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改创新是伴随教育教学始终的重大导向和战略问题,它对于人才培养以及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在国家将要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深化功能,推动教改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以使命为动力,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是落实并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关键点。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贸易这一新兴专业为例,重点探讨该专业教改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建设的特色
  
  1 社会需求的导向性与专业发展的前瞻性、可持续性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增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高校深化其功能的必然选择。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文化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市场与高校的对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因此增设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恰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对市场信号的正确敏感反应,由此也决定了该专业发展的前瞻性。不仅如此,文化经济是整个人类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仅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为社会所接纳的新兴专业。
  2 人才培养的复合型与专业建设的特色性、应用性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特色鲜明,应用性突出。竞争优势表现在专业建设兼容语言和专业特色的优势,与国内同类院校及其他高校相比,人才培养的复合型特征尤为瞩目。而该专业属交叉学科下的新生专业,市场导向及学科应用性特点明显,因而专业建设明确指向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目标,发展定位和方向明确,由此为专业人才的社会出路开辟了道路。
  3 教育教学的创新性与专业定位的开放性、国际性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竞争优势和特色优势决定了其教育教学必须要大力创新。目前,该专业正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创新,推动项目驱动型、教学研究引领型以及社会实践型等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开放办专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加强产学研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国际化的视野努力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的必要性
  
  1 从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看教改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师资队伍亟待完善和加强。国际文化贸易是一门新兴专业,其专业特点在于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将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能力。而该专业的课程教学也同样需要教师能够将文化专业知识与经济专业知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该专业教师虽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优势,但由于该专业是交叉学科新生专业,因此需要深入推动教师与专业共同成长,逐步凝练教学和研究方向,使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汇聚在同一专业下,理顺科研方向,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否则将严重阻碍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前进。
  
  
  第二,教育教学模式、方法需要继续探索创新。要想真正实现好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定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教育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创新,这不仅是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当前世界特别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变革压力和改革方向。虽然目前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已在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探索,但创新依然不足,力度也还不够,同时在制度上缺乏保障和激励,因此需要学校各级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以推动相关创新的不断深化。
  第三,教材、教学资源急需建设与整合。目前,国内开设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高校仅有两所,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尚在探索中,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这对于教学研究来说既是困难和压力,但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问题是,如何依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设置好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依据该体系开展好教材、教学资源的建设,这方面既没有经验,也无现成的东西可供参考。不仅如此,教学资源还存在着加强整合的问题。因此,如何保障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长期、稳定地为专业发展服务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四,专业影响力及科研队伍和方向需要进一步强化拓展。通过多年的前期建设,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培育了一定的专业影响力,但与专业的发展目标尚有距离,而且还面临着国内其他高校潜在的或是显化的竞争压力。因此,需要抓住机遇,尽快扩大该专业的国内影响力,形成专业建设的先发优势。而目前扩大专业影响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科研队伍的建设、科研方向的把握和科研项目的申请落实。
  第五,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和国际化理念有待深化贯彻。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发展必须要贯彻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这是由专业发展的校内外环境和专业定位决定的。而对于新设专业,由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学研链条和整合平台,亟待完善加强。此外,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强调国际化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拥有纵贯中外的文化视野,而且要有国际交流的理念、能力和平台。因此,如何推进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方向同样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2 从教改创新对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看其实施必要性
  第一,教改创新是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建设发展的导向和灵魂。国际文化贸易作为一门新专业,受到相关专业的重要影响,折射出该专业的双重路线,即“文化路线”和“贸易路线”。如果简单沿袭既有的路线,其结果就会将新专业推向不伦不类、难以发展、最终消亡的境地。而要避免这种结果,就必须进行探索创新,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塑造专业品格、形成专业属性、打造专业特色,将教改创新视为该专业建设发展的导向和灵魂,所有工作牢牢围绕“创新”展开,由此才能创造新专业发展的良好办学环境,才能使专业特色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静态优势向动态优势转化;才能提升专业发展的高度、层次和水平,扩大专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推进新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层次,促进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教改创新是解决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建设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正如前述分析,目前国际文化贸易新专业建设面临诸多问题,而化解这些问题不能仅仅囿于问题本身,因为新专业建设中的问题本身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成长的烦恼”,所以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办法”来解决,特别是立足开放办专业、特色办专业的理念,在去除制度壁垒和资源的联合、整合方面要有较大的突破。通过创新,将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充分整合起来并发挥最大的功效。教改创新在解决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的过程中,能够尽快树立学生的专业信心、归属感和职业理 想,在发展中巩固专业建设成果。
  第三,教改创新是推进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提升高校功能、实现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面临着来自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具体表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变革和发展急需大量具有创新思想和能力、能够应对未来竞争并且更好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学科交叉、专业更替成为一大趋势,传统的“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教育理念和单一不变的教育模式显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因此,高校功能在内外部压力下亟待整合、强化、提升。而教改创新直接服务于高校三大功能的优化提升,贯穿三大功能整合的始终,是功能连结和提升的一条重要线索,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方面。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的可行性
  
  1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教改的压力、社会经济的推力以及高校谋求发展的动力成为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强劲合力。当前,我国教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对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变革发展的要求和推动力,而且也是高等教育机构在新时期面对社会、市场等各方面竞争压力,探索发展路径,整合功能、重塑形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救赎”所体现出的内在动力。这些力量的合力恰恰是国际文化贸易新专业当下生存与发展的大好时机,为其教改创新注入了持久的生命活力。
  第二,已有的基础、初步形成的特色以及各种资源的汇聚和联合成为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坚实而有利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已形成了科研探索、实践先行、经济学风格、外语特色、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特色,奠定了系、中心和校内外资源整合的办学力量。扎实的科研,富有活力的研究中心以及各类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成为国际文化贸易教改创新的坚固平台和组织保障。此外,专家进课堂,学生入企业,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已经逐步正规化、常态化,开放办专业、特色办专业的理念不断得以深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成为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加大教改创新力度坚实而有利的条件。
  第三,前沿的思想、科学的培养方案以及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体制设计成为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坚强的思想和制度保障。新专业教改创新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思想上求新求变,在培养方案上不拘一格,在发展规划上站高望远,在体制机制的设计上突破常规。目前,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上下达成了一致意见,已经制定出专业培养方案和发展规划,并且积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推进、优化,特别是在联合全校教育教学资源方面,正在学校支持下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尝试性探索,力图为新专业教改创新提供坚强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2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的思路和途径
  第一,教改创新要以专业培养方案和发展规划为依据,努力实现好国际文化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和发展规划是教改创新的依据和指南。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教改创新要将人才培养的目标放在首位,强化人才培养特色,特别是要结合学校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优势和特点,创造机会,动员和利用校内外一切相关资源,竭力打造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具有独特国际视野、经济思想、人文情怀的专业品格。在树立学生专业信心的同时,努力做好学生的学业规划和就业工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逐步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以争取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教改创新要以打造特色专业和交叉学科为主线,大力推进课程、师资队伍、教材、教学资源、研究实践基地建设,初步建成高效、完整、开放的专业体系。教改创新要牢牢把握特色主线,将其扎扎实实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由此形成专业公选课、研究生方向课、辅修专业课等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动态化教学团队以及立体化的教材、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具有广泛社会联系的教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创新基地,推进高效、完整、开放的专业创新平台的形成。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要充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努力推进“大教学观”的实施,即将课堂内外、教材内外的教育教学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全方位关心了解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和存在的问题,在快乐教学中将教育教学技术逐步推向艺术的水平和境界。
  第三,教改创新要以科研项目、合作交流为突破口,强化专业资源汇聚和积累能力,着力形成以教学为基本立足点,以科研为可持续发展推动力,以服务社会为出路的办学架构。教改创新要抓住发展的契机和突破口,争取重大科研立项,结合教师科研与学生科研实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引导学生求知探索的能力,尤其是信息素养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要加强与企业、政府的横向联系,积极承接培训及委托研究,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培育学界、业界良好声誉。此外,更加强化通识教育理念下交叉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开放性,努力打破专业界限,不断增强相关资源的汇聚能力,服务于高校功能的提升,从而形成专业教改创新与高校功能整合优化良性发展的局面。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北京林业大学以“六化”为依托,构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科学设计,大学生就业指导类课程系统化    1.就业课程的系统设计。学校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专业概论、专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对二、三年级学生开展了职业适应性指导、创新与创业教育等;对四年级学生开展了求职技能培训和指导、简历制作与面
董天午,汉族,1934年11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95年退休,返聘至今。2002年获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的“老教授事业贡献奖”;2003年获“北京工业大学科普实践指导奖”;2004年获“北京工业大学科普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获“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瞄准科技前沿,开展电动汽车相关研究和试验  董天午退休前后积极开展电动汽车相关研究和试验,成为国内较早开展电动汽车相关研究和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党支部由1个教工党小组和2个学生党小组组成,共有教职工正式党员22人,学生正式党员36人。党支部坚持以“五个好”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支部全体党员“讲团结、重大局、勇创新、谋发展”,在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和中心筹建工作中创先争优,党支部曾获北京科技大学标杆党支部、北京科技大学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奖、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党日活动等荣誉。2010年,作为北京高校
本刊讯 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已有六年历史的北京教育博览会,仲夏时节与各国教育界友人如期相约在北京。6月18日~20日,第七届国际教育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北京市副市长黄卫、市政协副主席赵文芝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与往届相比,此次博览会首次打出“魅力北京·留学中国”的年度主题,新设北京高校科学研究和大学生创业展,增加国外院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作为北京市属唯一的高等体育院校,长期以来,首都体育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坚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体育、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抓好服务地方工作,为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以此为契机实现了学院的稳步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牢固树立主动为首都建设服务的意识,切实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一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有这样一所大学,她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外交人才,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与成长,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她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  1.临危受命——为新中国培养大批外交人才  回首国家外交事业的重大历史关头,总是活跃着北外师生和校友的身影。热爱祖国、服务国家外交事业,既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也是学校办学的自觉追求,这一点在学校培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的实践环节提供持续的平台,同时企业将基地建设作为培养人才、回馈社会,进行企业文化宣传、后备人才储备的途径。因此,生产实习乃至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目标实现重要决定因素。     秉承实践教学优良传统    经过50多年发展,北京航空航
1978年的秋天,邓小平同志在日本考察新干线时感慨地说:“像风一样快,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当时,国外高速列车时速已达260公里,而中国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仅为43公里。就在这时,年轻的钟章队面临着人生的选择,他在高考志愿填报栏里写下了北方交通大学无线通信专业,从此与中国铁路事业结了缘。  弹指一挥30年。中国铁路需要跑,中国铁路在追赶,更确切地说,近10年来,在几代铁路人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淀与薪火传承
编者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中国创立百年的高校并不很多,堪称百年树人的院系更是屈指可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今年已走过101年的风雨,培养出4,000多位专业人才,其中52人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家的地质教育和地质矿藏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为什么这里能成为高端人才的集散地?五月中旬,我们带着“钱学森之问”随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走进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对那里的育人文化进
@刘长敏(中国政法大学周边安全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依法治校需要侧重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不能将其仅仅理解为依法治理和有章可循,还要凸显法律和规章制度中蕴涵的法治精神,法本身是有“温度”的。大学中的任何规章制度都要从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要成为各种冷冰冰的“约束”,而应该成为带有浓郁人文情怀的“关照”。二是依法治校的“治”主要体现为管理。大学的管理者是否具有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