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因文言文与今天中学生的知识阅历存在“代沟”,一个个含义丰富的文言实词,一个个用法灵活的文言虚词,再加上不少优秀篇目要求背诵,使得大部分中学生不喜欢甚至怕学文言文,文言文课堂枯燥乏味。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文言文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作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关键。
关键词: 文言文课堂 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探究
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由于文言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与学生的知识阅历存在“代沟”,一个个含义丰富的文言实词,一个个用法灵活的文言虚词,再加上不少优秀篇目要求背诵,使得大部分学生提起文言文就觉得枯燥乏味、无所适从,导致文言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为此,笔者一直致力于摸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文言文教学规律,尝过了不少失败的苦头,摸索到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
如何让文言文课堂生动起来呢?
笔者认为,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感兴趣,想学,喜欢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笔者很看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如,笔者在执教《小石潭记》时,就找了不少意境与小石潭相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使他们先有美的直观感受,然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自然导入课文学习。而在执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笔者先介绍了管夷吾的不少故事导入课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好奇心,于是不仅自然导入了课文学习,还为后面布置他们进一步学习探究埋下了伏笔。不同的课文要找不同的切入点导入,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执教《曹刿论战》一文时,笔者采用了背景导入法,而执教《崂山道士》则采用作家作品(讲《聊斋志异》中一个精彩故事)导入法等。
二、引导动手动脑,唤醒主体意识
文言文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疏通课文时,较常采用的是“串讲法”。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正是这“串讲法”使课堂变得毫无生气。因为它存在很多弊端:虽很综合,却显得烦琐、枯燥乏味,一节课下来,老师面面俱到,讲得很累,学生兴味索然,听得很累,对文言文更是畏之如豺狼虎豹。所以,在疏通课文时,笔者不提倡面面俱到的“串讲法”,而主张整体把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提倡整体把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即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不要求逐字逐句,只要能读懂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即可,然后重点掌握文中几个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个别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主旨等。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新课之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疏通课文,读懂文章内容。然后每个小组重点解决一段或几段中的疑难字词,课堂上就该段词句方面的问题回答其他组学生的疑问。回答正确与否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裁决,回答正确者其小组加分,答错可由其他组学生抢答,答对者其小组加分。解决全部疑难之后统计各组得分情况,评出优胜组,教师再对文中重点实、虚词、句子予以强调。这样做,学生切实动手、动脑,进行合作探究,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成就了高效课堂。
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人文学科,它是通过语言训练进行的,语文课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基点。在引导学生理解探究文章时,笔者的做法是找一个突破口(如文眼、线索等)串起整篇文章。例如,在分析《曹刿论战》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线索——远谋,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证据,证明曹刿的“远谋”。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①作为一介布衣,在国难当头(“齐师伐我”)之时,他挺身而出,面见国君出谋划策;②当乡人认为国家大事自有“肉食者谋之”,劝阻他“请见”时,他指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谓一语中的,故事的发展证明曹刿所言不差;③进见庄公时,先用诱导的方式询问国内的政治准备,而后肯定获得国人的信任才是战争获胜的政治保证;④作战中,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战机,形势于己有利时没有志得意满;⑤战后分析此次战争,肯定勇气在作战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他有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充分讨论后在全班面前交流展示,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
笔者发现光动脑思考还不够,因为想是一回事,写出来则又深入了一步,付诸笔端的必然更全面完整,也更通顺严密。所以一节课下来,最好让学生动动笔。例如,在执教《崂山道士》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两次动笔:①归纳王生演法失灵的原因;②将《崂山道士》一文给自己的启示写出来。结果学生所写涉及多个角度,远比教学参考书全面完整得多。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鼓励提出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皮亚杰指出:“青少年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裨益。新课程改革更注重让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鼓励他们发表有个性的见解,培养创新能力,使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阵地。例如,在执教《干将莫邪》一文时,当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基本了解故事内容后,笔者放手让学生针对文章中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全班讨论、解决。学生显得很踊跃:“从文章第一段末尾看来,楚王杀干将是因为他得知‘剑有雌雄,雌来雄不来’,才下令杀了干将,那干将如果一开始即将雌雄二剑都给楚王,他不就免招杀身之祸了吗?”另一学生马上反驳:“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乃成,楚王很生气,早就想杀他了。干将未把雄剑给楚王,只是被杀的导火线而已,或者说给楚王一个绝好的借口罢了!”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补充:“没错,短短一段中四次写楚王‘怒’,可见干将的预见——‘往必杀我’是正确的,即使他将雌雄双剑都给了楚王,也难逃被杀的命运,因为楚王绝不允许干将再存活于世,否则他将来可能会造出比这两把宝剑更厉害的剑来!” 而对另一个问题的讨论,则更是激烈。一同学提出:“赤为什么如此轻易相信侠客?难道他不怕侠客是楚王派来杀他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最终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侠客与赤素不相识,为什么愿意不惜生命帮赤报仇?这时,有人讲到了侠客的“义”,有人谈到了楚王的残暴必定已引发了国人的极大不满,因此为了“义”,侠客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十分有限,而本课又很精彩,难以解决所有疑点,因此,笔者让他们将课堂上没能解决的问题先在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再找其他小组或老师共同商讨。
当然,敢于放手,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学生毕竟是学生,很容易收不回来。这时,教师就要体现主导作用,当学生讨论得差不多时,教师应及时总结,做到收放自如。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四、把握探究关键,收获成功喜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笔者将此奉为圭臬。挖掘一两个“点”,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探究,这是笔者在教学文言文中常用的“激趣”办法。这个法子可谓百试不爽,因为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执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之前,笔者布置学生课前查找舜、胶鬲、孙叔敖、百里奚等人的“发迹史”;而在执教《曹刿论战》时,笔者则布置了这样两道思考题:①你还了解曹刿的哪些事迹?②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你能简要介绍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文言文并不难,而且乐在其中,还能积累许多知识,从而实现从“怕学”到“乐学”的转变。
以上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改变文言文课堂枯燥乏味现状的一些尝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只是还有欠缺,不够完善。况且,这里谈的只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文言课堂的问题,真正要让学生学好文言文,还需要花很多心思。这一点,方家们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言。
参考文献:
[1]张玉新.例谈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原则[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
[2]曾翠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3]吕新辉.反思“教”的角度,寻找“学”的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B版),2014,1.
[4]李晓奎.语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的“缰绳”[J].语文教学通讯(B版),2014,2.
[5]徐金国.教学内容的确定路径与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B版),2014,3.
关键词: 文言文课堂 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探究
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由于文言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与学生的知识阅历存在“代沟”,一个个含义丰富的文言实词,一个个用法灵活的文言虚词,再加上不少优秀篇目要求背诵,使得大部分学生提起文言文就觉得枯燥乏味、无所适从,导致文言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为此,笔者一直致力于摸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文言文教学规律,尝过了不少失败的苦头,摸索到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
如何让文言文课堂生动起来呢?
笔者认为,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感兴趣,想学,喜欢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笔者很看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如,笔者在执教《小石潭记》时,就找了不少意境与小石潭相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使他们先有美的直观感受,然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自然导入课文学习。而在执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笔者先介绍了管夷吾的不少故事导入课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好奇心,于是不仅自然导入了课文学习,还为后面布置他们进一步学习探究埋下了伏笔。不同的课文要找不同的切入点导入,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执教《曹刿论战》一文时,笔者采用了背景导入法,而执教《崂山道士》则采用作家作品(讲《聊斋志异》中一个精彩故事)导入法等。
二、引导动手动脑,唤醒主体意识
文言文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疏通课文时,较常采用的是“串讲法”。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正是这“串讲法”使课堂变得毫无生气。因为它存在很多弊端:虽很综合,却显得烦琐、枯燥乏味,一节课下来,老师面面俱到,讲得很累,学生兴味索然,听得很累,对文言文更是畏之如豺狼虎豹。所以,在疏通课文时,笔者不提倡面面俱到的“串讲法”,而主张整体把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提倡整体把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即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不要求逐字逐句,只要能读懂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即可,然后重点掌握文中几个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个别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主旨等。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新课之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疏通课文,读懂文章内容。然后每个小组重点解决一段或几段中的疑难字词,课堂上就该段词句方面的问题回答其他组学生的疑问。回答正确与否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裁决,回答正确者其小组加分,答错可由其他组学生抢答,答对者其小组加分。解决全部疑难之后统计各组得分情况,评出优胜组,教师再对文中重点实、虚词、句子予以强调。这样做,学生切实动手、动脑,进行合作探究,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成就了高效课堂。
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人文学科,它是通过语言训练进行的,语文课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基点。在引导学生理解探究文章时,笔者的做法是找一个突破口(如文眼、线索等)串起整篇文章。例如,在分析《曹刿论战》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线索——远谋,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证据,证明曹刿的“远谋”。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①作为一介布衣,在国难当头(“齐师伐我”)之时,他挺身而出,面见国君出谋划策;②当乡人认为国家大事自有“肉食者谋之”,劝阻他“请见”时,他指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谓一语中的,故事的发展证明曹刿所言不差;③进见庄公时,先用诱导的方式询问国内的政治准备,而后肯定获得国人的信任才是战争获胜的政治保证;④作战中,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战机,形势于己有利时没有志得意满;⑤战后分析此次战争,肯定勇气在作战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他有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充分讨论后在全班面前交流展示,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
笔者发现光动脑思考还不够,因为想是一回事,写出来则又深入了一步,付诸笔端的必然更全面完整,也更通顺严密。所以一节课下来,最好让学生动动笔。例如,在执教《崂山道士》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两次动笔:①归纳王生演法失灵的原因;②将《崂山道士》一文给自己的启示写出来。结果学生所写涉及多个角度,远比教学参考书全面完整得多。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鼓励提出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皮亚杰指出:“青少年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裨益。新课程改革更注重让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鼓励他们发表有个性的见解,培养创新能力,使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阵地。例如,在执教《干将莫邪》一文时,当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基本了解故事内容后,笔者放手让学生针对文章中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全班讨论、解决。学生显得很踊跃:“从文章第一段末尾看来,楚王杀干将是因为他得知‘剑有雌雄,雌来雄不来’,才下令杀了干将,那干将如果一开始即将雌雄二剑都给楚王,他不就免招杀身之祸了吗?”另一学生马上反驳:“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乃成,楚王很生气,早就想杀他了。干将未把雄剑给楚王,只是被杀的导火线而已,或者说给楚王一个绝好的借口罢了!”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补充:“没错,短短一段中四次写楚王‘怒’,可见干将的预见——‘往必杀我’是正确的,即使他将雌雄双剑都给了楚王,也难逃被杀的命运,因为楚王绝不允许干将再存活于世,否则他将来可能会造出比这两把宝剑更厉害的剑来!” 而对另一个问题的讨论,则更是激烈。一同学提出:“赤为什么如此轻易相信侠客?难道他不怕侠客是楚王派来杀他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最终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侠客与赤素不相识,为什么愿意不惜生命帮赤报仇?这时,有人讲到了侠客的“义”,有人谈到了楚王的残暴必定已引发了国人的极大不满,因此为了“义”,侠客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十分有限,而本课又很精彩,难以解决所有疑点,因此,笔者让他们将课堂上没能解决的问题先在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再找其他小组或老师共同商讨。
当然,敢于放手,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学生毕竟是学生,很容易收不回来。这时,教师就要体现主导作用,当学生讨论得差不多时,教师应及时总结,做到收放自如。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四、把握探究关键,收获成功喜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笔者将此奉为圭臬。挖掘一两个“点”,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探究,这是笔者在教学文言文中常用的“激趣”办法。这个法子可谓百试不爽,因为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执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之前,笔者布置学生课前查找舜、胶鬲、孙叔敖、百里奚等人的“发迹史”;而在执教《曹刿论战》时,笔者则布置了这样两道思考题:①你还了解曹刿的哪些事迹?②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你能简要介绍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文言文并不难,而且乐在其中,还能积累许多知识,从而实现从“怕学”到“乐学”的转变。
以上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改变文言文课堂枯燥乏味现状的一些尝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只是还有欠缺,不够完善。况且,这里谈的只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文言课堂的问题,真正要让学生学好文言文,还需要花很多心思。这一点,方家们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言。
参考文献:
[1]张玉新.例谈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原则[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
[2]曾翠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3]吕新辉.反思“教”的角度,寻找“学”的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B版),2014,1.
[4]李晓奎.语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的“缰绳”[J].语文教学通讯(B版),2014,2.
[5]徐金国.教学内容的确定路径与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B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