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然后分析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加能力;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最后阐述了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遗传承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20-0105-04
2017年3月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注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发挥高职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服务和促进作用,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大势所趋。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优势,有力地促进非遗传承,使非遗传承能够在高职院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
一、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
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艺传承和岗位需要为依据,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遵循“能力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以“能力本位”课程观为主导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性原则——提高综合素质,坚持实用性原则——形成职业能力,坚持发展性原则——形成核心能力,以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一)满足非遗技艺传承和职业岗位的需要
非遗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教育与传统师徒间的身口相传有所不同。院校传承教育的受众人数较多,要有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传承人与院校教师通力协作,根据传统技艺的内容和传承人的传承经验,分析技艺掌握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技艺传承发展应当具备的扩展性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在传承人的引领指导下,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非遗技艺,能够与传承人一起对学生进行技艺的操作教学和实践指导,并能独立开展非遗技艺的教学工作,以满足非遗技艺在高职院校传承教育的需要。
现代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岗位特殊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殊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和岗位上的能力,它的适用范围很窄,难以满足现代行业相关岗位转换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是表现在一个行业或相近工作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职业适应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理论结合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只重视职业操作技能的学习,既难以满足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也难以适应行业和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非遗传承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突出对学生知识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备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所需的能力。
(三)职业能力是核心
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能够在相关岗位之间进行转换,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职业能力是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是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形成职业能力,首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应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并灵活运用。
(四)课程形成模块化
高职教育与非遗传承同样重在技术技能的传承,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将相关课程适当综合,形成專业基础课程、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大模块。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嵌入,有利于学生非遗技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
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根据社会行业需求,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在基于充分的社会行业调查和科学预判的基础之上,使课程内容紧贴社会行业实践,能够满足非遗传承和行业生产的需要。
(一)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和能力
非遗来自生活,源于民间,活态流变,代代相传。如何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运行体系中,体现出非遗传承教育的可行性与实践性,选择能够与高职院校部分专业方向紧密关联的非遗项目,并将其切实融入课程开发之中,建设非遗传承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非遗传承教育的重中之重。专业基础课程是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源头”。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在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中,围绕非遗主题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传统文化引领、融入非遗项目”的专业课程体系。以陕西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创作源泉,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理念,开发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例如,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设置了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和工艺绘画两个方向。其中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设置,是在蓝田玉雕非遗传承人的直接参与下,根据技艺传承和学生就业发展需要制定的,主要包括白描、书法篆刻、传统纹样、泥塑基础、玉石雕刻基础工艺等课程。
在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要注重基础,强化素质加能力,为技艺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坚定传承非遗项目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做好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塑造。最后,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发展创新,善于捕捉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升级更新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指导。
(二)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和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千百年来技艺代代相传。传承技术技能、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当下,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相结合,势所必然,相得益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其制作技艺一直在民间流传,但由于科技和机械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很多工艺品的制作成本。靠纯手工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工艺复杂,制作周期较长,制作成本较高,以及难以进行快速批量化生产,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这导致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难以凭借手工技艺维持生计,年轻一代更不愿意去学习传承这些技艺,因此,很多非遗项目难以为继,濒临失传。深入挖掘富有陕西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牵手非遗传承人,将非遗传承融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体系之中,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建设特色鲜明的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既能提高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实现非遗在高职院校的有效传承教育。 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美术系开设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传承与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很多民间美术类的非遗项目可以做到“无缝对接”。例如,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方向,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行业和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蓝田玉雕的行业、市场及技术人才培训发展的现状,充分听取非遗传承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蓝田玉雕技艺传承的需要,遵循技艺传承的规律,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逐渐形成了以玉料辨识、蓝田玉雕工艺技法、玉雕图案设计和蓝田玉雕创作为主的技能核心课程。同时,根据蓝田玉雕工艺对技术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做出了规范性要求。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蓝田玉雕技艺的传承,美术系特聘蓝田玉雕技艺传承人寻琇琳作为学生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
(三)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
技术技能的传承重在实践练习,实践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形成的保障。以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和传承人工作室中的技术实践为主要内容,以企业车间的参观实习为重要补充,附以非遗项目和技艺的调查研究,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建立非遗传承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重视实践课程,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课程内容是非遗传承实践的升华。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岗位工作实践和非遗技艺传承的要求,能够贴近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应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反映行业生产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有利于非遗技艺的实践练习与传承发展,使学生所学与非遗传承的工作实践相符合,做到学以致用。
2.邀请非遗传承人和行业专家直接参与实践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非遗传承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立足于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要求,离不开非遗传承人和相关行业专家的直接参与。高职院校定期邀请企业和传承人参与技能实践知识开发和课程设置,并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以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传统技艺注重手工操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非遗传承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传承人工作室建设和相对应的专业教学实训进行对接,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切实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中,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非遗技艺的完美结合。以传统文化为引领,以非遗技艺进行实践,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制造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传承人工作室的功能,影响带动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邀请非遗传承人及行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和技艺展示,举办设计周、作品展;鼓励师生参加手工艺博览会等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丰富非遗传承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在传承非遗的同时将其发展创新,转化为新的成果并推向市场,以此来检验非遗传承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以评促学才能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考评是手段,促学是根本目的。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指标的制定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课程标准、行业市场和职业岗位的实践性要求,严格遵循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原则。(1)基础性原则。高职教育只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使学生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行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多种需求,才能满足学生本专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非遺传承教育而言,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本身是在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进行的,如果没有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作为支撑,技艺传承就难以深入。在考核评价中遵循基础性原则,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实用性原则。考核评价应以实用性为标准,重点加强对学生操作实践的过程考核,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自觉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3)前沿性原则。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教育应把握甚至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立于不败之地。在考核评价中遵循前沿性原则,指导学生紧盯技术和行业发展前沿,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考评和专业技能考评。
1.课程考评重在综合素质。课程考核重在考评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课程标准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邀请非遗传承人或行业专家一起参与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根据课程内容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考核评价的内容,理论知识部分注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和实用性知识的检测,动手操作部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检测。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评价。
2.专业技能考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要内容,突出实践和过程评价。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学生沟通合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及方法能力等培养。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同时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技能考核评价应根据非遗技艺传承操作技术、实施情况,结合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课程记录情况,以及项目、任务完成进度、质量跟踪,进行多方面的动态化实践考评和各种能力的全面评价,以检测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实施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教师主评、企业(或传承人)参评、系部评价监督的考核评价方式,平时考核与结课考核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
[2]吴群力.高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多样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
[3]孙亿文.“非遗”教育传承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2012(1).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遗传承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20-0105-04
2017年3月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注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发挥高职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服务和促进作用,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大势所趋。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优势,有力地促进非遗传承,使非遗传承能够在高职院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
一、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
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艺传承和岗位需要为依据,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遵循“能力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以“能力本位”课程观为主导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性原则——提高综合素质,坚持实用性原则——形成职业能力,坚持发展性原则——形成核心能力,以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一)满足非遗技艺传承和职业岗位的需要
非遗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教育与传统师徒间的身口相传有所不同。院校传承教育的受众人数较多,要有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传承人与院校教师通力协作,根据传统技艺的内容和传承人的传承经验,分析技艺掌握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技艺传承发展应当具备的扩展性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在传承人的引领指导下,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非遗技艺,能够与传承人一起对学生进行技艺的操作教学和实践指导,并能独立开展非遗技艺的教学工作,以满足非遗技艺在高职院校传承教育的需要。
现代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岗位特殊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殊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和岗位上的能力,它的适用范围很窄,难以满足现代行业相关岗位转换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是表现在一个行业或相近工作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职业适应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理论结合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只重视职业操作技能的学习,既难以满足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也难以适应行业和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非遗传承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突出对学生知识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备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所需的能力。
(三)职业能力是核心
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能够在相关岗位之间进行转换,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职业能力是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是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形成职业能力,首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应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并灵活运用。
(四)课程形成模块化
高职教育与非遗传承同样重在技术技能的传承,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将相关课程适当综合,形成專业基础课程、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大模块。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嵌入,有利于学生非遗技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
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根据社会行业需求,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在基于充分的社会行业调查和科学预判的基础之上,使课程内容紧贴社会行业实践,能够满足非遗传承和行业生产的需要。
(一)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和能力
非遗来自生活,源于民间,活态流变,代代相传。如何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运行体系中,体现出非遗传承教育的可行性与实践性,选择能够与高职院校部分专业方向紧密关联的非遗项目,并将其切实融入课程开发之中,建设非遗传承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非遗传承教育的重中之重。专业基础课程是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源头”。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在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中,围绕非遗主题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传统文化引领、融入非遗项目”的专业课程体系。以陕西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创作源泉,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理念,开发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例如,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设置了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和工艺绘画两个方向。其中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设置,是在蓝田玉雕非遗传承人的直接参与下,根据技艺传承和学生就业发展需要制定的,主要包括白描、书法篆刻、传统纹样、泥塑基础、玉石雕刻基础工艺等课程。
在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要注重基础,强化素质加能力,为技艺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坚定传承非遗项目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做好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塑造。最后,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发展创新,善于捕捉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升级更新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指导。
(二)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和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千百年来技艺代代相传。传承技术技能、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当下,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相结合,势所必然,相得益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其制作技艺一直在民间流传,但由于科技和机械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很多工艺品的制作成本。靠纯手工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工艺复杂,制作周期较长,制作成本较高,以及难以进行快速批量化生产,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这导致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难以凭借手工技艺维持生计,年轻一代更不愿意去学习传承这些技艺,因此,很多非遗项目难以为继,濒临失传。深入挖掘富有陕西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牵手非遗传承人,将非遗传承融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体系之中,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建设特色鲜明的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既能提高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实现非遗在高职院校的有效传承教育。 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美术系开设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传承与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很多民间美术类的非遗项目可以做到“无缝对接”。例如,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方向,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行业和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蓝田玉雕的行业、市场及技术人才培训发展的现状,充分听取非遗传承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蓝田玉雕技艺传承的需要,遵循技艺传承的规律,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逐渐形成了以玉料辨识、蓝田玉雕工艺技法、玉雕图案设计和蓝田玉雕创作为主的技能核心课程。同时,根据蓝田玉雕工艺对技术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做出了规范性要求。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蓝田玉雕技艺的传承,美术系特聘蓝田玉雕技艺传承人寻琇琳作为学生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
(三)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
技术技能的传承重在实践练习,实践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形成的保障。以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和传承人工作室中的技术实践为主要内容,以企业车间的参观实习为重要补充,附以非遗项目和技艺的调查研究,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建立非遗传承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重视实践课程,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课程内容是非遗传承实践的升华。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岗位工作实践和非遗技艺传承的要求,能够贴近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应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反映行业生产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有利于非遗技艺的实践练习与传承发展,使学生所学与非遗传承的工作实践相符合,做到学以致用。
2.邀请非遗传承人和行业专家直接参与实践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非遗传承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立足于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要求,离不开非遗传承人和相关行业专家的直接参与。高职院校定期邀请企业和传承人参与技能实践知识开发和课程设置,并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以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传统技艺注重手工操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非遗传承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传承人工作室建设和相对应的专业教学实训进行对接,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切实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中,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非遗技艺的完美结合。以传统文化为引领,以非遗技艺进行实践,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制造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传承人工作室的功能,影响带动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邀请非遗传承人及行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和技艺展示,举办设计周、作品展;鼓励师生参加手工艺博览会等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丰富非遗传承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在传承非遗的同时将其发展创新,转化为新的成果并推向市场,以此来检验非遗传承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以评促学才能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考评是手段,促学是根本目的。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指标的制定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课程标准、行业市场和职业岗位的实践性要求,严格遵循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原则。(1)基础性原则。高职教育只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使学生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行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多种需求,才能满足学生本专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非遺传承教育而言,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本身是在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进行的,如果没有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作为支撑,技艺传承就难以深入。在考核评价中遵循基础性原则,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实用性原则。考核评价应以实用性为标准,重点加强对学生操作实践的过程考核,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自觉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3)前沿性原则。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教育应把握甚至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立于不败之地。在考核评价中遵循前沿性原则,指导学生紧盯技术和行业发展前沿,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考评和专业技能考评。
1.课程考评重在综合素质。课程考核重在考评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课程标准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邀请非遗传承人或行业专家一起参与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根据课程内容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考核评价的内容,理论知识部分注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和实用性知识的检测,动手操作部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检测。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评价。
2.专业技能考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要内容,突出实践和过程评价。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学生沟通合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及方法能力等培养。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同时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技能考核评价应根据非遗技艺传承操作技术、实施情况,结合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课程记录情况,以及项目、任务完成进度、质量跟踪,进行多方面的动态化实践考评和各种能力的全面评价,以检测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实施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教师主评、企业(或传承人)参评、系部评价监督的考核评价方式,平时考核与结课考核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
[2]吴群力.高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多样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
[3]孙亿文.“非遗”教育传承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2012(1).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