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拾梦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番等待之后,我终于又一次回到了故乡,生我养我的故乡。
  故乡的记忆是儿时美好的往事,虽已离开二十多年,但仍在梦里千百次出现挥之不去的情愫,恨不得快点踏上久违的土地,诉说儿女对母亲的思念。
  由大保高速向西驶入漾濞境内,不一会故乡马厂就出现在眼前。熟识的房舍、袅娜的炊烟、记忆的绿影去哪了?一条高速公路穿村而过,一座座新盖的洋楼拔地而起,白墙在太阳照射下刺得你睁不开眼,过去居住过的小站的平房也被一座二层小楼所取代,小时记忆中的那道后门被青砖白墙所堵塞,大门开向大路一侧,水泥路面一直伸向村子的每一户人家。故乡正以时代的步伐向前迈进,我不禁惊叹起她的脚步之快,还以为是在梦里呢!走在乡间的田埂上,记忆里的那些往事如轻烟般氤氲开来,带给我无尽的回味与感动。
  时值冬月,村里的农忙结束,辛苦一年的农家开始准备过年,把一年辛苦养大的肥猪宰杀,腌制成腊肉,一年到头不愁没肉吃。杀猪的前几天,当家的男人事先到本村的村民家中邀请客人,顺便安排好帮忙的男女帮手。主妇们则事先到县城趁赶街天采买回配菜和配料,到时就能烹饪出可口的饭菜来招待乡亲。
  我家虽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父亲长期在小站工作,与当地农民相处甚好,每到年关,我家几乎一月不煮饭,挨户到村民家做客,吃着乡亲热情的饭菜,我家也把家里养肥的年猪杀了招待乡亲。
  杀猪那天,我还在梦里就被凄厉的猪叫声惊醒了,赶紧穿好衣服跑到院里,事先挖好坑的地方已经支好一口大锅,锅里的水已经烧开,几个乡亲刚把杀翻的猪抬到锅里煺毛,翻来覆去地烫,再用刮子刮,不一会,一头光滑的猪就在眼前了。这还不够,为了好吃生皮,乡亲又找来谷草点上火,把整头猪烧黄烧焦,再用刮子刮,金黄金黄的火烧猪就烧好了,本村杀猪的好手们把猪抬到案板上,三下五除二就把整头猪分解了,腌肉的腌肉,灌肠的灌肠,井井有条地做着事。
  我们这几个小孩也没闲着,忙着跟大人要来一条瘦肉抹上盐和辣子就放到火上烧,尽管火烟熏得眼泪直冒也不管,烧好一条吃一条,鲜甜的肉香浸透你的每个细胞,直吃得嘴角冒油,脸如花猫,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烤肉了。
  忙碌了一天的乡亲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如约而来,抬来自家的方桌条凳,一字排开十来桌,端菜的端菜,入座的入座,老老小小互相招呼吃菜、喝酒,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天色渐黑时分酒席才待完,乡亲渐渐散去,走时又约好了下一家的饭席。
  正在回味呢,小翠叫到“我家到了,下车!”走过一段水泥路,穿过一扇不大的木门,我们便进到小翠家,还是20年前那样热情,大伯请我们在台坎坐下,喷香的米花茶端上来,喝着茶,一股故乡的味道扑鼻而来,原来是漾濞的特色菜烧肉端上来了,就这么手抓着吃,原生态绿色食品,自家养的猪就是香,添了一次又一次,真是解馋啊,城里哪有这样的美味!再次感受故乡的味道,心里别提多快活。
  吃过午饭,信步走出大门,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田野,不远处就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小站,院墙依旧,物是人非,白墙青瓦已换钢筋水泥二层小楼,而从前的一起相处的三家人已各奔东西,太多的往事像开了闸的水喷涌而出。
  马厂的夏天是很热的,晚饭吃得大汗淋漓的我们通常不进家,都到院里纳凉,三家人聚在院里拉家常,就数谢伯伯故事多,什么《聊斋》、《水浒》、《红楼梦》没有他不知道的。为了听他讲故事,早早地吃了饭就搬躺椅等着他。他是安徽人喜欢吃面食,经常包饺子自然吃饭就晚了些,好不容易把他等来,讲到正精彩他又戛然而止,说且听下回分解,直弄得我们心痒痒地睡不着觉,想着那些情节啊就想看小说,可以说对文学的启蒙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谢伯伯不但知道的故事多,而且故事讲得好,记得那次听他讲《画皮》,听得心都悬起,睡觉都不敢睡,怕女鬼来吸自己的血,太可怕了。直到后来看了《聊斋故事》才知道谢伯伯的口才真好!
  农村的生活自然比城市清苦些,就是在小站的我们也免不了要干些农活,遇到不上学的日子,红梅姐就带领我们几个小的上山砍柴。吃过早饭,我们就带上砍柴的家伙上路了,夏季河水小,我们就淌水过河,爬到河对门的岱家庄去砍柴。那时也没人讲什么环保,那些山上的小灌木就成了我们砍刀下的柴火了。挑着粗壮的砍,由于力气小,通常要几刀才砍得下来,还要修枝,一背柴要砍一半天,背着一背比自己还高的柴火走山路自然不好走,一不小心踩空了,连小命都不保,还好那天红梅姐的父亲赵伯伯来接我们,正好赶上我走路不小心踩空了,连人带柴一起掉到河里,赵伯伯眼疾手快,一个箭步抢到河边一把把我捞了上来,有惊无险,如果他不救我,我或许随水早就漂到澜沧江了,想想真有些后怕!偶尔有闲暇到他家去玩,年近古稀的他还记起这段往事,心中的感激萦怀,但愿好人一生平安!
  农村的生活虽清苦却也乐趣无穷,爱花的我们除了在自家的菜地种菜之外,还开辟出一小块花圃,养些自己喜爱的花,虽不是现在人们炒作的名花,但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夜来香在夏季开花时香气浓郁,采摘来插在房间里可以驱蚊,也可不用受蚊香的毒害了;菊花易种易活,色彩繁多,种起来能装点房间;指甲花能染各色的指甲,好玩又好看;大丽花(俗称洋菊花)开得艳丽而且花型又大,自是女孩的最爱,几个小女孩玩过家家,扮七仙女,把洋菊采来插在头上,再披上粉色的纱巾,飘飘地小跑快走,好像自己真是仙女了呢!小站的洋菊就数我种的好,英向我要来栽,我有些不舍,又不好不给,就将给了她的花茎又留下花芽偷了回来,结果花芽离开了块茎很快就蔫了,看着死去的花芽,我才知道我真是太自作聪明了,扼杀了一个幼小的生命!这件事至今总还亘在我良知的天平,勉励我豁达宽容,教我做人,催我自新!就这样一步步,我慢慢长大,居然还可以站在讲坛上对着学生“之乎者也”!
  往事如烟,太多的记忆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流转,正神游呢,有人叫吃晚饭了,思绪飘回到饭桌前,想着全村的人都来做客了,一字摆开的流水席,好不热闹。没想只是亲戚朋友几桌,问起这几年的事,大伯才说:“不是你们小时候的样了,20年的时间什么都会变呢……”听话的当儿,看着周围这洋楼白墙,我心底荡漾开来充塞全身的仍是原汁原味的农村的温馨——农忙在田间,一起挥汗播种插秧;农闲围坐火炉拉着家常,红白喜事家家帮忙……也许这才是我梦中的故乡!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其他文献
这是一棵我叫不出名字的树  它生长在两米多高的墙顶上  它苗条的枝干它轻盈的叶片  全都在阳光下闪烁    我很早就想和它说些什么  比如,问一问它——  是快乐呢还是寂寞  是怎样的命运  让它在墙顶上生活    它的根  像抹不去的泪痕  弯曲又弯曲  沿着墙壁垂向大地  也有横向墙壁的——  当混凝土做成的墙垣  一天天变形  那是根  血管一样在皮肤下隆起    那裂开的缝隙  并不是对根
期刊
相馆骆驼     应该是最远的客人了吧   从沙漠来到高原深处的小山村   以背景的方式   与山民灿烂质朴的笑容   一起定格在数码照片里     有一只脚擦伤了    坐车可比不得在沙漠行走   伤口渐渐结痂   不时轻轻抬起病腿,稍稍弯曲   那样就会少痛一点了吧     高原的夏天有点冷   可爱的小骆驼   在洋芋花的浓香里   人海歌潮中   拿玻璃球似的
期刊
开往天堂的列车   是一趟精致之极的磁悬浮专列   车身色彩炫亮而神秘   每一节车厢都繁花似锦   这些未曾见过的花朵   永不枯萎 娇艳欲滴   因为 列车经过的许多站台   总有人 为远行的圣者送行     在康桥下的柔波中   我见到了驾云而至的徐志摩   他在作别美丽的彩云   在面朝大海的站台   我看见了那个叫做海子的人   他带着关于幸福的诗句   在新
期刊
一片小菜地     这一块小菜地,位于院子里对着大门的一个角落。那是一间房的位置,有二十多平米的样子。看房时女房东曾说,那里本是准备开大门用的。大概是,因为一家人多年不在此居住,也就不再来搞这个建设。于是,留作开大门的地方,就闲置下来,成了一小块菜地。   第一次跟小李来看房,就很注意这片菜地了。因为,在我的意识里,如果院落里没有可以种菜的地方,就算不得农院,我就不会考虑租住。住在乡村,就是为
期刊
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腿泥   一辆摩托车转遍了田间地角   再高的山坡,也要爬过   再深的沟涧,也要越过   我们熟悉通往这些村庄的   每一条道路,它们就是   我们自己掌心的纹路   闭着眼睛也能把它找出   我们把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埋在爱恋的土壤里      从不说声累,从不喊声怨   一本民情日记写满了百姓冷暖   咬紧牙关,直面多少困苦   擦去泪水,笑对
期刊
思 念     街比往日单调陌生   雨,流淌缠绵   落叶漂泊着不倦的思念   少了你   我落魄得差点忘了这条街   忘了这里更多的人和事     风很瘦,雨凄迷   伞是多余的   被人揪着的心   一层一层地被淋湿   一节一节地被吹冷     误会是一生的错词别句   曾经转背的距离遥不可及   平行线的两端   思念缝补不了心灵的缺口   是心头一把来回
期刊
核桃裂了   我看见秋天的笑   在枝头传递   核桃裂了   我听见提亲的人   在树下报数     核桃裂了   面对纷至沓来的提亲者   轻狂者轻狂到   来不及更衣来不及细想   就已私定终身   持重者却保持着   改头换面后再精挑细选   才隆重出嫁     核桃裂了   透过裂缝我看见   又有人在精心策划着   如何将外地大批的核桃   低价收购
期刊
雞足山是中国及东南亚的佛教名山,位于大理州宾川县。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作为从小生长在雞足山麓的村民,我一直恋着雞足山的一草一木,一直关注着雞足山的发展。近年来,通过学习和自己的所见所闻,对雞足山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从事统战宗教工作十多年来,对雞足山更是情牵意留。无论是乘车翻越一座座青山,还是徒步攀登一级级石阶;无论是漫游在浓密的森林之中,还是沉浸在佛语声声的寺庙里,都无不让人浮想翩翩
期刊
夜色浓稠,刺开它一角的是明亮的车灯,风在车窗外撞击,仿佛扯着裂帛,尾随着车的只有天上的星星,没法分辨出是哪一颗一直在头顶,但是总觉得有一颗必定是悬在车身上的。无数次我有这样的感觉——漫长的旅途,剩下这寂静的世界和一辆奔驰的车。风离开了车子一样会制造出响动,但是碰到了阻碍它的车,立刻充满了愤怒般带着锐响;车子离开这黑的浓稠的夜色,轮胎在地面上沙沙的声音似乎是蚕在食桑叶。黑色的路就是一片巨大的桑叶,正
期刊
十余年的书路生涯,从手中编发的诗集已不少,但对诗的平仄韵律却一直很茫然。由于专业的原因,编辑出版诗人的各类诗集,始终以“史”的视角待之。张如旺先生的“草木春秋丛书”同样如此。但他的诗文,却有一个景点引起我的徘徊瞻顾,值得起一个话题细说。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张如旺先生不仅是写作公文的“高手”,更是即兴诗赋的诗人。我与他未曾谋面,所知的是其诗名。最初编发的是诗集《草木吟》,当时被列入“滇西作家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