新的想法、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如何……小组成员互评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交流自己整理的作业或想法、观点等,然后小组其他成员根据一定标准进行评价,发现独特之处或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做出相应的修改。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出现的典型性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和体会,从而方便学生对作业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结论:复习课是巩固知识、内化知识的平台,充分利用复习课的时间,可以快速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成绩。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复习课教学时,应该结合科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知识点的树立,通过构建知识点的联系,强化学生脑海中的学习构架,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能的生成,使其可以积极、自主的进行知识探究与学习。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相关教学内容進行了研究,旨在助力于小学数学教师复习课落实与开展。
参考文献
[1]孙万金.成就最后的精彩——谈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前的有效复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241.
[2]张永连.走出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误区——“百分数单元复习课”引起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02):131-132+135.
[3]戴美玉.建构·多样·过程——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谈[J].教育科研论坛,2010(02):37-38.
[4]尹书青.既要高屋建瓴 又要精心安排——新课程理念如何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中体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