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放牛般的春天》为我们展现了一群问题儿童在一位职场失意的老师的带领下,在音乐的熏陶下,由叛逆重回童真,拥有自信,懂得感恩。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影片,我们看到了人性在环境中发展,人性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
【关键词】音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人性
1.心理学分析
1.1音乐心理学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地,那由音乐带来的感动深深的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灵魂完美的契合。音乐以它特有的方式震撼着每个人,也让我们知道了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的思维存在和精神价值的存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性格甚至人生。音乐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的,在每一个跳动的音符的带动下,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斥着感动。
1.1.1从影片自身分析
在众多教育类电影中,情节大多老套,不外乎问题学生在遇到了好的老师,老师们用正确的方法改变或者说是感化了他们,然而本部影片在故事情节中加入了音乐这一元素。在欣赏这部电影的同时也是享受了一场听觉上的盛宴。影片中的色彩跳跃度极低,颜色几乎接近了饱和,这为观众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在视觉上耗费的心神,从而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影片的理解以及音乐的感悟。
1.1.2从剧中人物角度分析
新来的学监克莱蒙马修,多年来在不同的领域的尝试都失败了,他深信自己的未来将是最为悲惨的。当他提着行李来到这所谓的“池塘之底”时,自认为自己的人生也是到了“池塘之底”,然而,虽然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一个失意的中年音乐家,他对于音乐的那份执着与热爱一直都在,那小小的公文包塞满了乐谱,那不仅盛放着他多年来的心血,更是贮藏着他对音乐的梦想。在那样失意的年月里,又遇到了一群“劣迹斑斑”的问题学生,一个苛责自私的院长,但是这个平凡的小人物,却借用这些孩子实践了自己对音乐的爱和陶醉,借用了莫翰奇把自己升华为音乐家的假设,完成了自己伟大的理想。
莫翰奇以及众多孩子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们向往自由与美好,在一起的合唱中,音乐洗涤着他们的心理。空灵的声音在回荡,他们那清澈的目光中不再是掺杂着失望、无助、恐惧与叛逆,取而代之的是是欣喜与自信。在音乐的带领下,他们走出了那“池塘之底”的铁牢的禁锢,甜美清亮的合唱声音,悠扬歌声中传递出的是信心、梦想、感动与希望。
1.2发展心理学
所谓环境造就人才。这是一所寄宿制的男生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而被送到这个地方——池塘之底。一个暴戾冷酷的校长,数位不近人情的老师,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字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恐惧心理,他们感到无助,眼底透露着不甘与反叛。新学监克莱蒙马修的出现,让这个本是无可阻止的恶性循环链出现的断点,让这个“暗无天日”如铁牢般禁锢孩子们心灵的池塘之底出现曙光。“恢复孩子们的娱乐活动”、“组建一个合唱团”这无疑是松动了牢不可破的循环链。学校不再是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下,孩子们至少能通过歌声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学校环境的巨大转变,让这群叛逆的“问题学生”学会了自信,学会了尊重与感恩。
1.3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矛盾
在这所寄宿制的学校,学生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学校的老师监控着,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自由,仿佛被抛弃了一样,随时都要无条件无反抗的被校长惩罚,他们就像是在那阳光下漂浮跌落的尘埃,连自己的漂浮与跌落都无法自己控制。最终导致了他们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没有儿童般的天真与朝气,有的只是对学校对老师的怨恨和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符的不屑与愤怒。他们自暴自弃内心的孤独与恐惧都化为了老师们眼中的叛逆。刺激——反应,在这一条看似合理的规定下却是校长无休止无秩序的惩罚,而这无形中促使学生们反抗心理的产生。作为校长,他并不是看中教育,而是维持着校园里表面上的一种秩序。Action-reaction,当这种极端的行为主义遇到了克莱蒙马修这个人本主义者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宽容、耐心一点点的改变着着“池塘之底”的一切。在复杂的教育领域中,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去促进个体发展应该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正是人本主义的思想使得这部电影处处散发着尊崇人性的光。
1.4爱情心理学
在整部影片中,克莱蒙马修这个人的表现一直都是比较谦逊,内敛,换句话说也就是属于那种比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一类人,当然这不包括他在音乐方面的表现。面对感情问题的时候,他应该是很被动的一方,这有可能与他“失败”的前半生有关。在教育莫翰奇的过程中,马修初次接触到了莫翰奇的妈妈——一个坚强漂亮的母亲,也许那时起便对这个女人产生了好感,但是却一直没有明白的表露出自己的心声。当后来莫翰奇的母亲约见马修的时候,马修兴奋的换好衣服带上一束鲜花赴约,得到的却是她介绍她的工程师男友。观众多数人会认为马修此时应该更主动的表达和竞争,但是他却缩回去了,我们所期待的一段美满的姻缘没有如愿上演。这是马修给我们带来的“无为”、被动的一面,但是爱情是需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追寻得到。
2.影片的延伸——关于人性
2.1人性的解释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2.2人性的不同表现
环境影响着人性的表现。从影片来看,那些代课老师,从一开始默认校长的残暴逐渐变得麻木,不近人情,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叛逆到后来的自信高歌及感恩,因为马修老师的到来,池塘之底的冷漠被一点点褪去,孩子们的欢笑出现了,那些反抗的心理逐渐消逝,老师们也也不再是如临大敌般面对着这群学生,并行潜意识里改变了他们对于这些学生“无可救药”的看法。而我们看到的马修老师没有被神化,他也会妥协,但他用自己的方式与校长反抗着,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们,当莫翰奇的母亲问他“您有孩子吗?”“没有,但实际上我有60个(指学生们)”无数个细节与这个老人重合在一起,伸向莫翰奇宽容的大手,给贝比诺盖被子的身影,充满爱意的点点充当乐谱架的孩子的头……
2.3人性是什么
如果用“幸福”一词来表达人在所自然产生的这种双重需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人性是什么?答曰:求我幸福。尽管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人类行为动机从根本上定位在个体和局部利益上,但通过人类能动的疏导,却可造就出良性的“自为人性”,从而使人类做出有利于他们整体的合理行为。尽管人类能动可以造就表现为高尚人格的自为人性,而且,从价值意义上讲,这样的自为人性自然最有利于社会运作。但是,人类却不能把它当作社会赖以运作的基础,这是因为:首先,自为人性源于自在人性,而自在人性又定位在“为我”之上;其次,能动固然可以造就出表现为高尚人格的自为人性,但同样也可能造就出相反方向的自为人性。求我幸福是自在人性的自然表现,它无所谓善恶,或曰,它既可造就“善”、亦可造就“恶”,完全在于人的能动本能如何疏导它。这种人性实现的客观逻辑,既为能动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可以创造辉煌的无限机遇,也给它犯下各种错误准备了形形色色的陷阱。
【参考文献】
[1]人性的弱点.
[2]中国教育网.
[3]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4]焦锋,雍克勤.人本主义对行为主义的胜利——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心理观探析.
【关键词】音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人性
1.心理学分析
1.1音乐心理学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地,那由音乐带来的感动深深的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灵魂完美的契合。音乐以它特有的方式震撼着每个人,也让我们知道了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的思维存在和精神价值的存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性格甚至人生。音乐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的,在每一个跳动的音符的带动下,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斥着感动。
1.1.1从影片自身分析
在众多教育类电影中,情节大多老套,不外乎问题学生在遇到了好的老师,老师们用正确的方法改变或者说是感化了他们,然而本部影片在故事情节中加入了音乐这一元素。在欣赏这部电影的同时也是享受了一场听觉上的盛宴。影片中的色彩跳跃度极低,颜色几乎接近了饱和,这为观众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在视觉上耗费的心神,从而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影片的理解以及音乐的感悟。
1.1.2从剧中人物角度分析
新来的学监克莱蒙马修,多年来在不同的领域的尝试都失败了,他深信自己的未来将是最为悲惨的。当他提着行李来到这所谓的“池塘之底”时,自认为自己的人生也是到了“池塘之底”,然而,虽然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一个失意的中年音乐家,他对于音乐的那份执着与热爱一直都在,那小小的公文包塞满了乐谱,那不仅盛放着他多年来的心血,更是贮藏着他对音乐的梦想。在那样失意的年月里,又遇到了一群“劣迹斑斑”的问题学生,一个苛责自私的院长,但是这个平凡的小人物,却借用这些孩子实践了自己对音乐的爱和陶醉,借用了莫翰奇把自己升华为音乐家的假设,完成了自己伟大的理想。
莫翰奇以及众多孩子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们向往自由与美好,在一起的合唱中,音乐洗涤着他们的心理。空灵的声音在回荡,他们那清澈的目光中不再是掺杂着失望、无助、恐惧与叛逆,取而代之的是是欣喜与自信。在音乐的带领下,他们走出了那“池塘之底”的铁牢的禁锢,甜美清亮的合唱声音,悠扬歌声中传递出的是信心、梦想、感动与希望。
1.2发展心理学
所谓环境造就人才。这是一所寄宿制的男生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而被送到这个地方——池塘之底。一个暴戾冷酷的校长,数位不近人情的老师,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字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恐惧心理,他们感到无助,眼底透露着不甘与反叛。新学监克莱蒙马修的出现,让这个本是无可阻止的恶性循环链出现的断点,让这个“暗无天日”如铁牢般禁锢孩子们心灵的池塘之底出现曙光。“恢复孩子们的娱乐活动”、“组建一个合唱团”这无疑是松动了牢不可破的循环链。学校不再是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下,孩子们至少能通过歌声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学校环境的巨大转变,让这群叛逆的“问题学生”学会了自信,学会了尊重与感恩。
1.3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矛盾
在这所寄宿制的学校,学生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学校的老师监控着,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自由,仿佛被抛弃了一样,随时都要无条件无反抗的被校长惩罚,他们就像是在那阳光下漂浮跌落的尘埃,连自己的漂浮与跌落都无法自己控制。最终导致了他们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没有儿童般的天真与朝气,有的只是对学校对老师的怨恨和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符的不屑与愤怒。他们自暴自弃内心的孤独与恐惧都化为了老师们眼中的叛逆。刺激——反应,在这一条看似合理的规定下却是校长无休止无秩序的惩罚,而这无形中促使学生们反抗心理的产生。作为校长,他并不是看中教育,而是维持着校园里表面上的一种秩序。Action-reaction,当这种极端的行为主义遇到了克莱蒙马修这个人本主义者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宽容、耐心一点点的改变着着“池塘之底”的一切。在复杂的教育领域中,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去促进个体发展应该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正是人本主义的思想使得这部电影处处散发着尊崇人性的光。
1.4爱情心理学
在整部影片中,克莱蒙马修这个人的表现一直都是比较谦逊,内敛,换句话说也就是属于那种比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一类人,当然这不包括他在音乐方面的表现。面对感情问题的时候,他应该是很被动的一方,这有可能与他“失败”的前半生有关。在教育莫翰奇的过程中,马修初次接触到了莫翰奇的妈妈——一个坚强漂亮的母亲,也许那时起便对这个女人产生了好感,但是却一直没有明白的表露出自己的心声。当后来莫翰奇的母亲约见马修的时候,马修兴奋的换好衣服带上一束鲜花赴约,得到的却是她介绍她的工程师男友。观众多数人会认为马修此时应该更主动的表达和竞争,但是他却缩回去了,我们所期待的一段美满的姻缘没有如愿上演。这是马修给我们带来的“无为”、被动的一面,但是爱情是需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追寻得到。
2.影片的延伸——关于人性
2.1人性的解释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2.2人性的不同表现
环境影响着人性的表现。从影片来看,那些代课老师,从一开始默认校长的残暴逐渐变得麻木,不近人情,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叛逆到后来的自信高歌及感恩,因为马修老师的到来,池塘之底的冷漠被一点点褪去,孩子们的欢笑出现了,那些反抗的心理逐渐消逝,老师们也也不再是如临大敌般面对着这群学生,并行潜意识里改变了他们对于这些学生“无可救药”的看法。而我们看到的马修老师没有被神化,他也会妥协,但他用自己的方式与校长反抗着,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们,当莫翰奇的母亲问他“您有孩子吗?”“没有,但实际上我有60个(指学生们)”无数个细节与这个老人重合在一起,伸向莫翰奇宽容的大手,给贝比诺盖被子的身影,充满爱意的点点充当乐谱架的孩子的头……
2.3人性是什么
如果用“幸福”一词来表达人在所自然产生的这种双重需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人性是什么?答曰:求我幸福。尽管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人类行为动机从根本上定位在个体和局部利益上,但通过人类能动的疏导,却可造就出良性的“自为人性”,从而使人类做出有利于他们整体的合理行为。尽管人类能动可以造就表现为高尚人格的自为人性,而且,从价值意义上讲,这样的自为人性自然最有利于社会运作。但是,人类却不能把它当作社会赖以运作的基础,这是因为:首先,自为人性源于自在人性,而自在人性又定位在“为我”之上;其次,能动固然可以造就出表现为高尚人格的自为人性,但同样也可能造就出相反方向的自为人性。求我幸福是自在人性的自然表现,它无所谓善恶,或曰,它既可造就“善”、亦可造就“恶”,完全在于人的能动本能如何疏导它。这种人性实现的客观逻辑,既为能动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可以创造辉煌的无限机遇,也给它犯下各种错误准备了形形色色的陷阱。
【参考文献】
[1]人性的弱点.
[2]中国教育网.
[3]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4]焦锋,雍克勤.人本主义对行为主义的胜利——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心理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