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波动、生活态度、日常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应有之责。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活动;健康发展;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32-03
[作者简介]王卫锋(1978—),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教师,中学一级。
一、在讨论中明晰价值判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对问题逐步有了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稚嫩的心往往看待事情比较片面,有时甚至偏激。此时教师不能只是打压,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讨论交流中巧妙地引导,帮助他们去伪存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例1:大桥乡青年王某,年满18岁,符合义务服兵役条件。可王某的父亲早已病逝,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因病卧床,全家除尚未出嫁的姐姐外,只有王某这个强劳力。王某面临着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按照公民责任,应该服兵役。考虑到家庭成员的责任,应该服侍母亲,照顾家庭。
探究:“查查兵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想一想,王某该怎么办?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又该怎么办?”
生1:百善孝为先。王某的父亲早逝,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因病卧床,姐姐未出嫁,只有他这一个强劳力。他走了这个家就毁了,是对母亲的大不孝,他妈妈会非常伤心,他又怎么能忍心抛下自己的妈妈呢?不能去服兵役。何况他不去还有其他人去。
师:看来,你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你的观点得到不少同学的认同,你们觉得他的观点合理在哪些方面?
生2:作为子女就应该孝顺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师:这是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这是来自家庭的责任。那服兵役呢?
生3:是国家的要求。
师:国家为什么对适龄公民提出这样的责任要求?最终为了谁?假如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来自家庭、集体的责任会怎样?请大家结合课本13页的内容,小组讨论,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生4:王某应该首先按照兵役法的相关规定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政府的民政等部门要以人为本,应该根据王某家庭的特殊困难情况做好扶危济困工作,帮助王某解决后顾之忧。当然也可以考虑王某的具体情况,让王某参加预备役。
生5: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当然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必须首先服兵役。这是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同时可以请村民帮助照顾母亲,不然王某当兵也不安心。
生6:我们国家以人为本,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因此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把国家社会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社会利益。
引导学生做合格公民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对社会、国家负责任的合格公民。学生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也就承担着多种责任。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会发生矛盾冲突,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是以国家和社会责任为重。
二、在探索中树立积极态度
随着学科数目的增加和学习难度的加大,不少初中生存在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会做的作业就做,不会的就不做,或者瞎做,甚至抄袭,钻研意识、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精神不强,想到放假就高兴,提到上学就头疼,总之就是消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
例2:某老板派两个职员到非洲某地考察鞋业市场。结果发现那儿的人一年四季都习惯不穿鞋。如果你是其中一个职员,你认为鞋子在那儿会有市场吗?你怎样向老板汇报?
生1:有市场。他们没有人穿鞋,如果每个人都买一双,结果呢?
生2:他们习惯不穿鞋,我们前面学习了习惯对人的影响,习惯会影响人的思维,会影响人的行为选择。要改变他们的习惯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打开那儿的市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认为没有市场。
生3:习惯是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坚持某种行为21天就可能逐步养成这一习惯。如果在当地先免费推出一批鞋子,并让他们坚持穿21天就有奖励,可能他们就会逐步适应的。
生4:据我所知,当地居民之所以不穿鞋,主要是因为当地一是居民穷,没有钱买得起鞋子,二是天气非常炎热,穿鞋反而是累赘。我支持他们的观点,没有市场。
师:看来你考虑得很细致。同样是考察鞋业市场,大家的观点为什么会不一致?
生5: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的比较积极,多看到了好的方面,寻找机会;有的比较保守,大多思考不利的方面,就觉得没有希望。
学生2和学生4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情绪明显低落,可能是因为老师和同学的结论认为他们的思维是悲观的,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实这两个学生从性格上来讲还是比较开朗的,上课也踊跃发言,不然就不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了。这正是引导他们从消极向积极转变的良机。
师:现在老板决定开辟非洲当地市场,你们有什么建议?
生6:可以设计造型奇特、符合当地审美风格的特殊鞋子,如沙滩鞋之类。
生7:可以请医生为当地人免费检查脚,如果脚上有病,可以推广保健鞋。
生4:可以开发当地的旅游业,外来旅游的人多了,当地人就有钱了,才有可能买得起鞋子,同时看到外来的游客都穿着鞋子,也会有人模仿的。
生2:可以请当地的名人做广告,形成名人效应。 ……
在生活中,学生有时看待问题比较消极、悲观、失望,这是正常的。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理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更积极的一面,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明确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首先是自己选择的。顺利时,信心十足;困难时,毫不气馁。
三、在实践中提高做事能力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要与学生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例3:实践探究——请你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结合我校东北路口拥堵图片)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生1:与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增加交警数量,一个交警忙不过来。
生2:设置临时红绿灯,只在上学放学时运用。
生3:学校可以分时段上学放学,让家长和学生分流,划分相应的等待区域。
生4:有的家长逆向行驶,随意掉头,学校可以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生5:学校可以开放两个大门,规定不同方向的车从不同的大门进出。
生6:北边有一块空地,可以修建一个停车场。
生7:学校可以安排老师协助维持路面秩序。
生8:鼓励学生多坐校车,少乘坐私家车。
生9:大部分学生应该骑自行车上学,或者步行上学,既锻炼身体又保护环境,还避免交通堵塞,也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减轻父母的负担,我觉得这最好。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针对性,你们的建议怎样传达呢?
生10:对学校的建议可以写一封信给校长信箱,也可以在学校网站中留言。
生11:可以打市长热线,也可以直接向交警反映。
师:现在确定一下传递建议的人选,下周向同学们汇报你们提建议的过程和收获。
初中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设置。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抱怨懈怠,成为情绪的垃圾桶。作为思想品德课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更要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亲近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传递建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斌.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2012(5).
[2]张志.德育主题活动课的内涵及操作流程[J].班主任,2007(11).
[3]蒋慧.幼儿兴趣的理论思考:概念厘清与价值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活动;健康发展;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32-03
[作者简介]王卫锋(1978—),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教师,中学一级。
一、在讨论中明晰价值判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对问题逐步有了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稚嫩的心往往看待事情比较片面,有时甚至偏激。此时教师不能只是打压,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讨论交流中巧妙地引导,帮助他们去伪存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例1:大桥乡青年王某,年满18岁,符合义务服兵役条件。可王某的父亲早已病逝,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因病卧床,全家除尚未出嫁的姐姐外,只有王某这个强劳力。王某面临着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按照公民责任,应该服兵役。考虑到家庭成员的责任,应该服侍母亲,照顾家庭。
探究:“查查兵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想一想,王某该怎么办?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又该怎么办?”
生1:百善孝为先。王某的父亲早逝,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因病卧床,姐姐未出嫁,只有他这一个强劳力。他走了这个家就毁了,是对母亲的大不孝,他妈妈会非常伤心,他又怎么能忍心抛下自己的妈妈呢?不能去服兵役。何况他不去还有其他人去。
师:看来,你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你的观点得到不少同学的认同,你们觉得他的观点合理在哪些方面?
生2:作为子女就应该孝顺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师:这是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这是来自家庭的责任。那服兵役呢?
生3:是国家的要求。
师:国家为什么对适龄公民提出这样的责任要求?最终为了谁?假如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来自家庭、集体的责任会怎样?请大家结合课本13页的内容,小组讨论,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生4:王某应该首先按照兵役法的相关规定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政府的民政等部门要以人为本,应该根据王某家庭的特殊困难情况做好扶危济困工作,帮助王某解决后顾之忧。当然也可以考虑王某的具体情况,让王某参加预备役。
生5: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当然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必须首先服兵役。这是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同时可以请村民帮助照顾母亲,不然王某当兵也不安心。
生6:我们国家以人为本,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因此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把国家社会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社会利益。
引导学生做合格公民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对社会、国家负责任的合格公民。学生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也就承担着多种责任。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会发生矛盾冲突,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是以国家和社会责任为重。
二、在探索中树立积极态度
随着学科数目的增加和学习难度的加大,不少初中生存在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会做的作业就做,不会的就不做,或者瞎做,甚至抄袭,钻研意识、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精神不强,想到放假就高兴,提到上学就头疼,总之就是消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
例2:某老板派两个职员到非洲某地考察鞋业市场。结果发现那儿的人一年四季都习惯不穿鞋。如果你是其中一个职员,你认为鞋子在那儿会有市场吗?你怎样向老板汇报?
生1:有市场。他们没有人穿鞋,如果每个人都买一双,结果呢?
生2:他们习惯不穿鞋,我们前面学习了习惯对人的影响,习惯会影响人的思维,会影响人的行为选择。要改变他们的习惯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打开那儿的市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认为没有市场。
生3:习惯是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坚持某种行为21天就可能逐步养成这一习惯。如果在当地先免费推出一批鞋子,并让他们坚持穿21天就有奖励,可能他们就会逐步适应的。
生4:据我所知,当地居民之所以不穿鞋,主要是因为当地一是居民穷,没有钱买得起鞋子,二是天气非常炎热,穿鞋反而是累赘。我支持他们的观点,没有市场。
师:看来你考虑得很细致。同样是考察鞋业市场,大家的观点为什么会不一致?
生5: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的比较积极,多看到了好的方面,寻找机会;有的比较保守,大多思考不利的方面,就觉得没有希望。
学生2和学生4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情绪明显低落,可能是因为老师和同学的结论认为他们的思维是悲观的,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实这两个学生从性格上来讲还是比较开朗的,上课也踊跃发言,不然就不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了。这正是引导他们从消极向积极转变的良机。
师:现在老板决定开辟非洲当地市场,你们有什么建议?
生6:可以设计造型奇特、符合当地审美风格的特殊鞋子,如沙滩鞋之类。
生7:可以请医生为当地人免费检查脚,如果脚上有病,可以推广保健鞋。
生4:可以开发当地的旅游业,外来旅游的人多了,当地人就有钱了,才有可能买得起鞋子,同时看到外来的游客都穿着鞋子,也会有人模仿的。
生2:可以请当地的名人做广告,形成名人效应。 ……
在生活中,学生有时看待问题比较消极、悲观、失望,这是正常的。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理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更积极的一面,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明确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首先是自己选择的。顺利时,信心十足;困难时,毫不气馁。
三、在实践中提高做事能力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要与学生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例3:实践探究——请你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结合我校东北路口拥堵图片)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生1:与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增加交警数量,一个交警忙不过来。
生2:设置临时红绿灯,只在上学放学时运用。
生3:学校可以分时段上学放学,让家长和学生分流,划分相应的等待区域。
生4:有的家长逆向行驶,随意掉头,学校可以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生5:学校可以开放两个大门,规定不同方向的车从不同的大门进出。
生6:北边有一块空地,可以修建一个停车场。
生7:学校可以安排老师协助维持路面秩序。
生8:鼓励学生多坐校车,少乘坐私家车。
生9:大部分学生应该骑自行车上学,或者步行上学,既锻炼身体又保护环境,还避免交通堵塞,也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减轻父母的负担,我觉得这最好。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针对性,你们的建议怎样传达呢?
生10:对学校的建议可以写一封信给校长信箱,也可以在学校网站中留言。
生11:可以打市长热线,也可以直接向交警反映。
师:现在确定一下传递建议的人选,下周向同学们汇报你们提建议的过程和收获。
初中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设置。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抱怨懈怠,成为情绪的垃圾桶。作为思想品德课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更要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亲近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传递建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斌.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2012(5).
[2]张志.德育主题活动课的内涵及操作流程[J].班主任,2007(11).
[3]蒋慧.幼儿兴趣的理论思考:概念厘清与价值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