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瓦溪第二中学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腾飞、通讯和网络的发展,我国部分青少年在道德上、行为上、心理上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要求,出现了行为偏差,甚至违法犯罪。本文对未成年人中出现的超常行为的成因与对策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成年人 超常行为 成因 对策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腾飞、通讯和网络的发展,我国部分青少年在道德上、行为上、心理上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要求,出现了行为偏差,甚至违法犯罪。如果再不及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
下面我对未成年人中出现的超常行为的成因与对策作简要分析。
一、未成年人的超常行为
1.未成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八十年代以来,未成年人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且长期居高不下。许多大案要案都是青少年所为。仅2005年,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82692人,占当年全部刑事罪犯总数的9.81%。有专家指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中国治安格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性因素,在年龄上向低龄化发展,其犯罪具有贪婪性、疯狂性、团伙性,并呈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青少年犯罪被称为世界与毒品与环境污染并重的三大公害之一。
2.校园暴力越来越严重
在未成年人中,由于压力越来越大,存在矛盾心理、逆反心理、模仿心理、报复心理、攀比心理、利己心理和不良的性意识,导致校园暴力呈凶暴性、普遍性和共犯性。据统计,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占总犯罪的23.8%,其中在校生就占60%。
3.网络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在心理上,因垃圾信息、淫秽信息、反动信息的存在,使青少年学生丧失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和能力,淡化了社会责任感,自律意识薄弱,性格孤僻;在道德上,使用虚假身份、说假话,缺乏真诚、真实感,形成不诚实的品质;在学习上,影响学习,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在行为上,容易受腐蚀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辨别是非能力不足,易受侵害和引诱。在在校生的犯罪人中,其中经常进游戏厅的占61%,网吧的占39%。
4.毒祸更甚
未成年人喜欢追求时髦,讲义气,易诱骗,好奇、逆反因此而吸毒。据统计,18岁以下的吸毒人数占总吸毒人数的20-30%,并呈低龄化发展。
二、未成年人超常行为的成因
造成未成年人出现超常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内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体发展心理与生理不平衡的因素。
1.内因
(1)生理特点(属生理发育时)
首先,身体外形巨变,朝气蓬勃,精力充沛,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摔打、踢跳等的运动明显增强,办事莽撞,缺乏理性思考,热情过高,理智不够。相当一部分喜欢恶作剧、寻衅滋事、斗殴,滑向流氓犯罪均与此有关。其次,体内机能进一步健全,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体内各机能逐渐健全,最突出的是性的萌芽和成熟。但道德观念形成滞后,性抑制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少男少女过早涉入性爱,以至一犯再犯,甚至堕落。
(2)心理特点(心理断乳期)
由于认识上发生了变化,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已长大成人。如果不适当地干涉时,就容易出现以下结果:①激起强烈反感和不满,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我行我素,当面俯首听命,背后各行其是,养成撒谎习惯,影响独立性的发展,养成依赖性。②感性上发生了变化。有可能调皮捣蛋,搞恶作剧,破坏纪律,采取冒险行动来显示自己的勇敢和胆量。③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的自制力反比11岁左右的人更差,成为最容易有超常行为的危险期。当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新的犯罪形态、方式或手段时,便在他们中很快蔓延开来。
2.外因
(1)家庭因素
越来越多的父母冲突,家庭的破碎导致未成年人形成仇视、报复心理;因家庭教育不当,或失管,造成孩子交友不慎。
(2)学校教育因素
部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后进生处理方法不当,过于简单粗暴,有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等。
三、防止未成年人超常行为的对策
在分析未成年人出现超常行为的成因的基础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出如下切实可行的举措。
1.提高全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负责的意识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是事关国家、社会的大事,是每个成年公民必须共同保护的责任。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行动起来,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帮助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2.加强法制教育
学校应把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必修课,传授学生法律知识,明白法律责任。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提高学生的法律常识。
3.学校应转变原来的教育观念
特别是班级工作,应从原来的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从原来的上下级的关系变为同志式的平等关系,从原来的训,压,骂的教育方式变为情,引,导的方式。同时应有换位思想,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扶助,态度亲和,以理服人,这样会把许多偏差的学生变好。否则,将会把他们推向社会,走向偏常陷入泥泞甚至深渊。同时加强对有偏差的未成年人进行帮助转化和对全体未成年学生预防偏差行为的工作。
4.结合家庭教育
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引导,监管对其成长非常重要。应以健康上进,民主的思想影响自己的子女,多留意关心孩子的思想,心理的变化,应把好自己孩子的“消费关”,爱心关”“交友关”“文艺作品关”和“业余时间关”。
【参考文献】
【1】陈鹏,陈建国.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减灾,2012(13)
【2】汽车资讯.新浪网,2015(9)
【3】中国广播网,2014(2)
【4】王子孝,李康熙.當前未成年人犯罪态势分析成因及预防对策【J】.法学论坛,1996(2)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腾飞、通讯和网络的发展,我国部分青少年在道德上、行为上、心理上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要求,出现了行为偏差,甚至违法犯罪。本文对未成年人中出现的超常行为的成因与对策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成年人 超常行为 成因 对策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腾飞、通讯和网络的发展,我国部分青少年在道德上、行为上、心理上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要求,出现了行为偏差,甚至违法犯罪。如果再不及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
下面我对未成年人中出现的超常行为的成因与对策作简要分析。
一、未成年人的超常行为
1.未成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八十年代以来,未成年人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且长期居高不下。许多大案要案都是青少年所为。仅2005年,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82692人,占当年全部刑事罪犯总数的9.81%。有专家指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中国治安格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性因素,在年龄上向低龄化发展,其犯罪具有贪婪性、疯狂性、团伙性,并呈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青少年犯罪被称为世界与毒品与环境污染并重的三大公害之一。
2.校园暴力越来越严重
在未成年人中,由于压力越来越大,存在矛盾心理、逆反心理、模仿心理、报复心理、攀比心理、利己心理和不良的性意识,导致校园暴力呈凶暴性、普遍性和共犯性。据统计,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占总犯罪的23.8%,其中在校生就占60%。
3.网络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在心理上,因垃圾信息、淫秽信息、反动信息的存在,使青少年学生丧失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和能力,淡化了社会责任感,自律意识薄弱,性格孤僻;在道德上,使用虚假身份、说假话,缺乏真诚、真实感,形成不诚实的品质;在学习上,影响学习,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在行为上,容易受腐蚀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辨别是非能力不足,易受侵害和引诱。在在校生的犯罪人中,其中经常进游戏厅的占61%,网吧的占39%。
4.毒祸更甚
未成年人喜欢追求时髦,讲义气,易诱骗,好奇、逆反因此而吸毒。据统计,18岁以下的吸毒人数占总吸毒人数的20-30%,并呈低龄化发展。
二、未成年人超常行为的成因
造成未成年人出现超常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内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体发展心理与生理不平衡的因素。
1.内因
(1)生理特点(属生理发育时)
首先,身体外形巨变,朝气蓬勃,精力充沛,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摔打、踢跳等的运动明显增强,办事莽撞,缺乏理性思考,热情过高,理智不够。相当一部分喜欢恶作剧、寻衅滋事、斗殴,滑向流氓犯罪均与此有关。其次,体内机能进一步健全,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体内各机能逐渐健全,最突出的是性的萌芽和成熟。但道德观念形成滞后,性抑制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少男少女过早涉入性爱,以至一犯再犯,甚至堕落。
(2)心理特点(心理断乳期)
由于认识上发生了变化,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已长大成人。如果不适当地干涉时,就容易出现以下结果:①激起强烈反感和不满,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我行我素,当面俯首听命,背后各行其是,养成撒谎习惯,影响独立性的发展,养成依赖性。②感性上发生了变化。有可能调皮捣蛋,搞恶作剧,破坏纪律,采取冒险行动来显示自己的勇敢和胆量。③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的自制力反比11岁左右的人更差,成为最容易有超常行为的危险期。当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新的犯罪形态、方式或手段时,便在他们中很快蔓延开来。
2.外因
(1)家庭因素
越来越多的父母冲突,家庭的破碎导致未成年人形成仇视、报复心理;因家庭教育不当,或失管,造成孩子交友不慎。
(2)学校教育因素
部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后进生处理方法不当,过于简单粗暴,有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等。
三、防止未成年人超常行为的对策
在分析未成年人出现超常行为的成因的基础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出如下切实可行的举措。
1.提高全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负责的意识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是事关国家、社会的大事,是每个成年公民必须共同保护的责任。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行动起来,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帮助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2.加强法制教育
学校应把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必修课,传授学生法律知识,明白法律责任。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提高学生的法律常识。
3.学校应转变原来的教育观念
特别是班级工作,应从原来的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从原来的上下级的关系变为同志式的平等关系,从原来的训,压,骂的教育方式变为情,引,导的方式。同时应有换位思想,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扶助,态度亲和,以理服人,这样会把许多偏差的学生变好。否则,将会把他们推向社会,走向偏常陷入泥泞甚至深渊。同时加强对有偏差的未成年人进行帮助转化和对全体未成年学生预防偏差行为的工作。
4.结合家庭教育
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引导,监管对其成长非常重要。应以健康上进,民主的思想影响自己的子女,多留意关心孩子的思想,心理的变化,应把好自己孩子的“消费关”,爱心关”“交友关”“文艺作品关”和“业余时间关”。
【参考文献】
【1】陈鹏,陈建国.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减灾,2012(13)
【2】汽车资讯.新浪网,2015(9)
【3】中国广播网,2014(2)
【4】王子孝,李康熙.當前未成年人犯罪态势分析成因及预防对策【J】.法学论坛,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