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综合功能 散发学科特质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编排正体现这一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编排上的一次突破,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一个亮点。但是,在教学中能否切实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编排的意图,对于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成效至关重要。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上册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一、编排解读:学段之间体现“一个转变”、“两个结合”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编排体现了阶段性和渐进性,由隐到显,由小到大,不仅符合不同学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还突出了语文本体,加强了语文实践能力。其阶段性和渐进性主要表现在一个“转变”、两个“结合”上。
  1.从呈现的形式来看——由隐性与到显性的转变
  第一学段以“活动”为主——借“展示台”隐性呈现;第二学段以“专题”为主——随课文同步呈现;第三学段以“课题”为主——单列单元呈现。第一学段的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而是在“语文园地”中创设形式多样的“展示台”,通过这个平台展示学生的识字能力,交流课外识字成果和课内外搜集到的谜语、谚语、春联等。从而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属隐性阶段。到了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内容随文出现,和单元专题挂钩,一般第一篇课文中的后面呈现“综合性学习”栏目,意图是单元教学前提出,单元教学中活动,“展示台”中展示,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运用具有个性化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到了第三学段,学习形式进一步明显,在继承原先的小综合基础上,更明显的是单列呈现了综合性学习的单元,进一步显性化、明确化。
  2.从呈现的内容来看——积累与运用的结合
  课标教材的第一学段,“展示台”栏目呈现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与生活识字有关,目的有两个,一是积累所识的汉字,二是积累识字方法。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专题(内容)识字,那么在“展示台”中设置的综合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从报纸上认识的字。”第四单元的“展示台”中设置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就是“展示自己制作的识字卡,”都与单元专题有关。到了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逐渐转变为搜集资料、动手操作、简单策划,运用自己已积累的语文知识解决语文方面的问题。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发扬传统文化”,不仅主题内容具有关联性、综合性,而且呈现方式的实践性、导学性也很突出。到了第三学段,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具体的目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与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单元主题的整合发展到既有整合,又有分离而独立为一个单元组。无疑,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既有积累又有运用,引领学生尝试用语文的方式认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从呈现的过程来看——扶与放的结合
  综合性学习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材注意体现这个特点,同时考虑到孩子还小,独立活动的能力有个培养锻炼的过程,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既放手又适当辅导的思想,做到扶放结合。第一、二学段教材中对综合性学习引导的具体步骤是:先在该组的导语中点出,再在第一篇课文的后面作具体的布置,最后在语文园地中进行交流展示。第三学段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与第二学段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综合性学习提示”这一步。这体现了逐步放手的思想。它们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策略:“共性”中实现“个性”,凸显综合功能,体现学科是气质
  
  不管哪个学段的综合性学习,都有它的“共性”:一是有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能围绕学习的专题探究;二是自主实践,亲身体验,对学习内容有所感受,有所发现,能用语文知识尝试解决问题;三是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使研究的问题或拓宽或深入,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四是学习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包括融入其他学科的学习实践),来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但笔者认为,不论哪个学段的综合性学习,都有不同的语文功能。下面就不同学段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来实现学段的“个性”谈些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1.第一学段以活动为主,凸显积累功能:观察——积累——交流
  第一学段综合性学习内容是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主,也穿插了与其他学科相关的活动内容,体现“综合”这一特质。针对第一学段儿童的年龄特点,综合性学习选题要小、简单,活动要少而易,时间要短。形式要活泼有趣,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以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书签、贺卡,自己写的儿歌,画的图画;“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收集到的北京风景明信片以及自己的文艺才能;“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制作、交流识字卡片。建议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1)自主观察中发现。“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收集到的北京风景明信片以及自己的文艺才能。在教学这个单元的学习前,班级先成立识字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讨论并填写识字的地点和展示的方式。至于制作记录识字卡片的样式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在班上展示,互相观赏、交流。
  (2)活动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第一学段综合性学习以活动的形式展开为宜,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就“制作交流识字卡片”综合性学习来说,通过走出校门看街头广告、观看其他学科教科书的字,还有姓名及电视中出现的字,了解并记录这些汉字。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自己所识字的方法。
  (3)交流合作中展示体验。“展示台”是学生展示的平台,这时老师要采用多种游戏方式进行,如:猜字谜、找朋友、摘果子、画一画、演一演、编故事等等,重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积累过程的成功感。同时,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2.第二学段以专题为主,凸显探究功能:选题——探究——展示
  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要结合教材中的专题,在依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分三步走:一是单元教学之初,就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有个大致的安排;二是在单元教学中同步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其间进行检查、指导与协调;三是在单元教学之后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并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价。
  以三年级上册为例,这册教材随课文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建议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1)自主中选题。如第一次“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在单元学习之前,先进行单元导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同时明确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选题,记录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其他文献
“整合”意即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教材整合”是指以选定的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序的整合手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本质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的归纳、概括和综合。本文试以《秦王扫六合》一课为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进行相关的阐析。  一、整合教学目标,提炼教学主线  笔者认为一节成功的历史课离不开一条清晰而明确的教学主线,缺少了教学主线的课堂必然是杂乱无章的。“教学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离不开活动,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获得的。南通市第二附属小学吴冬冬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他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活
摘要: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择设计能为儿童所接受的名画欣赏内容,通过对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选材、引导和审美,使儿童能初步感受名画作品,从而提高儿童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在不断挖掘儿童创造潜力的同时,使儿童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冬是儿童名画欣赏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名画欣赏    欣赏教学是儿童美术教育
摘 要: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如何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在加强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最优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出具有市场学理论知识与服装专业技能的新型服装专业人才,这是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本文以德清职业中专服装专业建设实践为例,主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对中职服装专业的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 校企结合 探索改革  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快
试卷评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分析得失,纠正错误,巩固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试卷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要开拓进取,不断尝试,在试卷评讲中渗入新理念,采取新方法,以发挥试卷评讲的最佳功能。    一、着眼于知识结构的完善与整合    例:国家统计局指出,200
叶圣陶老先生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然而,不少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心烦,小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为了应付,他们就随意地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胡编滥造,有个别敢于写真人真事的,至多也就是流水账似地记录下来,说大话,说空话,无病呻吟。因此,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从教多年,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方面重视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一、案例背景分析    1.分层教学实施的背景  分层教学作为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一种模式,许多学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是适应生源基础差距大的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目前我们的“分
摘 要:“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大胆尝试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课堂模式,尽力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开放语文;生本理念;主动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第15课的教学内容,是继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学情分析  版画既是美术课程的内容,也是我校校本课程的内容。笔者利用“中国版画之乡——建瓯”的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让学生结合生活用单色版画把变化的线条给表现出来。由于平时的普及,学生们学习基础好,积极性很高,创作欲极强,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此,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理论,改革课堂教学成了一种自觉追求。教师“一言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以对话为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实质的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无效对话,形似对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