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維目标”作为课改以来的重要组成要素,为教学发展起到了目标和导向作用。它以知识与技作为一维目标、过程与方法为二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三维目标,强调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三维目标导向性偏差,将知识和能力、人文性和工具性分割开来,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促进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均衡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三维目标;中学语文;统筹发展
引言:三维目标自推行以来,便受到了不少教学学者的关注,它使得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发展成为可能,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和指导,表面上各个学校都在贯彻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然而实质上对其内涵和实质的理解并不深入,停留在单纯的模仿层面上。在中学语文中也同样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考试的知识侧重讲,不考的内容粗略讲或不讲、对语言的品读,内容的理解囫囵吞枣、拓展课堂形式主义,缺乏内涵等问题[1]。现如今只有将三个维度融合到一起,均衡化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有效化和可行性。本文将重点从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维度入手,对其内涵与关系、落实与方法进行个人阐述。
1、三维目标的内涵与联系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 values)以及学习事件(Occurrence)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KAPO模型。
第一维度:侧重于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获取与培养,它的涵盖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包括字、词、句、段、篇,还包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保证学生在生活中掌握基本的表达思考与交际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维度:指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学习环境,以多种方式包括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来掌握学习技能,它侧重于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高,强调在学习时学生要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老师需要同时研究教与学的方法,将相应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结合起来,点燃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维度:情感态度是指培养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以及对人和事的情感体验,如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科学求是的生活态度等。价值观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2]。
三个维度的目标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上图1所示,整个教学环节是由这几个维度共同作用形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都是不完整的。理清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保证教学实施过程取得最佳效果的前提和保证。知识与技能整个教学结构中的基本内容,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和载体,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才能从事其它活动,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过程与方法是一维目标与三维目标之间的桥梁和中介,理解了过程,享受过程,学会方法才会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前两个目标的动力和升华。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统一协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三维目标”存在的认知偏差
“三维目标”自推行到现如今已有十多年了,虽然起步脚较早,但效果甚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
(1)概念和内涵理解不到位。新实施课改实施中涵盖了许多概念,如“三维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等,这些概念相互交叉,稍不注意,在理解上就会存在偏差,然而所有行动出发的根源都要落脚到基本的概念上,因此理解其实质和内涵将会影响到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必须慎重。
(2)过于形式化和注重实施的结果。一些老师在授课时,完全按照目标和要求生搬硬套就会出现形式化的问题,三维目标的实施应该是灵活的因人而异的,不能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与否作为评判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志,评价手段应该是多样化的,最终都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
(3)教学环节不完整。一些学校考虑到升学的压力,在授课时将大部分的精力都发在了易考点和能力提升上,忽略了方法和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而这些被忽略的方面,又恰恰是学生在后期成长中所必须和不可缺少的,三维目标的设立都是有科学依据和实施价值的,应该统筹发展,而不是单方面的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统筹落实“三维目标”
(1)明确目标,合理分配。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中,要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教学的实际水平,教师需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有的放矢。例如中学语文中在学习一篇古诗时,学生要学会的不仅仅是能够背诵,还应该学会欣赏一首诗歌分方法和其传达的内在含义。既要学会重点的基础知识,又要做到方法与技能上的提升,情感与价值上的收获。将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划分,避免目标过大,脱离实际的弊端。
(2)强调主体,促进兴趣。在课堂上,老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的主体,但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学习更多的东西,因此,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想法,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培养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学环节应该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和体验成长与成功的快乐[3]。
(3)循序渐进,注重效果。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想通过一节课、一篇文章来实现所有的目标一般是很难实现的,单纯的追求教学的高目标和高速度往往会适得其反,正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避免假大空,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着重检测“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掌握,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反思,力求进步和完善,学生可以在总结中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体验学习带给学生的情感上的收获[4]。
3、结语
“三维目标”的实施需要贯彻教学的整个环节,其落实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或者是单独分离出来去实现,而是要具体到学习过程中、指导过程中、教学行为上[5]。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除此之外,在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时,也不能忽略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老师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动态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共长的目的。“三维目标”的实施需要在每一次课程学习中去体现,去领悟,只有理解得越深刻,才能实施的更到位。
参考文献:
[1]陈双玲.试论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向性偏差及策略[J].学周刊,2016(27):62-63.
[2]张世虎.准确理解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以中学语文为例[J].教师,2016(29):57-58.
【关键词】:三维目标;中学语文;统筹发展
引言:三维目标自推行以来,便受到了不少教学学者的关注,它使得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发展成为可能,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和指导,表面上各个学校都在贯彻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然而实质上对其内涵和实质的理解并不深入,停留在单纯的模仿层面上。在中学语文中也同样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考试的知识侧重讲,不考的内容粗略讲或不讲、对语言的品读,内容的理解囫囵吞枣、拓展课堂形式主义,缺乏内涵等问题[1]。现如今只有将三个维度融合到一起,均衡化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有效化和可行性。本文将重点从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维度入手,对其内涵与关系、落实与方法进行个人阐述。
1、三维目标的内涵与联系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 values)以及学习事件(Occurrence)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KAPO模型。
第一维度:侧重于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获取与培养,它的涵盖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包括字、词、句、段、篇,还包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保证学生在生活中掌握基本的表达思考与交际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维度:指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学习环境,以多种方式包括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来掌握学习技能,它侧重于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高,强调在学习时学生要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老师需要同时研究教与学的方法,将相应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结合起来,点燃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维度:情感态度是指培养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以及对人和事的情感体验,如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科学求是的生活态度等。价值观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2]。
三个维度的目标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上图1所示,整个教学环节是由这几个维度共同作用形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都是不完整的。理清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保证教学实施过程取得最佳效果的前提和保证。知识与技能整个教学结构中的基本内容,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和载体,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才能从事其它活动,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过程与方法是一维目标与三维目标之间的桥梁和中介,理解了过程,享受过程,学会方法才会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前两个目标的动力和升华。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统一协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三维目标”存在的认知偏差
“三维目标”自推行到现如今已有十多年了,虽然起步脚较早,但效果甚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
(1)概念和内涵理解不到位。新实施课改实施中涵盖了许多概念,如“三维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等,这些概念相互交叉,稍不注意,在理解上就会存在偏差,然而所有行动出发的根源都要落脚到基本的概念上,因此理解其实质和内涵将会影响到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必须慎重。
(2)过于形式化和注重实施的结果。一些老师在授课时,完全按照目标和要求生搬硬套就会出现形式化的问题,三维目标的实施应该是灵活的因人而异的,不能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与否作为评判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志,评价手段应该是多样化的,最终都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
(3)教学环节不完整。一些学校考虑到升学的压力,在授课时将大部分的精力都发在了易考点和能力提升上,忽略了方法和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而这些被忽略的方面,又恰恰是学生在后期成长中所必须和不可缺少的,三维目标的设立都是有科学依据和实施价值的,应该统筹发展,而不是单方面的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统筹落实“三维目标”
(1)明确目标,合理分配。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中,要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教学的实际水平,教师需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有的放矢。例如中学语文中在学习一篇古诗时,学生要学会的不仅仅是能够背诵,还应该学会欣赏一首诗歌分方法和其传达的内在含义。既要学会重点的基础知识,又要做到方法与技能上的提升,情感与价值上的收获。将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划分,避免目标过大,脱离实际的弊端。
(2)强调主体,促进兴趣。在课堂上,老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的主体,但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学习更多的东西,因此,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想法,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培养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学环节应该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和体验成长与成功的快乐[3]。
(3)循序渐进,注重效果。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想通过一节课、一篇文章来实现所有的目标一般是很难实现的,单纯的追求教学的高目标和高速度往往会适得其反,正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避免假大空,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着重检测“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掌握,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反思,力求进步和完善,学生可以在总结中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体验学习带给学生的情感上的收获[4]。
3、结语
“三维目标”的实施需要贯彻教学的整个环节,其落实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或者是单独分离出来去实现,而是要具体到学习过程中、指导过程中、教学行为上[5]。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除此之外,在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时,也不能忽略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老师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动态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共长的目的。“三维目标”的实施需要在每一次课程学习中去体现,去领悟,只有理解得越深刻,才能实施的更到位。
参考文献:
[1]陈双玲.试论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向性偏差及策略[J].学周刊,2016(27):62-63.
[2]张世虎.准确理解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以中学语文为例[J].教师,2016(2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