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从建设书香校园开始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果每本书是10万字,九年读书量就是40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4.5本。在2008年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曾做过调查,其结果显示:0~8周岁儿童当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3.11本,9~13周岁儿童当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6.98本,14~17周岁青少年当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8.66本。从表面上看,这些数据超过了课标提出的年平均阅读量。但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50本的计划。因此,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林语堂的解释是,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香却在骨子里。读书是不断的精神追求,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在现代竞争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人文精神,常以“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 没有读书的习惯”“ 文化水平有限,读书有困难”等诸多理由不读书。从1999年至2008年,我国对18~70岁的成年人进行了六次阅读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2007年为48.8%,2008年为49.3%。从2005年至今,国民的阅读率一直低于50%,就是说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常年不读书。国民阅读状况令人忧虑。教育的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培养国民的阅读习惯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做起,建设书香社会必须从建设书香校园做起。建设书香校园对于引导社会舆论和国民重视阅读,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有神奇的力量,哪个学生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机智,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根“魔杖”就是课外阅读。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喜欢读课外书。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没有成为他们阅读的榜样。很少有教师在工作之余将阅读视为自己的最爱。在如此氛围中,学生又哪能有兴趣阅读呢?对于其他人来说,阅读可能只是私人行为,唯独对于教师,阅读才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只有教
所谓“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手段叠加,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到中学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
官员既是微博晾晒的对象,又可能是微博生态的改变者。这种无情晾晒,首先源于官员社会政治生活的不透明性、不公开性。  一家杂志对2000多名中西部党政干部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五成的人或多或少存在“微博恐惧”心理。隐私被曝光,小事被搞大,“误伤事件”让无辜者“躺着中枪”等,最让他们担心。  一方面,这样的微型调查未必有科学性,也未必能客观反映官员的真实心理状态,但从接触到的一些官员的私下聊天看,部分官员对
高校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提高高校德育绩效就必须科学认识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的重要作用。高校德育绩效评价可以正确检验、评价高校德育工作的结果;能有
在政治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信心是不利于其兴趣的培养及创新思维的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和引导它们,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吝惜对学生的表扬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重视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了解阅读面”是因为有的学生只喜欢读某一类的书,对不同领域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尽量让他们都摄取,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课标增加“考察阅读品位”,是希望对学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其在高等教育中的身份定位以及与其身份定位紧密相关的职业能力,均是在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时应特别予以关注的课题。本文以建国以来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