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被称为“百科之母”,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爱上学习语文的讨论日渐提上日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拥有的亲和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
  “亲和力”是什么?我认为所谓“亲”就是亲切、亲近,“和”就是为人随和,不摆架子。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让自己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板着脸孔,从来不和学生开玩笑,学生做错了事就严厉的批评。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有的小心翼翼,有的战战兢兢,有的同学害怕回答错误会被批评干脆就不举手,整个课堂气氛是死气沉沉,经常是我一人在唱独角戏,一堂课下来我讲的大汗淋漓,学生们听的哈欠连天。那时我还觉得自己挺有成就感,认为学生怕我了就能事半功倍,结果一学期下来我班上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第一”,而别的学科成绩在年级却和其他班级相差不大,有的甚至还是年级第一。那时,我还抱怨学生的素质太差,学习自觉性不够,而没有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后来,我发现,学生们根本就不爱学习语文,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这使我深刻体会到自己从前的做法有多么错误,明白了要和学生拉近距离,主动亲近他们,让他们喜欢自己,同时必须改变上课的姿态,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热爱学习语文。可见,教师的亲和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是多大啊。
  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与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纵观一些名师的课堂,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他们的高明之处更多的是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饱含真情的语气,洋溢激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从而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以至于转化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确如此,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有位教师在教读《海燕》这篇课文时,她朗读课文时而激情高昂,时而音调低沉,她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大海边,感受到暴风雨来临前海燕发出的呐喊,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俄国大革命来临前夕的社会现状。另外,教学中教师用浓厚的富于情感的语言组织教学,对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样有效。学生总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且难学,尽是“之乎者也”,还要背诵,一提到上文言文内容,他们便“怕”字当头。针对这些情况,我注重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陈涉世家》时,我先把秦末农民起义的前前后后,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进行了讲述,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兴趣。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注意语言表达艺术,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情感,往往能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强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
  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完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就相应的有所不同。教学就像烹饪菜肴,只有不断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我十几年教学的摸索,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朗读教学法。对于一些优美的文章我采用朗读教学的方法,自己先范读,让学生发现作品之美,在情感意识上和老师产生一定的共鸣,然后让学生读,读的过程中,有时让个别学生读,有时分小组读,有时分男女生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在一定的时候,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于优胜的小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这种方法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朗读能力提高了,内心的情感世界也变得丰富了。
  2、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指的就是具体场合的情形,场景或境地。在教读一些学生认为难懂又枯燥无味的课文时,我就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比如,上《苏州园林》这篇课文,学生们对苏州园林了解不多,我就通过课件展示园林的全景,介绍园林的布局,学生对园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起课文内容就轻松多了。
  3、讲练结合法。对于一些自读课文,我会设计一些问题,以做阅读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或者就课文内容进行一些练笔。有时,我还会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走上讲台,做一次小老师,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让他们朗读自己的练笔,并由学生点评,说出优点和不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不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快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善于发现,就能找到很多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材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空间。语文教学的美育不单是使学生获得愉悦感,而且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借鉴前人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形成合乎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与此同时,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一、妙用导语,感受美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
期刊
从传统水墨人物画到现实主义写实水墨人物画再到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其间发生了许多观念及形式上的转变。不同的艺术高峰代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价值标准,这种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的绘画变革,就是一个绘画历史的发展过程。  都市水墨人物画作为现代水墨画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现阶段的水墨画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作为水墨画的领航者打上时代的烙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都市水墨人物画可以说是在传统和写实水墨人物画的
期刊
《我的叔叔于勒》(以下简称《于》)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范进中举》(以下简称《范》)则是我国十八世纪的最负盛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两篇小说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都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上对后世文学的发展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范》和《于》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多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它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能多
期刊
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如果只是就景物而写景物,那么即便写得再怎么细致入微,也最多只能给人以一种美感,而很难引起人们的深思;只有于山川草木的描绘中融进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入思考,并通过哲理的点染,将文章的主旨烛照得通明透亮,这才能使读者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在精神上受到更多的教益。有人说,“散文的诗意首先是思想的发光,而尤在于诗情和哲理的结合”,“哲理的最深处是感情的最强音,也是诗意的饱和点”,这话
期刊
一转眼,班主任工作也已做了十几年了,可是,实在惭愧,真没有做出什么骄人成绩,只是这么做着,有时很迷茫,很困惑。于是,这么多年过去,也就始终做了以下几点:  1、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激励和表扬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我坚持每日选出每日之星,即每节课有任课老师选出表现优秀或进步的学生一名,再由值日班长选出每日表现优秀或进步的同学,大约一日奖励10名左右。第二日早上公布名单。并在学生中成立奖励创意小组,即
期刊
“老师,今天的自习课我们还进行诗歌背诵比赛吗?”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令我欣喜。初三,七门功课多少内容要记,多少习题要做,孩子们却主动把每周一节的自习课让给了诗歌。就是这群孩子,两年前让我在上完诗词课后常感叹“给他们讲诗词就像在对牛弹琴”,但今天他们爱上诗歌了。我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放弃培养孩子们爱诗的念头,因为我记得朱光潜先生曾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
期刊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幸福教师,当我一遍又一遍地品味着“幸福教师”这股正能量时,整个身心都充溢着一股甜蜜、美好。“教师——太阳底下最圣神的职业”这虽不是我少年时的第一梦想,但却成了我一生中最幸福的职业。我幸福,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自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我就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我把自己当成所有学生的妈妈,当我带领孩子们赢得一次次比赛活动胜利时,我和他们一起欢呼庆祝,这是幸福;当有孩子生病
期刊
众所周知,新课标作文教学的理念:一是作文联系生活,二是叙写真情实感,三是作文个性化。在新的作文理念下,要求作文教学要体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要实现转变作文教学的根本观念,转变学生在写作中的被动局面,要积累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要开放命题、开放课堂、开放过程、开放评价,创设开放的、富有生机的、富有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教学流程;要突破作文的时空限制、突破狭隘的写作观念、突破为作
期刊
为师,从听课开始。“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许多教师就是从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成为优秀教师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教而不互相听课、相互交流,同样会使自己见少识浅。教师参加听课要做到: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听课是每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活动,学校每个学期都安排有公开课,希望通过课堂的开放,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