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依依犹余梦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四时期,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催生了女性“人”的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复苏,一批有才华的女性作家的脱颖而出,而凌叔华在浪潮之后的创作则通过反映那些“小姐”“太太们”“母亲们”的现实生存状况,巧用隐喻等手法,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女性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追求。
  关键词:凌叔华;五四女性;隐喻;闺怨
  凌叔华,她出身于名门望族,不必为生计和前途而担忧,她是一个从未吃过苦的女人,而我认为她最突出的是作为五四时期新一代女性作家的代表,她淋漓尽致地书写深闺女子的寂寞与新旧潮流的撞击,表现了五四以后中国女性形象和心里创作的空白,走出闺房依旧集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境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女性世界。
  一、浪潮之后的汹涌澎湃
  凌叔华的小说集中于1925年左右,甚至于1928年1月,小说集《花之寺》才正式出版。而这个时期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隔数年之后,或者说是呼喊解放自由的浪潮已经消减不少以后,人们呐喊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我是我自己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已出现,凌叔华时隔几年再次接续,这其中原因很值得深思。
  鲁迅曾这样评价她“她恰和冯玩君的大胆、放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中的婉顺女性.....是我们看到和冯玩君、黎锦明、川岛、汪静之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这里描写十分合适,凌叔华所描写的世态一角,不仅仅是“一角”了,更是女人生存境遇下时代过去的生命,是让五四运动的曙光照耀在寂静落寞闺怨之中。
  那些只是关注反封建反礼教的作家们,他们似乎忘记了居于封建的那一部分依旧怀有过去的浪漫,而不是一概而论全都一棒子打死,其中的精华与善良,美好与纯真,这些不应该被批判被讽刺的部分被凌叔华所延续,她做到了,去反映历史,更贴近真实和本相。“她把女性的经验从一种小问题,一种呐喊,变成了一种艺术”。我想,这便是五四浪潮之后的凌叔华让女性文学更加汹涌澎湃的诠释了。
  二、隐喻之后的闺怨情愫
  凌叔华以《绣枕》、《吃茶》、《茶会以后》、《女儿身世太凄凉》、《有福气的人》等作品完整地描摹了一组从“待字闺中”的小姐到人到中年的少妇形象,最终成为子孙满堂自认为是“有福气的”老太太,这样的跨越了早中晚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生状态。在内容大致上分为了三类,有的是女人欲想打破死寂闺房的追求,有在新旧浪潮冲击下的女性,有新式女性为追求婚后幸福而自我探求等等。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有内容上都一反传统,找出了更为贴近现实的女性。以经典的《绣枕》为例,描写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大小姐为编制一个婚姻梦而破灭的故事,大小姐在父亲安排下给白总长家绣一对靠枕给二公子以成为亲家。她拿出近似一生的命运绣了起来,“说那凤凰尾巴就用了四十多种线”“那乌冠子拆了又拆,又是三次”......就是这样绣了半年的心意却被白家客人弄脏赐给了下人。长居深闺中的女子关乎她一生幸福的婚姻梦破灭了。这是何等悲哀啊!
  用这“绣枕”去隐喻大小姐这样的闺房女子,典雅大方,手巧娇美,却最后成了一种让人随意玩弄,弃之无视的“玩物”。“隐喻是在一种特殊意义上使用的词”它为本质不同,却有很多相似点的两事物。像大小姐一样的就成为了“绣枕”去隐喻的对象。不得不承认,凌叔华发现了“传统闺秀们美丽神话之下的另一面,那神秘,灰暗与无意义”。而《吃茶》《茶会以后》《女儿身世太凄凉》也无不体现了绣枕隐喻之下的閨怨情愫。
  三、凄凉之外的情欲探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女性必须遵从“三从四德”的古训,“三纲五常”的标准,地位始终是底下的,凌叔华最早的作品《女儿身世太凄凉》就描写了三个女人各自不同的婚姻故事,继而在文章结尾发出感慨“呸,人为万物之灵,女子不是人吗?为什么自甘比为落花飞絮了呢”。于是乎,就产生了这样一系列作品,以《花之寺》、《酒后》《他俩的一日》为代表的,写已婚妇女为保持婚姻的新鲜,以为和谐调节夫妻关系而大胆对情欲进行探索的作品。
  《酒后》写了妻子与丈夫和一个好朋友都喝醉酒后发生的故事,妻子在征得其丈夫同意下去吻她那位迷恋已久的醉酒男子,最后又“不要kiss”了;《花之寺》写了妻子匿名以小女生的身份给自己的丈夫写了一封情书,约他到花之寺赴一场“桃花宴”;《他俩的一日》写了妻子把丈夫当做孩子一样表达,一日闲游,调情爱昵,不过又因为聚合问题而产生分歧.....
  这些作品不仅内容超脱和以往女性话语抒写情况不同,她展示给大家主动要求和多面性的婚姻女性,似乎这些内容有些还带着些许幽默和肆谑的氛围,情趣充满了话语之中。同时,也不难发现《酒后》、《花之寺》里面存在一个“第三者”的成分。无论是虚拟信中的“我”还是真实存在的那个友人,都作为一个“第三者”来激活婚姻中的活力,并且加入从未有过的新鲜。这好像是借助了某种虚拟化的工具,一种技巧,是她们对于婚姻情欲的探索。
  后记:
  凌叔华用闺秀式的格调,娓娓地叙述时代的风云变幻,从而显示出一种冷静的、温和的却又是深邃的斗争。“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她所表现平淡无奇生活中微妙的心里骚动和对女性反思与审批,是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作家们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M].人民出版社,2007.
  [2]平啸.走进女性—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世界[J].江苏社会科学,2000.
  [3]傅光明.凌叔华文萃[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美丽、善良、纯真,在经受多次现实社会打击后终于认清自己长期所处的“玩偶”地位。她渴望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想、人格的人,不甘于继续做丈夫的“玩偶”。娜拉决绝的出走唤醒了广大女性沉睡的个人意识,这在当时沉闷的男权社会里犹如晴天霹雳。本文通过解析娜拉觉醒、出走的过程,探讨其行为对于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玩偶;觉醒;独立;女性主义  丹麦著名剧作家易卜生,思想敏锐
期刊
摘要:美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所创作短篇《黄色壁纸》是其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位受制于男权社会的女性最终撕开黄色墙纸、重获自由,揭示了女性身份的成功演变。该小说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是女性主义的的标疆之作。  关键词:女性身份;演变;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黄色壁纸》  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1860-1935)是
期刊
摘要:女性形象几乎贯穿了沈从文的全部作品,通过作品可以确信无疑的是沈从文是一个十分善于书写女性形象的现代作家,而他笔下所构建的“湘西世界”的少女形象则是其创作中的一颗耀眼之星,其中形象展现出的美与悲色彩显得清新明丽且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边城》中翠翠形象为例,分析以翠翠形象为代表的一类湘西世界少女美与悲的生命颂歌。  关键词:沈从文;翠翠;形象美;悲剧意蕴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倾其心血创作出的独
期刊
摘要: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世纪之交英国农村出现的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剧烈变化,还融合了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主观思想。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所蕴含的乡土意识、悲剧意识和宗教意识来解读哈代的创作理念,以探究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乡土;悲剧;宗教;创作意识  托马斯·哈
期刊
摘要:不同国家的作者在塑造某国形象之时总是深深打上本国的印记。同一国家的人民形象的不同受到了作者自身文化背景、认知态度以及文学主张等影响。本文以鲁迅跟赛珍珠笔下的中国人形象为例,借助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来探讨在不同语境之下中国人的形象有何异同。  关键词:跨文化;中国人;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中涉及到对异国形象的分析。对某一异国形象的阐述并不是简单的复制性的描绘,而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绘,通过这
期刊
摘要: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思潮中的经典作品,包含了对男权体制的颠覆,最主要的是渗透了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镜子”是贯穿全文的重要意象,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内涵。通过对“镜子”及其内涵的解读,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可以梳理出完整的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关键词:镜子;女性;自我意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盛行一时,涌现出众多“离经叛道”的女性作家和作品,林白和她在《花城》上发
期刊
摘要:青春里的死亡是小说《挪威的森林》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死亡仿佛一层阴影笼罩在青春时光的上空。村上春树试图用一种超越现实的笔触来表达一种现实的感情——真实青春里的爱情。  关键词:青春;死亡;物哀;虚幻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开始为中国读者所知的书,一直被划归为青春小说范畴。“青春”其实是村上小说里挥之不去的母题。这和村上春树自己本人的情结也有关系,他一生活得像一个老男孩,剪干净的头发
期刊
摘要: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在阿城的《棋王》笔下,王一生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作为人类,我们对于物质需要的追求。食物,是生存的第一步,也是生存的根本。随着欲望的满足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甚至会渐渐演变,上升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与信仰。  关键词:吃;生存;物质;本能;热爱  “民以食为天”出自《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中国很早进入农耕时代,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
期刊
摘要:马丁·艾米斯是一位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浸润的英国作家。在《时间之箭》中,他塑造了一位分裂的主人公,通过他倒转的一生对纳粹大屠杀的心理机制进行剖析与批判,同时也质疑了传统的主体观和理性崇拜。  关键词:《时间之箭》;分裂;主体;心理  英国著名现代作家马丁·艾米斯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他在其实验性长篇小说《时间之箭》中,对叙事手法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小说中,时间的箭头倒转回去,前纳粹医生托德的一
期刊
摘要:《我的安东尼娅》是凯瑟的代表作,也是美国经典文学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之一。而当时的生态批评在二十世纪末的文学领域逐渐被挖掘,生态女权主义批评也应运而生。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女权主义的由来,并通过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我的安东尼娅》这篇著作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展示凯瑟作品中妇女与自然和谐友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更多的读者重新理解这部作品以及薇拉·凯瑟的生态女权主义精神。  关键词:《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