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当前课堂上出现诸如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情形,本文由谁动了我们的“幸福感”入手,探讨幸福课堂的“样子”,努力让课堂幸福感回归。并用保持愉悦心境,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用好评价语言等几个方面去努力地构建幸福课堂!这样,可以让教师成为幸福课堂的发动机,让学生不再是分数的奴隶,从而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创造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享受教学带来的美的享受。
关键词:幸福感;教学情感;课堂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然而,我们在课堂上真正感觉到的幸福又有多少呢?经常看到:教师终日劳碌、备课、上课、批阅作业……如此种种,最终却得不到满意的成绩。而学生多是抱怨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一节课几乎占用完时间,只留下非常有限的一丁点时间给他们做练习,课堂上缺乏探究学习的时间及空间,课业负担渐重,学生日渐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当然不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何快乐学习?又有何幸福感可言?为避免课堂上出现诸如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情形,教师就一定要让课堂幸福感回归,努力地去构建幸福课堂!要让教师成为幸福课堂的发动机,让学生不再是分数的奴隶,从而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创造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享受教学带来的美的享受。
一、谁动了我们的“幸福感”
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他们感官上的愉悦,思考、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的享受,体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到会再到自己学会学的智力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幸福感则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细节当中,体现在教师的心态、教师的投入,体现在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上,体现在教师能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变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上,体现在教师自己的价值在学生身上的延续上,体现在对未来桃李芬芳的美好期待中。
但又是什么让本该洋溢着幸福的课堂变得如此让人抑闷呢?
从教师的角度看,由于教师的待遇和工资仍偏低,一些教师感觉当教师没意思,成就感缺失;教师本身专业技能以及素养提升缓慢,但社会对教师多元化角色的期待,造成教师角色转变混乱和不适应;还有,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以及名目繁多的“规范要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而缺乏创造性的课堂必然是低效的,也是不可能让教师与学生感到快乐和幸福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整天被焦虑、抑郁、挑剔、批评和埋怨的情绪所包围,何谈幸福感?现行思想品德课思想性强,知识伸缩性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体会到快乐幸福感。曾经有人调查统计,在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排在第10位。其原因主要有:1.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高难度的练习造成学习的疲惫;2.对学生成长的评价重智育,轻德育、美育,造成学生对学科的冷遇,造成学生学习幸福感的下降;3.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思想和现实易发生碰撞,学生常处在迷茫之中等。
二、幸福课堂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也看到,有的课堂,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师和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而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渡过45分钟,甚至下课铃响了还意犹未尽。在这样充满活力、师生都感到幸福愉悦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发现幸福课堂的“样子”是:
1.幸福课堂是轻松高效的。它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在轻松快乐中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用机械的、摧残学生身心的方法去获得所谓的高分,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2.幸福课堂是互动相长的。幸福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耐心细致的讲解,也不意味着学生无需刻苦钻研、认真做习题。幸福课堂是要使课堂完全成为师生彼此的对话、智慧分享和共同发展,教即学、学即教。这完全是师生在积极状态下的自我感受、自我超越,是师生相长的智慧融合。
3.幸福课堂是美的享受。课堂上,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发现问题后的喜悦和解决不了问题时的困惑,经教师讲解点拨和引导之后的豁然开朗以及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惬意,正体现了师生的智慧、品德、情感、理想情操和创造才能。这个时候,上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幸福之旅。
三、幸福课堂是这样来的
1.保持愉悦心境
教师也是人,也一样要做家务,要解决各种琐碎的家庭问题就需要时间,就会出现不同的心情。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伴随有一定的情感,但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心态和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在课堂上保持愉快的心情授课,不仅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处理问题迅速,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语言富有情感。而学生在教师情绪的感染下,也会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使课堂气氛愉悦,师生关系的融洽,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突出。反之,教师如果在低落、郁闷的情绪下授课,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各个行为或多或少地看成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动则训斥,甚至辱骂,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压抑,不仅造成学生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知识信息难以输入,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会使学生陷入紧张、烦躁的情绪中,闷闷不乐,毫无幸福可言。在课堂上得到快乐,那是学生渴求的,如果教师能把愉悦的心境融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可推动学生开始幸福学习。
2.创新教学方式
聪明的教师还是会把传统的讲授法视为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因为成功的讲授能使学生积极地与教师的思路保持同步,产生共鸣;并不是把学生当作纯粹的听众,教师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发者和指导者角色,而不是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体会幸福的源头活水。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观念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对教师的说教容易表现出反感。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依托教材简单演绎出结论,并把记住结论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传统的“浇灌式”教学,由于教师的重心只放在“注入”的技巧上,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肯定难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与幸福。 3.丰富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课综合性较强,涉及道德品质的熏陶、政治素质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提高等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方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硬性灌输,学生就会觉得兴趣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样,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将音乐、漫画、诗歌等引入思想品德课堂,让课堂充满文艺的氛围,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欢声笑语。
4.用好评价语言
作为课堂实践的重要一环,从关注学生幸福的角度出发,课堂评价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幸福教育背景下,课堂评价更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重视师生的情感体验和交流,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师生共建共享幸福课堂。
注意,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是评价而不是评判,因此教师在评价时不应比较绝对性的语句。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回答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往往言之有理,很难说究竟哪一种回答最好。当一名学生在阐述他的见解时,如果我们轻易地给出“你的回答最好”,那么其他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这个结论而不再进行思考,即使已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也有悖于平等、民主、合作的评价原则。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将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幸福又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有人说:“幸福之所以比快乐要稀少得多,不是因为获得幸福需要更艰难的努力,而是因为人们在大多数时候没有采取能够获得幸福的行动方式”。所以,教师应勤于播种希望、播撒阳光,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学习是幸福的,上课是幸福的……渐渐地,在幸福中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永凤.课堂讲授法的最佳运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关键词:幸福感;教学情感;课堂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然而,我们在课堂上真正感觉到的幸福又有多少呢?经常看到:教师终日劳碌、备课、上课、批阅作业……如此种种,最终却得不到满意的成绩。而学生多是抱怨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一节课几乎占用完时间,只留下非常有限的一丁点时间给他们做练习,课堂上缺乏探究学习的时间及空间,课业负担渐重,学生日渐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当然不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何快乐学习?又有何幸福感可言?为避免课堂上出现诸如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情形,教师就一定要让课堂幸福感回归,努力地去构建幸福课堂!要让教师成为幸福课堂的发动机,让学生不再是分数的奴隶,从而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创造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享受教学带来的美的享受。
一、谁动了我们的“幸福感”
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他们感官上的愉悦,思考、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的享受,体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到会再到自己学会学的智力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幸福感则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细节当中,体现在教师的心态、教师的投入,体现在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上,体现在教师能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变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上,体现在教师自己的价值在学生身上的延续上,体现在对未来桃李芬芳的美好期待中。
但又是什么让本该洋溢着幸福的课堂变得如此让人抑闷呢?
从教师的角度看,由于教师的待遇和工资仍偏低,一些教师感觉当教师没意思,成就感缺失;教师本身专业技能以及素养提升缓慢,但社会对教师多元化角色的期待,造成教师角色转变混乱和不适应;还有,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以及名目繁多的“规范要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而缺乏创造性的课堂必然是低效的,也是不可能让教师与学生感到快乐和幸福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整天被焦虑、抑郁、挑剔、批评和埋怨的情绪所包围,何谈幸福感?现行思想品德课思想性强,知识伸缩性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体会到快乐幸福感。曾经有人调查统计,在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排在第10位。其原因主要有:1.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高难度的练习造成学习的疲惫;2.对学生成长的评价重智育,轻德育、美育,造成学生对学科的冷遇,造成学生学习幸福感的下降;3.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思想和现实易发生碰撞,学生常处在迷茫之中等。
二、幸福课堂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也看到,有的课堂,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师和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而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渡过45分钟,甚至下课铃响了还意犹未尽。在这样充满活力、师生都感到幸福愉悦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发现幸福课堂的“样子”是:
1.幸福课堂是轻松高效的。它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在轻松快乐中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用机械的、摧残学生身心的方法去获得所谓的高分,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2.幸福课堂是互动相长的。幸福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耐心细致的讲解,也不意味着学生无需刻苦钻研、认真做习题。幸福课堂是要使课堂完全成为师生彼此的对话、智慧分享和共同发展,教即学、学即教。这完全是师生在积极状态下的自我感受、自我超越,是师生相长的智慧融合。
3.幸福课堂是美的享受。课堂上,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发现问题后的喜悦和解决不了问题时的困惑,经教师讲解点拨和引导之后的豁然开朗以及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惬意,正体现了师生的智慧、品德、情感、理想情操和创造才能。这个时候,上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幸福之旅。
三、幸福课堂是这样来的
1.保持愉悦心境
教师也是人,也一样要做家务,要解决各种琐碎的家庭问题就需要时间,就会出现不同的心情。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伴随有一定的情感,但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心态和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在课堂上保持愉快的心情授课,不仅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处理问题迅速,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语言富有情感。而学生在教师情绪的感染下,也会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使课堂气氛愉悦,师生关系的融洽,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突出。反之,教师如果在低落、郁闷的情绪下授课,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各个行为或多或少地看成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动则训斥,甚至辱骂,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压抑,不仅造成学生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知识信息难以输入,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会使学生陷入紧张、烦躁的情绪中,闷闷不乐,毫无幸福可言。在课堂上得到快乐,那是学生渴求的,如果教师能把愉悦的心境融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可推动学生开始幸福学习。
2.创新教学方式
聪明的教师还是会把传统的讲授法视为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因为成功的讲授能使学生积极地与教师的思路保持同步,产生共鸣;并不是把学生当作纯粹的听众,教师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发者和指导者角色,而不是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体会幸福的源头活水。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观念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对教师的说教容易表现出反感。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依托教材简单演绎出结论,并把记住结论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传统的“浇灌式”教学,由于教师的重心只放在“注入”的技巧上,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肯定难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与幸福。 3.丰富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课综合性较强,涉及道德品质的熏陶、政治素质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提高等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方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硬性灌输,学生就会觉得兴趣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样,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将音乐、漫画、诗歌等引入思想品德课堂,让课堂充满文艺的氛围,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欢声笑语。
4.用好评价语言
作为课堂实践的重要一环,从关注学生幸福的角度出发,课堂评价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幸福教育背景下,课堂评价更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重视师生的情感体验和交流,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师生共建共享幸福课堂。
注意,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是评价而不是评判,因此教师在评价时不应比较绝对性的语句。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回答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往往言之有理,很难说究竟哪一种回答最好。当一名学生在阐述他的见解时,如果我们轻易地给出“你的回答最好”,那么其他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这个结论而不再进行思考,即使已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也有悖于平等、民主、合作的评价原则。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将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幸福又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有人说:“幸福之所以比快乐要稀少得多,不是因为获得幸福需要更艰难的努力,而是因为人们在大多数时候没有采取能够获得幸福的行动方式”。所以,教师应勤于播种希望、播撒阳光,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学习是幸福的,上课是幸福的……渐渐地,在幸福中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永凤.课堂讲授法的最佳运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