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各高校思想正教育中的的热点问题。川东北地区是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四川文理学院是川东北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我们应该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来增强我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高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作,是全国“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就这个角度而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与中华民族的未来生死攸关。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与以前相比,高校的育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空前强大的影响和冲击,学生被动接受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灌输的教育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各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地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资源和手段,尽可能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中,意识形态性最浓厚的当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简称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对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了解、认同、接受和践行。中央和教育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增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如何增强这种实效性,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他们的一些认识和建议。目前,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马克思主大众化教育是一个热点。但是各高校区位优势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可资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种类千差万别,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各个高校的具体措施亦不尽相同。
1 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工农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遗产。因区位特征的差异,各地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种类也不尽相同。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它们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产物。
川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在地势上扼汉水长江之险,向南发展可切断长江,向北发展可以居汉中而制西安,向西发展可以打通甘肃、新疆与苏联联络,向东发展可以联系湘鄂西及鄂豫皖赤区。”(1)(《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第3-4页)此地人杰地灵,人民群众富有不畏强暴的优良革命传统。从这块热土上走出了王维州、张爱萍、魏传统等一大批职业革命家;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朱德;该地区建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曾发生了著名的万源保卫战;培养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等。如今,这些伟人和革命英烈们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都已成了川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该地区现已建成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南江县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平昌县刘伯坚纪念馆等1个国家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5个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近达州的广安市建有邓小平纪念馆;朱德纪念堂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达州本区范围内有神剑将军张爱萍故居,万源保卫战遗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四川文理学院是川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本区内有较为发达、方便的交通运输,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较好地利用这些种类各异的红色资源,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2 把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进教材的不同章节,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决定了它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也具有非常强烈的現实性。该课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灌输和宣讲,从而对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和意识形态及方针政策认同和接受,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践行之。
概而言之,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是对近代中国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苦奋斗历程的概括和总结。历史渐行渐远,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今天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不可再现。为了增强强这部分授课内容的感染力,除了用大量丰富详实的影视资料外,我们还可以从红色文化资源中选择一部分,比如张爱萍、朱德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亲自参观这些地方。从伟人的艰辛成长历程和生存环境去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不畏牺牲的崇高情怀。
距离我校比较近的巴中,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第二大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遗迹,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以及红四军在川陕地区如歌的岁月。同时,川陕苏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因教条地接受共产国际命令和苏联经验,从而导致革命出现了不必要牺牲的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由于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太深,在这块根据地上发生了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左倾”教条主义在川陕苏区的危害可以告诉青年大学生们:马克思主主义中国化并并非一帆风顺,她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磨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只有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党的事业才会顺利发展。
巴中还有最大的红军碑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到目前为止,这里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刘伯坚烈士纪念园等12大碑区,共嵌碑4000余块,石刻红军烈士英名12.1万个,为3000余位红军将士建立了个人纪念碑。以及始建于1934年的红四方面军王坪烈士墓,共安葬红军烈士78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也是最早的大型红军烈士陵园。这两处红色景点有非常强大的震撼力。可以有选择性地带领部分学生代表亲自去体念一下,让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血肉之躯为我们构建的,我们因该珍惜当前的幸福。同时,眼前栩栩如生的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中国共产的的执政地位是她带领广大的劳苦人民大众历经几十年,一枪一炮地打出来的,中国没有哪一个党派为革命的做出的牺牲能出共产党之右,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执政地位具有历史的合法性。 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方面,我校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优势。我们不但拥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的红色文化遗迹,同时我们还距离邓小平故居非常近。邓小平可以说是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的见证人和重要参与者,而且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概论》教材的第二部分,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部分理论与邓小平理论息息相关。被设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邓小平故居,占地830亩,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故居保存有完整详实的邓小平相关资料,各种物质的、纸质的、电子的资料可以说应有尽有。这些资料通过对邓小平革命历程的回顾,不但保存有大量的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珍贵历史文物,也更多地保存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设计、倡导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同时也展出了大量的通过诚实劳动富起来的人们对邓小平充满感激的锦旗和信件。邓小平故居可以做为本课教材第二部分的实地考察对象,让学生真实体会到邓小平在和社会主义中国开创改革开放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理论和实践勇气,及其给当代中国带来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课教师讲授到相关内容时可以分别地、有选择地选派部分学生亲自考察参观,再由他们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讨论和交流,这样的实效性远远超过老师的单纯讲授。
3 把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教育课程
要增强包括“概论”课在内的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社会实践环节对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也很大。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地处革命老区大巴山腹地,是川陕革命苏区的中心地带,红色资源极为丰富的这一天然优势,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唱好三部曲,抓好六个一”为着力点,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所谓“六个一”即“一批基地、一个学分、一个特色社团、一本教材、一个团队、一个贫困帮扶对象”。
首先,我们可以依托本区域的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批我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真正使思政教育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实际,增强理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可以在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张爱萍故居)、朱德故居、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李家俊故居、达县马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地建立一批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认识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了解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平台。要求每个学生每一学期都必须选定一个本期要进行社会考察和调研的课题,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亲自到社会基层或我们的实踐教学基地就相关选题进行调研 ,并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报告。这样他们就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作为考察社会现实的工具,也可以锻炼他们把零星的、感性的社会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为不使其流于形式,使实践教学与学分结合起来,成为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必修课。老师根据质量,对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进行打分,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对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可以遴选出学生优秀的实践论文编辑成册,这既是对学生关注现实的一种激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其次,把马克主义大众化教育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学生社团的灵魂。思政部可以根据当前实践教学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在全校的学生社团中扶持帮助若干个政治思想性强、影响面比较宽的学生社团,选派一些思想比较活跃的负责任的老师进入其中,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用于社团活动实践,自觉践行所接受的思想理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该社团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争取由部分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以及心得体会。
达州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至今仍有极少部分地方依然没有脱贫。水洞坪村是达县著名的红军村,在上世纪30年代初曾经建立过苏维埃政权,但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极为不便,使得该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为了体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我院把把达县堡子镇水洞坪村作为定点“帮扶”对象,为该村的发展提供智力和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我们不妨把该村作为考察西部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典型标本,引导社团的学生们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出发,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这样一方面对学生了解农村、开阔眼界、理性认识社会现状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的社团活动提供正能量。
4 把红色文化资源作融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四川文理学院地处川陕革命根据地辖区内,是四川在该区域内惟一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本科院校。学校可以依托大巴山地区的丰富的红色资源,利用思政部教师全面的学源结构和较高科研能力,组织部分教师编写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乡土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川东革命历史、弘扬“大巴山”精神。把乡土教材配合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让来学生对我们学校所在区域的光荣历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扩大我校在全国的知名度。的的学校从上到下都很重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熏陶。
为了在全校范围类营造一种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在学校层面,可以由学院党和宣传部出面,集中全院的优势资源,聘请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以及全院人文社科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就他们各自研究领域内有关川东北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全校师生做专门的学术讲座。在部门层面,可以围绕部门教师集中编写的乡土教材,动员思政部的科教学研骨干开设有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校级选修课。每位教师选择1-2个专题,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紧密结合现实,精心准备,从思想政治教的角度给学生开设较高质量的红色文化专门讲座,为增强我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全方位打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 四川大学.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说明:本文系四川文理学院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之思考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成果
作者简介:
文茂琼(1973.10)四川蓬安人,硕士,四川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关键词】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高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作,是全国“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就这个角度而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与中华民族的未来生死攸关。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与以前相比,高校的育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空前强大的影响和冲击,学生被动接受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灌输的教育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各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地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资源和手段,尽可能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中,意识形态性最浓厚的当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简称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对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了解、认同、接受和践行。中央和教育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增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如何增强这种实效性,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他们的一些认识和建议。目前,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马克思主大众化教育是一个热点。但是各高校区位优势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可资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种类千差万别,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各个高校的具体措施亦不尽相同。
1 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工农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遗产。因区位特征的差异,各地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种类也不尽相同。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它们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产物。
川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在地势上扼汉水长江之险,向南发展可切断长江,向北发展可以居汉中而制西安,向西发展可以打通甘肃、新疆与苏联联络,向东发展可以联系湘鄂西及鄂豫皖赤区。”(1)(《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第3-4页)此地人杰地灵,人民群众富有不畏强暴的优良革命传统。从这块热土上走出了王维州、张爱萍、魏传统等一大批职业革命家;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朱德;该地区建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曾发生了著名的万源保卫战;培养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等。如今,这些伟人和革命英烈们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都已成了川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该地区现已建成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南江县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平昌县刘伯坚纪念馆等1个国家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5个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近达州的广安市建有邓小平纪念馆;朱德纪念堂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达州本区范围内有神剑将军张爱萍故居,万源保卫战遗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四川文理学院是川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本区内有较为发达、方便的交通运输,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较好地利用这些种类各异的红色资源,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2 把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进教材的不同章节,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决定了它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也具有非常强烈的現实性。该课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灌输和宣讲,从而对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和意识形态及方针政策认同和接受,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践行之。
概而言之,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是对近代中国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苦奋斗历程的概括和总结。历史渐行渐远,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今天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不可再现。为了增强强这部分授课内容的感染力,除了用大量丰富详实的影视资料外,我们还可以从红色文化资源中选择一部分,比如张爱萍、朱德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亲自参观这些地方。从伟人的艰辛成长历程和生存环境去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不畏牺牲的崇高情怀。
距离我校比较近的巴中,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第二大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遗迹,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以及红四军在川陕地区如歌的岁月。同时,川陕苏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因教条地接受共产国际命令和苏联经验,从而导致革命出现了不必要牺牲的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由于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太深,在这块根据地上发生了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左倾”教条主义在川陕苏区的危害可以告诉青年大学生们:马克思主主义中国化并并非一帆风顺,她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磨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只有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党的事业才会顺利发展。
巴中还有最大的红军碑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到目前为止,这里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刘伯坚烈士纪念园等12大碑区,共嵌碑4000余块,石刻红军烈士英名12.1万个,为3000余位红军将士建立了个人纪念碑。以及始建于1934年的红四方面军王坪烈士墓,共安葬红军烈士78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也是最早的大型红军烈士陵园。这两处红色景点有非常强大的震撼力。可以有选择性地带领部分学生代表亲自去体念一下,让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血肉之躯为我们构建的,我们因该珍惜当前的幸福。同时,眼前栩栩如生的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中国共产的的执政地位是她带领广大的劳苦人民大众历经几十年,一枪一炮地打出来的,中国没有哪一个党派为革命的做出的牺牲能出共产党之右,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执政地位具有历史的合法性。 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方面,我校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优势。我们不但拥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的红色文化遗迹,同时我们还距离邓小平故居非常近。邓小平可以说是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的见证人和重要参与者,而且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概论》教材的第二部分,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部分理论与邓小平理论息息相关。被设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邓小平故居,占地830亩,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故居保存有完整详实的邓小平相关资料,各种物质的、纸质的、电子的资料可以说应有尽有。这些资料通过对邓小平革命历程的回顾,不但保存有大量的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珍贵历史文物,也更多地保存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设计、倡导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同时也展出了大量的通过诚实劳动富起来的人们对邓小平充满感激的锦旗和信件。邓小平故居可以做为本课教材第二部分的实地考察对象,让学生真实体会到邓小平在和社会主义中国开创改革开放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理论和实践勇气,及其给当代中国带来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课教师讲授到相关内容时可以分别地、有选择地选派部分学生亲自考察参观,再由他们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讨论和交流,这样的实效性远远超过老师的单纯讲授。
3 把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教育课程
要增强包括“概论”课在内的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社会实践环节对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也很大。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地处革命老区大巴山腹地,是川陕革命苏区的中心地带,红色资源极为丰富的这一天然优势,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唱好三部曲,抓好六个一”为着力点,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所谓“六个一”即“一批基地、一个学分、一个特色社团、一本教材、一个团队、一个贫困帮扶对象”。
首先,我们可以依托本区域的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批我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真正使思政教育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实际,增强理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可以在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张爱萍故居)、朱德故居、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李家俊故居、达县马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地建立一批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认识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了解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平台。要求每个学生每一学期都必须选定一个本期要进行社会考察和调研的课题,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亲自到社会基层或我们的实踐教学基地就相关选题进行调研 ,并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报告。这样他们就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作为考察社会现实的工具,也可以锻炼他们把零星的、感性的社会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为不使其流于形式,使实践教学与学分结合起来,成为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必修课。老师根据质量,对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进行打分,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对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可以遴选出学生优秀的实践论文编辑成册,这既是对学生关注现实的一种激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其次,把马克主义大众化教育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学生社团的灵魂。思政部可以根据当前实践教学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在全校的学生社团中扶持帮助若干个政治思想性强、影响面比较宽的学生社团,选派一些思想比较活跃的负责任的老师进入其中,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用于社团活动实践,自觉践行所接受的思想理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该社团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争取由部分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以及心得体会。
达州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至今仍有极少部分地方依然没有脱贫。水洞坪村是达县著名的红军村,在上世纪30年代初曾经建立过苏维埃政权,但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极为不便,使得该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为了体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我院把把达县堡子镇水洞坪村作为定点“帮扶”对象,为该村的发展提供智力和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我们不妨把该村作为考察西部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典型标本,引导社团的学生们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出发,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这样一方面对学生了解农村、开阔眼界、理性认识社会现状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的社团活动提供正能量。
4 把红色文化资源作融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四川文理学院地处川陕革命根据地辖区内,是四川在该区域内惟一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本科院校。学校可以依托大巴山地区的丰富的红色资源,利用思政部教师全面的学源结构和较高科研能力,组织部分教师编写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乡土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川东革命历史、弘扬“大巴山”精神。把乡土教材配合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让来学生对我们学校所在区域的光荣历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扩大我校在全国的知名度。的的学校从上到下都很重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熏陶。
为了在全校范围类营造一种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在学校层面,可以由学院党和宣传部出面,集中全院的优势资源,聘请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以及全院人文社科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就他们各自研究领域内有关川东北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全校师生做专门的学术讲座。在部门层面,可以围绕部门教师集中编写的乡土教材,动员思政部的科教学研骨干开设有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校级选修课。每位教师选择1-2个专题,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紧密结合现实,精心准备,从思想政治教的角度给学生开设较高质量的红色文化专门讲座,为增强我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全方位打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 四川大学.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说明:本文系四川文理学院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之思考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成果
作者简介:
文茂琼(1973.10)四川蓬安人,硕士,四川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