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本着为教师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的原则,学校坚持“启蒙养正,明礼成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尚礼,勤学”的校训,坚守“明德理,养才识;勤思省,善躬行”的校风,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根本培养目标,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学生发展的需求。在开发中,我们以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为途径,从学生的不同需求出发,立足学校实际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確定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
我们坚持课程开发与师生需求相结合,与学科课程相结合,与校外资源相结合。视师生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据专长而申报,学生因兴趣而参加,师生因契合而组合”,让师生共同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去,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课程。
(二)确立并执行两项原则
1、开放性:在开发资源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开发主体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开学初,全校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参与了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选课大集活动,课程选课大集包括戏曲、语言表演、国画等24门课程,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课程;另外聘请社会上知名的专业教师、招募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不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代表走进课堂,聆听特色教学,提出宝贵建议。在学校开展的多项校本课程活动中,还邀请部分家长亲自参与,当评委、做裁判协助学校教学。不仅缩短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促进了家校沟通,也让家长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孩子成长。把善良、真诚、正直、完善、智慧等养分输送给每一个孩子,使学校成为孩子幸福、快乐成长的乐园。
2、灵活性:为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课程的设置,立足本校实际,逐步完善。在原有24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这学期又开发出了3门新的校本课程,以创办全国特色示范足球学校为动力,增设了《足球》校本课;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展示》校本课。这些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细化管理,有效落实。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学场地受限、教师知识和技能欠缺、缺少教材、缺少监督等都会影响校本课程实施效果,为确保实施的有效,我校大胆创新,制定了有效的保障措施,具体做法是:
1、课时进课程表。学校定于每周三下午第五、六节课开展活动,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教师制定课时计划、按照课程表运行学校课程。
2、培训提高。教师是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的有效性。为此,学校通过邀请济宁教科院专家亲临指导,派教师赴青岛、淄博等地参加观摩研讨,承办济宁市小学校本课程开放日等活动,使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得到了提升。
3、教学有场地。根据学段划分,打破班级界限实行走班制授课,并将现有教学场地根据课程需要重新进行了调整,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实施有督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同时做好监控工作;根据各类课程计划制定课程纲要,组织实施;教师认真进行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学校及时整理,保存教学的相关资料;定期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教学观摩会,交流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组”参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了解具体情况,召开分析会,总结经验;“学校课程评估工作组”随机参与教学,了解活动进程,学期结束对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定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检查指导,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巡视督查,对教师备课,学生到位,课堂常规,资源利用等情况进行督导。
5、上课有教材。学校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编辑装订《戏曲表演》、《播音主持》、《武术 跆拳道》、《动漫设计》等24本校本教材,教师根据课程实际,选用选编教学资料,或书籍、或音频视频、或实物……极大丰富了学校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
三、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初步建立起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從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量,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可以根据本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质的评价与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运用自评、互评、他评等方式进行学生评价。设计过程性评价表和阶段性评价表,将评价结果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四、校本课程结硕果见成效
在校本课程的探索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思想理念由模糊守旧到清晰创新,实践操作由生疏单一到熟练多样,课程知识由课内局限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闲置缺乏到发现、丰富,教师角色由管理组织到导演参与,师生关系由平淡敬畏到亲密无间。
在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实践中,学生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学校的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儿童节等活动为学生展现校本课程学习成果提供了平台。戏曲课程班的学生参加了济宁市第二届少儿才艺大赛的颁奖晚会,将表演推向了高潮;古风新韵多次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获得区委、区政府领导好评。
学校因校本课程开发也形成了国学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学校多次承办了济宁市小学校本课程开放日活动,向兄弟县区及学校展示校本课程的成果,得到与会领导及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校园里,每到周三的校本课,经典朗诵抑扬顿挫,音乐戏曲旋律美妙,围棋、象棋博弈高下,跳绳、足球挥洒汗水,科学探究则踏进神奇的探索之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无不洋溢着奋进拼搏的气息。
“立足校本课程, 彰显办学特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博取众校之长,注重学校特色,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续写新的篇章!
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学生发展的需求。在开发中,我们以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为途径,从学生的不同需求出发,立足学校实际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確定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
我们坚持课程开发与师生需求相结合,与学科课程相结合,与校外资源相结合。视师生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据专长而申报,学生因兴趣而参加,师生因契合而组合”,让师生共同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去,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课程。
(二)确立并执行两项原则
1、开放性:在开发资源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开发主体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开学初,全校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参与了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选课大集活动,课程选课大集包括戏曲、语言表演、国画等24门课程,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课程;另外聘请社会上知名的专业教师、招募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不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代表走进课堂,聆听特色教学,提出宝贵建议。在学校开展的多项校本课程活动中,还邀请部分家长亲自参与,当评委、做裁判协助学校教学。不仅缩短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促进了家校沟通,也让家长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孩子成长。把善良、真诚、正直、完善、智慧等养分输送给每一个孩子,使学校成为孩子幸福、快乐成长的乐园。
2、灵活性:为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课程的设置,立足本校实际,逐步完善。在原有24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这学期又开发出了3门新的校本课程,以创办全国特色示范足球学校为动力,增设了《足球》校本课;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展示》校本课。这些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细化管理,有效落实。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学场地受限、教师知识和技能欠缺、缺少教材、缺少监督等都会影响校本课程实施效果,为确保实施的有效,我校大胆创新,制定了有效的保障措施,具体做法是:
1、课时进课程表。学校定于每周三下午第五、六节课开展活动,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教师制定课时计划、按照课程表运行学校课程。
2、培训提高。教师是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的有效性。为此,学校通过邀请济宁教科院专家亲临指导,派教师赴青岛、淄博等地参加观摩研讨,承办济宁市小学校本课程开放日等活动,使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得到了提升。
3、教学有场地。根据学段划分,打破班级界限实行走班制授课,并将现有教学场地根据课程需要重新进行了调整,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实施有督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同时做好监控工作;根据各类课程计划制定课程纲要,组织实施;教师认真进行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学校及时整理,保存教学的相关资料;定期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教学观摩会,交流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组”参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了解具体情况,召开分析会,总结经验;“学校课程评估工作组”随机参与教学,了解活动进程,学期结束对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定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检查指导,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巡视督查,对教师备课,学生到位,课堂常规,资源利用等情况进行督导。
5、上课有教材。学校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编辑装订《戏曲表演》、《播音主持》、《武术 跆拳道》、《动漫设计》等24本校本教材,教师根据课程实际,选用选编教学资料,或书籍、或音频视频、或实物……极大丰富了学校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
三、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初步建立起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從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量,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可以根据本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质的评价与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运用自评、互评、他评等方式进行学生评价。设计过程性评价表和阶段性评价表,将评价结果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四、校本课程结硕果见成效
在校本课程的探索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思想理念由模糊守旧到清晰创新,实践操作由生疏单一到熟练多样,课程知识由课内局限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闲置缺乏到发现、丰富,教师角色由管理组织到导演参与,师生关系由平淡敬畏到亲密无间。
在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实践中,学生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学校的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儿童节等活动为学生展现校本课程学习成果提供了平台。戏曲课程班的学生参加了济宁市第二届少儿才艺大赛的颁奖晚会,将表演推向了高潮;古风新韵多次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获得区委、区政府领导好评。
学校因校本课程开发也形成了国学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学校多次承办了济宁市小学校本课程开放日活动,向兄弟县区及学校展示校本课程的成果,得到与会领导及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校园里,每到周三的校本课,经典朗诵抑扬顿挫,音乐戏曲旋律美妙,围棋、象棋博弈高下,跳绳、足球挥洒汗水,科学探究则踏进神奇的探索之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无不洋溢着奋进拼搏的气息。
“立足校本课程, 彰显办学特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博取众校之长,注重学校特色,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