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教师权威的解读,以及对教师权威发展的历史梳理,辨析了教师权威在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存在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制度和教师个人素养两个层面重新审视构建新型教师权威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权威;历史梳理;权威构建
教师权威是个动态概念,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内容。由于教师权威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直受到教育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的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师权威也面临空前的挑战。传统的教师权威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瓶颈。因此,审时度势,构建新型教师权威势在必行。
一、教师权威解读
(一)形成过程之梳理
《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权威”界定为:“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1]教师权威是国家、社会赋予教师的教育权力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生成的对教师信赖和服从的一种力量,它是学校教育权威的集中体现。教师权威一般有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构成。制度权威由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构成,即外在的权威,个人权威由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构成,也称为内在权威。所谓的教师权威就是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与我国古代崇尚儒学有必然的联系。在思想界、文化界,儒家思想一直长久占据着统治地位,教师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角色,始终伴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衰,荀况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2]把教师列入天、地、君、亲的序列,教师地位倍受推崇。在古代,由于书籍的缺乏,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垄断了教育内容和社会道德准则的解释权,教师是有效传授知识、稳固社会秩序、加强伦理等级制度的权威人士,学生必须听从教师的训示:“言而不称师谓之背,教而不称师谓之畔(叛)。背畔(叛)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
言。”[3]此时对教师权威的认可达到了极致。
“现代教育是一个把效率追求、目标达成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合法机构。要保证效率,就必须构成一种控制性的社会组织形式,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组织活动序列化,控制的实质就是使权利依据某种原理加以分配。”[4]从1862年我国首次施行的班级授课制,直到今天也仍旧是一种高效率的授课方式,其中的教师权威是保持这种效率的重要因素。进入20世纪,由于受到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权威有所松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师生关系一直维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现代社会转型、社会信息化及价值观念变化时期,教师权威因受到多方面的侵蚀以及传统教师权威自身的陈旧而被削减,甚至教师权威面临着消解的危险。首先,随着教育民主化、社会化,学生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学生呼吁平等和尊重。而传统的教师伦理强调的是教师绝对的权威地位,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违背了平等的人际关系准则,教师权威的运用自然受到约束。其次,教师的知识权威同样面临着弱化。教师已经不是学术资源和道德资源的唯一控制者,不再占有绝对优势,教师权威面临空前挑战,地位岌岌可危。
(二)合理性之辨析
以上梳理并分析了教师权威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教师权威在各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权威消极、滞后的一面,而是应该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合理的教师权威不但不能消亡,反而要提倡。“它代表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学校是以高度组织化和集团化为特色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化、集团化,要求一定的权威发挥控制、管理和协调等作用。适当的教师权威不仅是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而且为师生双方的相互发展提供了可能。”[5]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权威,就无法驾驭学生,更别说影响学生。如果教师权威运用的不合理,反而会滋生助长学生的奴性,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是道德和理智尚未成熟的儿童。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教师施加的影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具有专业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能够全面深刻的了解学生,拥有科学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些教育力量都形成了教师的权威,保障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权威不但要继续寻在,而且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重新审视构建新型教师权威的策略
(一)从传统制度层面上
1.修正传统意识,正确看待教师权威
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主流思想,长久占据统治地位。“…以传道授业为己任的师者,是‘道’的直接代表者、传承者、体现者,他与‘道’一同被奉为至高至尊的地位。”[6]荀子更是训诫学生应该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智若师也。情安礼,智若师,则是圣人也。”[7]教师作为传‘道’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封建伦理等级制度的维护者,教师地位的崇高和权威绝对无容置疑。绝对的教师权威在封建社会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维持了社会正常的道统秩序。然后,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民主化、社会化、信息化已经对独霸型教师权威提出了正面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掌握者和传授者,更不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而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教育教学需要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学生成功掌握知识和全面发展的合理权威,而不是滋生学生奴性、保障教师顺利“灌输”知识的绝对权威。因此,我们必须修正教师绝对权威的传统意识,正确看待教师权威。
2.明确法规界定,灵活行使教师权威
教师的法理权威源于现代社会体制,是被法规制度所认可的,笔者在这里把法理权威等同于制度性权威。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根据一定的制度体系接受专业的训练,还要依据制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由此可知,教师的制度权威主要依赖于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威。《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都是教师制度权威的保障,更准确的说是教师行使教育权威、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首先,我们在重塑新型教师权威的策略时,必须明确教师制度权威的法理界定。目前由于社会上不良风气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学生辱骂、殴打教师的行为屡有发生,再加上关于教师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未作出明确有效的保障,严重损害的教师制度性权威的树立。另外,教师的管理体制缺乏弹性,过于统一化、模式化和单一化,教师缺乏创造力,教学死板,这也是难以生成内在权威的制度根源。因此,要想构建合理的新型教师权威,在明确教师制度权威的真正内涵的前提下,保证教师顺利实施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给教师足够的信任和自由,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探索、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论,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从而赢得内在的教师个人权威。
(二)从个人素养层面上
1.提高专业素质,稳固教师知识权威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师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影响力、稳固知识权威的重要保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般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智慧这四个方面。首先提高专业知识,包括教师的专门知识、与教学知识相关的综合性知识等。“知识就是力量”所谓“力量”即影响力,也就是权威。教师知识渊博,往往会受到学生敬仰,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和敬畏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能力外,科研能力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对能力高的教师较容易表现出喜爱、尊敬,进而产生敬仰、信从。专业精神是教师敬业程度、奉献精神、职业态度的体现,教师专业精神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才能克服长期的职业倦怠。教师精神饱满、爱岗敬业,潜移默化,学生自然 “向师”,进而内心追随。提高专业智慧主要是提高教师的观察力、判断力、分析力和化解力。准确判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正确的加以解决、具有化解各种教学矛盾、促使师生关系融洽的机智等。提高教师的专业智慧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重塑教师权威的的重要条件。
2.彰显个人魅力,加强教师感召权威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也可以得出,教师要想具有教育力量,不仅仅是要“能言”,更重要的是要“修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在教育工作中的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力量。”“教育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感召权威。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主要包括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首先,提升教师修养必须从教师的道德修养开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人格品德、思想行为尤其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等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是一个以心灵赢心灵,以人格塑人格的职业,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教师要想生“威”必先养“德”。其次,提升个人修养,也必须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管仲曾经说过“善人者,人亦善
之”,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师对学生保持宽容、信任、尊重和理解,这是“善”待学生,反过来学生也会对教师尊敬、仰慕、信赖和服从。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这些都是无声的教育资源,学生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都会被其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进而从内心对教师信从。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第690页.
[2]荀子•礼论[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第179页.
[3] 王森译注.荀子白话今译[M].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第326页.
[4]王峰.浅析教师权威[J].教育与职业.2007(2).
[5]孙白娥.关于教师存在的合理性[J].教育评论,2002(2).
[6]张家军.教师权威的现代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安继民译注.荀子[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第31页.
[8]春秋•孔子.论语[M].哈尔滨出版社,2006,第136页.
关键词:教师权威;历史梳理;权威构建
教师权威是个动态概念,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内容。由于教师权威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直受到教育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的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师权威也面临空前的挑战。传统的教师权威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瓶颈。因此,审时度势,构建新型教师权威势在必行。
一、教师权威解读
(一)形成过程之梳理
《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权威”界定为:“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1]教师权威是国家、社会赋予教师的教育权力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生成的对教师信赖和服从的一种力量,它是学校教育权威的集中体现。教师权威一般有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构成。制度权威由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构成,即外在的权威,个人权威由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构成,也称为内在权威。所谓的教师权威就是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与我国古代崇尚儒学有必然的联系。在思想界、文化界,儒家思想一直长久占据着统治地位,教师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角色,始终伴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衰,荀况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2]把教师列入天、地、君、亲的序列,教师地位倍受推崇。在古代,由于书籍的缺乏,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垄断了教育内容和社会道德准则的解释权,教师是有效传授知识、稳固社会秩序、加强伦理等级制度的权威人士,学生必须听从教师的训示:“言而不称师谓之背,教而不称师谓之畔(叛)。背畔(叛)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
言。”[3]此时对教师权威的认可达到了极致。
“现代教育是一个把效率追求、目标达成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合法机构。要保证效率,就必须构成一种控制性的社会组织形式,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组织活动序列化,控制的实质就是使权利依据某种原理加以分配。”[4]从1862年我国首次施行的班级授课制,直到今天也仍旧是一种高效率的授课方式,其中的教师权威是保持这种效率的重要因素。进入20世纪,由于受到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权威有所松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师生关系一直维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现代社会转型、社会信息化及价值观念变化时期,教师权威因受到多方面的侵蚀以及传统教师权威自身的陈旧而被削减,甚至教师权威面临着消解的危险。首先,随着教育民主化、社会化,学生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学生呼吁平等和尊重。而传统的教师伦理强调的是教师绝对的权威地位,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违背了平等的人际关系准则,教师权威的运用自然受到约束。其次,教师的知识权威同样面临着弱化。教师已经不是学术资源和道德资源的唯一控制者,不再占有绝对优势,教师权威面临空前挑战,地位岌岌可危。
(二)合理性之辨析
以上梳理并分析了教师权威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教师权威在各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权威消极、滞后的一面,而是应该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合理的教师权威不但不能消亡,反而要提倡。“它代表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学校是以高度组织化和集团化为特色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化、集团化,要求一定的权威发挥控制、管理和协调等作用。适当的教师权威不仅是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而且为师生双方的相互发展提供了可能。”[5]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权威,就无法驾驭学生,更别说影响学生。如果教师权威运用的不合理,反而会滋生助长学生的奴性,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是道德和理智尚未成熟的儿童。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教师施加的影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具有专业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能够全面深刻的了解学生,拥有科学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些教育力量都形成了教师的权威,保障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权威不但要继续寻在,而且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重新审视构建新型教师权威的策略
(一)从传统制度层面上
1.修正传统意识,正确看待教师权威
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主流思想,长久占据统治地位。“…以传道授业为己任的师者,是‘道’的直接代表者、传承者、体现者,他与‘道’一同被奉为至高至尊的地位。”[6]荀子更是训诫学生应该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智若师也。情安礼,智若师,则是圣人也。”[7]教师作为传‘道’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封建伦理等级制度的维护者,教师地位的崇高和权威绝对无容置疑。绝对的教师权威在封建社会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维持了社会正常的道统秩序。然后,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民主化、社会化、信息化已经对独霸型教师权威提出了正面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掌握者和传授者,更不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而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教育教学需要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学生成功掌握知识和全面发展的合理权威,而不是滋生学生奴性、保障教师顺利“灌输”知识的绝对权威。因此,我们必须修正教师绝对权威的传统意识,正确看待教师权威。
2.明确法规界定,灵活行使教师权威
教师的法理权威源于现代社会体制,是被法规制度所认可的,笔者在这里把法理权威等同于制度性权威。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根据一定的制度体系接受专业的训练,还要依据制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由此可知,教师的制度权威主要依赖于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威。《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都是教师制度权威的保障,更准确的说是教师行使教育权威、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首先,我们在重塑新型教师权威的策略时,必须明确教师制度权威的法理界定。目前由于社会上不良风气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学生辱骂、殴打教师的行为屡有发生,再加上关于教师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未作出明确有效的保障,严重损害的教师制度性权威的树立。另外,教师的管理体制缺乏弹性,过于统一化、模式化和单一化,教师缺乏创造力,教学死板,这也是难以生成内在权威的制度根源。因此,要想构建合理的新型教师权威,在明确教师制度权威的真正内涵的前提下,保证教师顺利实施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给教师足够的信任和自由,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探索、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论,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从而赢得内在的教师个人权威。
(二)从个人素养层面上
1.提高专业素质,稳固教师知识权威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师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影响力、稳固知识权威的重要保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般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智慧这四个方面。首先提高专业知识,包括教师的专门知识、与教学知识相关的综合性知识等。“知识就是力量”所谓“力量”即影响力,也就是权威。教师知识渊博,往往会受到学生敬仰,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和敬畏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能力外,科研能力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对能力高的教师较容易表现出喜爱、尊敬,进而产生敬仰、信从。专业精神是教师敬业程度、奉献精神、职业态度的体现,教师专业精神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才能克服长期的职业倦怠。教师精神饱满、爱岗敬业,潜移默化,学生自然 “向师”,进而内心追随。提高专业智慧主要是提高教师的观察力、判断力、分析力和化解力。准确判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正确的加以解决、具有化解各种教学矛盾、促使师生关系融洽的机智等。提高教师的专业智慧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重塑教师权威的的重要条件。
2.彰显个人魅力,加强教师感召权威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也可以得出,教师要想具有教育力量,不仅仅是要“能言”,更重要的是要“修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在教育工作中的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力量。”“教育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感召权威。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主要包括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首先,提升教师修养必须从教师的道德修养开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人格品德、思想行为尤其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等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是一个以心灵赢心灵,以人格塑人格的职业,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教师要想生“威”必先养“德”。其次,提升个人修养,也必须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管仲曾经说过“善人者,人亦善
之”,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师对学生保持宽容、信任、尊重和理解,这是“善”待学生,反过来学生也会对教师尊敬、仰慕、信赖和服从。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这些都是无声的教育资源,学生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都会被其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进而从内心对教师信从。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第690页.
[2]荀子•礼论[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第179页.
[3] 王森译注.荀子白话今译[M].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第326页.
[4]王峰.浅析教师权威[J].教育与职业.2007(2).
[5]孙白娥.关于教师存在的合理性[J].教育评论,2002(2).
[6]张家军.教师权威的现代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安继民译注.荀子[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第31页.
[8]春秋•孔子.论语[M].哈尔滨出版社,2006,第136页.