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做个好教师?做教师之前,做教师的当下,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去思考这个问题。自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心中就有一个梦想,我要做个好的教师,做个优秀的教师。从教的五年里,阅读过众多的教育理论,面对着复杂的教育思想,始终有个问题在心里:“如何才能做个好的教师呢”?我追求着我的梦想,探寻着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近有幸阅读了杨斌老师选编、叶圣陶著的《如果我当教师》,书阐述了中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犹如夏季中吹来的丝丝凉风,让人感觉到阵阵清爽;又如这寒冷的冬季中的暖气,让人感觉到温暖和舒适。我仔细阅读者书中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感悟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想,在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找寻着心中疑问的解决办法。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眼前一亮,这里面有我要找的答案,这本书能给我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给予引导,就像迷失在大海中突然看到了指示灯,指引了方向,心中豁然开朗了。
一、好教师的职业理想:挚爱精神、身心投入
教育并非是一份工作,一项具体的事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事业,一种需要挚爱精神的事业。正如叶圣陶先生对师范生说的,“即为师范生,教师就是终身的事业”。 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让我重新思考、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职业理想。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姜勇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到,我们要做一名沉醉参与的教师,沉醉孩子的沉醉,惊奇孩子的惊奇,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世界里,才会感悟教育的真谛,享受教育的魅力。
然而,现实中,对教育的挚爱精神,可能在这个浮躁的,到处标榜着物质生活的世界里,常常被我们所遗忘,所忽视。“教师问题,不单讲有没有,还该讲好不好,能不能胜任。教师是好的,胜任的,我们才可以说有了教师。”我感悟到如果要成为像叶圣陶那样的老师,我们必须要有这种对教育挚爱的精神,教育工作者需要这种精神。这样我们才能骄傲的说,“我们不但有教师,而且有好的胜任的教师了”!
二、好教师的教育目的:学会做人、养成习惯
或许我们一直在忙着正在进行教育他人,而未曾反省,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可能繁忙的工作,琐碎的事情让我们忽略了思考这些。读完《如果我当教师》中关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这一古老经典永恒的教育问题。叶圣陶先生用清晰明了的话进行了回答,教育要达到二个目的:
一是学会做人,即为:“说成‘教书’,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并没有分别。……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当前我们在兢兢业业,辛辛苦苦的为学生传授知识,为学生复习功课的时候,可是学生知识的增加,分数的提高,而做人、做事的能力却没有提高。
二是养成习惯,即为:“原来教育这个词,如果解释的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教育为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受益终生的教育,而不是短暂的为了考试的教育。怎样的习惯才算好?能使才性充量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 “一个人养成的习惯越多,他的能力就越强。可有二种习惯养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碍他人的习惯。”尤其在语言教育方面,叶圣陶先生感指出,“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三、好教师的教育过程:学生主体、引导自学
好的教育,不是教师中心,不是教材中心,不是课堂中心;好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主体的教育。“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的学生主体教育观思想引导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作为教育者不能单单把学生看做只能装东西的“空瓶子”,而是具有生命力的,使他们在事物中,“随时随地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我们要给学生们生命的解放,自由的思考,这是一个好教师应该做到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基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哲学观:“教是为了不教”,即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进行说明,“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老师们,课堂上还是少讲一点为好。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这是一件多么功德无量的事。”
四、好教师的教育方法:以身作则、人格魅力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叶圣陶先生用自己的一生来证实这自己的这句话。叶圣陶先生几乎一辈子都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被誉为中国“教育界一代宗师”,新华社给予他人格风范的评价为“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楷模,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在各方面不愧为一代师表”。
“我如果当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 放下架子,蹲下身来,把学生当成“小朋友”。 叶圣陶先生用自己的人生告诉了我们好的教育方法,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要撼动孩子的心灵,推动好习惯的养成,唤醒进取的内在潜能。”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教育,不是知识的传递,不是技术的传递,是心灵的唤醒,是灵魂的洗礼,是精神的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心灵去感动学生的心灵。
“知识学问无止境,品德修养无止境。”走在教育的路上,需要我们把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去思考教育,感悟教育,朝着自己的梦想“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一步一个脚印,为梦想而不懈努力着!
最近有幸阅读了杨斌老师选编、叶圣陶著的《如果我当教师》,书阐述了中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犹如夏季中吹来的丝丝凉风,让人感觉到阵阵清爽;又如这寒冷的冬季中的暖气,让人感觉到温暖和舒适。我仔细阅读者书中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感悟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想,在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找寻着心中疑问的解决办法。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眼前一亮,这里面有我要找的答案,这本书能给我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给予引导,就像迷失在大海中突然看到了指示灯,指引了方向,心中豁然开朗了。
一、好教师的职业理想:挚爱精神、身心投入
教育并非是一份工作,一项具体的事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事业,一种需要挚爱精神的事业。正如叶圣陶先生对师范生说的,“即为师范生,教师就是终身的事业”。 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让我重新思考、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职业理想。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姜勇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到,我们要做一名沉醉参与的教师,沉醉孩子的沉醉,惊奇孩子的惊奇,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世界里,才会感悟教育的真谛,享受教育的魅力。
然而,现实中,对教育的挚爱精神,可能在这个浮躁的,到处标榜着物质生活的世界里,常常被我们所遗忘,所忽视。“教师问题,不单讲有没有,还该讲好不好,能不能胜任。教师是好的,胜任的,我们才可以说有了教师。”我感悟到如果要成为像叶圣陶那样的老师,我们必须要有这种对教育挚爱的精神,教育工作者需要这种精神。这样我们才能骄傲的说,“我们不但有教师,而且有好的胜任的教师了”!
二、好教师的教育目的:学会做人、养成习惯
或许我们一直在忙着正在进行教育他人,而未曾反省,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可能繁忙的工作,琐碎的事情让我们忽略了思考这些。读完《如果我当教师》中关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这一古老经典永恒的教育问题。叶圣陶先生用清晰明了的话进行了回答,教育要达到二个目的:
一是学会做人,即为:“说成‘教书’,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并没有分别。……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当前我们在兢兢业业,辛辛苦苦的为学生传授知识,为学生复习功课的时候,可是学生知识的增加,分数的提高,而做人、做事的能力却没有提高。
二是养成习惯,即为:“原来教育这个词,如果解释的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教育为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受益终生的教育,而不是短暂的为了考试的教育。怎样的习惯才算好?能使才性充量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 “一个人养成的习惯越多,他的能力就越强。可有二种习惯养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碍他人的习惯。”尤其在语言教育方面,叶圣陶先生感指出,“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三、好教师的教育过程:学生主体、引导自学
好的教育,不是教师中心,不是教材中心,不是课堂中心;好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主体的教育。“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的学生主体教育观思想引导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作为教育者不能单单把学生看做只能装东西的“空瓶子”,而是具有生命力的,使他们在事物中,“随时随地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我们要给学生们生命的解放,自由的思考,这是一个好教师应该做到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基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哲学观:“教是为了不教”,即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进行说明,“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老师们,课堂上还是少讲一点为好。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这是一件多么功德无量的事。”
四、好教师的教育方法:以身作则、人格魅力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叶圣陶先生用自己的一生来证实这自己的这句话。叶圣陶先生几乎一辈子都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被誉为中国“教育界一代宗师”,新华社给予他人格风范的评价为“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楷模,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在各方面不愧为一代师表”。
“我如果当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 放下架子,蹲下身来,把学生当成“小朋友”。 叶圣陶先生用自己的人生告诉了我们好的教育方法,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要撼动孩子的心灵,推动好习惯的养成,唤醒进取的内在潜能。”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教育,不是知识的传递,不是技术的传递,是心灵的唤醒,是灵魂的洗礼,是精神的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心灵去感动学生的心灵。
“知识学问无止境,品德修养无止境。”走在教育的路上,需要我们把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去思考教育,感悟教育,朝着自己的梦想“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一步一个脚印,为梦想而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