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质量的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质是决定因素。作为音乐教师,理想的审美素质应包含:专业素质、管理素质和规范素质。专业素质,由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所必备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以及相关领域的修养组成。管理素质,由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所必备的音乐教学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构成。规范素质,由师德修养与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要求组成,主要有以下四项:心灵美、气质美、仪表美和教态美。中小学音乐教师以上审美素质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有其地位与功能,对于一名音乐教师而言,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要想把音乐的美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品尝到成功创造的喜悦并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的话,需要不断在自己的各项能力上苦下功夫,不断进取,争取具备以上各项审美素质。
【关键词】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管理素质;规范素质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质量的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质是决定因素。中小学音乐教育,能否从偏重技能教学,或放任自流的状态,转变为侧重于审美情感教育,这既取决于新课标和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新课改理念的实施者——音乐教师,他们自身审美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成功与否。
作为音乐教师,理想的审美素质应包含:专业素质、管理素质和规范素质。
专业素质,由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所必备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以及相关领域的修养组成,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
一、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基础乐理、和声学、作曲法、声乐、器乐以及民族民间音乐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音乐史、音乐教育史的知识和音乐美学知识。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声乐、键盘乐器和一、两件其他乐器的表演技能。尤其在音乐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是,这方面的技能显得更为重要。
二、相关的审美知识与修养。为了从更广阔的背景上了解音乐教育的性质、意义和作用,更完整地实施音乐审美教育,音乐教师要有一定得美学、审美教育的知识。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意蕴、表现特点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而在审美感受过程中,通感又使某一感官产生相似的审美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对视觉艺术的审美过程,能产生流动的音乐美感;而音乐欣赏过程,亦会形成立体性的视觉美感。教师具有丰富的、与音乐相邻的文学、绘画、舞蹈、建筑、书法等艺术修养,对于完善自身的审美素质结构,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视角把握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容大有裨益。
三、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音乐教师自身具备丰富、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方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外音乐文化发展状况和各种音乐文化现象,为欣赏、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乐派的音乐作品创造条件。
管理素质,由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所必备的音乐教学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构成。
一是音乐审美教育的组织实施能力。音乐教师应能根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组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情感,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与人功能。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教师要进行适时点拨、指导的机智,还要具有合唱、合奏的指挥能力。
二是课外音乐活动组织、辅导能力。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兴趣爱好,发现与培养音乐人才,丰富学校音乐生活,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组织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规范素质,由师德修养与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要求组成,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心灵美。心灵美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美好的品格、情感、情操、意志和智慧,作为教师,它的重要标志,集中反映在爱自己所从事的音乐教育事业,爱自己的教育对象。
音乐教育,是以美好的音乐形象,音乐情感陶冶学生的风格,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对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爱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是以良好的师生间的情感体验、和谐的情感交流为纽带。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师生都会感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而这种良好的教学关系的形成,是以教师爱学生为前提的。
爱学生,就是要以热诚的么态度,适当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王国,育成“音乐耳朵”让学生能真正感知音乐美。
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能理解、尊重学生,在他们的学习或表演有困难、达不到教师要求的时候,不责备或歧视,而是针对实际,给予关心、鼓励和指导。
爱学生,还体现在不迁就学生在音乐表现或品格方面的缺点,充分运用音乐和音乐活动的教育力量,帮助他们克服缺点,身心健全,和谐发展。
二、气质美
大体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作风和气度。气质美反映了人在情绪控制,气魄度量等方面良好的素质。宽容的气度,对教师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宽容、真诚,既反映了教师品质的成熟,又是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音乐教师如果具有美的气质,那么其本身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就能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与美的启迪,这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音乐获得良好的陶冶,也从音乐教师良好的气质表现中吸取养料。所以音乐教师的气质会对学生气质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仪表美
仪表是人的心灵、气质以及文化修养的外化。它反映在服装发式、容貌修饰等方面。音乐教师在组织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事实上已成为学生直接的审美对象。因而教师的仪表美,成为教师身教的重要内容。
四、教态美
教育是教师综合性教学能力的形象表现。它影响着课堂教学气质、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成效。富有感情的语言,醇和美好的风度,熟练流畅的教学技艺是教态美的主要内容。
音乐教师的语言不仅作为思想情感和教学内容的传输工具,而且它的声调、节奏、情感,构成了语言的音乐性,成为学生模仿学习与欣赏的对象。音乐教师必须注意语言修养,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幽默、流畅与逻辑性,还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注意它的表情性,要充分把握语言本身的音乐感。
教师的风度,包括举止、言谈、态度等内容,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仰慕,往往是从他良好的风度开始的。风度美对音乐教师来说,首先要求在情绪上纯真平和、避免偏激;再者是虚心谦逊、气宇高雅,使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与风度沟通。
教学技艺美,是教学技术的审美化,包括板书美、课件美等,以及教具、教学设备的熟练、规范的操作等。
中小学音乐教师以上审美素质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有其地位与功能,对于一名音乐教师而言,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要想把音乐的美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品尝到成功创造的喜悦并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的话,需要不断在自己的各项能力上苦下功夫,不断进取,争取具备以上各项审美素质。
【关键词】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管理素质;规范素质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质量的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质是决定因素。中小学音乐教育,能否从偏重技能教学,或放任自流的状态,转变为侧重于审美情感教育,这既取决于新课标和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新课改理念的实施者——音乐教师,他们自身审美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成功与否。
作为音乐教师,理想的审美素质应包含:专业素质、管理素质和规范素质。
专业素质,由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所必备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以及相关领域的修养组成,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
一、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基础乐理、和声学、作曲法、声乐、器乐以及民族民间音乐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音乐史、音乐教育史的知识和音乐美学知识。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声乐、键盘乐器和一、两件其他乐器的表演技能。尤其在音乐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是,这方面的技能显得更为重要。
二、相关的审美知识与修养。为了从更广阔的背景上了解音乐教育的性质、意义和作用,更完整地实施音乐审美教育,音乐教师要有一定得美学、审美教育的知识。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意蕴、表现特点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而在审美感受过程中,通感又使某一感官产生相似的审美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对视觉艺术的审美过程,能产生流动的音乐美感;而音乐欣赏过程,亦会形成立体性的视觉美感。教师具有丰富的、与音乐相邻的文学、绘画、舞蹈、建筑、书法等艺术修养,对于完善自身的审美素质结构,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视角把握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容大有裨益。
三、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音乐教师自身具备丰富、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方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外音乐文化发展状况和各种音乐文化现象,为欣赏、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乐派的音乐作品创造条件。
管理素质,由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所必备的音乐教学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构成。
一是音乐审美教育的组织实施能力。音乐教师应能根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组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情感,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与人功能。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教师要进行适时点拨、指导的机智,还要具有合唱、合奏的指挥能力。
二是课外音乐活动组织、辅导能力。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兴趣爱好,发现与培养音乐人才,丰富学校音乐生活,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组织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规范素质,由师德修养与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要求组成,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心灵美。心灵美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美好的品格、情感、情操、意志和智慧,作为教师,它的重要标志,集中反映在爱自己所从事的音乐教育事业,爱自己的教育对象。
音乐教育,是以美好的音乐形象,音乐情感陶冶学生的风格,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对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爱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是以良好的师生间的情感体验、和谐的情感交流为纽带。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师生都会感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而这种良好的教学关系的形成,是以教师爱学生为前提的。
爱学生,就是要以热诚的么态度,适当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王国,育成“音乐耳朵”让学生能真正感知音乐美。
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能理解、尊重学生,在他们的学习或表演有困难、达不到教师要求的时候,不责备或歧视,而是针对实际,给予关心、鼓励和指导。
爱学生,还体现在不迁就学生在音乐表现或品格方面的缺点,充分运用音乐和音乐活动的教育力量,帮助他们克服缺点,身心健全,和谐发展。
二、气质美
大体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作风和气度。气质美反映了人在情绪控制,气魄度量等方面良好的素质。宽容的气度,对教师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宽容、真诚,既反映了教师品质的成熟,又是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音乐教师如果具有美的气质,那么其本身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就能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与美的启迪,这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音乐获得良好的陶冶,也从音乐教师良好的气质表现中吸取养料。所以音乐教师的气质会对学生气质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仪表美
仪表是人的心灵、气质以及文化修养的外化。它反映在服装发式、容貌修饰等方面。音乐教师在组织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事实上已成为学生直接的审美对象。因而教师的仪表美,成为教师身教的重要内容。
四、教态美
教育是教师综合性教学能力的形象表现。它影响着课堂教学气质、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成效。富有感情的语言,醇和美好的风度,熟练流畅的教学技艺是教态美的主要内容。
音乐教师的语言不仅作为思想情感和教学内容的传输工具,而且它的声调、节奏、情感,构成了语言的音乐性,成为学生模仿学习与欣赏的对象。音乐教师必须注意语言修养,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幽默、流畅与逻辑性,还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注意它的表情性,要充分把握语言本身的音乐感。
教师的风度,包括举止、言谈、态度等内容,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仰慕,往往是从他良好的风度开始的。风度美对音乐教师来说,首先要求在情绪上纯真平和、避免偏激;再者是虚心谦逊、气宇高雅,使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与风度沟通。
教学技艺美,是教学技术的审美化,包括板书美、课件美等,以及教具、教学设备的熟练、规范的操作等。
中小学音乐教师以上审美素质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有其地位与功能,对于一名音乐教师而言,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要想把音乐的美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品尝到成功创造的喜悦并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的话,需要不断在自己的各项能力上苦下功夫,不断进取,争取具备以上各项审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