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类专业大学教育中,“西方经济学”是其中的核心课程,也是我国本科生攻读博士学位以及攻读硕士学位的必修课。当前,我国各高校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逐渐加深,然而,我国许多高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所以,需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实用性; 创新
前言
当前,在我国资源的配置中,市场在其中的基础地位逐渐的增强,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一方面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各高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难以培养出优秀的经济类专业人才。所以,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1.1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在我国大学院校经济类学科中,“西方经济学”是其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反应了人类对市场经济体系的认知,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一经济学理论,这也是对这门课程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1】。但是,在我国各高校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因为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我国各高校教育中没有得到重视,一直以来,都是用这门课程来介绍西方国家经济学说,没有将这门课程作为市场经济原来课来进行教学,故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就缺少一个较好的气氛。与此同时,因为资源的投入极度缺乏,师资队伍水平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些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都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1.2该课程的教材内容体系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当前,在我国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所反映出的内容体系能够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在微观部分,依然在以严格假设的完全竞争模型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就限制了这门课程对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以及预测能力。这些假定的条件都较为严格,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满足,故此,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时,都会沉溺于各种均衡条件的数学推导之下。(2)该课程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講述,没有很好的与实际进行联系。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有着较强的实践性,这也就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也应该与实践相联系。然而,高校的教材内容都较为陈旧,故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大多是理论讲述为主,与实际联系较少,这就使这么课程的学习变得非常枯燥无味,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改革思路
2.1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板书的方式,将课程内的重点一味的写在黑板之上,以达到刺激学生记忆的目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分重视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没有与实际进行联系,这就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热情。所以,老师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梳理,将其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并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其制作成一个课件,在其中掺入相应的统计资料或者是图形分析,这样能够使这门课程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当然,多媒体教学有着一定的优点,但是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数学公式的推导中,多媒体就难以直观的对其进行呈现,而这通过传统的板书方式却更加有效。另外,老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2】。例如,老师可以将这门课程的课件上传至校园教学网进行分享,这样可以让那些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下载。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难题或者是困惑,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2多运用开放式教学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各高校教师的教学手段都较为呆板,教材也没有得到更新。就以教材为例,当前,我国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第一,理论过于抽象、第二,数据较为陈旧、第三,案例较为单调、第四,更新较为缓慢。为了促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国家教委以及我国一些高效都进行了相应改变,提倡开展双语教学,积极引进国外具有前沿性、具有实用性的教材。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分析,这种教学改革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要想开展双语教学,这不但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基础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理论功底。另外,在引进国外的教材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授课之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外文资料,让学生能够对国外经济学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解,以便他们能够紧跟国际的步伐。
2.3多开展实践性教学
西方经济学,是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的一门学科 。所以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一味的重视理论教学,还要结合国内形势与国外形势,对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3】。但是,当前,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单纯的对学生灌输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这样就会使学生听的云里雾里,进而感觉到这么课程非常高深,并且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为了防止这类现象的产生,老师一定要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要在教学中讲述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贴近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知道,这门课程并不是那么抽象、高深,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身边。
结语
总之,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属于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如何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这需要全体社会以及各高校的一同努力,需要老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多引用一些外文资料,促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另外,要多开展实践性教学,这样有助于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的运用西方经济学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43-46.
[2]单福东.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安康师专学报,2004,03:85-88.
[3]王婷,郑仁泉.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5,03:109-11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实用性; 创新
前言
当前,在我国资源的配置中,市场在其中的基础地位逐渐的增强,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一方面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各高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难以培养出优秀的经济类专业人才。所以,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1.1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在我国大学院校经济类学科中,“西方经济学”是其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反应了人类对市场经济体系的认知,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一经济学理论,这也是对这门课程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1】。但是,在我国各高校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因为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我国各高校教育中没有得到重视,一直以来,都是用这门课程来介绍西方国家经济学说,没有将这门课程作为市场经济原来课来进行教学,故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就缺少一个较好的气氛。与此同时,因为资源的投入极度缺乏,师资队伍水平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些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都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1.2该课程的教材内容体系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当前,在我国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所反映出的内容体系能够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在微观部分,依然在以严格假设的完全竞争模型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就限制了这门课程对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以及预测能力。这些假定的条件都较为严格,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满足,故此,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时,都会沉溺于各种均衡条件的数学推导之下。(2)该课程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講述,没有很好的与实际进行联系。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有着较强的实践性,这也就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也应该与实践相联系。然而,高校的教材内容都较为陈旧,故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大多是理论讲述为主,与实际联系较少,这就使这么课程的学习变得非常枯燥无味,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改革思路
2.1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板书的方式,将课程内的重点一味的写在黑板之上,以达到刺激学生记忆的目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分重视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没有与实际进行联系,这就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热情。所以,老师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梳理,将其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并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其制作成一个课件,在其中掺入相应的统计资料或者是图形分析,这样能够使这门课程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当然,多媒体教学有着一定的优点,但是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数学公式的推导中,多媒体就难以直观的对其进行呈现,而这通过传统的板书方式却更加有效。另外,老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2】。例如,老师可以将这门课程的课件上传至校园教学网进行分享,这样可以让那些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下载。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难题或者是困惑,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2多运用开放式教学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各高校教师的教学手段都较为呆板,教材也没有得到更新。就以教材为例,当前,我国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第一,理论过于抽象、第二,数据较为陈旧、第三,案例较为单调、第四,更新较为缓慢。为了促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国家教委以及我国一些高效都进行了相应改变,提倡开展双语教学,积极引进国外具有前沿性、具有实用性的教材。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分析,这种教学改革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要想开展双语教学,这不但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基础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理论功底。另外,在引进国外的教材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授课之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外文资料,让学生能够对国外经济学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解,以便他们能够紧跟国际的步伐。
2.3多开展实践性教学
西方经济学,是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的一门学科 。所以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一味的重视理论教学,还要结合国内形势与国外形势,对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3】。但是,当前,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单纯的对学生灌输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这样就会使学生听的云里雾里,进而感觉到这么课程非常高深,并且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为了防止这类现象的产生,老师一定要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要在教学中讲述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贴近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知道,这门课程并不是那么抽象、高深,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身边。
结语
总之,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属于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如何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这需要全体社会以及各高校的一同努力,需要老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多引用一些外文资料,促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另外,要多开展实践性教学,这样有助于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的运用西方经济学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43-46.
[2]单福东.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安康师专学报,2004,03:85-88.
[3]王婷,郑仁泉.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5,03: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